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只是因为张武要随朱棣西征,所以提前给他们办了婚礼。如今那位索菲亚已经传出了喜讯,乐的两任彭城伯夫人天天乐的合不上嘴。

    朱棣西征,张昶担任西征军京卫提督,彭城伯府就没有了主事之人。

    张氏可没有把张家的事当做小事,从开始下聘,一直都是亲自张罗。

    如今朱棣不在,朱高炽在温泉别院,京城之中就张氏最大,她的话可要比以往管用的多了。

    人人都知道朱瞻基待母至孝,从不违逆张氏,哪有不捧着她的道理。

    因为张氏的插手,彭城伯府与西宁侯府的婚事进行的非常顺利,今天就是张威与宋淑英成亲的日子。

    不过,中午这顿饭,朱瞻基可不是去彭城伯府吃,而是要去西宁侯府。

    婚礼的双方,张威是朱瞻基的表弟,但是西宁侯的大小姐,同样也是朱瞻基的表妹。

    西宁侯宋晟,当初镇守凉州,因他引得西域各部落来投,获封为西宁侯。

    永乐元年,安成公主嫁给宋晟之子宋琥。永乐五年,宋晟去世,追封郓国公,宋琥袭爵西宁侯。

    宋琥只是在西北镇守了三年,因为西域各部纷纷臣服,西北安靖,他被召回应天府。

    但是宋家荣宠不减,永乐九年,咸宁公主嫁给了宋琥的弟弟宋瑛。朱棣就五个女儿,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宋家,由此可见宋家的受宠。

    如今宋琥虽然不掌军权,但是却负责孝陵祭祀。在皇家祭祀朱元璋的时候,由他负责主持,可谓是真正的皇亲贵戚。

    朱瞻基对这两个姑姑的印象不错,她们跟嫁给富阳侯李让的那个贪财的永平公主,可谓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如今的婚礼是真正的昏礼,要在傍晚迎亲,拜堂。

    也就是说,张威他们要到午饭之后,才会来迎亲。朱瞻基中午会在西宁侯府为表妹送亲,晚上又会以张威表哥的身份,为他们主持婚礼。

    古时候的婚礼格外重礼,各种仪式,时间是一刻也不能耽搁。

    朱瞻基身为身份最重要的人,他不到,中午的仪式是不能进行的,也难怪西宁侯府着急。

    车驾早已在内库那边摆好,朱瞻基出了谨身殿,这个时候也到了宫中午宴的时候。

    一队队的宫女和内侍将御厨那边做出来的饭菜送进后宫,朱瞻基还看到薛尚宫在那里主持大局。

    朱瞻基当了监国太孙,自小抱着朱瞻基长大的薛尚宫也水涨船高,不仅仅再是兴庆宫的尚宫,而是整个皇宫尚宫局的尚宫。

    虽然宫女系统的六局名义上是平级,但是尚宫局是公认的内宫六局之首,有尚宫二人,正五品。

    尚宫局掌导引中宫。凡六局出纳文籍,皆印署之。若征办于外,则为之请旨,牒付内官监。监受牒,行移于外。

    也就是说,她们的管辖范围,与太监系统的司礼监是一样。

    不过因为她现在位居要职,朱瞻基也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天天看到她了。

    见朱瞻基的仪仗过来,薛尚宫主动过来拜见了朱瞻基。

    看她瘦了一圈的脸,朱瞻基有些心疼地说道:“几日不见,你又清减了许多。这皇宫宫女数千,哪里需要你样样操心。”

    “能帮殿下做点事,是奴婢的荣幸,又怎可推脱。也就这些时日为了熟悉情况,辛苦一些,等奴婢熟了程仪,以后就还回兴庆宫伺候殿下。”

