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报!师长,二秃子那边挡不住了,要求增援。”
“增援个屁,去告诉张麻子,老子没有增援。顶多给他再送十箱手榴弹。”
胡一清很纳闷,一般打仗第一波进攻基本上都是试探性的,但是他遇到的这支周军非常不讲究,上来就玩命,也不管这边明军有多少人,根本不带试探和侦查的。
这是一场残酷的厮杀,双方几乎都是仓促加入的战场,而且都没有大炮一类的重武器,见面就是肉搏。张麻子营长正在二秃子山上面和周军打得正酣畅,周军投入的兵力要多于明军,但是十五军的体能要明显强过周军。
明军的刺刀明显要比周军使用的大刀片子凶狠,一刺刀捅到肉,拔出来直接能让对方抽掉本身的气力。这种带着凶残的杀气也让进攻中的周军心有余悸,在一炷香时间之后,周军的战前厮杀变成了自保,他们的每一个士兵都在避免让明军的刺刀刺中自己的身体。
士兵一旦怕死,那么干什么事情都是畏首畏尾的。怕死必然丧失士气,没有士气的军队就是一群绵羊。张麻子瞪着血红的双眼,像一头吃红眼的猛兽,双手拿着刺刀不管不顾地朝前冲。刀就是他的獠牙,而被他刺中的敌人就是他爪子下颤抖的小羊。
“营长,咱们的增援来了。”明军这边有二十多个抬着木箱子的士兵翻过山头就大声吆喝。
“增援来了,大家杀啊!“张麻子一高兴,带头就冲。这种你死我活的战斗中,只要哪一方有增援,肯定是一波反杀,对于提振士气非常有效。
正在厮杀的周军一听话音,吓得赶紧朝后跑。谁也不傻,没有增援的时候都打得吃力,这要是来了增援,还不把老命给丢了?!
“增援在哪”张麻子跑了几十米了,发觉身后的声音不对,他四处瞅瞅,除了多了十个木箱子,连一个多余的人毛都没瞅见。
“就您脚下啊,增援了十箱手榴弹。”一个小兵嘟囔着。
“我xxx,我要的不是这玩意。完了完了,这下被害惨了......”张麻子感觉自己浑身冷飕飕的,他得这一个冲锋已经冲到山脚下了。
张麻子说话的空档,周军已经反扑过来了。拢共就那么大的山头,有没有增援一目了然,周军退后了几十米,转身就看到没几个人的二秃子山。事情一目了然,哪有什么增援,分明是明军在使诈。连周军的一个把总都乐呵了,心想您使诈就使诈呗,为什么还冲到我的地盘上来。
既然是送到嘴里的肉,那我自然不客气。然后,超过刚刚三倍的兵力一下子就压了过来。刚刚还追击得乐呵呵的明军瞬间被周军打了个反追击。
“快,把所有手榴弹都丢出去。”张麻子气喘吁吁的吼着,一个箭步都冲到一只木箱前面,啪地一声就用枪托砸开了木箱。
万幸的是二十几个抬木箱明军跑在了后面,还没有到山脚。明军现在是撅起屁股上山,而敌人是仰着头朝上射击,向上的被弹面要大于向下的。这一波火铳要是射过来,恐怕够张麻子喝一壶的。
张麻子现在唯一能使的,就是手榴弹了。只有这玩意能破坏敌人的火枪阵。他看着山脚下那已经开始列队的火枪队头皮发麻,每一个黑洞洞的枪口都是那索命的阎王。
“丢。”张麻子摸
第553章 十五军惨烈守函谷
邓之荣这个决定不好下,因为他好不容易在青龙山建立阵地。但是他又不能不做出应对,因为胡一清是他的部下。
守青龙山,可以遏制住函谷道的右翼,周军想要出函谷必须攻下青龙山阵地。但是如果把战线再向西拓展到胡一清那边去,十五军的补给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一个军的补给和两千人的补给不是一回事,邓之容选择补给胡一清,以胡一清为桥头堡。万一胡一清那边守不住,青龙山再当第二个阵地使用。
