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贰零肆柒
等到这一日是因为李信的力劝,从上蔡赶来的五万秦军倾国而出的十五万韩军,以及从秦国各郡速速赶来的十二万秦军,终于在这一日到了虎牢。加上此前的十五万秦军,秦韩联军一共有四十多万之巨。
十五万秦军项燕还有心一战,四十多万秦军他便就只能避战了。这不单是兵力方面的考虑,还有敌军粮秣不足大梁后顾无忧的考虑。从洛阳东出大梁有两条路,一条是经偃师成皋荣阳,另一条则是渡过洛水往南,经负黍(今登封)新郑榆关至大梁。这其中的原委,在于嵩山山脉横陈其间,东出大梁必须从南北绕行。
四十多万秦韩联军赶至虎牢,那就必须拿下敖仓才能进军大梁,不然后路必要被敖仓的楚军切断;而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集结了这么一支大军,粮秣肯定是缺失的,即便是秋收时节,大军呆在一个地方不走,也没有办法支撑消耗。于是秦军挑战,项燕根本不应。
这一日的早上,杨端和李信率军出虎牢关二十里,在距离城墙东南十里外的地方扎营。此时楚军亦非只有七万多人,王卒紧急抽调后,楚军实有十万多人,十万多人依仗刚刚筑好的十里长城为守,两侧则有些不同,西侧五里故意放开,引敌军入瓮,东侧五里捶立了数道铁丝网,矛卒站于网后,见敌就捅。
大军出营列阵,看到楚军在这么段时间内筑立起一道十里长的高墙,李信顿时一阵头疼。墙高不过三丈,但这道高墙必要秦军拿尸体去填。
腾将军,你以为此城如何?李信问向韩军主将腾契,心里有了主意。
城?腾契深受韩王信任才会被任命领军主将,任何军队只有和秦军站在一起都会平添几分胆气,更何况楚军不敢应战。此不过一道薄墙耳。
城墙从两侧能看到厚度,不必十几米宽的夯土墙,眼前这道混凝土墙厚不过八厘米,说薄墙已经是夸赞了。
既是薄墙,将军可否一试?李信笑容更加灿烂,他就是想让韩军去填墙。
大秦之军百战不殆,末将岂敢越俎代庖。腾契不傻,立即婉言回绝。
腾将军不受本将之令?杨端和脸色阴鸷。离十五日的期限还有五日,大王日日催促,压抑之下他看谁都没有好脸色,行军途中更是以军法是杀了三四万人——以兵法,‘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士卒之半,其次杀十三,其下杀十一。能杀半者,威加海内,杀十三者,力加诸侯,杀十一者,令行士卒’。
秦军战功论赢,可杨端和知道自己若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拿下敖仓,不但爵位尽去,说不定还将沦为城旦鬼薪。不过他的手还是软了,只杀了十分之一,暂时做到了令行士卒。
末将不敢。腾契心里泛苦。然则韩军从未与楚军攻伐,尚不明楚军
打一次不就知晓了。杨端和语气带着不悦。腾将军,本将命你率韩军一个时辰攻城,不得有误!
