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荆楚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贰零肆柒




第九十八章 薨落2
    项城城头年轻的项梁含泪击鼓,几百里外的城阳,驻守于此的潘无命亦立在城头,他不是击鼓,而是不可置信的看着秦人撤军。身边的士卒欢呼雀跃,半年来秦军攻城十数次,但都被他们击退。温暖和煦的春天万物复苏的春天百花怒放的春天,秦军终于退走。

    令!潘无命丝毫不敢马虎侥幸,他喝了一声,身边军率全部躬身听令。侦骑紧随秦军,视其退至何处,每十里回报一次。

    唯!骑将潘晡高声应了一句,之后便匆匆下城,带着部下出城探敌。马儿半年未曾奔驰,一出城便律律律嘶喊,欢快异常。

    将军,此事当速报郢都大司马府。身边的裨将建议道。秦军撤退,这是大事,不管真假都应该立即报告大司马府,以使郢都朝廷明白前线动向。

    报。潘无命点头道。此事速报于郢都,就言秦军忽退,尚不明真假。马谷亦遣人报之。

    潘无命领蔡师驻守城阳,项师驻守马谷,成通于息县作为后援。秦军撤退,不仅应该通知息县郢都,还应该通知马谷。说起马谷潘无命那颗硕大的脑袋就无奈的摇头,此前秦军已将马谷两端全堵上了,好在谷内粮秣不缺,不然项师士卒饿也要饿死。荒无人烟道路狭小之谷道,真不知大司马府要来何用。

    秦军攻城,周围飞讯杆全毁,好在隐于密林之中的讯兵能读到城阳城头发出的飞讯,快马骑行几十里后,讯息急急传至息县。讯文是明码,息县全城欢腾之际,讯息正一站一站传往郢都。而在城阳城以西一百余里的稷邑,止行日久的楚国返国车队则陷入一片惊恐:

    今日天还未全亮,稷邑之令就亲来相告,说大王已下令撤军。之后又请屈遂节哀,说是陈城王城已破,魏国相比子季使人斩杀荆王。

    屈遂听闻王城已破就觉得脑门被劈了一记,再听闻大王薨落,整个人克制不住的颤抖。然而依礼,他还是客气的将邑令送走,之后方忍声嚎哭。天降大王以救楚国,大王却与数万将卒殉国于边城,此天不佑楚矣。

    屈遂哭声虽轻,车队里的臣仆兵卒依旧听见,待天色大亮时,他们也嚎哭起来,而后对着东方伏拜不止。芈玹这几日一直睡得轻,翠袖修竹等人闻声起身时,她坐床嘤嘤哭泣已有小半个时辰,旁人不安慰还好,一安慰她扑入翠袖怀里嚎啕大哭。

    我弗信!我弗信!我弗信!啊啊啊芈玹放声大哭,声音大得整个车队都能听到,她一边哭一边使劲拽着翠袖,翠袖等女也跟着落泪。

    众女曾伴芈玹入楚,女公子和楚王之间的感情,修竹这些少女还是半懂不懂,但翠袖这样的过来人又怎会不知?楚王年幼,然而举手投足言语注目皆与大人无异,对女公子爱恋更是极深。可惜的是天不假年,他居然薨落于战阵之中。

    芈玹大哭,臣仆兵卒嚎哭,芈蒨和陪嫁的媵妾亦是人人落泪,尤其是几个年轻的媵,她们哭得最为凄惨。然而芈蒨哭着哭着便抹了泪,在众人的诧异间起身下车,她行至屈遂车驾时,脸有泪迹的屈遂赶紧下车相迎。

    屈大夫,芈蒨忽然对屈遂大拜,芈蒨不忠,请屈大王准芈蒨返回咸阳。

    芈蒨一拜屈遂立即避让,待听她说完,眼泪又下来了,只道:蔳公主何曾不忠,此大忠也。然秦宫险恶,秦王喜怒无常,便入秦宫为王后,亦未能存母国社稷。

    芈蒨尽心力而为之。芈蒨脸上再无悲伤,只有一种说不清的淡然。王弟已薨,楚国或将大乱,即便秦王放她归国,她也不能归国,更何况

    然。看着决心已定的芈蒨,屈遂当即对她重重伏拜,等他拜完起身时,芈蒨已去。

    回到车驾的芈蒨好似换了一个人,于众女的哀哭中,她出声道:勿要再哭,秦王既已经退兵,我等便当践诺返回咸阳。

    返回咸阳?!哭声顿时就停了,而后众女嚎声更大,一个年轻的媵妾大声道:秦王害死了大王,公主怎能再嫁于他?

