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打炮战,就海州城上那几门炮,根本抵挡不过后金战船上的大炮。人家一艘船打一阵就退下去,然后换一艘船继续开炮而海州这边为了阻止战船太过靠近城池,只能不停的开炮,大大降低了大炮的使用寿命。

    “郑成功那边怎么说”既然左懋第都从南京赶了过来,郑成功那边没理由一点消息没有。

    “他上个月已经回福建了,说是准备参加九月份的科举考试。兵部已经把皇上的信传了过去,暂时没有回信。”

    好吧,朱由检忘了其实郑成功的心里一直是想以人自居的,他原本就是国子监的监生,而且还拜钱谦益为老师。

    “那就准备撤退吧,制定一个撤退计划。”朱由检很无奈,海州城明显是守不住了,那一排大炮打过来,海州这小身子骨完全扛不住啊。

    “臣的计划是:明天天亮之后,先让城中的百姓从南门撤离。徐州军负责掩护,海州驻军负责阻击南下三十里后,沐阳会有援军接应。”

    左懋第早已经想好了撤退的计划,而且整个计划基本上看不出有什么漏洞,经过几次大战,他的参谋水平渐入佳境。

    “就这样办。”朱由检拍板定下。

    第二清晨,天蒙蒙亮的时候,整个海州城都已经喧闹了起来。朱由检等人默默的看了一眼海州城,然后走向了等待撤离的人群。

    当第一缕阳光从海面上升起的时候,黄金色的波光顿时洒满了临洪河的水面。

    “轰!轰轰!轰轰轰!”一阵遥远的,很小的轰隆声从东面传来。

    起初这声音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人群太闹,有一些特殊的声音也很正常,就比如车轮碾过。

    接着,轰隆的声音越来越打,直到响成了一片,而且开始变得没有规律、杂乱无章。

    “什么声音”朱由检一抬手,停住了脚步。

    “好像是从东面的海上传过来的。”张煌言也停了下来,显然他也觉察到了。

    “快!登城楼上去看看。”朱由检猛然想起什么了。

    “皇上,这个时候登城很危险啊。”左懋第年龄大,貌似他没听到什么声音。

    “是炮战。皇上,海上正在打炮。”钱肃典兴奋的叫了起来,他属于殿后的人员,此刻真站在北面的城墙上大喊大叫。

    真的是炮战。

    朱由检他们登上东门的时候,从整个临洪河的入海口开始,一直延伸到内陆,一个规模很大的舰队直接把后金的战船堵在了临洪河里,双方正在互相炮击。

    “皇上您快看,后金的船都在北逃,有好几艘船都被打沉了。”钱肃典正拿着望远镜,他已经站在了城垛子上,完全不顾危险。

    “是郑家的船队。”这个时候,朱由检也看清楚了船队的旗号,一个大大的郑字正挂在最高最大的那艘战舰上。

    朱由检认得,那是郑成功的旗舰样式,典型的东西方结合样式,后金是没有这种船型的。

    “臣建议,应该立刻让沐阳的援军北上,合击城外的敌军。”左懋第立刻坐做出了新的战术调




第二百二十五章:摄政王心中的柔情与纯真
    大金国的摄政王多尔衮对于海州的失败没有发火,他只是静静的沉默,再沉默。

    这是绝无仅有的态度。至少了解多尔衮的人很久没有看到他表现出如此的态度了,大伙记得上一次看到多尔衮带着这种精神面貌的时候,黄台吉还没死。

    多尔衮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已经倒下的大明朝又重新站了起来,就算还没有站直,至少已经不再趴下了。

    一路顺风顺水的大金,怎么就折戟沉沙在了大河以南。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对手还是那个对手,皇帝还是那个皇帝。就连大明朝的军队,还是那些人,一切似乎并没有改变。

    被李自成撵得躲在江北舔伤的残兵败将,是怎么让大金军一败再败的一切似乎又已经改变

    紫禁城的夜晚显得鬼魅魍魉,各种建筑的黑影分割着灰蓝色的夜空,各种权力利益的争斗似乎都躲在黑影之中。

    在慈宁宫前的长台阶上,就有一个黑影一直坐在哪很长时间了。

    大玉儿拿着一件薄披风,轻轻的盖在多尔衮的背上。

    多尔衮已经在殿外的台阶上坐了大半夜了,一直动都没动。

    “布木布泰,我觉得好难哦。”多尔衮用两只胳膊强撑着肩膀,再用肩膀盯着脖子,他感觉自己的头似乎非常重。

    大玉儿轻轻的坐到多尔衮的身边,再轻轻的扒拉着他的头,让他靠到自己的肩膀上,然后用手掌轻柔的拍着多尔衮的脑袋。

    “感觉累了,我可以陪着你一起看星星。”

