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黄得功带着守军主力正在城内和金兵鏖战,他们逐街逐屋地反复和金兵争夺。血顺着凤阳城内的街道一直流淌进城外的护城河,尸体已经铺满了整个凤阳城。
凤阳城因为有皇家建筑,没办法做大休整,这直接导致防御力大减,在已经进入半火器化的时代,对守军非常不利。
“干爹,儿子们抵挡不住了。”一个小太监浑身是血,额头上耷拉着一块头皮挂在左眼睛上面。
卢九德挽了一下散乱的头发,勉强站直了身子,摇晃着举起来已经豁口的长剑,对着不远处的金兵大喊:“孩儿们,随我杀敌!”
一队穿着面甲的金兵直接朝这些太监冲了过来,仅仅是一个照面,长枪阵就刺穿了七个太监了胸膛。
成队形的正规野战军,作战方式绝对不是街头打架,不是卢九德身边这点太监能抵挡的。
实际上,皇城内已经没有守军了。金兵大规模攻城已经一个多月了,就连那尊超级大炮都已经哑火几日了,大部分的守军都战死在城墙废墟上。
卢九德已经老了,他在两个年轻力壮的太监的协助下才勉强砍死了两个金兵,正欲和第三个金兵搏斗之时,被金兵的两杆长枪穿透了腹部。
“干爹。”那两个太监急忙要过来救卢九德。
“别过来。”卢九德大喊一声,嘴里顺势感到一阵腥味,他强忍着没有吐。
卢九德的双手抓住长枪的枪杆,被金兵强推着退到了一堵墙边,他已经感到浑身无力,身子只想朝下倒。
一道白光从眼前闪过,卢九德感到脖子上一疼,然后看到了自己那无头的身躯,再之后他就感到跌入了无渊的黑洞。
“冲击皇城抢宝贝啊!”这是卢九德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声音感知。
凤阳北城,黄得功吊着受伤的右臂,他身上已经中箭三处了,只是都不是要害。
凤阳城已经破了三日了,能坚持到现在非常不易,只是北城还在明军手中,另外还有北城外的东西两山,那里还没有被金兵攻占。
“启禀大帅,皇城已经陷落。”黄得功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听到某一处失陷的消息了,对他来讲现在哪个地方失陷都是一样的。
半个时辰之后,皇城几座大殿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显然是被金兵点着了。
“去,把最后一只信鸽放回南京,就没凤阳已经陷落了。”黄得功说完这句话,一口气喝完摆在他身边的一大碗水,提着长刀大踏步就冲出了这间摇摇欲坠的破房子。
“弟兄们,随我杀啊!”黄得功从一个巷子里突然冲了出去,一些躲在附近小巷子里朝金兵射击的火枪手和弓箭手立刻冒了头,对准街另一边的影子就射。
几个端着长枪准备杀掉黄得功捞军官的金兵立刻被射成了刺猬。但是黄得功还在朝前冲,他身后立刻跟进了一群拿着盾牌的明军。
金兵被明军的火铳压制了几秒,然后探头一看发现明军的人不多,他们便立刻开始结阵,准备攻击黄得功。
“变阵。”黄得功立刻停下脚步,侧身就是一闪,他身后的明军刚刚好跟上,一排的盾牌立刻就把他全身护住。
“噼里啪啦”一阵响过,金兵的一阵箭雨直接就钉在了几面盾牌上。黄得功看着几只穿透屯牌的箭头发怵,金兵这次用的居然是狼牙箭,可谓歹毒的很。尤其是箭头是传过来的恶臭,说明敌人在箭头是涂抹了粪便的。
一般涂抹过粪便的箭头刺入人体之后根本就无法清洗,最后受伤的人会伤口溃烂而死,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伤口也会要一个人的命。这可以算作是最早的生化武器了。
“贴上去跟他们肉搏。”黄得功知道金兵的弓箭厉害,自然不
第三百七十五章:江淮大决战之十二
豪格很郁闷,他完全不理解自己的精锐之师在淮安城怎么会遇到如此激烈的抵抗,而对手半个月前还是自己最看不上眼的三流杂牌军。
这支金军永远最强的骑兵、火器以及最凶悍的战士。除了没有超级大炮,可以说他们拥有这个时代中原战场上一切最好的武器。当然,朱由检新发明的那些武器除外。
而守城的这些髡发兵有什么他们只有后金精锐不要的兵器,加上朱由检留给他们的一座完整的淮安空城。
就是这样,这些人在淮安已经坚守了整整十日,在失去了所有城墙、署衙和房舍等可以抵挡的防御地之后,约有最后的三千人退守进了野战医院。这里也就是朱由检当初的临时行宫,最早有刘泽清为自己建的豪华家园。
“头儿,这是大明皇上住过的地方,也是明军以前的医院。”髡发军之前并不知道这片房子是干什么的,一直到他们发现这院子里的有些房子里有一些药材和像是治疗外伤的器具之后,他们才重视起来。
朱由检是离开了淮安,但是因为他多次住过这里,所以他居住的那个院子一直被保留着,作为他的一个小行宫。所以,这个地方留下了朱由检使用过的一些东西,其中还有两三套龙袍。
髡发军的头,整个大明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只是知道这场守城之战是由他率领并指挥的。就像历史上曾经反抗过满清的许多义士一样,历史记不住他们的姓名。
