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钱谦益当然也不能和朱由检对着干,皇帝也赏给他了一辆马车,他正带着柳如是坐着马车回苏州炫耀去了。
复兴报难得地赞扬了一翻朱由检的明君行为,还大量的撰写了一些文章,表明江南人准备尽力支持皇帝的善举。
反正出钱的是朱由检,而最后赚这笔钱的,还是江南的人,建了学校,得有老师,离开了江南的人,皇帝能去哪找老师
“大手笔啊!”史可法听到这个消息,首先想到的是朱由检哪儿来的银子。虽然他不是户部尚书,但是他却了解大明的财政状况。
以目前大明在江南的财政收入,支撑一下江北的军队开始都有些捉襟见肘。另外,山东的军饷一直是比较大的,李岩那边最近一直在打仗,连老巢都丢了,成了彻头彻尾的流动作战。反正史可法是不看好李岩的,这位李自成以前的高参所展现出来的本事,让史可法觉得不以为然。
“要是我,肯定会死守泰安,绝不丢一寸大明的城池。”史可法经常这样想,所谓大明的骨气: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赔款,史可法是坚持贯彻到骨子里的。
“义父,您说皇上办学校的钱会从哪来”史德威经过史可法在朱由检面前的重点推荐,已经当了新的京营都统,顶替了李成栋的位置,算是年轻一辈的后起之秀。
“咱们的皇上有钱。”朱由检有一笔大钱,史可法是知道的,他以为以为是京城的库银被朱由检秘密的藏在某个地方,最后运到南京的。
整个江南的仕林,不管是不管事的钱谦益,还是等着捞好处的复社,亦或者是真心为朝廷操心的史可法。他们全都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皇上,办学是件好事。可是这么大的办学规模,是不是要动那笔银子”快要临产的陈圆圆挺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肚子,在小玉的搀扶下坚持着每天走路,这还是朱由检说的,多走动,有利孩子临产。
“银子当然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朱由检接过陈圆圆的手,扶着她一起在御花园里慢慢的走。
“你见到李自成的时候,他就没提银子的事”陈圆圆奇怪,朱由检从李自成手里弄走了这么大一笔银子,这次回南京之后,朱由检居然没提李自成说起过。
“这事啊,朕太忙,都没来得及跟你说呢。李自成见到我的第一眼,就明白银子是朕偷的。你不晓得,他当时在庙里非要杀朕,主要就是因为银子。
&n
第二百零九章:喜当爹
“万岁爷,大喜啊,刚刚宫里传来消息,贵妃娘娘要生了。”王承恩一脸欢喜的站在理工学院那座朱由检专属的办公室门口。
“啊!这么快,昨天朕在皇宫里的时候她还好好的呢。”朱由检激动的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他的一双手激动的都不晓得放在哪里好了。
王承恩看着他,心里顿时明白了,这家伙之前肯定没当过爹。不过王承恩自己也没当过爹,也没办法感受朱由检现在的心情。
为人父母的,从知道孩子怀上开始,大多数都是激动又忐忑的。你不知道他是男是女,是胖是瘦。当孩子落地的那一刻,答案才会揭晓,这种感觉非常奇妙。
“万岁爷,要不要备马车”王承恩见朱由检慌了神,提醒道。
“哦,对对。赶紧备马车,一定要快。”转悠了半天都不知道干什么的朱由检总算是醒悟过来了。
“不要儿子,不要儿子。”朱由检坐在马车里念叨了一路。王承恩陪着旁边,心里特别奇怪,为什么这家伙不喜欢儿子呢
作为从后世过来的灵魂,朱由检跟很多人男人一样,更喜欢闺女。
很多人说到重男轻女,总会以为这是男人的想法。其实在后世,真正想要儿子恰好多数是当妈的。许多女人都喜欢说一句话:下辈子不作女人!