末将敬受命!腾契无奈应了一声。他的戎车急急行向韩军阵列,一个时辰后,军中建鼓猛然敲响,深秋时节肃杀的枯草地上,十五万韩军缓缓出阵,行到三百五十步外时又随着军令止步跽坐,唯有十多辆冲车在数千士卒的簇拥下推了出来。
长墙虽然无门,但它如此单薄,或许用冲车撞一撞就击破了。这是韩军诸将的主意,腾契当即采纳。冲车在三百步外冒着箭雨火弹冲到墙下时已被击毁了数辆,剩下的十一辆在韩卒的力推下开始冲撞墙。
‘咚——咚——’撞击声连绵不绝,可城上的楚卒一点也不忧惧,一些人反而哈哈大笑起来。长墙如此单薄,不说韩军就是楚军自己也很担心,封人纠不得不当着全军士卒的面找来一辆冲车撞击长墙,力夫撞了还不算,又找了军中最强壮的士卒。这些士卒撞到筋疲力竭也没有把墙撞开。之后,众人才知道墙里放有钜筋,还有巫觋封的鬼魂。
韩军冒着箭雨火弹重蹈覆辙,城上哈哈大笑的楚卒不在少数,陈黑臀就是其中之一。
韩国人为何这么般蠢?陈黑臀笑道,他站在六米高的城头平台上。平台不过三丈见方,两侧都是陡峭的滑壁,与陈郢王城一样,敌人一登墙就会站不住脚摔下去戳死。
你为何如此多屁话?陈胜看着身侧的荆弩手,每个平台都有一部荆弩,此时荆弩正对着城下举盾的韩卒放箭,十箭大约有九箭能射中韩卒。
钩镰!钩镰!城下韩卒推出冲车一会又推出了云梯车,平台上站着的伍长当即高喊钩镰。陈胜动作稍微慢了,便被他踢了一脚。
冲!冲——!城头不过是一阵紧张,城下的韩卒却是歇斯底里的狂喊,奔跑着的他们一旦被火油弹击中,就会化身成一团会跳会叫的烈火;又或者被荆弩射中,贯穿身体的箭矢将他们死死钉在枯草地上,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好在,如此惨死的人并不占多数,更多的人安全冲到了城下。云梯展开后,这些人举着木盾想冲上六米多高的城头,可大部分云梯都被钩镰套住了。看着七尺远的城墙,云梯上的人跳过去也不是,退下去也不是,只能僵持在云梯上,被平台上的弓手近距离的一箭一箭射死,他们中箭摔下去多数会发出一阵惨叫。
但也有少数没有被钩镰架住的云梯,梯上的韩卒急急登城,想抢占一段城墙好让后面的同袍跟着上来。同袍确实跟着上来了,然而却是跟着前面的人一起摔入城墙后面的深壕,戳死在壕内成排成排的锐木上。
韩卒前赴后继,楚军从容应付。蚁附还不到一个时辰,近万韩卒便又去无回,而靠着这万名韩卒的死亡,李信大约猜到了楚军城头的布置:与陈郢一样,城头全是陡坡,上去就会摔死。这样的城没办法攻。
第九十七章 蚁附2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一万韩卒两个时辰不到就消耗在这道宽不过十里的长城之下。领军主将腾契看到中军没有下令停止攻城,只得咬牙再次派出两万韩卒再做一次猛攻。韩军将领们也发现城上楚军的防守似乎没有想象的严密,不少韩卒从容登上城头,但可能是因为登城人数太少,冲上去的韩卒毫无声息。
韩将如此认为,李信和他身边的都尉白林却因此看穿了楚军城防的奥秘。以陈郢的经验,只有两种办法能对付这种防御:其一是湮城,也就是在城墙外造一座等高或者更高的土山,土山日日往城墙推进,合拢之日就是城破之时,陈郢王城就是这样攻破的,但造土山破费时日,没有一两个月根本无法破城;
另外一种就是蚁附,但与蚁附又有差别。蚁附就是韩军现在这种攻伐,可这样上去多少人都会掉在城墙另一面摔死,有效的做法是只蚁附进攻某一段某几段城墙,而后以人代土,靠士卒的尸体垒成尸山,原理与土湮完全一样。
以大王的时日限制,眼下唯有以人代土,用尸山湮城才能在短时间内击破楚军的长城。明白此点的李信正要向杨端和进言,要他命令韩军停止全面攻城,只攻某几段时,韩军阵列里爆发出一阵呐喊,从新郑急急运来的三十多辆临车推出阵列,推向了长城。
将军,此无用也!四十多万大军仓促行来,攻城器具奇重无比,只有最先出洛阳的十五万人和韩军携带了一些工程器具,特别是三十五辆大型临车最为惹眼。杨端和看到韩军推出临车,满意的点点头,李信却知道这些临车毫无用处。
为何无用?杨端和抚着胡子,对李信爱理不理。
陈郢攻城时亦用临车,然李信郑重相告。他还未说完,就听城头一声军令,顿时有无数临车矢射出。这些临车矢尾端皆栓有丝绳,一串‘得得得得’箭入木头的声响后,箭矢深深的射在临车外板上,城头上的楚军开始死力的转动轱辘。丝绳拉紧,临车频频摇晃,车上车下一片惊叫,眼看临车就要倒了,车上的韩卒不顾三四丈的高度闭着眼睛往下跳,地上的韩卒则紧急避让,生怕被临车砸死。
‘轰——!’草屑尘土从草地上震起,一辆接一辆的临床猛然倒地,城下瞬间一片狼藉。受此打击,登梯的韩卒云梯也不要了,拼命后逃。见此情景,城上楚卒手舞足蹈,高呼万岁。
果真如此。杨端和张口结舌一直没说话,等最后一部临车轰然倒地,他才说了一句,然后看着李信问道:李有何良策?
