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哎!”范老根心中一喜,这是表现自己的好时机啊。

    只见他带了十来个人,抬了几筐用牛皮纸包着东西,和十来筐砂石。砂石倒在空地上,一种灰灰的,像是柴火灰一样的粉末从箩筐里到在砂石上。

    众人不以为然,这一堆粉末能做何用难度是跟生石灰一般做青砖粘合之用

    &




第二百一十五章:榆树林的响马
    经过几天的商议,朱由检最后遵照阎应元等人的要求,最后决定在徐州完成一座占地一万亩的中型城池。

    按照阎应元的说法,城越大,守城的兵力越分散。城池并不是越大越好。一万亩的城,里面囤积十几万人口正好。

    另外再在台儿庄和萧县等地就地起两座棱堡式小城,起到牵制作用。城高一丈一,高度已经跟南京城持平了。

    在外墙起一道一尺厚的水泥墙,内强用石块砌,中间填充夯土层。

    徐州城内再修三条地下下水道,直通黄河水道,防止积水。整个城内的重要建筑,粮仓、司令部、火药库等全部抬高两尺。

    整个工期计划半年完成,有兵部拨款三十万两。

    阎应元特别强调,把所有驻军算上,在不征调青壮的情况下就有七八万劳动力,半年时间建好应该没有问题。

    从朱由检进徐州城,在通向曹州菏泽和临沂的官道上,就有十几匹快马疾驰北上。

    在河南和山东交界的范县,有一个狠出名的地方叫榆园村。榆园村口有一片苍翠挺拔的老榆树林,每年暮春,榆树随风荡漾,榆钱摇落,生树成林。时间久了,榆树林横跨黄河两岸,纵横百余里,一直延伸到黄河南岸的山东曹州一带,显得蔚为壮观。

    春天里青黄不接的时候,榆钱是可以度命的粮食榆园内大树参天,树高林密,周围又是水泊纵横之地,人一进入榆园,就像是鱼儿进入了大海,官府皆莫能奈何。

    艳阳高照的午时,却有几匹快马慢慢悠悠的行走在这绿荫之中。

    一些藏身密林里的乡民很好奇的看着这些人,却见他们人人被绑缚在马背上,双眼皆被黑布蒙上,不得所见。他们的周围,是一群手持刀枪棍棒,长相凶煞,却穿着杂乱的青壮汉子。

    看这些青壮的打扮,一定不是官军,他们的武器五花八门,服色也是五颜六色。莫非是响马

    对于所谓的“绿林好汉”,全国各地都有一些别样的称呼,辽东叫“胡子”西北叫“刀客”中原叫“趟将”西南叫“土匪”而最响亮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山东“响马”。再后来,有了土枪之后,很多地方也叫“杆子”。进入到文明社会之后,后世统一叫“出来混的”。

    也不知拐了几道弯,过了几个村,姚海才被人一把从马上拽了下来。

    “把他们的眼罩拿了吧!”姚海还没爬起来,就听到一个阴沉沉的声音传入耳中。

    蒙眼的黑布被人摘了,姚海蒙的眼前一片黄亮亮的光线,这是蒙眼的时间太久,一下子不适应光线罢了。

    “你们是什么人,来榆园干什么”姚海揉着眼睛看了半天,总算是看清出了战在他对面的人。

    面前的人身材魁梧,五大三粗的,一看就是个练家子。看他的眼神,不像是行伍出身,至少不曾经历过大战场。姚海是经历过大战的,从战场上下来的人,眼神里有一股冷森森的锐利目光,此人虽然凶煞,可是没有。

    “你又是何人某要见的是这里的大首领。”姚海确定此人应该不是榆园的首领一类的人。

    “拖下去,砍了。”汉子见面前的几个人态度强硬,有意恐吓一番。

    谁知姚海等人根本不予理睬,只是说了一句:“不见大首领,恕我等无可奉告!”

    “哟呵!嘴巴还够硬的。知道你小子不服,可是爷杀人从来不问理由,杀你是帮你早点投胎好重新做人。”汉子本来也是咋呼一下,其实也不是真想杀人,如果真要杀,也不会费力弄到这儿。姚海自然也明白这不过就是一个下马威。

    “打不过的人才说这种横话,有本事的好汉不会找借口。”姚海故意激他。

    “耶耶今天就打到你服!给他松绑。”汉子果然上当,见手下替来人松绑,便一个起式站稳,伸掌向前,这是摆明了要挑衅。

    姚海捏了捏拳头,然后双拳放到眼睛的前面,一个拳击的姿势摆起。这是他从朱由检哪学来的,据说是一种新鲜的拳法。

    汉子趁姚海还没站稳,突然一个转身弯腰下蹲,紧接着就是一记转身横扫,结结实实的扫中了姚海的脚裸。

    “扑通!”姚海站立不稳,摔倒在地上。

    &nb



第二百一十六章:榆园
    万历后期山东天灾不断,耕地大面积抛荒,百姓流离失所到处寻找可以落脚的地方。“榆钱落地,久皆成大树”的榆园,这个聚集了大量农民军的地方,就正式落入了朱由检的视线之内。

