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宫妆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如锦

    回想起三十年前二人初次见到时的情形,那天刘娥正在碧云宫后镜月湖上的飞星亭里纳凉,她正乘风欲睡的时候,忽有一丛荷叶高低翕动了起来,还有银铃般的人声笑语自那其中飘到了近处。宫人们撑了小舟到湖上去看,不大一会儿,沈郁主仆就被带来了。那天沈郁穿了一件鹅黄色的团花半袖,一条五彩间色裙,她头上梳着弄玉双环髻,髻边别着粉晶莲花,圆润可爱的脸上一双圆圆的眼睛紧张又好奇地朝刘娥望着。待到刘娥亲近地招呼她吃点心时,她又毫无心机地笑开了。

    “德妃娘娘真是个美人。”昔日沈郁天真的笑语还在耳边回旋,世事却已面目全非了。今昔相视,刘娥不禁感慨。

    望着刘娥若有所思的样子,沈郁问道:“怎么了,姐姐。”

    “没什么,想起了一些从前的事罢了。”刘娥端过茶杯来饮了一口,为着沈郁要来,她特意吩咐将奉茶的瓷器都由开片的豆青瓷换做了素净的钧白瓷。沈郁从前也喜欢精致鲜艳的器物,自去了上清宫以后,她诸事都从简从朴,是与这宫廷的豪华再无牵连了。

    刘娥抬起头,她的目光柔柔地抚过了沈郁:“妹妹一向都好”

    沈郁淡淡一笑,应道:“出家之人,万事万古都恒长,哪有什么好不好的。”

    听沈郁这样说,刘娥不禁恻然。沈郁自请出家,表面上是为国祈福,但只有她知道,沈郁真正为的是什么。宫廷似海,不管愿不愿意,她们都在其中跌宕了一世。青春明媚,年华晦暗,在这交叠的善恶中,本心又该何向。何况在这一路的征途上,沈郁已为她厮杀过,同她一起背负上了权欲的诅咒。

    沈郁望着刘娥的眼睛,说道:“姐姐,你可不要多心。你不似我,你尘缘难断,在这世间,你还有未尽的责任,未完的大事呢。大宋现在多好,比从前更好了呢。”有一种无声的默契与入骨的信任在她们之间流荡着。

    刘娥想到,从前沈郁每次回宫都是有很要紧的事情同她说,想来这次也不例外。她问道:“是了,妹妹这次回宫,是有什么要同我说吧”

    原来这上清宫是皇家供奉的道观,虽远离宫禁,但平日往来进出的都是一些皇亲国戚,权贵重臣。所以在上清宫,沈郁倒是能察觉到一些不易被宫中的人发现的异动。沈郁点点头,应道:“没错,是有一件事要同姐姐说。”她饮过一口茶,接着道:“近来三个月,上清宫发生了一些事情。先是从前司管财物的妙静无缘无故地换成了妙华,掌观的清尘只说是妙静积劳成疾,身子不好才有的这番调动。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但自从妙华上任以后,惠王妃来上清宫上香祈愿的次数也多了许多。”

    “惠王妃。”刘娥神情一动,似想到了什么。

    “是,惠王妃。她来的次数多了,别人兴许不留意,但我自然不能不放在心上。”沈郁说道:“上个月的一天,我让绿罗在妙华的熏香里掺了一些安息香,趁天黑去她的房间将她掌管的账簿拿来看了看。那账簿上记录着,惠王妃两个多月以来断断续续捐出的香火钱加起来竟有上千两之多。命妇王妃们捐这么多香火钱的,也不是没有,所以我又翻了翻从前的账目,我看后发现,之前的几年,惠王妃一年所捐的香火也不过只有数百两。所以,姐姐,这其中怎会没有蹊跷”

    “哦”刘娥想了想,又问道:“这观中明账上登记过的香火钱,也可挪作他用么”

