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至于城池,攻城一方完全可以用大炮把城墙轰开,黄得功估计这凤阳城怕是得一截截被轰塌。
黄得功这边刚刚才庆幸堵上缺口,城外的大炮又响了起来,而且这一次的炮声似乎多了很多。
“怎么回事”黄得功心里一慌急忙跑上城墙。
城外金兵的炮兵已经排成一排,所有炮口都对准一座碉堡在开火。
黄得功脸一黑,立刻明白金兵已经找到了凤阳城的弱点了。他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凤阳最多还可以坚守十天,十天后就会面对和金兵短兵相接了。
淮安城。
一b金兵正在攻城,虽然守军很轻松地应对,可是攻城的金兵数量看起来也吓人。足足十万金兵报淮安给围了,顺便祸害着淮安周围的百姓。
“这豪格是不是以为我太好欺负了”朱由检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生闷气。
“还别说,豪格这鱼饵下的还真够肥的,足足十万兵。可就是没有一个旗,连像样的火器营都没有。”李岩说。
“你说豪格会不会猜出了咱们在淮安的兵力了”朱由检问。
“应该不会的,淮安城的几万精兵是换成旧式军装的。又是以四周驻军的名义进的城,进城之后就淮安城就戒严了。应该没有走漏消息。”
“要不,我们把城外的金兵吃掉吧”
“不行。我们一口吞不下这十万人,只要咱们一露底儿,豪格准知道咱们的主力就在淮安。到时候他把三十万人全部调过来,咱们跑不过他们的精锐骑兵。”
“早晚不都是要让他们晓得的。”
“那可不一样。早半个月晚半个月区别大了。”
李岩知道朱由检是在说气话,换成谁谁心里都不舒服。可是谁让大明就缺这么一口硬气劲儿呢,只能忍。
“你看看,这是最新的战报
第三百七十一章:江淮大决战之八
腊月初十天还没亮,鹅毛般的大雪覆盖着江淮大地,前方五十步外就不见人。在这样的天气里,鸟都不会飞在天空中。
淮安城里的主要街道上全都停满了马车,而特制的皮子或者油纸都盖在马背上,就连马腿上也尽量缠着一些保暖的棉絮。
而所有的士兵,要么骑在马上,要么坐在马车里。面粗布的手套、耳罩、面罩还是能发到每一位士兵的手中的。
最奢侈的是每个人脚上都穿着猪皮靴子,这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都要好,要不是原材料有限,朱由检会全部换成牛皮的。
城门打开之后,首先是朱由检的两千亲卫迅速出了城,这些人将作为前锋营偷袭金军。前锋营的马首先裹了面布,马蹄子踩进积雪中的声音就更小了,这让让偷袭变成了可能。
紧跟着后面的是两万骑兵,他们将在前锋营偷袭成功后向左右两翼扩大战果,打散金兵主力。跟在骑兵后面的是三万步兵,这些步兵负责稳固战果,打扫战场。
城外的金兵也是冷的不行,全部都龟缩在营帐里取暖,就连营中的骡马都挤在一堆不叫唤。后金的生产能力和物资调配都有限,能保障他们吃饱饭就不错了,很多金兵还穿着单鞋。
“嗖嗖嗖”连弩是明军最会用的弓箭类武器,也是偷袭最常见的武器。前锋营nnn一样卷进了金军的大营,风卷残云般扫过了所有站着的金兵。
以大明最精锐之师去对付金兵的末等军队,后果是可以想象的。几乎就是一炷香时间,前锋营骑着马就凿穿了金兵大营。
金兵是包围淮安城的,分散开就没那么厚,加上雪太大,事情进展超乎寻常地顺利。
骑兵随后列成进攻阵型,像踩泥巴一样向营地两边攻击。骑兵只要看到拿武器抵抗的金兵,就立刻攻击,二话不说直接杀死。
步兵跟进的速度稍微慢点,大量的俘虏都快让他们腾不开手。
“告诉各团,把火力发挥出来先稳住右翼,集中兵力剿灭左翼的敌军。”朱由检也看不清战场的情况,只能按照预案做战斗布置。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隐蔽的必要了,明军要开始发挥自己的火力优势,各种火器响成一片。
围城的金兵其实就是一些杂牌的北方降军和地方驻军,根本就没什么战斗力。遇到他们从没见过的武器和强烈的攻击根本就不会打仗了。