但是补给胡一清那边一样很难,首先函谷关是在夏国相手中,周军当然不可能让明军大摇大摆地从官道上送补给,他们只能从青龙山用人工翻山越岭地送。别看两千人不算多,可是能把物资从洛阳一路送到胡一清手上至少需要一万人。
有人会说,干嘛不攻下函谷关呢
这道理很简单,只要邓之容对函谷关正式出手,夏国相一定会跑,这样十五军就算夺回了函谷关,又有什么意义呢。邓之容知道以十五军的实力夺一个函谷关很轻松,但是消灭一定数量的敌人就很困难。他更知道朱由检现在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
这个仗,邓之容就必须得这样打。
仗打到第三天,小小的三个秃子山已经没有一颗活着的树苗了。李本深也是够狠,他整整调来了五十门大炮对准三个小山头轰。在这个时代,这种规模的炮击足够可以用来对付州府省城的城墙了。
从早到晚,三个秃子山都是杀声震天,要是有间断,无非是又一轮周军的攻击被打退。
张麻子半靠在战壕的一块石头上,他的眼睛熬得通红,嘴唇干裂得渗出血水,脸上和鼻孔都塞满了泥土,就连那并不长的睫毛上都被灰土黏在了一起。
从战壕外一直延伸到山脚,到处都是死尸,有周军的也有明军的。有些尸体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尸斑,死人的脸变成了酱紫色,灰得吓人。不管是哪一方的士兵,在经历了这一次大战之后,恐怕都无惧生死了。
张麻子一脚踹开了一颗铁炮弹,勉强把腿伸直。刚刚的一轮炮打死了战壕里五个兄弟,他都记得很清楚。要不是他旁边的石头够硬,反弹了那颗铁弹,怕是他已经牺牲了。
“还有水吗”一个虚弱的声音从石头的另一边传来。
“早他娘的空了。”或许是张麻子的听力下降,也或者是那边的人嗓子出了问题,张麻子居然没有听出说话的人是谁。
三处秃子山防守到现在,得亏了有足够的新式火药。如果周军留下的是传统的黑火药,那明军怕是只能拿来当鞭炮玩了。如果有穿越小说写用黑火药做没良心炮,那就是胡扯了。传统的黑火药是不能制作炸药包的,爆速不够。周军生产的新式火药也不能直接用来做炸药包,但是可以用来当没良心炮的发射药。
说到着,应该有人知道张麻子他们是怎么用这种炸药杀敌的了。就是像后世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开土矿一样,挖个窝埋炸药,炸石头。换言之说,明军玩的就是天上下石头雨的地雷阵。
当然,后果也很严重。三个秃子山足足被炸成了千疮百孔,所有人就像是被埋进了灰土里的泥人,没一个像人样的。
“敌人退了吗”张麻子试着爬起来。
“像是退下去了。”石头的另一边回答。
“赶紧埋雷。”张麻子赞足了力气吼了一嗓子。
二秃子山的战壕里蠕动着几个身影,慢慢地朝山腰爬去。两个明军士兵就原地在爆破的坑里挖了几下,然后埋下去了一个炸药包,又扒拉了一些土,用石头锤了捶,再在上面铺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插上从自带的手榴弹上卸下的拉火索之后,小心翼翼地用一块石板盖好,免得被周军的大炮轰偏了位置。另外还得牵一根绳子到战壕。这就是这个时代比较先进的土地雷了。
一般的炮
第554章 沙场点兵意指江山
李定国终于来到了洛阳,偌大的洛阳城只留留了两个团的守军。
一个堂堂的川渝鄂战役总指挥,实际身边连一支像样的部队都没有,可以说吴三桂这一次着实打中了大明的软肋。
