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威力加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X小X
贵霜大军人多势众的另一个坏处显现了,后阵的军队看不清前阵的伤亡,在波调的催促下,一直向汉军冲锋。看似贵霜大军只是前阵有一些死伤,实则总量已经有数千人。
“大葡萄!”
敌军进入400步射程,汉军开始更换炮弹种类,霰弹开始发威。霰弹最外层是圆柱形的薄锡罐,锡罐底部是铁制的,内部包含两种规格,40发和200发直径在50毫米和10毫米左右的铁质子弹(铁质子弹较硬,反弹能力强,容易造成跳弹,有效增加杀伤目标)。
最初的霰弹还不是这个结构,而是一个圆形底托,中间一根圆柱,而后用绳索和毛皮将子弹紧系在圆柱上。整个炮弹的形状和葡萄差不多,所以叫做葡萄弹。
可在试验过程中,工匠发觉这种炮弹射程过远,弹幕范围不够大,杀伤力没有增加太多,最后才想出了锡罐的工艺。而最初训练的神机营已经习惯了葡萄弹的叫法,一直延续了下来。
当然最初的葡萄弹也不是丢弃了,它的远距离、小弹幕的特性完美契合海上交战,最后被海军收入囊中,用于舰炮。
罐装葡萄弹发射后,火炮内外压差巨大,锡制外壳随即破裂,子弹从罐体内崩裂而出,那就不再是一条直线的杀伤,它会在空中形成圆饼状弹幕,这样的特性会使密集型的敌军造成巨量伤亡。
这次试验战马逃过了一劫,工匠制作了一块长15引(1引=10丈,3465米)、宽(也就是高)25丈(5775米)的木板,用来模拟骑兵推进墙。经过反复试验,大葡萄弹在400步距离命中8发,300步命中15发;小葡萄弹在300步距离命中25发,250步命中35发,200步命中40发。
200步以内因为弹幕来不及扩散子弹命中数反而有所降低,不过200步以内主要打击力量会增加火枪。
汉军换上葡萄弹后,杀伤从线转成了面,加上距离正好卡在那个点上,贵霜士兵只有前阵受创,原本因为实心弹内部士兵降低的士气又提了上去,反而给了波调一种错觉,认为胜利就在眼前。
“小葡萄!”
“射击!”
300步对汉军而言是一条红线,同时对贵霜士兵而言也是一条死亡线。
进入300步射程的贵霜士兵开始按照波调的命令停下脚步调整阵型,预想中减弱的火力没有出现,反而是更大的弹雨。炮兵换上了杀伤力更佳的小霰弹,八阵阵前的火枪兵也开火了。
滑膛时代,火炮比枪管好造。火炮可以浇铸,炮膛和炮弹的公差比也不用那么精确,但枪管就不行了,由于枪管壁薄,不适合浇铸,况且浇铸的枪管太脆,容易炸膛,也不能很好的控制公差比。
最初,大汉炮兵都已经开始实弹演练了,火枪兵连武器都还没定型,一度被炮兵耻笑。
工匠想过钻孔,但钢材的硬度高,现今没有那么好的钻头,基本上钻了三分之一钻头就断了。工匠还手工锻造过枪管,试验可以成功,不过这种工艺非常不适合大批量生产,最终被刘备弃用。
直到舰炮身管自紧工艺的发明,枪管制造迎来了春天。新式枪管制造法,首先用统一的模具制造一根实心钢管,将钢管预热,之后将薄钢条以倾斜的角度一圈圈绕在实心钢管上。等第一圈钢条稍微冷却后,以反方向再绕一圈钢条,随后将中间的实心钢管抽出。外层冷却后,身管自紧效果会加强枪管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粗管制成后再用水力镗床稍加调整,就成为一根实用的枪管。以这种方法制成的枪管,公差幅度稳定且小,内壁也十分光滑,还没有气泡问题,最主要制造速度快,能大批量生产。
大汉首批滑膛枪,整体长6尺5寸(15015米),枪管长4尺5寸(10395米),口径克,35kg),最大射程400步,有效射程100-300步。
经过严格训练的汉军火枪兵,在300步以内准确率20,250步25,150步40,75步能达到60。滑膛枪不是战场绝对主力,它是一种火力补充,火枪与炮兵和骑兵严密配合才能真正称霸战场。
“5个!”