    大玉儿本来想说几句劝解的话的,转头又一想,劝解他什么呢他心里肯定知道他做的这一切都成全了她的儿子福临。

    既然如此,她如果说劝解的话反而显得自己过于工于心计,这不是一个智慧者所要表现的。

    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最有诱惑的话就是温柔中带着巨大的利益而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最有诱惑力的话语是柔情中带着纯真。

    装,是一个女人最高的修为。装也是分等级的,最高等级的装,要装得恰到好处,恰如其分。而大玉儿灵魂,已是修为千年的狐狸精。

    多尔衮自认为是一个英雄,而英雄的内心不屑于任何计谋,他们只在乎柔情中的那份纯真,不愿意去分辨真假。

    “我决定派人去找一下郑芝龙,问问他想要什么。”多尔衮坐直了身子,不能牵扯进正事,应当适可而止。

    “嗯,你做得决定都对。”大玉儿还想继续一下刚刚的柔情状态,女人的感觉总是来的慢去的也慢,不像男人去的太快。

    “给他金银、美女,给他封王。”多尔衮眼睛里冒出精光,显然这是他已经思考成熟的办法。

    “我什么都同意。”大玉儿继续含情脉脉。

    “那我等会换个姿势可好”多尔衮有点害怕她的这种眼神,因为女人的索取像一个无底洞。

    “同意!”大玉儿想都没想。

    多尔衮冷汗直冒。

    辛苦了一夜的多尔衮依旧起得很早,因为他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或者说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恐怕就再也没有昨夜的温柔。

    “范文程,你觉得洪承畴送来的奏折里所提的方略如何”多尔衮一大早就把大玉儿闹了起来,非拽着她来见范文程。

    “臣以为洪大人所言正中要害。朱由检现在全凭李岩在拖延我大金南下的时间,从而可以让他腾出手来整顿伪明内部的问题。

    李自成已死,单从军事上看,朱由检只剩下一个张献忠了。如果张献忠再解决掉,伪明必然会集中全国的力量来对付我大金。

    不过,洪大人又说了:伪明的问题不仅仅是农民军的问题。其中各地的军镇是最主要的,各地军镇不停调令已久,伪明始终无可奈何。但是从朱由检南渡之后的作为来看,他似乎有了很好的对付各地军镇的办法。

    这其中,光是江北的几镇都已经被他收拾的差不多了。唯一能让他忌惮且例外的,只有福建的郑芝龙。

    郑芝龙此人是海盗出身,跟伪明军镇不是一个路子。加之整个沿海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朱由检不可能凭借现在的军队去收服郑芝龙的。

    所以,臣也赞同洪大人的看法:我大金应该倾尽所有去招抚郑芝龙。中原大地有漫长的海岸线,为我大金国万年计,招抚郑芝龙及其船队也是必要的。”

    “好!范爱卿说的真是太好了,为我大金万年计,是应该去找郑芝龙谈谈。”大玉儿本来有些昏昏欲睡的,被范文程一番话说醒了。大金国的万年计不就是她儿子的万年



致歉信
    各位朋友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捧场,是你们的支持陪伴我坚持到了现在。

    本科生这本书是我的第一次写作,第一次对码字的尝试。在此之前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众多读者中的一员。

    历史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它就像一个黑洞,你越探究会发现它越复杂,复杂到很难发现它的规律。

    历史中的人物都有一个难以说清的故事,它就像一团缠绕在一起的乱麻,无论你怎么理都理不顺。

    最初我以为自己写不过一万字,当我开始动了笔才发现,我根本不可能用一万字来表达我心中对南明的描述,于是我写到了五万字。

    五万字到十万字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它会让你反思,那时的我总在想:我写的到底是写故事还是催眠曲,于是我又写到了二十万字。

    历史只是一种娱乐,是一个结合了作者对那一时代的理解和历史故事本身加以串联而构思出来的东西。它不是历史本身,它只是一个简单的设想,所以它并不具备绝对的严谨性。

    就像看电视剧一样,看的人不希望每天只播放一集,这样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而写却需要思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构建故事。

    这就产生了矛盾,而我在这矛盾中发现自己犯了错误。我太想追求码字的数量,却忽视了码字的质量。

     



第二百二十六章:该动一动火耗了
    方岳贡是朱由检从京城带出来的随身官员中级别最高的,当初在京城的时候为了营救他,王承恩也是花了不少的心思。

    南京朝政主要的尚书人选中,方岳贡被朱由检一直放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就是因为这个人做事非常的可靠。

