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恩仇引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梅远尘
伙计难得见到如此豪客,拿了银钱欢天喜地忙开去了。
“祝先生,端木玉有一事劳烦你去办。”
“殿下请讲,但教能及,必定照办!”
“请祝先生回都城一趟,杀一人!”
“谁”
“芮如闵!”
... ...“我若不死,他必死!”
“请受端木玉一拜!”
从那进老旧院落出来后,祝孝臣脚不停歇,直奔都城去,此刻天才黑,已到澹州,正好在这家客栈补足一路用需。两碗汤面吃完,伙计正把一应物事装好伏包给祝孝臣送来。
祝孝臣接过伏包,披上蓑衣,执剑在手,快步行到院中,解开马栓,跃上马背,一路疾驰东去。
奔袭千里只杀一人。
都城之北,上河郡,屏州城。
天色暗沉,分不清早晚。雨越下越大,已成滂沱之势。一队人在雨中快步行进,有的扛着锹、有的扛着镐、有的扛着铲、有的扛着锄... ...
他们行进的方向乃大华境内最大的水事,长达十几里的屏州水坝。水坝的驻兵只有几十人,早已被他们杀尽。
这一百余人在水坝上列好队,站定。
一人站到队前,雨点打在他脸上,全然看不清他形容。只听他冲着面前一百余人大声喊道:“为国而死,虽死无悔!”
他对面这一百余人,亦跟着他齐声呼喊道:“为国而死,虽死无悔!”眼泪流出,和雨水混在一起,已无法分清是喜是悲,是苦是咸。
一锄一锄又一锄... ...
一铲一铲又一铲... ...
坝上的泥石被挖掉越来越多。所有人皆忘却了疲惫、忘却了手掌的破皮之痛,只是疯狂地、拼命的挖着、铲着... ...
天黑过,又亮了,雨一直下着,至此时犹未停。
豁口将开。
豁口一边是延绵无尽头的屏州河,另一边是富饶的、秀丽的上河郡府屏州城... ...
风成了帮凶,掀起好大一个浪。浪花借着风力狠狠拍打在水坝坝身上,冲开豁口滚滚而下,裹挟着锹、裹挟着铲、裹挟着那队不辨形容的一百余人,往屏州城奔腾冲去... ...
大华之南,庇南郡,庇南哨所。
“芮将军,这雨一直不曾停过,粮草已八天未送过来了。哨所的存粮不过一百二十石,最多再坚持三日,我们便要绝粮了!”庇南哨所军需官跪在地上,脸色惨白道。
&nb
第三卷 大华忧患始浮现 第一〇〇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自浮阳郡寰州别后,梅远尘与海棠已分离十日。
“我们六日前便到锦州,海棠他们脚程再慢,这十日行一千四百里亦早该到了,怎现今仍未到”近两日,梅远尘心中不安之感渐增,“是连绵着下雨,路被阻了么海棠可没半点功夫底子,莫不是赶路赶得急了,身子骨吃不消,竟生病了还是途中遇上甚么歹人了”念及这种种可能,梅远尘越来越急,越急偏又止不住越往坏处去想。
雨历久乃停,道路泥泞,车马难行。
雨才停,湛空便引着一行人上了路。自寰州客栈夜半别后,这十日里竟有六日雨未曾停,众人被困在住处不得成行。现下,雨停虽未稳当,但好在无有湿身之忧,众人带上用需便上路了。脚程虽不快,这两个多时辰也已行出百余里,已到了栾州地界,距锦州不过三百里了。
“师父,何以言水为天道之使”止澄驱骑缓行,侧首问一旁的湛空道。途中连绵大雨,路上亲见洪水滔滔,使止澄对水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
湛空道人笑了笑,回道:“五行中金、木、土、火皆诞于地。金可铸币、可炼器;木可凿舟、可置屋;土可砌楼、可塑墙;火可驱暗,可取热。此四行皆可为人所用,造福于人,是为善也。而所谓人道,自源于善,而又行出于善,故曰此四行为人道之使。五行中的水,正可为善,邪可为恶,正合天道之不与人也。水出于地曰泉,为地水;出于天曰雨,为天水。善水活命,如久旱甘霖,使万枯复苏;恶水索命,如滔天洪水,毁灭生机,这如何不是与天道一般不可究、不可逆是以皆谓水为天道使者,行天之道。”
“哦,原来如此,弟子明了。”止澄受教,欣喜答道。
忽然从队尾传来一阵异响,原是湛虚道人的大弟子止济驱骑赶了上来。只见他一脸急切道:“师伯,弟子见到河中间的浮木上好像有一个人形物事。”
“哦!在哪”湛空道人急问道。道家推崇自然,从不宣扬向善之义。而道门中人,却又似乎从不缺少仁善之心。善源于本心,顺其自然,何尝不是自然行善
“便在那里了,师伯,瞧见没”止济伸手向路旁的河央指去。
湛空道人顺着止济手指所向去看,果见河中央一浮木上趴着一个人,惊道:“呀!正是有一人!”乃转而谓同行的湛觉、湛成道:
“两位师弟,救人!”