请将军令韩军只攻三五处,以尸湮城。李信说道。
哦。杨端和眼睛一亮。这确实是好办法,大军走的急,并未多少攻城器具。
十五万韩军若死十万,可湮此城。李信精确的做了一个预估,这是经验。
善。杨端和回头就喊来军吏,告之腾将军,只攻五处即可。今日之内,务必拔下,不然,定斩不饶!
将军?秦军军吏乘着戎车趾高气扬的奔来,传达完军令虚揖一记又转了回去。一干韩将目眦尽裂,等着主将腾契要听他的办法。
将军,秦军此举乃欲以我军士卒填城,不可也!胡子花白的老将张安大声道,战场上的事情他见得多了,以尸湮城并非没有先例。
将军,我等与秦人拼了!将军之外,两名裨将已然拔剑,就要与秦人相搏。
放肆!腾契目之,用尽全身力气炸喝。我等若反,大王若何?韩国若何?韩民若何?
腾契连续三问,包括张安在内,诸将泄气垂头。若能反抗秦人,大王就不会对秦王俯首称臣;若能反抗秦人,十五万韩军就不会倾国而来;
传我军令,攻城只攻五处,不得有误!腾契镇住诸将后随即下令。中断的建鼓声再次敲响,又一次出击的韩军不再沿长墙全面铺开,而是聚拢只攻向五处。
李信必在军中。敖山之上站着楚军诸将,一看到韩军变阵,聚拢只攻五处,军司马彭宗便叹了一句,形势比预想的要糟糕。
在又如何?陈师之将陈卜蔑笑,守城的正是陈师。攻城陈师不敢说第一,可守城陈师自认强过楚国任何军队。此城并非陈郢王城,便是陈郢王城,也能守到运完最后一粒粟米。
待到天黑,敌军的尸首便会垒平城墙。王卒之将养虺绷着脸说了一句,他和陈卜一样曾守在陈郢,对秦军攻城的套路非常熟悉。
那也要倍于陈郢的尸首才能将此城填平。陈卜瓮声瓮气的说了一句,很不情愿的认可了养虺的说法。唯有项燕一声不发,端着陆离镜细看城下一里半外的秦军阵列。
陈郢战后,大司马府改进了熊荆在陈郢王城的设计。陈郢王城因为是临时改进,不过是把原本平坦的城头间隔地凿成了向内倾斜的陡坡,陡坡与陡坡之间是一个个平台,上面有手持弓箭钩镰夷矛的士卒。平台是必须的,缺少平台就不能阻止敌军攀城。
改进后设计与陈郢最大的不同在于,城头的陡坡不再是间隔的,而是连续的,如此登上城头的敌卒没有任何一处可以立足。平台仍然存在,但平台与外侧的女墙有两丈左右的隔空,中间只有一道可拆卸的木头窄梁相连,这是便于弓箭手射箭设计。
这个距离对钩镰和荆弩并没有什么影响,平台上的楚卒照样能套住敌军的云梯,用夷矛捅死登上城头堪堪站稳的敌卒(城头不能设计成刀锋一样锐利,要留下一尺左右的立足之地让后面的敌卒看到登城夺城的希望)。
以湮城的方式攻城,前一种设计只要从外侧湮平城墙即可攻上平台,当所有平台被占领,整个城防便宣告失守。平台与女墙隔开就不同了,两丈的隔空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陈卜一直觉得,这样的设计敌军必须湮城两次,一次湮外城,一次湮内城,当内城的湮土与平台等高时,平台才会被攻陷,城墙方才失守。
端着陆离镜的项燕并不关注城头的防御设计,他的注意力全在秦军身上。
你看,秦军是否矮了些?他放下陆离镜问向身侧的彭宗。
确实确实是矮了些。彭宗也发现了问题,城下一里半外的秦军有很多不同,有些队列极为严整,肃杀安静,有些则轻浮躁动,并且身高确实要矮一些。
秦人精卒尽矣。项燕收起了陆离镜。敖仓存粮尚有几何?