而后世的男人都明白:闺女才是贴心小棉袄。
马车才进后宫,一个小太监急急忙忙的迎了上来,跪在地上小声的说:“恭喜万岁爷,贵妃娘娘生了一位小公主。”
迎接朱由检的小太监估计心里头以为皇上都是喜欢皇子的,所以报信的声音才压这么低的。
“哈哈哈,果然是闺女。阿珂,朕来看你来了。”朱由检的声音直接大几倍,唯恐别人听不见似的。
“赏!”朱由检伸手就是一个大银子,喜的跪在地上的年轻小太监美滋滋的。
这个差事原本是别人的,当差的人觉得捞不到油水,还有可能惹皇帝烦心,就把这活欺负给了小太监。
从后宫进门开始,朱由检一路走一路发赏钱。王承恩就陪在他身后,不停的领着一个袋子掏银子。还没走到陈圆圆住的宫殿,两袋银子就赏没了。
“快把阿珂给朕瞅瞅。”皇帝没进门,大嗓门就已经传了进来。
朱由检探身走到跟前,只见一个皱巴巴,红彤彤的小不点,正睁着一只左眼睛似乎在看他。
“怎么只睁开一只眼睛”朱由检其实是被孩子吓着了,他从来没见过刚出生的婴儿,压根没想到是这么丑的。长得像个小老头似的,根本不是他想象中的美女样。
“谁说的,刚刚还是两只眼睛都睁开的呢。”小玉呛声道。
朱由检再回头看,他发现阿珂怎么变成又眼睛睁着看他了。
“咦,这么好玩”朱由检把头低下,想凑到阿珂的小脸上亲一口,不料还没等他挨着,小家伙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这一下把朱由检弄得惊慌失措,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
“万岁爷,这孩子刚刚出生,只能看到一米距离的人呢,您凑上去,吓着孩子了。”王承恩站在旁边笑着解释。
“朕当然知道,朕就是太想有个女儿了。”朱由检极力想掩盖自己初为人父的无知。
“皇上喜欢女儿”陈圆圆很诧异,她一直以为朱由检以前只是说着玩玩的。
“是啊!女儿是爹的小棉袄啊,等她长大了,我就有好酒喝了。”朱由检越解释越乱,满屋子的人都听得一头雾水,不知道皇上说一堆毫不相干的词儿干嘛。
“奶妈找好了吗”朱由检见大家都听不懂,悻悻然的只好换个话。
“早就安排好了,来的是以前在京城里伺候过娘娘的一位宫女。巧的是杨妃恰好在武昌遇到,她又刚好在奶娃。”小玉毕竟是黄花大闺女,宫中自然有一套抚养孩子的流程。
朱由检或许是真的太高兴了,他也没问奶妈叫什么名字,家里什么状况。只听到说已经找到奶妈了,还关切地说:“让人家把孩子带着一起来宫里吧,如果奶水不足,可以喂牛乳”
“父皇,儿臣现在就开始嫉妒阿珂妹妹了。”陈圆圆生孩子,九儿自然是要赶过来看的,就冲当年把她藏起来的救命之恩。
“你先想想等会怎么让我不生气吧。”朱由检瞪了九儿一眼,上次九宫山的事还没了呢。
“皇上,长平岁数不小了,您别总把她当孩子。”陈圆圆赶紧替九儿说
第二百一十章:独臂神尼出世
不得不说,在资金充足的支持下,技术改进的速度是很快的。
相对于基础材料进展的龟速,应用技术发明的速度要快的多的多,何况还有朱由检这个存在。
当朱由检再一次见到正式出售的四轮马车的时候,他已经感到吃惊了。当初,他在画四轮马车的时候,基本上把后世的一个车型带着画了过来。
如今呈现在他面前的,这个马车的外形和一些基本的构件,已经相差不大了。当然,一些隐藏的细节还是不能跟后世的比。
比如轮子,是又一次重大的改进。大明时代的车轮,官方的基本结构跟后世不大,民间的甚至有一整块圆木板的。
大明的车轮一般都是纯木制,然后分成多块分装弧形外轮构件,撑条也是木棍,再用铆钉连接在一起。最外面一层用硬木包一圈。
毕向东的改变,是让轮子的尺寸标准化。先打制一个带外深槽的铁圆框,然后把等分成九块的大小一样的弧形木块用螺母镶嵌在铁槽里面,轮条改用铁条支撑。
整个轮子看起来像是瘦了一大圈似的,其实直径还是跟以前的一样。有点像一个放大版的自行车车轮,不再像这个时代的车轮那样笨重难看。
如果把弧形木制构件换成橡胶外胎,那就是后世的车轮了。可惜,杜仲胶在没有添加剂的情况下,根本就不能代替橡胶轮胎使用。
改进的车轮最大的优势是维修方便,最容易磨损的是镶嵌的木块。车夫只需要备用几块不大的弧形木块,一把扳手,几个螺母就能很快在不拆线下来的情况下更换。
当然,军用版的任然要厚重一些。虽然也是这种构造,但是轴承却使用的是最新发明的滚轴轴承。
南京城西市的一块露天大棚子里,已经整齐排列着近三十辆崭新的马车。
马车一共开发了六个样式,从最高级别的至尊版,到拉货用的民用板车,就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又分高低配。
最低的低等级的低配版售价当然最便宜,基本上利润不多,甚至就是一个基本的框架而已,连车轮都不带改进的。售价十五两。无非卖的是多了一个轴承个转向构件而已。而所谓的高配,就是加了一个可以拆卸的封闭式车厢,四面透风,十八两银子。
听说市面上已经有能工巧匠仿制出了转向构件,不过用的是木头,据说造价不到五两银子。轴承这东西就不是一般作坊目前能生产的。