“咱们已经被包围了,不是今天死就是明天死。兄弟们,既然我们是打着大明旗号被杀死的,不如我们堂堂正正的做一次大明的兵吧。”
髡发军的头儿看着朱由检的衣服和一堆令旗,nnpn等等物品,有些感慨。他现在很想加入那支明军,可惜已经没有机会了。
头儿的提议让所有的髡发军士兵热血沸腾,他们经过一场场的战斗,其实内心里早已经把自己当做是明军了。只是,这还需要一个名份。
汉人讲究名份,建立家庭需要名份考取功名也要名份就连发动战争,也要发布一张讨贼檄文。似乎没有名份的事是不被上天承认的。
“我们没有明军的军服,但是我们有这么多可以证明我们是明军的东西。军旗,军号等等,还有大明皇帝的衣物。
我觉得,我们应该带着这些东西去跟打一仗,让外面的也知道我们其实是真正的明军。
大家说好不好”
“好。”髡发军士兵起身叫好。这件事就此定了下来。
豪格站在淮安城外,他的眼前停满了战死的金兵尸首,整整有一万多人。这让豪格感到心疼,因为这些人里面就有旗兵足两千人。
他需要找到一个说的过去的理由来解释淮安战事问题,否则后金自我宣传的辉煌战绩上面就会有黑点。
总不能说金兵自己和自己内讧,然后一些反出去的三流汉人军把精锐的旗揍得鼻青脸肿吧
找一个可以说得过去的理由还是其次,豪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彻底剿灭城里的守军。
“传我军令,派出两营旗军,给我彻底杀光他们。”豪格瞪着牛眼,凶狠地下令。
这是后金作战一贯的作风,遇到强敌的时候,先派汉人军队去啃骨头,然后由汉旗去消耗敌人的主力,等到最后打到敌人精疲力尽得时候,再派出满旗或蒙旗去收割战果。
反正最大的功劳永远是满旗自己人的,而夸耀出来的战绩也都是属于满人的。
淮安城现在就是到了该摘桃子的时候了。那些髡发军已经人人带伤,各个精疲力尽,等待他们的只有最后一仗的s了。
五百名汉人军队率先撞开了大门,然后几千名旗穿着厚厚的两层甲胄,骑着同样覆盖甲胄的战马一窝蜂地冲进了院子,他们纵马在整个野战医院里流荡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守军。
“主子,他
第三百七十六章:分裂
“老夫绝不相信!”
扬州城里,史可法愤怒地扔丢了手中的军情。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整个江北的各种失利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送到他的手上。
马士英死了,史可法惋惜不已刘良佐叛变,他愤怒咒骂了整整一夜凤阳陷落,他痛苦流涕。
可是现在说朱由检和江北最精锐的主力全都没来,史可法不信了,朱由检这三年来的身影一幕幕地出现在他的眼前。
要说朱由检现在的很多做法,的确让史可法感动不可理喻,但是皇帝还是有作为的君主,这一点谁也抹杀不了,因为整个江北的防御是皇帝一人组建完成的。
在史可法的心里,朱由检已经变成了一个有可能中兴的皇帝,只需要一步步北伐,终将重新夺回北方失地的。
朱由检怎么会死呢不,决对不会的。史可法绝不相信朱由检死了,除非他见到遗体。
可是有人相信,首先南京城里的监国太子相信了。又或者说是太子的老师刘宗周愿意相信朱由检已死,并且南京朝廷中还是很有一些人愿意朱由检死的。
“老臣请太子节哀!现在江北大战在即,我大明正面临天大的危机,急需要太子来主持大局。老臣奏请太子早日登基,稳定朝局。并下令召集天下兵马来南京勤王。”
所谓的监国太子上朝议事,最近两年来是越来越成为一种浮于表面的形式,大明的许多事情也根本就不需要南京方面来朝议了。
但是今天,刘宗周终于大胆地站了出来,并且说出了自己积压已久的心思。
刘宗周话音刚落,钱谦益紧跟着站出来附议,其他几个在朝的东林党纷纷赞同。至于其他文官,谁也不敢明确表示反对,如果朱由检真的死了,监国太子即位就是顺利成章的事,谁愿意这个时候跳出来站队呢。
马士英死了,史可法在扬州,南京城就只剩下太子、钱谦益和唐王的权利最大。而唐王最近又忙于在西南筹备钱庄,不在南京。
至于兵权,东林人压根就不认为四川的那些农民军会是朝廷的正规军,他们只会把那些人称为“流贼”。
江北的军队打没了,索性赶紧从南面各省调集地方军阀勤王好了,反正打不赢还可以南下。
“臣请奏太子:当务之急是赶紧迁都。金兵已经兵临扬州,又有精兵上百万,臣建议迁都杭州,从长计议。”钱谦益倒是不想让太子急于登基,免得让刘宗周那老头捞了最大的便宜。
众大臣一听金兵百万大军快兵临南京城下了,全都慌了神,一个个议论纷纷。唯有朱由检的即位亲信大臣苦着脸,可惜他们这个时候做不了主。
朝中几大关键位置中虽然都是朱由检的亲信,可是按品阶高低来算,这些人都不占优势。例如王承恩和方近南,朱由检不在,他们连上朝议事的资格都没有。
内阁中的主要成员基本上都外调了,六部尚书就剩一个方岳贡是自己人,谁还拦得住太子啊!
