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这个女人做事根本无脑,拼死给后金搜罗消息传递情报。要不是朱由检没有让动,碍于陈圆圆的面子,方近南早抓李香君了。

    “她为什么要替做事”李定国问。

    &nb




第三百九十一章:钓鱼的鱼线
    李香君并没有跟随柳如是南下,而是选择留在了南京。

    自从柳如是等一杆子姐妹们走后,陈圆圆就更郁闷了。南京城内关于陈圆圆和吴三桂的流言并没有消失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在南京流传起来。

    其中那句“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句子居然被人称赞为一段佳话,也不知道说这话的人安的是什么心,难度非要逼死陈圆圆不可吗

    好在李香君总是隔三差五地进宫陪陪陈圆圆,虽然不能解开陈圆圆的心结,总还是能让她没那么孤单。

    话说陈圆圆跟了朱由检以后也没在一起多少日子,天生她就是一副孤独的命。

    这日李香君又进得宫来,恰好遇到九儿也在陈圆圆这里,到也是难得。

    “民女李香君见过公主。”李香君早就学会了把自己隐藏起来的本事,她看到九儿很自然地快速闪到一旁,以一个普通的宫女的样子朝九儿行礼。

    “陈娘娘,你的姐妹真好看。”九儿盯着李香君夸赞到。

    李香君不是没见过九儿,但是以前九儿都是一撇而过,大约是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并不太放心上。可是今天却过多留意了一眼,这让李香君心中一喜,毕竟她是一个高傲的女人。

    “谢公主夸赞。”李香君赶紧道谢。

    “快起来吧!今日天冷,我带了些上不得席面的香肉,真好一起吃了暖和暖和。”

    “野丫头,你父皇不在倒是把你惯坏了。哪朝公主像你一样把狗肉带到宫里烧锅子吃的,亏得你还见人就宣扬,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陈圆圆瞪了九儿一眼,现在的九儿一会男一会女,一会又不男不女的打扮。九儿整日都在江南一带奔波,不知道都忙些什么。

    陈圆圆不理解,但是李香君对这个公主却如雷贯耳。如今这南京场面上的奇女子,倒不是秦淮河上的花魁,而是官面上的邢红艳场面上的朱媺娖见不着面的方近南。

    这“三个面”一个比一个难惹,一个比一个名气大。尤其是最后那个,连经常进宫的李香君都没见着真颜,却总是听人说方近南常在宫里走动。

    倒是这朱媺娖待人和和气气的,不谈生意的时候甚是乖巧懂事。

    “我可是一片好心,却偏偏被你取笑。你倒是说说,哪个敢把香肉带进宫里给你吃的这香肉可是驱寒的好东西。”

    “赶紧些把你那副伶牙俐齿的嘴收回去,将来好跟张家斗嘴去。”陈圆圆取笑九儿到。

    所谓香肉,是方近南特意嘱咐九儿今日带进宫的。情报部门和商业部门多少都有一些牵扯,九儿又是御用大商,自然是知道许多n的。

    接近午时,香肉的气息已经弥漫整个饭厅,让人垂涎。李香君倒是从心里鄙夷着朱媺娖,在她看来一个国朝公主就不应该如此不知礼节,太放浪形骸了。

    李香君心里想拒绝,可是她强迫自己坐了下来陪着陈圆圆和朱媺娖。

    “这香肉可是沛县的特产,从汉朝起就蜚声海内。就是今日这庖厨,也是我特意找的徐州厨子。”九儿夸赞了一番肉好吃,不自觉地就带出了徐州。

    陈圆圆听到徐州就放下筷子,于心不忍地说:“徐州城都已经守了好几个月了,前方将士恐是连口热汤都喝不上,哎!”

    李香君虽是陪坐,但是耳朵却立刻竖了起来。她知道陈圆圆绝对不可能是密探,而徐州这个战事的话题又是陈圆圆提出来的,显然并非刻意为之。

    “放心吧!我父皇亲自设计的防御工事,绝对精妙绝伦。别说坚守几个月,就是坚守几年都是易事。”九儿夹起一块好肉,蘸着酱料一口吞下,小嘴抿着,嘴里却闲不住。

    “又胡说,这世上哪有攻不破的城。”

    “合川钓鱼城啊!”九儿随口就答。

    大家都是读老了书的,提到钓鱼城李香君立刻警觉十倍,她连一个字都不想放过。

    “那钓鱼城的防御工事由山势可以依靠,可徐州是平原呀。”李香君



第三百九十二章:低调的战斗
    堑壕,在这个时代一般是用来扎营或者在城池外面挖掘的防御系统,没有人想过会把它用在当主要工事使用。因为堑壕不利于己方主动出击。

    可是大明黑旗军在老山的防御阵地却是一道道纵横山腰的堑壕,后世会叫它“战壕”。而这种堑壕足足已经挖了三天三夜了,大量的民夫还在不停地挖掘。

    黑旗军的编制里是没有白杆兵的,所以黑旗军不会考虑用枪阵抵挡金兵的骑兵,他们必须依靠地形来设置堑壕。

    尼勘兵不血刃的拿下滁州之后,几乎是一夜之间一样,就在他大军的眼皮子底下一下子冒出来一个明军的战地。

    万明军主力,几乎让尼勘的口水直流。他仿佛又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战功薄上又一重重的一笔添头。