    陪着朱瞻基一直走到了西华门外,两人一直闲聊着她接手尚宫局的一些情况。

    出了宫城是內监和宫女系统的衙门以及内库,水泥路上,一排马车等在那里。

    送朱瞻基登上了马车,等马车启动,薛尚宫看着马车出了西安门,这才叹了口气,转身进了西华门。

    这辈子,她就接触了朱瞻基一个男人,要说心里没有一点想法那是假的。

    可是她更不想离开朱瞻基的身边,要是成了朱瞻基的妃子,她就只能在宫里待着,一两个月才能陪朱瞻基一晚。

    与其那样,还不如就这样,能够时常见到他。

    出了西安门,往北走就是太平坊。这里是朱元璋时期就圈定的勋贵聚居地。

    这里依山傍水,东面是紫金山,钟山,东南是燕雀湖,西北是玄武湖,西南是闹市,可谓上等别墅区。

    西宁侯府已经连续几日张灯结彩,就等着今日彭城伯府来接走府中的大小姐。

    朱瞻基的到来,让这场婚礼立刻就进入到最火热的气氛中。

    张氏在张家主持大局,太孙妃孙娴领着蓝良娣和胡良娣两人一早就过来给表妹送亲。

    不过男女并没有在一起,所以朱瞻基即使到了,也没有见到自己的几个老婆。

    朱瞻基来吃饭,自然不可没有礼物。他的礼物不是金银俗物,那些由孙娴已经送上,而是带来了一份册封金书。

    明朝的公主跟其他朝代不同,公主嫁出去,虽然还有公主的名号,驸马也有驸马都尉的册封。

    但是明朝皇室是真正的嫁女,而不是让驸马入赘。

    所以,公主加入之后,虽然还有名号,封地,但是仅此一世,到了他们子女这一代,就只有陪嫁的田地,没有了名号。

    像宋淑英,就只是西宁侯府大小姐,而不是郡主,县主。

    不过皇室为了笼络勋贵,对一些亲近的公主之女,也会进行册封,封一个郡主,或者县主的名号,随之而来的还有相应的封地和规仪。

    比如出门的马车,在家享受的特权,每年还能从宗人府领一份钱粮。

    朱瞻基对宋家的印象不错,对安成公主也亲近,加上宋淑英嫁的还是自己的表弟,所以考虑了一番,决定封她一个县主。

    不封郡主,是因为怕她到了张家拿大,如果是那样的话,这就不是成人之美,而是坑了自己娘舅家。

    对这个决定,张氏自然是赞同的,张家是本分人,虽然不算大富大贵,却也不会亏待了宋淑英。要是宋淑英仗着封了郡主,在彭城伯夫人面前拿大,反而不妥。

    因为有这份册封,今日王彦也随同朱瞻基一起前来。

    这种场合,威风十足,霸气凌然的王彦要比小白脸的李亮合适多了。

    因为要接受册封,宋淑英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了大堂接受册封,王彦念完了圣旨,自有内侍将县主服饰,仪仗,包括嘉赏的田地,俸禄等一一奉上。

    宋淑英与母亲安成公主跪拜,因为安成公主是姑姑,朱瞻基虽然接受了她的礼,却也跪拜还礼。

    宋淑英在朱瞻基跪拜下去的时候,就连忙躲在了一边,不敢受朱瞻基的礼。

    朱瞻基看她落落大方,英姿飒爽,姿色也不俗,也为张威感到高兴。

    仪式之后,西宁侯府就奏乐开席,戏台子也开始了唱戏。

    朱瞻基被拱卫坐在大殿的上席,同一桌的不是公爷,就是侯爷,伯爵都没有资格上桌。

    酒过三巡,英国公张辅开口说道:“殿下,如今这金银禁运,以后各家难免有人人自危之感啊!”

    这句话是其他勋贵拜托张辅问的,张辅也事先跟朱瞻基汇报过的。

    所以朱瞻基早有准备,故作沉吟了一番,




第八十二章 目光
    在张家,朱瞻基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卡尔索利。

    在朱瞻基从西洋带回来的一万三千多欧洲人和阿拉伯人里面,卡尔索利可以算是混的最好的一拨人之一。

    索菲亚抛开长相,性格温和,又有大明女性缺少的坚韧大气,很快就赢得了原本是小户人家的老彭城伯夫人的喜欢。

    老彭城伯夫人性格直爽,要不是女儿成了太子妃,就是农村那种热闹人。

    这种性格在皇家是很讨喜的,要不然,她也不会得到朱棣的喜欢,允许她出入宫廷。

    而她虽然成了彭城伯夫人,却也闲不住,整日在贵族里面做媒,这让她得到了好人缘。

    张武随着朱棣出征,她优宁维喜欢上了索菲亚,丝毫不嫌弃她是个西夷人,不仅没有把她关在家里,还整日带着她出门。

    直到发现索菲亚有了身孕,才好吃好喝地伺候起来。

    因为她的关系,卡尔索利也被张家接受了,贵族都接受了卡尔索利,官员们就更接受了,这对他融入大明有着很重要的帮助。

    虽然许久没有见他,但是他也听到了不少关于他的消息。他如今主持的竞技场建设,已经完成了地基浇铸,开始砌墙了。

    这个竞技场一开始还不引入注意,但是当脚手架搭建起来,高度超过十米以后,就吸引了无数大明百姓去看稀奇。

    论高度这个竞技场跟报恩寺塔不能比,那个可是有二十层楼高。而竞技场,最多只有二十多米高。

    但是在此之前,除了城墙,还没有任何一栋建筑有这么大。长度超过了两百米,宽度超过了一百米,这样的建筑可以算得上是庞然大物了。

    以前的时候,工部不少人,包括吴中在内,对朱瞻基让卡尔索利担任总工还有些不服气。

    但是在高度结构上,西方的确有东方工匠需要学习的技术。

    如今工部的那些人也都服气了,这让他的日子过的更加逍遥起来。

    因为谁都知道,技术官员在大明属于低级官员,卡尔索利就是再有本事,也成不了大员,对其他人都没有威胁。

    现在他有朱瞻基这个后台,女儿又嫁到了彭城伯府,不是涉及到巨大的利益,没有人会跟他起纷争。

    而他还处于了解大明的阶段,自然不会涉及什么巨大利益,所以没有人会为难他,现在过的开开心心。

    等老彭城伯夫人赶走了围在他身边的勋贵们,让心爱的外孙休息一会儿,朱瞻基才有空把卡尔索利喊来聊了几句。

    卡尔索利还没有学会委婉,能跟朱瞻基说话,他就开心不已,直接问道:“殿下,据说皇宫和天地坛是最辉煌的建筑,可是这两个地方我都进不去,能不能给我一份手书,让我进去看看”