湛觉、湛成二人已听到止济所报,早已准备出手,三人对视点了点头,从马背上跃起,几个大雀步便冲到了河边。只见河中一人趴在一段浮木上,被卡在离河岸百余丈外。湛空道人见河边有一堆硕大枯木,心生一计,言道:“把此间枯木掷到河中做落脚处!”湛觉、湛成听得明白,三人各自举起枯木,由近及远掷出去。这枯木有十几段,小的几段约有百十斤,众人掷出并不吃力。剩下七八段一掂之下竟有六七百斤重,三人内功虽然深厚,亦无法将这些枯木掷远。
正为难间,湛成大叫道:“湛空师兄,你先去救人,我和湛觉合力把枯木打断成小截,再丢掷过来!”
湛空一听,喜道:“此法甚好!”当即运转内力,提气纵跃出去,在水面的浮木上站定,再跃至另一段浮木。河边的湛觉、湛成不敢耽搁,分立一根大枯木两边,合力一掌拍在枯木上,顿时“啪”的一响,断下一小截。依此再使力打出一掌,又拍下一截,如此四次,一根大枯木被断成五截小枯木。二人举起小枯木,一截一截远远掷出,正好在河上形成一条浮桥,通连河央人形物事处。
湛空顺畅抵达,在枯木上稳住身形,定睛一看,乃知这却是个兵卒。不及多想,湛空道人抱起那兵卒便急急往回赶。这时,浮桥已被水流冲散,枯木之间相隔渐远,已达三、四丈,且湛空背负一人,显然有些支绌,越过七段浮木后渐觉吃力。湛成道人已发觉不对,急忙对一旁的湛觉言道:“湛觉师兄,我去接应湛空师兄,一会儿,你再来接应我!”
湛觉早已了然,答道:“去罢!”言毕,行到大枯木前,蓄力一掌一掌打下,终于又拍下一
第一〇一章 雨后初霁人归来
雨后初霁,万物向阳而生。沉寂数日后,锦州的坊市、商埠也总算热闹了起来。
此时正值早市,街道上摊贩遍地,行人如织。
“噔!噔!噔!噔!”... ...马蹄击打地砖的声响远远传来。
“让开!让开!”一匹战马在人流中疾驰而过,撞倒不少摊档,吓倒不少行人,却兀自不停,一路向前。“快让开!赶紧让开!”骑上的兵卒大声喊道,叫声中已带着显而易见的泣音。
“噔!”马匹受力,在盐运政司府门口停驻。只见其上兵卒半跳半摔着自马匹上下来,从腰间取出一物事,冲到府兵跟前一亮,便由府兵领着进了里边去。
“大人!急报!安咸哨所的驿兵来了!”傅惩急急行到梅思源书房,大声报道。
梅思源正阅览着云鹄、傅愆送来的盲山盐场前半月的出盐册录,听到是哨所的驿兵来报,忙放下册子,急道:“人在哪里快带我去!”依大华屯兵制令,哨所督外敌,驻地军队督内乱。现既安咸哨所来报,定然是边境出了事,梅思源乃安咸首官,如何能不急!