    可以说大明目前能平稳过度到现在这种程度,方岳贡支撑的户部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是整个大明朝廷真正的大管家。

    方岳贡是原来那个崇祯身前最后一任户、兵二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自成索银的时候,从这家伙家里只搜出了几套衣服和崇祯赏赐的两锭银子。

    此人最值得称赞的不是他多廉洁,而是他当过松江知府,并且修筑了松江也是整个江南海塘的第一座石塘,从此松江府免受海潮侵害,开始变得富庶。

    有一个在江南任职多年,熟知江南事物的户部尚书,才有了南京朝廷的稳定。

    朱由检走了一趟江北,许诺了许多的开支出去,其中牵扯到户部和兵部。回到南京之后,他当然要找两部的尚书做交待。

    所以,回到南京的第一件事,朱由检就把史可法和方岳贡召集到一起,商讨银子的事。

    “两位爱卿,各部可还有盈余”

    史可法听朱由检一说,就苦着一张脸。他心想:皇上这是明知故问,连续发动了好几次战事,兵部哪里还有多余的银子

    “户部已经不足以支撑到岁末了。臣估算了一下,户部需欠奉三个月支应。”方岳贡同样阴沉着脸,这大明现在花销太大,他左右难支。

    “差这么多”朱由检一惊,这等于说全国马上就要开始拖欠工资了。如果彻底没钱了,那就什么事也干不了了。

    江南虽说是赋税重地,可是江南士绅多啊,钱都在有钱人家的地窖里长霉呢,它们绝对不会自己长脚跑进朝廷的库房里。

    “要不,加税”朱由检嘀咕了一下。

    “万万不可,如今江南刚刚稳定,皇上要加税必然引起百姓的不安。”史可法一听,赶紧跳出来,哪怕朱由检的声音再说出来的话照样吓人。

    史可法心里打得就是朱由检银库的主意,反正皇帝有的是银子。

    整个崇祯朝都有这个习惯,只要没钱,大臣们都自动的把目光盯住了皇帝的内库。

    实际上天启死后给崇祯留了不少的银子,有两千万两之多。而李自成攻进皇宫之后,内库存银才二十万两。

    这些年,崇祯花销不大又特别节俭,内府的银子估计就是这样被官员给忽悠干净的。

    朱由检心里一笑,他岂能不知史可法打的是什么主意。

    人有财就不能外露,省的天天有人惦记。人一旦遇到一个特别有钱的朋友,总会惦记着借出来点。

    用后世的话说:土豪,咱们交个朋友吧

    “要不,捐输”朱由检装作可怜样,眼巴巴的看着二位说。

    “不可,朝廷都已经要欠奉了,再行捐输,百官何以生计”方岳贡立即反对道。实际上他心里也在骂朱由检这主意不靠谱,哪有借别人的银子给别人发工资的道理。

    指望捐输更不可能,国家都是你朱家的,貌似他们是不会愿意给钱的,京城危机中的那场捐输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朱由检看了这二位一眼,只见他们一个个眼神都定定的看着地面,明显就等着朱由检自己说出贴银子的事呢。

    “拿出来吧。”朱由检朝王承恩看了一眼,王承恩从一边的小太监手上接过来一个托盘,托盘依旧是用红布盖着,呈现一堆的东西。

    方岳贡瞄了一眼,看外形似乎不像是银锭,他闹不清朱由检想干什么。

    王承恩掀开红布,里面露出一堆圆圆的物件,有金银两种。

    “这是朕的内务府制币匠们制作的新崇祯元宝,爱卿看看可漂亮否”朱由检随手分别拿了几个,递给了方岳贡和史可法。

    银币一看就是典型的类似西洋鹰圆的样式,只是里面的图案是皇帝本人的侧面画像,精巧细致。金币也一样,只是比银币小巧一些。

    方岳贡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这一枚银币大约有六钱重,金币也一样。

    “臣敢问皇上,这是朝廷要颁发的新币吗”方岳贡心中一喜,这皇上看来是准备拿银子了,而且还是这么漂亮的新钱。

    “对啊!朕觉的民间流转的银子太散碎了,且银锭又不好携带,顾制作了新钱,以朕的头像为基准,打算发放民间使用。”

    “那俸禄是否以新币来发放”既然是皇上自己的画像,那这钱就没有拒绝的道理。而且这钱比银子漂亮,应该是好东西。

    方岳贡最关心的是朱由检是否准备拿这种钱来发俸禄,如果用新币发,他肯定在所有官员中有面子了。

    “你户部有银尽可以拿出来,朕按照新币样式制造,绝不收一点火耗。”

    朱由检装聋卖傻,完全当做没听懂方岳贡话里的意思。

    &


1...7273747576...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