    沈郁应道:“上清宫内的香火灯烛一向由景福殿库按月定量地提供。香客们捐的香火流向自来都不甚分明,这层层地吩咐下去,难保不被昧了些。只要香客不认真计较,确




第21章 被翻红浪锦幄温
    御书房里,赵祯放下笔,合上了最后一本奏折,他伸了伸腰起身走到窗边,只见窗外天幕荧荧,星河灿烂。

    “陈伴伴。”赵祯唤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陈公公慢慢地走了进来,回道:“官家,现在是亥初一刻。”他年纪大了,走路时已经有些颤巍巍的了。

    赵祯看着他苍老慈爱的面容,不忍道:“陈伴伴,你年纪大了,以后,夜里便让小潘子伺候着吧,你早些歇着吧。”

    陈公公应道:“小潘子还是太小了些了,再过个一两年吧。老奴确实是老了,伺候不了官家几天了,就快去见先帝爷了。”

    听陈公公这么说,赵祯心里酸酸的,他也不与陈公公强辩,温和道:“那也好,不过以后还是让小潘子多做些事情吧,陈伴伴你老了,不应当再这么劳累了。”

    陈公公缓缓地点了点头,又说道:“官家今晚是去崇庆殿吧。”

    赵祯望着窗外烂若织锦的天幕,想到古诗里说的“皎皎河汉女”,心里顿生出一股柔情,他自语似的浅浅一笑,说道:“还是去崇庆殿吧。”

    赵祯到了崇庆殿,并不见绾绾出来接驾。晴柔告诉赵祯,绾绾正在沐浴呢,赵祯遣开了所有的宫人,一个人朝浴池走了过去。初夏的风半浮在雕梁画栋间,绛粉色的纱帘盈盈摆动着,她绰约的倩影隐隐地浮现在纱帘后。濛濛的水汽迎面扑来,那水汽中,有百花的芳髓,有缥缈的月支香,还有另一种香气,醉骨缭绕,红尘中无,是为天香。赵祯揭过最后一层纱帘,只见绾绾正穿着浅妃色薄绡抹胸浴裙坐在池边,一双玉足拔弄着温泉,乳白的温泉水从她的足尖滴落,迎上那沉了落瓣的倒影,宛若银河一般。她听到有沉稳坚实的脚步声靠了过来,知道是赵祯,她先是一直低头望着温泉中芳情漪漪的照影,待到他走近了,方才转过脸迎着他嫣然一笑。

    赵祯坐到绾绾身旁,轻轻揽过她的肩膀靠着自己,柔声道:“这些天处处都在筹备端午的事宜,宫中事多,真是辛苦你了。”

    绾绾仰起头来,痴痴地望着他的脸,她将一只手抚上他的眉宇,眷慕道:“与你日理万机指点山河相比,宫中这点事情不过是秋毫微末。若是连这点子事情也做不好,我又怎配,怎配做你的妻子,你的皇后呢。”

    赵祯握住了她的手,宠溺深爱道:“若是有什么不好,什么不对的,那便都是朕的不好,朕的不对,绾绾是朕心里最好,最珍贵的。从前都是朕错了。”