    “给我杀。”孔有德看着对面不算高的山,心里盘算着需要多久可以攻下。在他看来,这样缓的山势是利于步兵进攻的。

    一千汉旗被派了出去,他们举着火铳和各种火器排着整齐的队伍大踏步朝前挺进。

    孔有德笑了。三百步,明军阵地上居然没有一点声响,甚至所有的明军害怕地躲在堑壕里不敢露出身子。在这个距离上,金兵的一些火器都已经能射击到明军的身上了。

    二百五十米,对面还是静悄悄的,明军依旧没有站起身的勇气,金兵队列中有人开始猜测明军什么时候会转身逃跑。

    二百步,明军开火了,但是开火的是架在堑壕后面的五斤小炮。大炮是有威力,可是山上的大炮并不多,打一炮也砸不死多少人。因为这里的山上有树林覆盖。

    两声炮响过后,炮弹砸中了一些树干,只有区区两三个金兵受伤。金兵们几乎笑出声来。

    一百五十步,眼前忽然一亮,一大片开阔地露了出来。这个距离对于进攻方来说已经很近了,金兵们开始冲锋。

    明军开火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站起身开火,而所有的火铳都是平放在堑壕上的。金兵这次发现,他们面对的是整整四道堑壕,是在五十步距离上梯次修建的四道堑壕。

    明军的开火也是以整排堑壕按次序进行的,果然又是标准的三段击。而且在相邻的两道堑壕之间还挖着零星的小坑洞,每个坑洞都有两支长长的大抬杆。

    进攻中的第一波攻击很自然地退却了,他们当然知道明军会有犀利的火器。所以,按照惯例,他们举着屯牌又上来了。

    一百五十步,明军的火铳又响了。可是出乎金兵意料的是明军的弹丸却能很轻易地穿透了他们手中的厚木盾牌和牛皮盾牌,指望靠盾牌护命的金兵无一例外都回老家了。

    “混账东西,你们难道不晓得换铁盾吗”孔有德怒气冲冲地用鞭子抽打着手下,在他看了,这天下还有比他的天助军还牛的火器部队吗

    孔有德发火了,他调用了他所有的火器一股脑朝一个小山腰上的阵地开火。孔有德甚至使用了很少使用的木塞开花弹,这种开花弹过于危险,一般都不轻易使用。

    “嘭!”一朵烟花b过后,金兵的开花弹在明军阵地上b,方圆两三个平方内形成了破片。当然还有一些开花弹砸在阵地上之后滚落了一点距离然后才b。

    李年站在山顶冷笑地看着金兵所谓的开花弹,这种炮击的效果就是让明军从阵地上抬下来几个受轻伤的伤员。

    “要不要让他们尝尝我们的炮”山娃子终于长胖了,两个月的肥肉总算是喂饱了他。他现在是李年的勤务兵,其实李年拿他当弟弟在养。

    “我怕把尼勘给吓跑了,到时候我哥会受连累。”李年带着蔑视的口吻说,他是真的担心会吓跑金兵。

    “嘟嘟嘟哒”一阵冲锋号响起,另一个山头的阵地上响起了冲锋号,李年赶紧拿起望远镜看去,只见那片阵地上明军正在打反冲锋。

    “那是哪个团的阵地不是说了不让反击嘛给那个团长记过一次。真是气死我了,一点都不懂得谦虚,要隐藏实力,不懂吗”李年豪气地骂着。

    如果孔有德在这,肯定会当场气得吐血,他的最强火器军居然逼着对手在隐藏实力,这份荣誉得多气人。

    紧接着,李年又说了一句能让孔有德当场气死的话:“山娃子,你亲自去告诉刚刚那个团的团长,那个阵地可以在下一轮敌军冲锋之后放弃了。咱们得给孔有德留点面子,送点礼给他,不然他会挨骂的。”

    李年果真没有猜错,孔有德攻了大半日,连一道堑壕都没有攻下来,尼勘真在营帐中臭骂孔有德



第三百九十三章:撩汉
    开年后的又一次寒流袭击了江淮大地,雪花再一次飘下来,完全不管不顾已经到来的元宵节。

    雪花很大,一大片一大片地下,地上很快积累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开春后的积雪跟腊月里的积雪不同,人的脚踩上去会出现一个黑色的脚印,因为它们很容易就化掉腊月的积雪踩上去会哗哗地响,也会留下一个白色的脚印。

    大量的船只的确被豪格派人打捞出了水面,只是这些船的船底都被凿穿了一两块船底板,每艘船都需要修,而修船的工匠,豪格却怎么也凑不齐。

    “哈哈,你说豪格现在应该是什么表情”朱由检和李岩一同坐在一辆马车里,天空飘着雪,他俩却在马车里啃鸡腿儿。

    “我想起来三国里曹操吃鸡肋的情景,那些打捞出的船对于金兵来说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李岩潇洒地扔掉了一块鸡肋,扭断一根鸡腿拿起就啃。