第一件事当然是赶紧组建指挥系统,而且还不是李定国之前的班底。从朱由检给的账面上看,李定国足足拥有近四十万大军可以调动。
然而这些部队却需要防御四个省,而且过于分散,部队都没有集结到位。尤其是湖广和南直隶调集的四个军,还在赶往河南的路上。
以上都是李定国面临的劣势,但是李定国的优势也很明显,吴三桂的战略部署已经被天地会泄露给明军了。
这是一场明仗,是一场跟时间赛跑的仗。不过,再明的棋局也需要一个好旗手,一个能把兵力发挥到极致的好旗手。
“十万骑,难啊!”李定国揉着自己的太阳穴,盯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就是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明军的主力骑兵全在北方,南方的步兵去抗衡赫赫有名的关宁铁骑,除非是有有效的手段,否则就是在开玩笑。
步兵打骑兵,还是在辽阔的平原上,历朝历代怕是只有两宋有迹可循,难道要重新玩步人甲
吴三桂不是后金鞑子,想把他们围起来用康格里夫火箭轰是不现实的,火箭其实打得也是固定目标,鞑子骑兵的覆灭铁定引起周军的重视了。
而且李定国当然也想得到十万铁骑出武关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吴三桂压根就不会跟明军争一池一地之长短的。
就算明军有步人甲,也跟不上骑兵的节奏。这事还得从另外的地方想办法。
“传令曾英部兵分三路,一路出陇南,攻占天水;一路出汉中攻击凤翔府(古陈仓,现宝鸡);第三路顺汉水而下,攻占商州。”
这是既定好的步骤,曾英部二十万人本身就是为攻占关中做准备的。只是所有人都知道从汉中攻占关中没那么容易,道路艰险,仗很难打。
要不然诸葛亮北伐那么多次最终徒劳想想只有韩信这种兵仙才搞得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高招。
调曾英部赶到湖广是来不及的,让他们攻击汉中倒是可以给吴三桂的后方造成一定的压力。李定国认为,吴三桂函谷关部署一定的兵力,又抽走了最精锐的骑兵,他能调动的兵力肯定不多。
如果这个时候明军攻击凤翔,吴三桂一定把最后的兵力全压到凤翔和蓝田等地的防守上。
曾英部的作用只能是起到这个作用,最好的战果是收复关中。但是吴三桂十万骑兵是需要另外想办法的。
不得不说十五军的战力让李定国刮目相看,虽然看起来挑起战事的函谷关已经落入周军之手,但是邓之荣对战场的部署非常有利明军。
十五军既没有死守函谷关,又没有放弃关隘要地,反而主动出击占据了有利于自己的地形。
后世有一个观点,就是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敌人一定是被碾压式消灭的。
如果常看穿越历史小说会发现一个现象,大部分战斗情节都是偏重武器碾压,然后战斗过程没有谋略,基本上照搬一些所谓的战阵,然后敌人就直接被干死了。
任何战争的确是跟武器装备有关,但是也跟人有关。单靠武器真的能一路无障碍的碾压吗那米帝直接统一全球算了,他们干嘛还费力地玩各种政治手段。
从当前的形势看,邓之荣部自身就可以应付函谷关的战事,十五军的战力远在周军之上,而十五军的指挥也没问题。李定国决定让邓之荣继续坚守阵地,跟周军打持久战,以一个军的兵力牵制吴三桂一个战略方向,这事划算。
该怎么搞定吴三桂的十万骑兵呢
李定国一边想办法一边让四个军的援军继续向洛阳进发,这个事情暂时是不能变得,否则就会打草惊蛇。