中等的低配版是改进了构件,车厢也不透风了,车窗拉了窗帘,明显是适合一般家庭使用,价格也很亲民,二十八两银子。高配多增加了一些减震,车厢里面也增加一些软垫和装饰等等,比如车窗多了一小块透明的琉璃,有一个成人的脑袋大小。售价三十八两。
高等马车的标配就奢华的多,最大的改进就是车窗,左右和后面均使用了大块的玻璃,整个车子里面一览无余,内饰也使用了最好的轻纱,一个漂亮的宫女装扮女子坐在里面,隐隐约约可见她姣好的面容,售价六十八两。高配版仅仅作为展示用,因为这个是车厢是封闭式的,据说可以抵挡刺客的暗箭,只能售卖给一定品级的官员和贵族。售价八十八两。
朱由检躲在看热闹的人群中无耻的笑了,九儿搞出来的这一套等级划分,明显是一套成熟的营销策略。
一般人家肯定会选择中等的购买,因为使用,价格也不高。不要以为九儿卖的太低,这还只是车子的价格。马车,顾名思义需要马来拉的车,关键还是你要有马才行。江南马匹的售价可不便宜。
高级的马车明显是给有钱人充面子用的,那种若隐若现的玻璃窗,当然是给秦淮河的姑娘们准备的。
销售场面还不错,朱由检甚至看到一群小地主们买了最低级的标配马车,转身牵了一头牛把车拉走了。这才是会过日子的人。
“卖的怎么样”朱由检走到九儿面前,看着一身男装打扮的闺女问道。
“不太满意,高级马车卖的太少了,我就指着这个赚钱呢。”九儿有点失望。
“我看买中等马车的人不少啊。”朱由检瞅了一眼,的确是很多人买的是中等级的。
“可是最赚钱的不是中等级的啊。”
“没事,卖得多了一样赚钱。”朱由检替九儿打起,毕竟这是她的第一笔生意。
“父皇,我想把头发剪了,免得别人一眼就看出我是女孩子。”九儿犹豫了半天说:“你看我现在穿着男人的衣服,还是被好多男人偷看。我不喜欢那些臭男人的眼神,不如剪了,穿尼姑的法衣。”
又要当尼姑,朱由检简直拿这姑娘没办法。其实这丫头就是喜欢装扮的中性风一点,但是大明压根就找不出能搭配中性气质的衣服。加上她一张俏脸,回回都被人一眼认出。
“那是因为我的女儿生的太美。你可以不用穿尼姑的法衣,可以穿得简单一点,把头发剪短,一样好看。也不会有人
第二百一十一章:钢痴宋应星(技术文)
矿山根本就不在区,而是在江苏和安徽交界的冶山镇。
冶山铁矿有着悠久的开发历史,早在西周起即为采铜炼铁之地,可以说,汉人从青铜走向铁器,起始于这里。所以,宋应星的炼钢实验基地就建在这里。
朱由检还没靠近工坊,就已经感觉到逼人的热浪。本就是六月的天气,加上这种热浪袭人,朱由检隔着衣服居然感觉到身上皮肤的烧灼感。
不顾身边人的劝阻,朱由检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臣等恭迎圣驾!”朱由检马上后悔自己进来了,因为地上跪着一群都看不清面容的“黑人”。
“皇上,您怎么来了”一个光着膀子,干巴巴的瘦小老头满脸堆着笑容走到跟前。
朱由检一看,这人浑身皮肤都呈现黑里透红,身上不少地方露出大面积的半色脱皮状,脱皮的地方是微微的红色,没有脱皮的地方是黑色。
尤其是他的脸上,整张脸上有很明显的脱皮痕迹,而且有些地方还不止脱落过一层。
“宋爱卿,您这脸”朱由检总算是认出来,这是宋应星。
“没事,炉火大,烤的。”宋应星咧着嘴无所谓的一笑,露出白牙齿,让他的整张脸更加狰狞。
“停工,快停工。”朱由检受不了了,整个工坊里的人全跟宋应星一个摸样。
“皇上咋了是不是我们干的不好求皇上再给点时间,我们一定会干出来的。”宋应星一听朱由检要停工,以为是皇帝发火了,几乎带着苦相哀求着朱由检。
“爱卿啊,朕于心何忍啊!”朱由检指着工坊,接连叹气:“这哪是人待的地方,这是地狱啊。”
“皇上勿滤,炼铁的地方本来就是这样。只不过我们这炉子温度高一些,加上最近天气炎热”在宋应星看来这根本就没什么嘛。
“去买最好的西瓜,找最凉的泉水。朕要在这里看他们做事。”朱由检对身后的纪彪吩咐道。
“皇上,您不能待这里,这里太热了。”宋应星身边一个跟他长的差不多的小老头抢白道。
“这是我大哥宋应升,之前任广州知府。是我把他喊过来的。”宋应星连忙介绍道。
广州知府,就是广州市市长。这么大的官,居然窝在着练铁,朱由检都不知道该如何说话了。这兄弟俩对朱由检的支持,可见一斑。
“你们不出去,我就待在这里。要么,大家一起停工,要么我陪你们守在这。”朱由检没有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只能耍横。
“那好吧!大伙都停下。咱们陪皇上到处看看。”宋应星没办法,总不能真让皇帝待在这里面吧。
整个实验基地一千五百多人,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这也是朱由检重点强调的,让宋应星在实验的过程中锻炼人才。
这其中,光是
采矿不是他们的事,矿石都是由矿区分拣好了直接送到这里。这里的任务就是根据资料,设计高炉炼铁并争取把炼钢的技术摸索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