大批大批的金兵举着长枪、刀盾就直接投降了。
“皇上,这些俘虏怎么办”
“简单,把他们的头发全部剪短,剪成我这样短的,不要随便一绞了事。告诉那些俘虏们,限期一个时辰内剪好,否则按叛国罪处理。”
朱由检和他的亲卫留得都是短发,他可不会让这些人把辫子一剪了事。
“皇上,您这一招等于是断了俘虏回北方的后路啊。”李岩笑着说。
“多尔衮以为剃了头这些人就成了金人,我索性把头发剪得更彻底点咯。人不愿意剃头,我劝不了,但是当兵的头发我还有权利剃。
这些俘虏全剃成跟我军一样的头发,金兵还会相信他们中没有探子这些人要么被金兵当探子杀掉,要么归顺大明。”
雪停了,淮安城外的大地一片黑泥,只有城内是厚厚的积雪。黑泥绕着淮安形成一个巨大的圆环,这就是战场。
战斗打了整整一天,或者说是抓了整整一天的俘虏之后,淮安城外的金兵总算是被清剿了。
“战果如何”朱由检拿着一壶热水递给李岩。
“死伤不多,俘虏抓了五万多。应该还是跑掉了两三万金兵,骑兵正在追击。”有李岩在,朱由检几乎就是个甩手掌柜。除了发号施令,活儿都交给李岩在干。
“骡马畜力没跑吧”
“n的畜力都被缴获了,应该足够我们用的了。”
每一支军队都有他的弱点,明军的强项是装备,弱点也是装备。如果没一仗都让明军损失大量的装备,最后明朝就被财政拖垮。
 
第三百七十二章:江淮大决战之九
豪格带着所有金兵主力南下去攻打淮安了,出于对刘良佐这些骑兵的轻视,加上处于本能的防范和不信任,所以没有带上刘良佐。
宿迁城里只留下了两万金兵和刘良佐的部下,这些人才刚刚投降没两天,连换装都没来得及,还是明军骑兵的标准装备。
刘良佐的投降,到底还是由刘良臣亲自劝说的,而负责看住刘良佐的金兵将领就是刘良臣。前几日金兵直接包围宿迁的时候,刘良佐就觉得自己守不住。
当第一轮炮弹砸进宿迁城内,骑兵和战马都惊慌失措之时,刘良臣就直接以亲弟弟的身份进了城。
豪格给出的条件很优厚,归镶黄旗,受二等子爵,江南提都衔。
“大哥,你说你这混的是什么啊!堂堂大明唯一的骑兵将领,居然只是一个什么军长。我听说崇祯那个小老儿都已经封了流贼一堆军长了,你这正牌的官兵难道不如他们”
刘良臣的话句句都砸进了刘良佐的心坎里,他觉得自己当初表示归顺朱由检完全就是在忍辱负重。
现在他又重新手握重兵了,自然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于是乎,刘良佐降金了,并且实现了“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
停了一天一夜的大雪又开始下了起来,今年的雪下的很厚,连续的大雪足以让人找借口窝在家里喝酒吃锅子。
刘家兄弟俩就在宿迁城里喝酒吃肉,宿迁城内的所有士兵也都在热热闹闹地大吃大喝。
宿迁城西门外二里,长才的队伍安静地停在风雪之中,所有骑兵每人一件的黑色雨布遮盖住了骑手和战马,影影绰绰的甚是鬼魅。
“给城头打信号。”朱由检掀开马车的窗帘,看了一眼热闹的宿迁城。
两支火把被点燃,对着城门交叉挥舞起来。不一会,城门楼上也亮起了火把,以同样的动作交叉挥舞着。
“启禀皇上,信号对接上了。”明军的这一套接头暗号在这个时代是复杂的,它绝对不是左三圈右三圈那么简单。
“确定不会出错”朱由检又问了一遍。
“确定无误,我们使用的是特定通讯编码,目前金兵还无法p。”明军的消息传递有多套秘钥,就算获得了情报也不一定能p。
“那就按计划进城。”朱由检果断地下了命令。
当城外的五万精锐进城的时候,刘良佐的手下三万精锐骑兵早就在严密的组织下控制住了刘良佐所有的亲信将领。
开玩笑,如果朱由检让刘良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用朱由检的嫡系去培养他刘良佐的私军,那朱由检还真不如早点死好了。
早在整编骑兵的时候,朱由检就派了大量的将军山嫡系青年军进入刘良佐的部下中,加上整整两年多的时间,足够渗透整支队伍了。
这支骑兵从武器装备到训练方法,再到战术都整个换了样,还能是传统骑兵吗!