另外,打败吴三桂的主力,还是需要从这四个军身上想注意。如果兵力不够,那就继续跟皇上要。
&nbs
第555章 老狐狸疑心耍手段
襄阳,一座大明纯移民城市,从六年前开始便作为大规模从陕南移民江汉的中转地而兴起,也不过只有十来万人口。
为什么发展的这么慢,那还得说是因为左良玉这个天杀的祸害了湖北,加上阿济格在湖北的屠杀,导致了江汉产量地人口的大量减少。
虽然朱由检在江南发展了一批国有性质的工业,但是农业依然是大明的经济主体。而江汉平原的田地自然是需要大量农业人口来填充的,商业就像是一盘菜里面的盐一样,起到一点调味的作用。
出武关这条路吴三桂当年走过,他初入关中还夹着尾巴做人的时候,多尔衮派他来跟阿济格换防,当时他就驻守南阳。
攻襄阳必先攻下南阳,南阳和襄阳太近了。
但是吴三桂这一次压根就不理会南阳,他带着大军直接擦着南阳城的边就绕了过去。
“皇上,这南阳城好像没什么人啊。”王辅臣有些失望地看着远处,南阳城头上压根看不到几个守军的身影,等同于一座空城。
不光是南阳城没什么人,就连那城外也见不到农人。王辅臣的意思其实是说从武关一路过来没看到百姓不正常。
吴三桂却不以为然:“打了这么多年仗,还有几个人我当初驻军南阳的时候就是这副鬼样子。过了这么多年,一点没变。”
襄阳就是堵在南下路上的一个卡子,虽然不是关隘却比关隘更可恨。周军可以绕开南阳,却绝对绕不开襄阳。
南阳距襄阳不远,骑兵半天就到。
然而,吴三桂看到一座崭新的襄阳城之后,胡子都气歪了。
“怎么回事,不是说襄阳只有几万人吗”
盯着占满了襄阳城的守军,吴三桂还能说什么。他的疑心有些重,肯定是消息走漏了,不然襄阳怎么可能有重兵守卫。
“马宝,你来说,为何如此”吴三桂盯着马宝,因为马宝是先锋,有嫌疑。
“禀皇上,臣领兵到南阳城下时就发现从南阳有大军足迹朝襄阳行至。臣是紧赶慢赶也没追上明军。这襄阳城如今是集中了两座城的守军在一起,实力大增。”
马宝说的很详细,吴三桂看不出破绽。但是吴三桂心里的怀疑并没有消除。
“给朕攻城。”吴三桂心眼细,他觉得自己不能耗在这里差查什么内奸,瞎耽误功夫。索性直接开始攻城吧,他善于从细节处去发,看问题。
襄阳城本就不好打,但是打襄阳的难度不是步兵而是水军。可是周军从武关出来又怎么会有水军,所谓的攻城不过是带着大炮轰击一轮,试探试探守军。
“轰…”一轮炮打过去,诺大的襄阳城居然未伤分毫。吴三桂这才想起来这座襄阳城是明军收复襄阳后新建的,而且据说坚固程度类似徐州。
“皇上,这…”王辅臣看不下去了,这襄阳城明显就是一座乌龟壳,纯骑兵是很难撬开这里的。
“方爱卿,你意如何”吴三桂看着自己的首席谋士方光堔,这人虽然不如侯方域点子多,但是关键时候沉稳冷静,往往能指出一条正确的路。
“皇上,以臣看这襄阳并非是明军提前布置的防御。皇上您想,明军湖广的主力北上,朱由检难道一点都不担心在襄阳派驻一支守军是必要的。您看这襄阳守军还是南阳增援的,这说明朱由检在中原已经捉襟见肘,无兵可用了。”
“爱卿所言甚是。”吴三桂比较相信方光堔,同时他又细细查看了襄阳城的守军仪态,发现的确不像是明军的主力战兵,属于典型的地方军姿态,歪歪斜斜的站都站不直。
“可还有他路”既然硬攻不了襄阳,那只能再想办法绕道,哪怕是小路也行。
“可绕信阳,从云梦直插汉阳。”方光堔摊开地图,指着大别山中间的一段路说到。
吴三桂对湖广的地形不熟,但是他任然相信方光堔。而且这条路的确也被人走过,至少李自成就在这一带发展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