    “是么”她羞赧着轻声问道,一双含情妙目在他的眉间,眼底,唇边,耳畔,鬓边脉脉流转着。

    “那在绾绾的心里呢”赵祯捧住了她的脸,深深地望着她的眼睛,问道。

    “在绾绾的心里,天地万物,就只有祯郎而已。”她回说,眼中又是痴情柔情,又是深情长情。

    他轻轻地吻了下去,她亦应和着,二人吻到忘我,渐觉支撑不住,手边一滑就双双落到了水中。

    绾绾立在水中,笑靥如花,薄绡浴裙紧紧地贴在她的身上,现出她婷婷窈窕的身线。赵祯向前一抓,绾绾一躲,脚底一滑,便落到了他的怀中,二人就这样相拥着在水中反覆了几个来回。她紧紧地贴着他的胸口,听着他的心跳渐渐加快,然后抬起头,望着他神祗般的面孔,还有那面孔上熠熠明朗的眉目。他的胳膊紧紧地将她架住了,她踮起双脚,吻上了他的唇,他应和着,天地都在回旋,而她的意识里只有他,他的意识里也只有她。浴裙渐渐从她身上褪落,他紧紧地缠住了她,指间触上她了的每一寸肌肤。灵肉合一的时候,他们痴缠着,相望着,看自己的目光倒映在对方的瞳孔里。她不知道时间过了有多久,但她觉得已经很久了,久到足够她生生世世地记住这个男子了,记住他熠如星辰的眉目,记住他神祗般的俊朗面孔,记住他不入浊泥的天成贵气,记住他的目光爱抚过她的每一个瞬间。天花板上印着描金游红的合欢花,她沉在这梦里,无可自拔,有过这旷世的,她足以与神明并肩,还有一点点痛,来自人世的凄然,但现在,就只有一点点而已。星影沉河,恋由心生,就这样轻倩地笑着,她就又沉到他的怀中了。十年了,他们都足够熟悉对方了,就算是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后,天上人间,黄泉碧落,她都是爱着他的,深入骨髓的爱,他亦爱着她,红尘天光之外,唯有她的爱牵住他,伴他天长地久,岁月无边。

    这一场梦做得太久,醒来时他们都还有些疲惫。温玉炉中的月支香还没有燃尽,飘飘渺渺地散入了白日的青烟里,人间的曙光透过窗帷,在百合赤金绡的床帘上晕染开来,照进了他们余温未尽的缠绵。躺在这水蓝色龙须缠水草的锦缎被褥上,二人宛若沉在银河中一般。被褥上的龙须草恣肆地交缠着,也缠住了他们生生世世的身心和牵念。

    绾绾醒来时,赵祯还未醒。她轻轻地牵过他的一缕青丝,与自己的纠缠在一起,这千丝万缕,系住了千情万怨,一会儿就结作了一对同心结。她一手牵着这青丝交缠的同心结,一手从枕下的荷包里摸出了一把长不盈两寸的金錾龙凤和合小剪刀。

    “别剪。”赵祯不知是什么时候醒的,他握住了她手,声息温存道:“再等一会儿,今日端阳,不用上朝,咱们再这样,



第22章 犹恐相逢是梦中
    合宫上下五日前便已经开始准备端阳这日的一应用物了。这天一早,尚衣局便将五色长命缕送往了各宫,不仅帝后妃嫔们,就连宫人们也需人人佩戴以祈吉祥。尚食局连夜备好的五毒饼,粽子,五色团等食物,也按时依例地分送到了各处。所有宫室内外的大小门楹上都挂了佛道艾和装了紫苏菖蒲碎末的朱漆八角盒。年轻的宫女们大多随身佩着亲手制成的银样鼓儿花,各宫妃嫔也都早起晨妆,细心打扮,以期在御宴中艳压群芳。端阳这天,汴京城内,亦是家家插艾,户户熏香;巷陌市井间,游人走马,热闹非凡。

    赵祯携者绾绾的手进了延佑宫,二人去时,升国长公主翾珺已经在了,母女二人正说话呢。刘娥刚刚装扮停当,她今日穿了一件群青色宽袖褙衣,一条交织绫泛金裙,衣身的边缘处满满地绣着千叶锦袍红。她头上梳着凤髻,髻心处是一顶山川飞走华胜,发髻的两边分簪着两对丹凤吐珠金步摇并四支凤尾缠草钗。翾珺今日穿了一件鹅黄色莺羽纱褙衣,一条曳金桂杏色绡褶裙,她头上梳着三个湘螺髻,发髻右边斜簪着一支赤金云瑶钗,左边则摇摇地垂着一支珍珠璇玑长挑牌。她唇边泛着淡淡的笑,恬静安然,婉约庄持一如平常。

    刘娥见今日赵祯穿扮的清逸,那龙吟海潮的刺绣又有画意,便知是绾绾的心意手笔;绾绾亦是靥带桃花,粉面生娇。二人携手同来,言语举止间十分恩爱体贴。此情此景,让刘娥甚感欣慰,也在她心中激起了一片怀念。也曾有那么一个人,与她神形相守,前朝后宫无间无疏。

    “母后今日,看起来气色很好啊。”赵祯微笑道。

    刘娥忽地一惊,儿子微笑着的脸让她一时迷惑,是,太像了。

    刘娥唯恐心事被两个孩子看穿,她忙回过神来,应道:“你们的气色看起来也很好。”