    楚秦两国有诺在先,而今秦王既已退兵,我自然要重返秦宫,与秦王告庙。芈蒨重复之前的理由,脸上无半分表情。

    弗去!我芈曦宁死也弗嫁秦人。芈曦还在流泪,她瞪看着芈蒨,似乎是第一次认识芈她。

    ‘啪!’巴掌抽在了芈曦脸上,抽耳光的芈蒨若无其事,挨耳光的芈曦毫无痛觉,两人就此直直对视,而后芈曦忽然就笑了,她笑道:下贱!

    ‘啪!’芈蒨又抽了她一记耳光,可她还是笑,下贱便是下贱。我芈曦誓不与贱人同车。

    芈曦说罢就下了马车,芈蒨脸上晕红一片,她看向车内媵妾:不欲回咸阳者,可在此下车。

    没人下车,她们都是公主陪嫁的媵妾,芈蒨嫁于谁她们便要嫁于谁,一切任凭芈蒨做主。

    既然欲与我返回咸阳,那便不许再哭,我等已是秦王之妻妾,与母国再无半点干系。芈蒨如此告诫。这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一声惊喊:来来人!女公子女公子伏剑了。

    臣等拜见大王!稷邑城外常旗飘扬,无数臣仆士卒伏拜于地,秦王赵政来了。并不看眼前伏拜的臣民,赵政的目光只看向不远处的楚国车队,他正是为此而来。

    臣屈遂拜见大王。带着蹒跚,屈遂终于来到常旗之下,和秦人不同,他不过是揖礼。

    屈大王可知,寡人已命秦军退兵。阳光播散在赵政年轻的脸上,他在微笑。

    臣知矣。屈遂低声的回应,不带半点哀喜。

    既如此,蔳公主当与寡人回咸阳告庙。赵政脸上笑容更盛。

    然。屈遂又低应了一句,没有看赵政半眼。

    寡人还将于此与荆国新王歃血为盟,秦楚两国自此弥兵罢战,永世修好。而后,稷邑亦将赠予荆国,作为蔳公主之聘礼。赵政言辞里带着高高在上的恩赐,让他失望的是,揖向自己的屈遂并未大喜而拜或是对己深揖,他依旧佝偻在那,一动不动。

    赵政终有些不悦:屈大夫不愿秦楚两国弥兵罢战?

    非也。佝偻的屈遂终于动了一动。然寡君新丧,臣哀矣。

    荆王若非与我大秦与寡人作对,何至于此。赵政言辞里带着不屑,秦国是天下的霸主,任何人敢于秦国作对,那都是死路一条。然荆王战薨于陈城,寡人半道闻之,敬其英武。故寡人命左丞相昌文君入郢吊唁,将于屈大夫同行。

    赵政月初决定退兵,昌文君本将作为秦使入郢商与两国会盟之事,而今荆王薨落,那昌文君除了商议秦楚会盟,自然要吊唁先王,静待新王即位。听闻赵政之言,屈遂不由看了昌文君一眼,之后才低头揖道:臣谢大王之恩德。唯愿楚秦两国自此弥兵,永不攻伐。

    哈哈哈哈,大善。赵政大声笑起,他又告诫道:切记!新王亦当娶秦国公主为后,万不能娶齐女。寡人听闻令尹昭黍允割六百里地予齐,求齐王出兵十万以救陈城,然齐人不救。故寡人愿出兵二十万,助荆国新王一道伐齐,为荆王报仇。至于魏国,因为魏国相邦子季阻挠,陈城二十万秦军过几日方能退兵,此后荆魏之争,与我大秦无关。