“6个!”
“7个!”
当然万事都不绝对,尤其是有刘备存在的汉军。
第四百零五章 狙击枪
滑膛枪的弊端刘备很明白,他也知道改进的办法,那就是线膛枪。
大汉批量制造的滑膛枪,公差比在1毫米到12毫米之间,这样的空隙会让子弹在枪膛内偏移旋转,出膛后可能飞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
而膛线的发明使得子弹可以契合膛线,减少公差比,不让子弹偏转,使火枪的精准度大幅上升。
不过线膛枪也有许多问题,首先大汉没有工业加工能力,很难确保子弹与膛线完美契合,那就只能造大一号的子弹,然后用通条一点点敲入枪膛,这样既浪费时间,枪膛内也容易挂铅,枪管的寿命很低。
当然也有解决办法,就是用米尼弹,就是制造小一号子弹,而后将子弹后部掏空,安放一个木块,火药轰击木块,使得米尼弹膨胀,达到契合膛线的目的。
而想要使用米尼弹,首先要使用铅锡合金弹头增加子弹的强度,要不然弹头屁股后的木块就能直接将整个子弹撕裂,完全没法使用,而这时代的锡提纯不够,在炮弹上使用时,因为打出炮就裂,不需要那么好的纯度,但米尼弹不行。
另外,为了解决挂铅的问题,一般会在弹头上涂上一层蜡,就是将石蜡和石墨混合小球涂抹,再在石墨粉中滚上几分钟。
再说膛线问题,为了拉出膛线,大汉工匠用手工锻造的高碳钢做出了镗刀,以相同的间隔将六把刀围成一圈,这样一次就能切出整支枪管的膛线并且间距均匀。
就上面这些算起来,大汉造一支线膛枪的成本就能造最少5支滑膛枪,并且发射一颗线膛枪子弹,滑膛枪可以打十发,效益严重不成比例,科技不到层面的军队永远以大批量、急速生产为最优答案。
可见没有成体系的工业革命,大汉是玩不起线膛枪的。那就让线膛枪躺在刘备箱子里当玩具吗,自然是不可能的。
刘备在神机营中找出最有射击技巧的百名士兵,而神机营本来就是各军中抽调的射箭能手,让他们用工匠手工精心制造的后装线膛枪。
既然米尼弹有那么多问题,装弹速度也是难题,刘备索性让工匠直接研制了后装线膛枪,并将这种后装线膛枪当成狙击枪使用。
后装线膛枪不比前装难多少,最主要的问题是气密性问题。为此刘备参考佛郎机铳的子母管设计,将子弹人工做成一体化。做一个弹壳类的圆筒,一头接上凸出部作为标尺固定位置。
新式击发药和发射药的发明,使得子弹可以一体化,火枪向步枪进化,只需要敲击子弹屁股就能引发高灵敏的击发药,从而引燃发射药,使弹头射出。
刘备没有新式击发药,他就让工匠在圆筒的一侧钻出一个小孔作为传火孔,引燃圆筒内的发射药。
有了伪装一体式子弹的思路,刘备也不会让工匠用铅做弹头,而是直接上马铜质弹头。铜的延展性好,有一定的强度,同时他相对铁来说质地软。在火药燃烧的高压高热环境中,能有一定程度的扩张变形,气密性好,而且不会裂开。加上铜自身的润滑性,弹头也不需要润滑剂。铜又不容易生锈,易于保存。那么多有点集于一身,所以在刘备穿越前,军队一直在用铜弹头。