“驿兵正在右偏厅候着。”傅惩沉声答道,言毕乃行在前,心下却想着,“哎,一波未息,一波又起,老爷何时才得片刻的安生”
梅思源急急在后面跟着,往右偏厅行去。二人行到右偏厅,果见一个全身污秽,脸有血迹的兵卒站在正中,忙走上前问道:“安咸哨所发生了甚么事”
哨所驿兵见见梅思源到了,当即单膝跪地,哭道:“回大人,十六日,沙陀国突然引兵越境,杀了我们哨所两队边防兵。之后一路往东而来,声势浩大,已攻下了天门城和兖州!”
“甚么!”梅思源这一惊实在非同小可,眼睛瞪得浑圆,胡子随着唇齿微微抖动,大声叱问道,“哨所参将徐定安呢今日已十九了,你们怎这时才来报不知误了军机么!”
哨所驿兵另一腿也跪下,身体已近瘫软,哭道:“哨所十七日得到消息,当日徐将军便拔营向西行军,阻截沙陀大军去了。临行,派了小的等一众驿兵分几路报信求援。小的早已出发,只是连绵几日的大雨,一路都有深水阻滞,实在没法前行,绝非有意拖延。这积水才稍降,小的便一路驱马急急赶来了。”
梅思源听了,心知驿兵所言定然非虚,心中怒意渐息,再问道:“沙陀此次越境,引了多少人马”
“确数尚不得知。概数初计,只怕不下二十万!”驿兵颤颤巍巍答道。
梅思源听了心脏一紧,再也把持不住,瘫坐椅上,一脸不可思议之色,喃喃道:“二十万... ...二十万啊...安咸哨所屯兵之数,不过两万八千人而已,徐定安引这两万八千,又如何抵得住那八倍之敌”
“徐将军说了,‘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哨所两万八千铁骨男儿,人人需抱必死之心守疆御敌。他若战死,副将领兵;副将战死,佐将领兵...无论前路如何艰难,亦定要在援军赶到之前,阻住敌人,绝不能使沙陀大军入我腹地。”驿兵趴在地上哭着说道。
梅思源听及此处,心中一激,总算回过了神。想了想,忙向一旁的傅惩令道:“你速速派人去政司府及驻地将军府请何政司及郭将军来此!就说有极紧要的事情相商!”傅惩应了声“是”,急急退了下去。
见傅惩已领命退下,梅思源回身问驿兵道:“哨所驿兵都有向何处求援”
&nbs
第一〇二章 梅家男儿不畏死
安咸郡政司府和驻地将军府只隔了一条胡同,百步便至。
“何大人,你说这梅大人着急找我们,会有何事相商。”郭子沐坐在茶案旁,侧身探首问道。盐政司的府兵前脚才走,郭子沐后脚便出了门,然,所去非是盐运政司府,而是比邻的郡政司府。
何厚棠倚靠在扶椅上,闭目思量,半晌乃道:“盐政的事,梅思源向来不让你我插手。能让他如此火急火燎的,只有一事!”
“甚么事”郭子沐放下茶杯急问道。
“边防之事!”何厚棠斩钉截铁道。
郭子沐一脸狐疑,问道:“边防不是有徐定安么找你我二人作甚”
“那今要商议之事,定是徐定安的哨所抵不住的事!”何厚棠一脸紧张道,“沙陀国犯境了!”
“啊!这怎么可能”郭子沐大惊道,“我们可半点风声没听到!”