除非现在朱由检自己活生生地站在大殿里或者是有明确的圣旨,否则太子还真就是老大了。
刘宗周脸上都笑得合不拢嘴了,他隐忍多年,为的就是这一刻。在他看来,哪怕朱由检没有死,等太子一登基朝局稳定后,朱由检回到南京也只是一个太上皇。
“启禀太子,兹事体大,我们是不是再等等史大人的消息”有大臣觉得这个事情最好还是应该听听史可法的意思。
第一,史可法威望高,又是朱由检看中的重臣第二,他还是太子的岳父。如果史可法选边站了,那其他人跟着站队就行,虽然大多数人觉得史可法肯定会向着他女婿的。
“老臣以为,国丈事务繁忙又统领着我大明在江北的主力大军,咱们应该前去扬州附近和国丈汇合才是。”
说话间,刘宗周首先就给太子当皇上这事定了性,把史可法就直接安到了国丈的位子上。其二,他是在借机告诉所有人,江
第三百七十七章:陈圆圆的死局
在中国古代,不光是每一个朝代更替的时候乱象丛生,每一个新君上位一样是气氛紧张。
平静点的,新旧皇帝互换一下,新皇帝也就是把先皇帝的老臣和政策换一下不平静的,那就来一场玄武门之变。
发生在腊月底的这场南京城太子迁都事件中,老旧两方实力可谓旗鼓相当。
太子占据着名义正确,拥有着一群老旧高官的支持,行使绥靖的逃跑行为而大明皇帝这一派没有任何形式的公文大义,却作用军权和大量实权部门以及一批年轻的官员跟随。
没有朱由检的直接出名,其实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太子手上没有兵,他不敢动将军山。而方岳贡、方以智这些人,他们也不敢直接把监国太子给抓以来啊。
在这其中,只要是事关朱由检这一派的核心成员,全部都收到了方近南送来的没有任何署名的信息:还在江北。
这是王承恩指使方近南这样做的,也是王承恩自己的态度。因为在淮安城陷落之后,王承恩还收到过朱由检发回来情报。
有了王承恩授予信息,所有人都不再惊惶,他们反倒是背起手来看着刘宗周等人的表演了。
而南京城内的第sns,却正是各种谣言的传播者,他们希望大明朝廷内部最好是先乱起来,n更好。
“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了”
“我听说当年皇上把陈圆圆赏赐给吴三桂之后,又对这个女人恋恋不忘。趁吴三桂镇守山海关的时候每夜派人把陈圆圆召回后宫”
“怎么能这样,皇上想要陈圆圆可以直接跟吴三桂讨要啊,为何要行如此苟且之事”
“可不是吗,最后此事被吴三桂知晓了,他实在气愤不过才领金兵入关的。”
“可是吴三桂引金兵入关总是不应该吧”
“这也不能全怪吴三桂不是。大家都是男人,如果有人给你戴绿帽子你能受得了”
“吴三桂真丈夫,冲发一怒为红颜啊!”
“我还听说皇上放着好好的忠臣不用,非要启用一些乱臣贼子,重用了大量的流贼。江北几十万大军失败,全都是因为那个李岩在背后瞎指挥。”
“我说咱们大明的大军怎么败得这么快了,感情是这些废物在霍乱朝纲啊。可怜的黄将军,也命丧凤阳城了。哎!”
李香君终于恢复了春风得意的笑容,满南京城对朱由检不利的言论都是她隐忍一年多结交众多士子的杰作。
当朱由检死讯传遍南京之后,所有的言论全都浮出水面,由一条条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洪水,冲刷着整个江南百姓的心理。
这一条条针对时局的谣言,全都是远在北方的侯方域一手炮制,然后有这个女人慢慢宣扬开来。
“,咱们今日还进宫拜会贵妃娘娘吗”李香君身边的丫鬟轻轻地问。
“当然要去,最近陈贵妃心里烦闷,钱夫人又忙于搬家事宜,自当有我这个好姐妹去宫里给贵妃娘娘解解闷。”
李香君一听到陈圆圆就立刻换了一副假模假式的表情,她能在这南京城里混得风生水起,说到底还不是靠陈圆圆的这块金子招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