狙击兵将狙击枪后盖打开,拿出里面的子筒,清理内部的火药残留,再从火药葫中倒出自己估算的火药量,而后取出铜质弹头,卡在子筒内。调整子筒的位置,使传火孔正对右侧的燧发台,合上后盖。接着就是从火药葫中倒出一定量的火药在燧发台,最后利用枪身上的望远镜瞄准开火。
每一支狙击枪都是许多工匠手工打造,花费巨量的时间和材料,那么高成本花出去了,刘备没理由放弃提高精度的望远镜。
狙击枪上的望远镜也是用瑠璃制造,十分脆弱。在行军和运输途中,望远镜都会单独存放,不过汉军狙击兵都是贴身保存(到现在,望远镜在汉军之中也是等级的象征)。
普通的火枪兵自然没有狙击兵那么好的待遇,子弹是普通纸壳弹,每次射击还要用通条捅进枪膛,枪管与铅弹之间的间隙也需要仰仗包裹铅弹的羊皮填充。
普通火枪兵不可能向狙击兵一样瞄准敌方军官定点射击,运气差的火枪兵甚至一场战斗下来连一个人都打不死,他们是数量取胜。
滑膛枪精准度感人,但它的威力不能小视。自从炼钢技术进步,汉军自身的铠甲防护力已经超过了武器的攻击力,一度让众大臣忧心忡忡,想出了一系列例如锤类重兵器破解办法,但都得不到刘备的认可,直到滑膛枪出世。
以汉军目前的铠甲防护力作为标准,汉军滑膛枪一百步以内,只要中弹立刻死亡;二百步以内,最好也是重伤;三百步以内,轻伤且立刻丧失战斗力,人活着但铅弹会留存在敌军身体内部,如果没有手术取出,也会中铅毒而死。
“哈哈,我一组已杀将校十余人,此战必为头功!”
“小人得志,此战尚未完结,汝怎知我等会输!”
狙击枪比滑膛枪精度高很多,但也比不上后世一人一枪的境界,所以狙击兵以一什(十人)为单位,每次分5人或10人一起狙击,争取做到发一次枪杀一个人。神机营**有百名狙击兵,共分为十组,他们实弹训练时也经常竞争。
后军
马超叹道:“神机营如此强悍,竟然令贵霜大军不得寸进!”
显然马超又误会了,贵霜大军不是不进攻,而是在停下来调整队形。只是令波调恼怒的是,大军已经停下来好一会了,不但没有快速集结阵型,反而比刚才更乱了。
对枪炮的不了解使他下了极度不利己方的命令,行进中的目标和静止的目标,对汉军来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打固定靶,汉军能爆发平时操练的所有战力,贵霜军调整阵型的速度根本比不上阵亡的速度,越是驻步调整阵型,死伤越快。
第四百零六章 波调之死
“不可混乱,速整军阵!”
“陛下,将士死伤惨重,莫如先行撤退,容后再议。”
“我大军数十万而敌军万余,不思退敌反欲撤兵,汝胆怯乎!”
“陛下,我观敌军所仗者,惟两翼未名器械,若分军先破其器械,则可败其中军。”
经将军提醒波调也注意到了汉军八阵前凸出的两个小翅膀,刚开战双方离得远,炮兵人数相对中军来说也不多(一千人,一边五百),最初波调和贵霜将领都没有在意。直到距离拉近,听到也看到两边的火炮每一轮发射,贵霜军阵就会有大量伤亡。
“调一万军分赴其左右翼,先破敌器械。”波调说道,“前军不必严守阵型,先冲敌阵!”