    伐齐?屈遂心中泛苦,他揖告道:寡君新丧,怎可再动兵戈。

    那便明年再伐齐国不迟。赵政也不勉强,伐齐之事自要然写入盟书,若楚国不伐齐,秦国就要伐楚。屈大夫即日返国吧。寡人尚有家事

    屈遂闻言告退,转身的时候他看到了芈蒨,也看到了芈玹,所不同的是芈蒨脸上毫无悲戚,芈玹则发髻散乱泪流不止。他不由叹息了一句,趋步而去。

    臣妾拜见大王。芈蒨微笑着向赵政素拜,她肤色本就皓白,此时微笑,容颜更为夺目。

    芈玹拜见大王。芈玹不是自己想来的,她被两个宫女押来。

    爱妃一路苦矣,寡人已命人责罚沿途官吏。赵政未看芈玹,只笑看着芈蒨。

    臣妾拜请谢大王,然沿途官吏皆忠于大王,并未苛待臣妾,请大王勿要责罚。芈蒨眼波流转,赵政一时看得呆了。

    其他人也是就罢了,芈蒨也与众人一道食山芋饮菽羹,他闻后自然大怒,此时见芈蒨无恙,怒火方才稍歇。既然王后求情,那寡人便免他们一死。说完这他又瞪向芈玹,芈玹已为寡人媵妾,却欺瞒寡人,私出咸阳,你该当何罪?

    芈玹只求一死。芈玹伏拜,她哀莫大于心死,一心求死。

    大王,芈蒨忙道。若无玹妹妹入王宫相说,臣妾断无嫁入秦宫之理。念玹妹妹促成秦楚联姻,臣妾请大王绕其一死。

    请大王赐死。芈蒨求情,芈玹则死意已绝。

    既然王后求情想到祖太后,赵政无奈太息。寡人便饶你一死。你去华阳宫伺候祖太后吧。



第九十九章 薨落3
    一百多里的山路并不遥远,秦道又宽大,屈遂昌文君一行第二日下午就到了城阳。此时城阳再无前日的欢欣,内外一片缟素,还未入城便听到城内有人恸哭。屈遂重重叹息一记,脸上一片麻木,他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没了,大王真的薨了。

    禀上将军各位将军:陈郢未闻战事,外城王城城头皆见秦魏军旗士卒,不见我军军旗士卒。城外有不少敌卒在掘坟,大埋尸骸不过两昼夜功夫,项城城外的秦魏大军便匆匆退走,早前的营地空荡荡一片,似乎这里从未发生过战事。

    听闻陈郢城破大王薨落,前日项燕便火急火燎率军赶至此处。他不相信大王薨落是真的,昨日派出数艘大翼前往陈郢探查,没想到陈郢确无战事,内城城头皆是敌旗敌卒。

    我弗信!淖信大喊道,他是公族之将,今日刚刚抵达项县。我不信大王薨落!请上将军即可发兵至陈郢。便是大王薨了,也要夺回王体。

    然也,请上将军速速发兵至陈,早日夺回陈郢。同为公族之将的景龟也道。

    大王不会薨落!精卒之将邓遂声哀。秦人必是见我大军将至,以计惑我也。

    请上将军速速发兵至陈,勿再延误。一干将领见项燕并不表态,当即齐声相揖。

    我曾闻之,秦军此次伐楚,只为大王一人。若非大王已薨,秦军怎会退兵?沉默中的项燕终于开口,他想起了昔日阳文君之言。首级或有假,然城阳项城秦军退兵不假,舟师所见王城敌旗不假。说到此他又拿出一份讯文:送蔳公主嫁入秦国的屈大夫已至城阳,其飞讯至郢都言:秦王此时已至稷邑,又遣左丞相昌文君入郢吊唁,还说待我楚国新王即位,当与新王会盟于稷邑,并将稷邑作为蔳公主聘礼赠予我国

    与秦之战,不死不休!淖信大愤,他是年轻人,最为激烈。我楚国不与秦寇会盟!

    会盟与否,全在朝廷,岂由我等定夺?项燕瞪了他一眼,这才继续往下说:秦王言,因为魏国相邦子季阻挠,二十万秦军过几日方才退兵,楚魏之战,秦国只会坐视。

    上将军要等秦人退兵方攻陈郢?景龟年纪比项燕还大,他只是一族之长,并不善战。

    我军十五万,敌军四十万。郢师之将管由插言道,秦人既要退兵,何不等秦人退兵之后再与魏人战,此当万无一失也。

    大王若何?邓遂瞪着管由,牙缝里只吐出这四个字。

    大王已薨!管由大声道,他不但对邓遂高喊,还对其余将领高喊。若非大王已薨,秦人岂会退走?项县誉士也亲眼看过首级,确是大王无疑。上将军又遣舟师前往陈郢,陈郢未见战事,王城城头全是敌旗,大王已然薨落

    整个中廷都是管由的声音,事实已无可驳斥。若说一切是计,那王城城头之敌军军旗乃舟师士卒亲眼所见,王城既已陷落,大王岂能独存?