    “浪费啊!鸡肋上还是有点肉的。”朱由检调侃到。

    “眼前就有更好的肉能吃饱,何必去花时间啃鸡肋。就算没有更好的肉,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必要跟鸡肋较真。”

    “你的意思是说我该出场了”朱由检丢掉手里的鸡骨头擦擦嘴说。

    “是帮忙给多铎找点事做。”

    两人相视一笑,然后朱由检站起身准备穿铠甲,李岩也放弃了美味。

    淮安城北。

    满天风雪中,大明皇帝的龙旗在风雪中猎猎作响,就算是雪雾中它大到依然在远处能够看清。

    蒙旗早就安耐不住了,巴思汗自己也想捞点战功好为族人多分到点财货。

    说出去丢人,打这么大一场大战,梦蒙旗居然没有捞到一点战功,瞎耽误了大半年时间。这要放在以前跟着金兵入关,早抢了不知道多少好东西。

    三万蒙骑,两万旗骑兵组成的骑兵军团被困在这湖泊纵横之地太久了,他们在三万汉军辅骑的帮助下将要向明军骑兵发起冲锋。

    在骑兵配置方面,明军要落后于蒙满联军的。朱由检走的是轻骑兵路线,配备的武器就是短管碎发火铳加骑刀,他们面对的作战对象其实就是敌人的轻步兵,以火器神机营为目标。

    而蒙骑兵虽然也是轻骑,但是他们是远程突厥弓,射程远,覆盖杀伤。旗这两万精锐确实重甲骑兵,威力惊人。当然这种重甲还没达到欧洲重铠的bn程度。

    “杀!”

    骑兵对冲根本就是一种s战术,虽然血腥,但是并不划算。一般指挥官不会干这种事,除非是拍影视剧为了画面效果。所以,双方第一阵根本不可能派出骑兵去对冲的。

    明军在正面摆出的就是车阵,金兵首先派出的也是辅军的战车。这是金兵根据上一次多铎战败所做的战法调整,以战车对战车。

    “轰!”明军战车上的小炮率先开火,一排铁弹飞向对面金兵的车阵。

    “啪啪”木屑横飞中,一些车厢被打得支离破碎,但是很快又有新的车辆被填充了进来。金兵对四轮马车做了加固,它们连接起来倒比明军的车阵更像是一座移动的木制城堡。

    虽然大炮的威力足够打穿车阵,但是大炮数量有限,对金兵的车阵没有造成大量伤亡,金兵也不在乎辅兵的生死。

    “学的还真是快啊!”朱由检就站在阵后,阵前的情景他看得一清二楚。

    “那当然,不善变通的对手还叫对手”李岩在仔细观察金兵的战术接着说:“只是可惜了这么多的马车,搁在一起当柴火烧白白浪费了。”

    “战争本事就是对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别说是这些马车了,就是烧掉一片森林,一座矿藏也让很多人在所不惜。”

    响起后世钢铁洪流般的战争场面,朱由检实在是也没觉得眼前的场景有什么。

    李岩说的没错,当双方的战场相撞到了一起之后,明军的步兵就点燃了阵前的马车。然后就在双方的阵前形成了一道火墙,这第一阵,双方都不过是放了一把烟火,显得毫无意义。

    “传我军令:一二团左翼出击,第二车阵再靠上去。”李岩摆出这个烟火阵可不是仅仅为了好看的,有才的人也不会做无意义的事。

    &nbs



第三百九十四章:二掘黄河
    京城上书房。

    多尔衮召集了所有后金的智囊集中到了这里,汉旗中的许多智囊,像马国柱、高鸿中、鲍承先、宁完我、范文程等,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冷落了大半年的洪承畴。

    “刚刚得报,伪明在四川的主力大军已经出了三峡。据报所过夷陵的船队遮天蔽日,数目不下千艘,统兵不下五十万。预计半月可以抵达江淮战场。”

    “听到了吗我们的大军在江淮还有最多十五日时间,众位议议,此仗是战还是退”多尔衮现在拿不定主意。

    整整筹备了两年,动用了百万大军,却最后折戟在长江防线面前。

    其实这次战事并非只是不能过江,主要还是在江北耽误的时间太长了。与其说是败给时间,不如说是败给了明朝的新式建筑材料水泥。

    谁也没有想到明国在江北的几座主要城池,都用水泥加强了防御工事,就比如徐州。本来是第一波就应该拿下的地方,却打到现在还没有占领,实在是丢脸的很。

    如果是以前,半年时间能攻占整个江淮,那也是很大的功劳。就比如后世的nr战争,日军攻占江淮也需要大半年。

    可是明国皇帝朱由检,却也端是厉害,硬是提前在四川整训出了一支几十万的后备军。所以,留给多尔衮争夺江淮的有利时间只有半年。

    “臣建议速速北撤,以免夜长梦多。”洪承畴虽然失势,但是他对天下大局还是了然如心的。洪承畴看着外面的大雪,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金兵的失败局面,他是南方人,知道大军在扬州是个什么局面。

1...8586878889...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