何厚棠手掌不停轻敲扶椅,嘴巴在轻轻默念着甚么,忽然向郭子沐问道:“你上任前,颐王殿下有何嘱咐”
郭子沐答道:“殿下对我说,梅思源非敌非友,亦敌亦友,叫我与你合力制衡他则可,掣肘他则不必。要我行好本职之责。”
“不错,殿下亦是如此对我说的。”何厚棠点头道。深吸一口气,谓郭子沐道:“既如此,走罢,此事非同小可,你们且去听他怎说。”
“正当如此!”郭子沐言道。二人分从正、旁两门行出郡政司府,带着随从往盐政司府而去。
梅远尘行到盐政司府大门时,海棠早已出了马车,正立在了门前。“海棠,你总算到了,可急死我了!”梅远尘惊鸿一般飘然而至,待声音落下时,海棠已发觉自己一手葇荑被他握住。想着真武观一众道长及门前府兵尚在此间,海棠又喜又羞,嗔道:“你怎没个正形见面便随意去拉人手!”说完,急急把手抽了出来。
梅远尘这才意识到此间旁人甚多,脸色大窘,尴尬笑着向几位师兄师侄招呼道:“湛空师兄、湛成师兄!”然在人群中,并未发现湛仁道人及止渡、止渐两位师侄,乃问道:“湛仁师兄和止渡、止渐呢”
湛空道人神情严肃,谓梅远尘道:“此事不急详聊,你父亲呢我们有极紧要的事要报知他!”
梅远尘虽不明就里,亦猜到此事绝非小可,乃回道:“两位师兄,请随我来,我爹当在书房,我带你们去他罢。”再转头谓府兵道,“你带海棠和几位师侄去找顾把头,叫他给众人安排好住处。”最后回首笑谓海棠道,“你先去见过娘亲,我已经与她说了你我之事了。此间事忙完,我便去找你。”
梅远尘、湛空和湛成行到书房,却并未找到梅思源,几经问询才知道梅思源去了右偏厅,乃急带两位师兄行去。
“梅大人,绝非下官有意拂你面子,兹事体大,恕下官不能从命!”郭子沐满脸通红,摇头道。
梅思源指着他脸面大声骂道:“郭子沐,你便是这般为官么!本官已经跟你讲得很清楚了,一应后果,由本官一人承担,若皇上怪罪下来,梅思源定以项上人头相保。你若信不过,本官给你写一封陈情函,用上盐政司府的大印,你还待要怎样!现如今,沙陀引二十万大军犯境,徐定安带着两万八千人去阻截了。同样是武官,你便这般懦弱怕死么!”
郭子沐见梅思源一脸正气,实在不知如何反驳,只得回道:“梅大人,下官上任之前,皇上亲下的旨意,教下官恪尽职守,护一方安宁。在下是驻地将军,督察内乱自不在话下,护这锦州城百万黎民的安宁正是下官之责,下官绝不敢忘!现大人令我引兵驰援徐将军,倘使驻兵离城后,沙陀分兵来袭,锦州城由谁人来守这百十万的百姓的命便不是命么梅大人,要我调兵,可以!但请拿兵部的明令来,否则,恕下官万万办不到!”郭子沐是正三品的正职武将,实算得上是一方大员,适才被梅思源劈头盖脸骂了一通,这时也已来了气,话语间已没了往日的礼敬。
梅思源拍案叱骂道:“若不在棉州抵住沙陀大军,一旦徐定安部众被歼,沙陀大军必定东进,锦州首当其冲,怎能幸免此时你与徐定安合兵一处,未必便没有一战之力,倘使哨所将兵皆战亡,锦州城孤立无援,你这两万两千守兵又如何能拒敌难道锦州便守得住么”
郭子沐眼皮急跳,嘴巴哆了哆,终说道:
第三卷 大华忧患始浮现 第一〇三章 得道之人岂寡助
“你怕死,我们梅家的人不怕!”
... ...
郭子沐这一瞬间突然自惭形秽。他心里很愤怒,恨自己的犹疑,恨自己的软弱。
“我当真怕死么”他禁不住自问,“梅家的人当真不怕死么”
“好,我借你四千五百骑兵。”郭子沐吞了口唾沫,轻声言道,“我去备好军需,你明日一早来点兵。”言毕,低头绕开梅远尘行了开去。
梅思源见儿子几句话便向郭子沐要到了四千五百骑兵,心中自有一股难言的欢喜。又想起他那句,“我们梅家的人不怕死”,这种欢喜转而成了一种深深的自豪,“毕竟是我梅家的男儿,这副铮铮铁骨当是生而有之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