    管由说着说着,莫名其妙便流下了眼泪,他抹泪道:我军势弱,尚不能独对秦军,唯有全军皆着钜甲皆持钜矛,方可与秦人一战。

    管由并非荆党,他这样一个不是荆党的人忽然垂泪,顿时惹得人人落泪。项燕的头一直是上扬的,只等众将退走,他才低头擦了擦早已湿润的眼睛,叹道:天不佑楚矣!

    大王薨落,郢都这几日已然大乱,听闻阳文君使人聚于路门,要立悍王子为王。项鹊说起了郢都的事情。他也来讯数封,请兄即刻率军入郢助悍王子即位。

    阳文君,无耻之徒也。项燕听到阳文君这三个字就一阵不悦。

    然阳文君言,若助悍王子即位,必以兄为大司马。大司马三字让项燕目光一怔。他确实很想成为楚国的大司马,然而项氏并非公族,仅是卿族,朝中又未经营,大司马之职是永远轮不上的。那一日大司马府会议上说起将来之楚军,他竟然一无所知。

    郢都此时仅有王卒五千,大军若至,悍王子必然即位。项鹊知道兄长抱负,因而再道。国一日不可无君,战事未毕,确应早立新君。不如此,他日悍王子立,阳文君若记恨,项氏不幸也。

    项氏不与无耻之徒为伍。项燕不是不想做大司马,可三年来种种故事,让他对阳文君为人非常鄙夷。且大王已封我为项伯,新王即位又能如何?

    唉!项鹊看向兄长,不得不再次提醒:项伯之封,仅三世而止。兄可见那廉颇,他亦是封君,还曾任赵国守相,如今客死他国,不得归葬

    阳文君又许了你何种好处?项燕反问,他觉得弟弟今日言辞有些不对。

    项鹊闻言干笑,他知道事情瞒不过兄长:并无甚好处,只是顿县

    顿县在项城西北三十里,早为顿国,为楚所灭后为顿县。项鹊只重实利,大司马令尹这些他是不稀罕的,他在意的是项氏所辖县邑的扩大。阳文君投其所好,许诺将顿县也交给他管辖,他自然忍受不了诱惑。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项燕忽然念起了兵法,项鹊闻声不得不退下,他知道兄长一旦心意已决便不可再说。等出至明堂,他才吩咐县丞项阙道:速发讯于郢都,事不可为也。

    此乃寝宫,你等意欲谋反?路门之外站着数百名朝臣,环卫之前,令尹昭黍言辞恨恨。大王薨落的讯息传来,他当即令人闭口,可寿陵君等人还是很快知晓。郢都当即大乱,朝臣大夫频频求见太后,请立悍王子为王,然太后皆拒之不见。

    国一日不可无主,我等只求悍王子早日即位。一干朝臣喊道,阳文君却不在其中。

    市井传言,悍王子与李妃已被奸佞戕害。我等要见悍王子!我等要见李妃!襄城君站在群人之前,他的嗓门最大。

    然也。我等要见悍王子,我等要见李妃!一干朝臣高声附和。昭黍身后的环卫一时没拦住,居然让几个人挤进了路门,待环卫要把人赶出去,其余朝臣顺着缺口也挤了进来。他们是朝臣,环卫自然不能动刀动剑,于是一干人齐齐奔向若英宫,拦也拦不住。

    我等要见悍王子!我等要见李妃!乱哄哄的声音在寝宫里回荡,众人奔至若英宫时,王尹由已经带人等在阶下。

    何人敢擅闯太后寝宫,老奴便与何人拼命!太监声音尖细,王尹由持剑而立,面露凶光。

    阉人亦敢挡道!朝臣齐齐踢去,由还未挥剑,便被众人踢到。楚国不是三晋,更不是秦国,太监职位再高,当着大王的面也是一脚踢倒。

    由一跤跌倒,其余拦路的寺人更被朝臣们一冲而散,他们气喘吁吁登阶入堂时,赵妃已经在明堂里坐着了。王尹大家可以随意踢到,但太后终究是太后,诸人不得不揖道:臣等见过太后。

    群殴王尹,擅入寝宫,这便是你等的为臣之道。赵妃花容消瘦,但精神未垮。她蔑视着所有人,目光则洞穿所有人的心。

    禀告太后,市井传言有奸佞戕害悍王子与李妃,如今大王已薨,臣等

    谁说大王已薨!大王仍在王城,大王仍在王城寿陵君还未说完便被赵妃厉声打断,她脸庞狰狞,然而说着说着便开始抽噎哭泣。
1...156157158159160...5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