    “皇姐,你来得好早。”绾绾招呼翾珺道。

    翾珺恬然一笑,道:“我是昨夜便住在延佑宫的,和母后说了好些话呢。”望这二人神仙眷侣般的形影缠绵,就连一向心思宁澹的她也不禁有些歆羡。而绾绾的眉目,隐约之间,与她长情相思的那个人又是何其相似。

    这时候,云舒进来了,她问道:“太后娘娘,早膳已经备好了,是出去用,还是送进来”

    “就在外面用吧。”刘娥吩咐道,她慈爱和悦地将绾绾拉到身旁,问道:“你们也还没用过早膳吧哀家特吩咐小厨房备了胭脂鹅脯,滴酥水晶鲙,豌豆黄,还有绿茶酥,都是你与祯儿喜欢的。”

    绾绾笑着摇了摇头,应道:“还没呢,想着来陪母后一起呢。”

    原来绾绾进宫时才只十二岁,刘娥喜欢她秉性纯真,天赋聪慧。婆媳二人相伴多年,刘娥从来都对绾绾视如己出,疼爱有加,对她的各类喜好皆悉于心。

    用过早膳后,毓琳也带着两个小公主来了。毓琳今日穿了一件藕粉色若水纱衫子,一条藤灰色月笼纱褶裙,衫子上装缀着木槿花夕的印花。她头梳弦月鬟,髻上簪着一对水晶竹节簪并一支若兰冰玉步摇。毓琳着装淡雅,显见得是无心争艳的了。两个小公主是一样的装扮,都穿着鹅黄衫子,柳绿褶裙,衫子上翩跹着几只翠羽鲜艳口衔红果的翠鸟;二人头上还各戴了一顶绣着晚燕归巢的正黄绢虎头帽,粉雪可爱之余,更较平时多了几分童稚的玩趣。

    赵祯半屈着身子疼爱地抚了抚女儿们的小脑袋。他望向毓琳,关切道:“这么热的天,还带虎头帽,当心她们中暑啊。”他唇边浮着淡淡温和的笑意,并无责备之意。

    毓琳温柔道:“这是臣妾娘家前些天送来的,说是端阳带虎头帽,可以给小孩子辟邪。她们两个看到了就爱的不行,吵着闹着一定要戴呢。这布料倒也不厚,应当也无妨。”她低下头慈爱地望着两个女儿,唇边带着宠爱又有些无奈的笑意。

    自那日被绾绾从水中救起以后,幼忻就对绾绾很亲近,她从桌上抓起一块五毒饼,一路唤着“母后”就小跑到了绾绾身旁,虎头帽上的两个耳朵在她头上一颤一动的。幼忻将那五毒饼塞到了母后手中,一张小脸笑也似的望着绾绾。绾绾将那五毒饼掰开,一点一点地喂到了幼忻嘴边,看幼忻小口小口地嚼着,绾绾的神情中也充满了慈爱与喜欢。许是看妹妹吃得开心,幼怡也走了过来。绾绾见幼怡来了,自也同样耐心地喂着她吃了另半块五毒饼。

    “幼怡,幼忻,你们仔细不要把母后的衣服弄脏了。”毓琳走过来招呼道,她笑向绾绾道:“皇后娘娘,你瞧,她们很喜欢你呢。”

    “我也喜欢她们。”绾绾望着两个孩子,温情道。赵祯见此情形,也走了过来,他从背后轻轻挽住了绾绾,笑意温存地望着她。

    望着他二人如此亲密相爱,毓琳心里到底有些羡慕和失落。不过,她心地端正澄明,更不会存任何伤人害己的妄念,况她又是真心与绾绾以知交相待,对他二人的真情自然是祝福的。她低头望了一眼两个可爱的女儿,已觉释然并满足。

    刘娥望这儿孙绕膝,天伦富贵,悠悠道:“民间过端午是要吃五毒饼的,哀家进宫之前倒没想过,宫里竟也吃这东西。”她向幼怡抬了抬手,招呼道:“来,幼怡,到皇祖母这儿来。”