    榆园内的农民军,其实算不上是闯军,只是打着闯军旗号的饥民,他们以任七、张七、梁敏为首在榆园里“啸聚其中”,“号百万”。这是一股历史上存在的势力,绝非朱由检虚构。

    面对这样一股流民势力,除非朝廷出面,否则没有任何一方能接纳得起。李自成当初声势很大,也没有顾忌这一群人,而后金忙着追击闯军,顾不到这一块隐蔽的地区。

    朱由检在山东的时候曾经派人联络过他们,但是被他们拒绝了。当时他们打着李自成的旗号,自然不肯和大明合作。如今李自成已死,闯军又归附大明,也该是朱由检再一次向他们伸出橄榄枝的时候了。

    榆园在哪它就在水泊梁山的边上。从水泊梁山向西南方向大约五十里,即进入榆园。在这里,聚众那个什么反的,是有历史传统的。在山东地界,这些人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响马”。

    所谓的大首领,并非只有一个,榆园里以村为单位,出了多股势力,带头的均称自己是“大首领”。他们是松散的一种联盟状态,还没有形成一体。

    任何一股势力,在吞并或者联合了周围的势力兵最终形成一体之后,一定会向外部扩张。榆园的人还没有对周围造成影响,说明他们还没有走到这一步。

    “你是何人派来的,来这里有何目的”姚海进了院子,来到一个大厅,大厅的正中坐着一个中年汉子,汉子的头顶的墙上挂着一块木刻,上面是一个大大的“义”字,明显秉承着梁山的遗风。

    “请问您可是榆园大首领”姚海一抱拳,行了一个标准的江湖礼。

    “没错,我就是梁敏,榆园村的大首领。”梁敏见姚海还算礼节周到,让他脸上有面,脸上就好了一些。

    “在下是大明圣德崇祯皇帝陛下亲卫统领姚海。奉皇帝之命,前来会见大首领的。”

    “啥,你是崇祯的人”梁敏一听,噌的就站了起来,满脸的惊骇。

    要知道一直以来,榆园都没有真正惊动过大明官府。如今崇祯的京城都丢了,却派人找到这儿来,显然他很意外。

    “崇祯要干什么你们可知我是闯军,是朝廷的死对头。”梁敏其实有些害怕大明官府盯着自己,虽然说打得是闯军的旗号,那也不过是借虎皮,扯大旗。

    “大首领还不知道李自成已死,闯军各部已经归顺我大明朝廷的事吧”姚海笑了,看来这里的人有些闭塞,就冲着他们还打着闯军的旗号,说明他们还不走到整个北方已经没有闯军的队伍了。

    “你说啥李自成死了,闯军投降了”梁敏更惊骇了,这可是最近几个月他听过的最吓人的新闻了。在年初的时候,他只知道后金攻占了山西,李自成南逃了。

    “大首领如果不信,可以派人去跟其他首领哪去问问。核实一下。”姚海见梁敏有些不信,他也不着急,反正自己既然来了又跑不了的。

    梁敏朝刘绍武递了个眼色,又跟那个秀才摸样的人嘀嘀咕咕了几句,然后就凶巴巴的看着姚海。

    “一定是你们杀了闯王,你们这些贪官污吏,各个都该杀。”显然,梁敏这些人是痛恨官府的。

    “大首领觉得,李自成死了,闯部为何归顺我大明这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后金。闯军为何会败,都是因为后金。”姚海见梁敏对时局了解的有限,就有心介绍一下。

    “我听说后金已经占领了北方很多地区”梁敏的消息实在是太落后了。

    “不,应该说整个北方除了临沂一带还有我大明的一支军队之外,其他全部被后金占领了。”

    “临沂,就是闯军的李岩部”

    “那是我大明的鲁中军司令李岩。”

    姚海在榆园带了五天,除了跟梁敏介绍一下时局,就是等待榆园其他大首领的消息。

    而实际上,榆园的各大首领其实已经汇聚榆园村了。他们正在互相交换看法。

    “我说哥几个,现在后金下令让我们撤出榆园而大明又让我们南下,看来都是想要我们这些人离开啊。”一个长着满脸胡子的汉子大声嚷嚷着。

    &nbs



第二百一十七章:抢人
    洪承畴献计把李岩的大军逼入山区之后,自己就正式上任三省总督,开始了他振兴华北的大计。

    人口,在农业时代是一个国家力量提振的根本源泉战争,却往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消亡的罪魁祸首。

    人们往往总会说,某一场动乱之后死了多少人,而实际上每一次打乱之后总会有许多的人朝大山里避难,就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描述的那样。