禀上将军,敖仓存粮尚有一半。粟客闻讯趋步上来。
运粮已十七日,只运了一半?项燕有些不满意,这要比计划慢。同时,这也意味着自己要在这里顶住秦军十七天昼夜不断的进攻。
上将军容禀。粟客揖道:运粮之初,舟楫仅八千吨,一日两次不过一万六千吨,长城修完舟楫增至一万一千吨,又来赵国舟楫两千四百吨,又来齐国舟楫六千八百吨,又来魏国舟楫三千七百吨,如今一日可运四万六千余吨,最多十日便可运完余下一半粮秣。
十日?项燕复述了一遍。
然。连今日在内,十日即可运完。粟客强调道,他明白运粮速度的重要性。这也是运输前花七天时间修码头装鼠笼起重机,运输后仍然修码头装鼠笼起重机的原因。
现在,敖仓这边有三条码头,每条长超过六里,起重机六十多部,大梁以北码头长二十多里,起重机超过两百部。同时这也要感谢魏人,项燕宣布魏国舟楫帮助运粮一石可得半斗后,在魏国奸民的号召下,未能避入大梁城内的贫民和民间舟楫一起前来敖仓帮助运粮,这大大加快了运粮速度。
今日起,运粮舟楫改换码头。项燕道。楚国舟楫去大河码头,齐赵舟楫至运粮渠码头。
黄河码头远,所以安排齐赵舟楫在黄河码头装运;运粮渠两侧码头近,所以安排楚国舟楫和魏国舟楫。这是运粮报酬决定的,听说项燕要改换码头,粟客很是不解。
自要如此。彭宗最先领悟,他还补充道:切记!要让齐赵舟楫遍插大旗。
报!时已下午,疲惫不堪的韩军仍然被驱赶着去填城,秦军侦骑从东侧匆匆驶来,还未近前就大声喊报。
杨端和闻言不悦,喝道:何事惊慌?!
报大将军,赵齐援兵来也!侦骑骑长刚刚看到了运粮渠上的舟楫,吓得赶紧跑来禀告。
赵齐援军?!不说杨端和,连李信都大惊。齐赵大军几何?已行至何处?
赵齐皆舟师,正沿运粮渠至敖仓,舟楫共有约六百余,皆大舟恐不下五六万人。相比于齐王懵懵懂懂,赵国春平侯懂事多了,他派来的运粮舟楫都挂着羽旌军旗,力夫穿的是皮甲,这样的装扮顿时把秦军斥候吓了一大跳。
第九十八章 万金
一艘艘满载粮秣的舟楫靠向大梁城北阴沟以西的码头,舟楫还未靠岸,码头上鼠笼起重机的吊钩就晃荡了过去,等着舟人把吊钩钩在绳兜上。一兜就是一千楚斤,装在绳兜里的粮秣很快吊至等候的马车上,两兜一车两兜一车运向里侧的粮库。
粮库并不大,但很高,粟米一耸一耸仿佛一片城堡。此时,这里全是公主们嘻嘻哈哈的笑声,她们各个都娇声叫道:王弟,来抓我呀。王弟,来抓我呀
光喊还不够,大胆的芈柔芈璊还用手触碰熊荆的背,以表示自己就在这里。奈何熊荆被绑住了眼睛,一转身她们便好像鱼儿一样游荡走了。
王弟跑了几下公主们便气喘吁吁,熊荆虎扑之后终于抓到一个柔软的身体。
快说,你是哪位媭媭?熊荆也累得够呛。按照规则,抓住人不算,他还得猜出是哪位公主才行,不然就不算胜利。柔软的肢体故意不说话,还屏住了呼吸,他不得不在她的胳肢窝里挠了几把。
哈哈哈哈被抓住的是芈沁,一挠她她就哈哈大笑。
是沁媭。我赢了。熊荆抓下绑在眼睛上的锦条,果然是芈沁。
我有事要求见大王。几十步外,作战司的郦且急急而来,却被外围的寺人拦住了。
郦先生何事?长姜一直站在旁边,见郦且奔来,当即走了过去。
我有要事需见大王。郦且虽然没有看到熊荆,但他听到了公主们的笑声。这几日听说大王正与几位公主在这里玩耍,今天一来果然见到了。
郦先生有何事?长姜一点也不急,他似乎不愿郦且打扰正在玩捉迷藏游戏的熊荆。若是军务,可告之两位上将军;若是政务,当告知令尹。
可长姜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大王已不是以前的大王,特别是军务,已经任命了两位上将军。如果两位上将军都处置不过来,大王又如何处置得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