    幼怡仪态端淑地走到了祖母身旁,刘娥揽着她坐在了自己身侧,慈爱地问道:“幼怡知不知道,过端午为什么要吃五毒饼啊”

    &nbs



第23章 云中匕现
    宝津楼虽在宫墙之内,但已近市井,遥遥地就可以看到任店,白矾楼等大酒楼上招展的酒旗,凌空的飞桥,到了端午这天,这些豪华的酒家更是人群熙攘,热闹非凡。

    待圣驾在宝津楼上坐定以后,诸君百戏的表演就开始了。仁宗赵祯居正中处,他右首是太后刘娥,左首是皇后绾绾,长公主翾珺又在太后右边,贤贵妃毓琳则在绾绾左边。其余妃嫔也都按照一定的次序坐好了。时值盛暑,天气闷热,宝津楼上虽有冰盆鹅扇,但还是有不少嫔妃热的脂粉都要化了,她们中的许多人,都用手绢轻轻地扇着凉。

    首先表演的是《百兽舞》,《史记》里说“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服。”历代帝王皆喜欢排演百兽之舞,以示海晏河清,君王修德。《百兽舞》由一曲《齐天乐》开场,只听得一声山呼海啸般的长腔排沓而来,但闻其声却不见其人。待唱到紧凑处,又有丝竹的清越之声遥遥助起,而后是金石之音隐隐雷动。有滚滚的白烟自四面蔓延升起,白烟散尽后,台上方人员整肃,八音俱全。先是一个身着朱袍,威武健硕的青年士兵挥动着一面玄武旗英姿勃勃地跃到场中,他手中的玄武旗一动,虎豹熊狮等猛兽就威风凛凛地步上来了。八音铿锵,沉雄壮阔,若拟风雷雨电,则熊咆虎啸,又拟山川震动,则狮吼豹突。白烟再起时,金石隐退,丝竹渐起,飞起的笛音响遏行云,婉转天外。又一个身着革色袍子的年轻军官跃上场来了,他挥着朱雀旗一动,百禽便纷纷振羽向场中落了下来。一时间翠鸟衔枝,孔雀开屏,莺燕婉转,更有一只尾生五色的斓羽雉鸡,冠带明珠,形似游凰。清音既动,那斓羽雉鸡亦翩翩遨游,鸣彻九天。百兽中有一斑斓猛虎,其双目炯炯如镇殿将军,斓羽雉鸡鸣越百禽,它便作长啸相和,其余兽类,禽类,亦随此二君,各出音声,宫商相协。乐音由急渐缓,那斓羽雉鸡轻足一点,长鸣着在琼楼殿宇间盘旋过一番后,方又落回到原处。斓羽雉鸡一落地,众禽鸟走兽亦皆俯伏朝拜,以示臣服。

    有些入宫日子浅的嫔妃,看得眼花缭乱的,她们两两三三地交头接耳着,直称神奇。还有就是两个小公主看的高兴了,尤其是幼忻,她偎在母亲身旁,一会儿指着雉鸡,一会儿指着孔雀,一会儿又指着赤豹,嘻笑着要母亲看。

    赵祯偏过头,向刘娥道:“母后,您以为如何”

    刘娥捧起消暑的甘草茶饮了一口,淡淡地笑道:“很好,每年都做得一样好。皇上一会儿莫忘了多多给些赏赐,这大热的天,也真难为他们了。”

    赵祯又笑向绾绾,道:还喜欢”

    绾绾温柔一笑,道:“与你一起,自然是好。”

    接下来是《偃月阵》,这是一个格斗观赏类的节目。开场伊始,一队精挑细选的禁军士兵先在台上排列做偃月阵,白烟起过,便有两名士兵出阵以拳脚格斗,二人打斗之时还有一队鼓手在旁以鼓点伴奏。斗过一阵后,便要有一人假败下场。白烟再起,又另换过两名士兵出阵格斗,如此这般,共计十轮。这个节目最是无趣,太祖皇帝沿袭历朝旧制将这《偃月阵》保留在了诸君百戏的名目中,为的是彰显武力,耀扬国威。本来共要有十五轮格斗,真宗皇帝时才改为十轮。
1...45678...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