    平日里最维护朱瞻基形象的李亮都被忍不住逗笑了,丝毫不觉得卡尔索利是冒犯了朱瞻基。

    王彦更是笑的眼泪都差点出来了。“殿下,这个老卡真是二杆子脾气啊。”

    卡尔索利早就习惯了大明人称呼他为老卡,他不仅无心纠正,还感觉这是一种亲切的称呼。

    他这个时候也顾不得王彦他们的嘲笑,盯着朱瞻基的脸,想要得到一个答案。

    朱瞻基笑着吩咐道:“王太监,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只要不是敏感区域,就对老卡开放,包括建筑图纸。希望过不了多久,就能给我大明培养出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大师。”

    对科学技术保密,但是对建筑设计,朱瞻基并没有保密的心思。他身在还希望大明的建筑风格能直接传播出去,影响到世界上的每个国家。

    文化输出,在后世是每个国家都在尽力去做的,如今这个时代还没有人注意到这个方面,但是朱瞻基不会疏忽。

    当全世界都以大明的建筑风格为美,当全世界都以学习大明的文化为荣,那个时候的大明,自然也就走到了世界的顶端。

    皇宫和天地坛在这个时代是最为神圣的场所,但是在朱瞻基看来,也就是那么回事,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只要卡尔索利不是去故意亵渎这些场合,让他去观摩学习,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张家的婚礼举办的非常热闹,有张氏和朱瞻基亲自坐镇,文武大臣们哪个都给几分面子。

    不过婚礼还没有结束,宫中的孙林又传来消息,前往亚欧边境的唐赛儿她们,与一个瓦剌部落,发生了一场大型冲突。

    神奇的是,面对四千多轻型骑兵的冲击,他们赢了。

    朱瞻基曾经多次想过唐赛儿她们会面对金帐汗国各部落的袭击,从两百年前,蒙元人建立金帐汗国,如今的金帐汗国早已不是原本以蒙元人为主体的部落联盟了。

    洪武十三年,白帐汗脱脱迷失借助帖木儿的力量击败大汗庭的权臣马买,控制了钦察汗国的主要疆土,成了钦察汗国大汗,从此钦察汗全都出自白帐系。

    金帐汗国呈现衰败局面,花剌子模、克里木、保加尔逐渐从金帐汗国中分裂出去,金帐汗国同时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的侵袭。

    但是,他们依旧控制了东起额尔齐斯河西部,西到斡罗思(俄罗斯)西北部、乌克兰,多瑙河的下游,南起巴尔喀什湖西部、里海北部、黑海,土库曼斯坦西北部,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地方(包括诺夫哥罗德)等地。

    即便是帖木儿国,能控制的区域跟他们比起来,也相差甚远。

    朱瞻基一直将金帐汗国当做大明在陆地上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因为俄罗斯,就是源自于他们之中的莫斯科公国。

    这个如今还是一个小型地方势力的公国,在后世却因为对土地的贪婪,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朱瞻基对金帐汗国关注,却没有想到,反倒是如今大部分部落已经归附大明的瓦剌人,主动袭击了唐赛儿他们。

    “回宫,我要知道战斗的整个过程,他们是在哪里发生的战斗,如今那个部落逃向何处。”

    古今地名的不同,让朱瞻基在很多时候看到情报,也不知道位置。只有看到地图,朱瞻基才会知道,原来这场战斗发生在这里啊……

    五千山东健儿在抵达北明山以后,他们受到了监军亦失哈的欢迎,就连一直在外联络各部落的郑亨,都还回来见了他们一面。

    他们顺利地从亦失哈的手里接收到了朝廷为他们准备的各种武器和火药,食盐等物资,然后不顾亦失哈的劝阻,在北明山只是休整了两天,就踏上了漫长的西进之路。

    在朱瞻基的安排下,他们这五千人本来可以在北明山接受一个月的正规培训。但是不论是林三,还是高羊儿他们,都担心自己的兄弟被朝廷拉拢,根本不敢接受朝廷的培训。

    但是,他们并没有拒绝朝廷的兵书,以及派出的培训人员。

    他们这些人只有少部分的山贼和土匪,大部分都是老实本分的百姓,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行军布阵。

    他们不敢在北明山接受培训,但是不代表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短板,准备利用前往唐林城的这几个月时间,好好地训练一番。
1...208209210211212...2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