波调终于反应过来了,如此恶劣的形势,只能弃车保帅,以前军的死伤换取后军调整阵型的时间。
波调下令后,贵霜军一分为二,前军继续直冲,后军加速整顿。
“向后方传信,令各国出兵左右翼,助我军进攻!”波调也不再想着独吞战功了,先击败汉军才是第一要务。
“佯攻左(右)翼,行军不可过速!”西域西部各国体量本来就小,凑出五万大军已经是极限了,要是这支大军在这里葬送,亡国指日可待。各国国主做出了相同的决定——假装掩护贵霜大军,实测坐看汉军和贵霜两败俱伤,他们好当渔翁。
“敌二百步!”汉军中军瞭望台上的斥候高喊出声。
火药做成的火器,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烟雾过重,战斗进行到现在,炮兵前方全是烟雾,已经看不清敌军的身影,全仗中军的指挥,还有什长的感觉。为了破解这个难题,神机营出征时带上了攻城时常备的楼车,用于斥候观察。
贵霜派偏师进攻炮兵阵地,中军以令旗告之炮兵,炮兵组后方两人抬起炮架尾部,两人控制车轮,以极快的速度调整射击方向,贵霜偏师只是步兵,受到专门炮火打击,完全不可能冲近火炮前。
不过贵霜偏师也为中军创造了有利条件,炮火主攻偏师,中军受攻击就变少了,有冲近汉军的可能,可惜这个希望很快被汉军另一支部队浇灭。
敌军进入二百步,汉军的另一种武器加入了战局,这也是战斗了那么久八阵士兵第一次进攻敌军。八阵前军中的弩车开始发射马钧改良的连弩,一台弩车一次就可以发射五十矢。
冲过鲜血铺就的道路,敌军就在眼前,贵霜士兵也恢复了一些士气,汉军的箭矢也提醒他们同样可以射箭了。阵前的烟雾影响汉军视线,同样也阻挡了贵霜士兵的眼睛。
能反抗的贵霜弓箭手张弓搭箭向前方射击,近战士兵则继续向前方冲刺。原本还勉强聚拢在一起的贵霜前军分成了两部分,近战士兵冲到了汉军一百步射程,弓箭手继续在二百步左右的距离射箭。
但是贵霜的弓箭有效射程最多只有一百五十步,八阵完全没有感受到敌军的箭矢,少数几支箭也软弱无力。
“敌百步!”
百步已经是汉军最后底线,前阵的火枪兵开始且战且退。三段式(最初火枪手操作慢,神机营用的是五段击,直到火枪兵操练熟悉才变成的三段击)这样经典的射击用阵型弓弩手可以用,火枪手自然也在用。
临敌线的火枪手开完枪后,退到第三阵装好弹,他们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在原地等待,前面两阵士兵陆续后退,他们又变成了临敌阵。
敌军进入百步,汉军中的另一种连弩开始发力,两人操作可以连续击发五十矢,前进的贵霜士兵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凶猛火力。狙击兵的作用显现了,贵霜大军中的底层将校死伤惨重,他们勉强冲到八十步,胸中的勇气耗尽了,不知是谁带头下,前军溃败后撤。
马岱说道:“全军准备(原本汉朝是不能说备的,为了避刘备名字的讳,不过刘备考虑到备字太常用了,就特意下诏不必避讳)!”
马超说道:“莫急,敌前军虽败,后军尚存。”
仿佛是应正马超的话,贵霜后军开始不顾阵型冲刺。原来波调察觉前军逃跑火冒三丈,逃兵反倒开始冲动己方的阵型,他知道不是仁慈的时候,下令后军射杀前阵逃兵。
波调的果断让逃兵不再冲击后军阵型,不过贵霜败局显现,他忍受不了大败而回的结果,下令后军直扑汉军左翼,同时他自己率精锐骑兵冲击汉军右翼,让开正面的强大阻力。
斥候汇报贵霜士兵的动向后,刘封开始调动汉军。左翼的炮兵阵线从西北45°变成东西直线,八阵中军右侧方阵加速前进,左侧慢行,从原本的东西直线变成东北45°阵型,这样一来冲向左翼的贵霜士兵就相当于横在汉军阵前。
另一侧,刘封调火枪兵到右翼支援,右翼的炮兵也调整阵型,横列在八阵右侧前方。
波调身上华贵的服饰一直受到狙击兵特别注意,汉军调整阵型这段时间,火炮停止开炮,大军阵前的烟雾散去大半,波调冲锋的身影映入狙击兵眼帘。波调马快,一马当先冲在贵霜骑兵阵前,十分骁勇,结局也是注定的。
一百名狙击兵差不多同时开枪,远方的波调哼也没哼就倒伏在马背上,他的战马奔跑出数步后倒毙在地,将早就身死的波调掀倒在地。
“陛下!”
波调的异状很快被后方的骑兵察觉,他们不愧是波调亲卫精锐骑兵,用身体阻拦炮火和子弹,给抢回波调尸体争取了时间。
左翼的步兵由贵霜大将统领,他敏锐地察觉到汉军左翼没有了火枪的射击声,在他的指挥下,贵霜步兵拉开了与汉军的距离,使得汉军八阵中的连弩没有了效用,给贵霜步兵冲击左翼炮兵阵地创造了可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