    在农耕文明中,尤其是农民,没有人愿意去大山里耕种那一点巴掌大的薄产田地,谁都知道平原的土地又多又肥沃。可是每个朝代,在各地的大山里,依旧藏着无数的山民。

    就例如元末明初的郧阳府,那是一处专门为了安置秦巴大山里的流民而设立的专属中央政府垂直管理的州府。

    武当山的兴起,根本就不是为了找什么张三丰,而是明初为了安抚流民所采用的宗教手段。

    洪承畴招民的第一招,自然就放在了搜罗流民的身上。榆园,就是洪承畴眼睛里已经瞅准的一块肥肉。

    朱由检没想到自己和洪承畴过的第一招较量,居然是人口抢夺战。

    “皇上,要不要派兵去支援一下”阎应元站在朱由检的身边,见朱由检盯着曹州一带的地图已经半天了。

    “兵力不够。”朱由检转过了身,叹息着说:“从这里过去一马平川,咱们只要一出动,部队就会立刻成为后金军的打击对象,紧接着多铎就会直奔徐州。”

    后面的话,朱由检都不用多说。大明现在最极力在避免的就是和后金决战,而后金现在最想解决的是后顾之忧。

    多尔衮巴不得朱由检把全军压上打决战,这样他也不用天天想着怎么打攻城战了。

    如果后金把所有力量压在了淮泗,被明军拖住的话,李岩出山东,后金的后方就完蛋。

    而如果大明的大军被后金歼灭,纵使李岩能打到京城城下又如何多尔衮最不怕的是明军出击,最怕的是他们龟缩城池。

    洪承畴看的更远,他不光想要后金后路无忧,还想让后金后劲十足。

    “多给点武器吧,一切要靠他们自己了。”

    两人正在叹息着,吴甘来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皇上,最新军情:多铎部全军出动了。”

    “全军出动朝向哪里”他疯了朱由检非常不理解,这个时候全军出动,难度有大阴谋

    “据报,后金兵没有攻击任何一座城,而是全部散到了乡下。”

    “不好,他们是要抢人。快,赶紧报信给凤阳和合州,让所有靠近河南交界的人全部南下,能抢多少算多少。”

    朱由检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后金要的是人,所以才盯上榆园的。原本的历史,榆园军是在攻占几个县城之后激怒了多尔衮才导致被攻击的。

    现在后金突然打榆园的主意,有点不符合常理。再结合现在的局势一看,目的已经很明显了。

    “恐怕当年辽东战局的一幕又要重演了。”

    朱由检一拳砸在桌子上,他恨自己现在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没有骑兵,现在的明军远远不如当年的袁崇焕带领的辽东军。

    像睢州一带,一些当初没有听从劝告的百姓正一批一批的被后金兵押解着,哭爹喊娘的朝北而去。而明军面对后金的大军,都没有能力控制这一区域。

    多铎更是大胆的前出到了宿州这种离徐州比较近的地方,直接就敢在守军的眼皮子底下抢人。

    “怎么办,冲不冲”宿州守将看着马士英,眼神带着期盼。城外只有一小队后金兵,他们正骑马驱赶着几十个百姓路过。

    马士英因为被朱由检雪藏,躲在宿州这个小地方来避祸,表面是督徐州军,其实就是帮着朱由检在宿州修防御。

    “太嚣张了,真当我大明无人出城给我冲一下。”马士英看着城外气坏了,哪有这样欺负人的。

    马士英居然亲自带着守军冲了出去,愤怒已经让他失去了理智。

    百姓走的很慢,明军眼看着就要追上了,这个时候后金兵一阵箭雨射来,明军倒下了十几个。

    “快,就要追上他们了,大家坚持一会。”马士英气喘吁吁,他仿佛已经看到那些百姓的长相了。

    又一阵箭雨射来,明军又倒了七八个。还有五十步,马士英心里默数着距离。

     



第二百一十八章:地道战的鼻祖
    三伏天里行军作战,是一件辛苦的差事。尤其是对于辽东人来说,有些不适应,他们最习惯穿着的双层甲胄在这种天气下成了累赘。

    榆树林里虽然阴凉,可是成片的树林却阻碍着行军的队形,让军阵展不开。

    大金国最精锐的部队当然是和明军的官兵对抗,自然不会派到这里来剿匪。没错,多尔衮把榆园里的人定义为“土匪”。

    梅勒章京赖恼是这次曹州剿匪的领兵将军,聚集在曹州一带的是周围府县的地方驻军,大多是一些收编的闯军旧部和大明降卒。梅勒章京,相当于副都统。

    看着赖在地上不想起身的士兵,赖恼一肚子的火,他觉得这些汉人就是懒,要是换做八旗兵,绝对不会在行军途中坐在地上。

    这个时代的八旗兵,只要是在行军途中,哪怕是撒尿,也要站着撒。

    “混账东西,谁让你们坐下的”赖恼不断的挥舞着手中的鞭子,挨个抽打着树林里的士兵。

    “将军,天气实在太热了,就让我们歇一会吧。”一个低级军官连忙辩解。
1...6970717273...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