宿迁城内,两万汉旗的驻地,酒席已经进入了。一群群明军打扮的士兵不断地抬着酒坛子进入到营区,放下这些坛坛罐罐之后又迅速撤了出去。
“哥,你这些部下还真他娘地听话。”刘良臣由衷地赞叹。
“那当然。这可是崇祯花了大精力在江南挑选的最好的兵源,为了培训他们,每天都要请先生教识字的。很多人之前都是人呢!”刘良佐得意洋洋地显摆。
“教丘识字”刘良臣很意外,这种事可是闻所未闻过。
“咋!你不信啊我的这些兵,随便拉一个出去都能考个秀才。”
“哈哈哈,哥你也太能吹了。你说他们会写自己的名字我信,可是要说个个都能考秀才我不信。”刘良臣觉得他哥吹得有点过了。
“我偷偷告诉你,我的这些兵个个都会玩火铳,那个朱由检说过以后还要给这些骑兵装备一种短管的火铳。”
“骑兵用火铳哥你没喝多吧”
“我就知道你不信。来人啊,去我的军营里叫一个连的兵过来,给我兄弟耍一耍火铳看看。”
刘良佐要派一个连给他弟弟表演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来,明军负责主攻的团长立刻决定将计就计。
&n
第三百七十三章:江淮大决战之十
明军趁机收拾了宿迁,是绝对不敢在宿迁停留的。宿迁夹在淮安和徐州之间,北上更是死路一条,朱由检只能朝西南方向撤。
打仗看地图,绝对不是我们后世像看行车路线那么容易。打宿迁是因为占了运河的便宜,顺着运河西岸一路北上,有足够的船只架设浮桥过河。
而豪格率领的金兵东线主力到宿迁城破都还在灌南一带愁着过各种河呢。
当宿迁的战报送到多尔衮的手里之后,多尔衮随即对bnbs做出了大调整。多铎统一指挥整个江淮大军,并从中路大军中调出十万大军南下给尼勘,夹击凤阳一线防备明军主力西逃另十万精锐补充给豪格,作为金兵的主力军团直接进攻扬州。
到了这个时候,占据一下子明朗起来,金兵的西路和中路才是佯动。豪格的东路大军才是金兵的主力,主力并非是兵力最多的军队,而是战力最强的军队。
整个豪格大军,才是后金压箱底的精锐之师,剃去攻打淮安的那些杂牌,和在宿迁城里损失的两万人,再加上多铎增援的十万精锐,豪格手上现在有二十万精锐。另外还带着足足一万辆四轮马车的补给辎重,可谓排山倒海般压向江南。
豪格大军冒雪前行,先头部队在五日后抵达淮安城下。本来以为会重兵守城的豪格看到的确实身穿金兵衣服,却剃着髡发,城头插着明旗的奇怪军队。
“去,派个奴才到城下劝降。告诉守城的人,不投降就杀光他们。”豪格大约也想到了这些守城的是什么人,他猜出大约是少数投降明军的后金降兵,也浑不在意。
豪格自己还没到淮安,就吩咐人去收编淮安城,他想着到淮安的时候正好能够进城有房子住,比在雪地里住帐篷里强。
本来之前的这些士兵就属于他带领下的二流军队,现在又再一次反复投降了明军,这样的军队根本就没任何忠诚度可言。
劝降的金兵大大咧咧地走到城下,然后就看到几个熟面孔,而且还是他们之前经常欺压过的熟面孔。
“狗奴才,爷爷命令你们马上打开城门。要是磨磨蹭蹭的,小心你们的狗命。”领头的金兵脖子一仰,一副大爷的态度。
“头,咱们怎么办”城头上的士兵害怕的要死,他们非常惧怕金兵的n。
“你们有人想投降吗”守城的人根本连将领都不是,被大伙喊着“头儿”。
“我想投降,但是害怕那些秋后算账,到时候小命不保。之前那个皇上不是说,咱们如果不想守城可以继续南下嘛,要不我们就赶紧跑吧。”一个小兵小声嘀咕着。
“我也想投降,金兵可凶了说砍头就砍头。他们有马,我们跑不过他们的。”一个看起来很老实的兵插话说。
“那你们几个想投降的先打开城门去见见城下的人,看看他们的态度吧。”城上领头的人起了一个心眼,忽悠几个胆子小又老实巴交的人先去投降。
就在城里的人商量着到底是投降还是逃跑的时候,城下的金兵不耐烦了。这些旗可从没被城上的人这样对待过。
城门打开了,但是只有十来个怯生生的人没有携带兵器走了出来。他们左顾右盼,一副胆小的样子十分谦卑地朝城外的旗老爷们点头哈腰。
“狗奴才,躲城里这么半天在磨蹭什么”
“将军,你看他们才出来这么几个人,当真是不把主子放在眼里。不杀几个,以后还不反了天”金兵将领身边的年轻士兵这几年养成了更加高贵的脾气。
在这个世界上,高贵的从来不是血统,高贵的只能是财富和对应的脾气。野猪皮出身奴隶,到了后代就说自己血统高贵起来了。
旗小军官一听这话,二话没说抽出刀子就纵马超投降的那些士兵冲去。手起刀落,几个人头立刻飞了起来。十几个投降的士兵无一人幸免,全都命丧当场。
“不好
第三百七十四章:江淮大决战之十一
凤阳城已经岌岌可危了,一大半的城墙都已经垮塌,城外的独立工事堡垒全都垮塌,废料填满了整个护城河。
卢九德带着一群太监浑身是血地奋战在废墟上,他们的身后就是中都的皇城。外城还有坚固的城墙和宽阔的护城河,皇城真的就是一堵墙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