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每个字母用四个符号来注释,通过接收点和横杠,就能确定字母。
然后根据符号确定一个个,联系起来形成拼音,这样就能形成一封电文。
这个时候,他庆幸自己弄出了拼音字母,要不然,光是分解汉字,想要弄一套字根出来,又是非常艰巨的任务,而且错别率更高。
济慈的任务就是如何利用电流的传输以及中断来传输信号。
而朱瞻基只记得一开始的电报机是通过信号传输,在纸上打孔来区分字母。
但是在技术上,他是一点忙也帮不上。
将原理告诉了济慈,朱瞻基就只能等他研究透彻以后,能用线路进行电报机的试验。
至于无线电传输,那根本是不敢想的。
而朱瞻基的大部分精力,全部放在了男人最喜欢的玩具,真正的枪支制造上面。
不管是手枪也好,长枪也罢,其实制造并没有多么复杂。
在后世许多技术达人,自己用一台车床,就能造仿六四,并且跟真枪差别不大。
枪支的好坏,主要作用在工艺以及材质上面,大不了就是质量差一点。
相比之下,子弹才是真正的难以制造,因为加工工艺和化学原料,即使放在你面前,你也仿造不出来。
就像底火用的雷酸汞,那玩意你不懂化学,根本不知道是什么。还有子弹里面的发火药,那也不是不懂化学的人能造出来的。
但是,现在有了蓝烟,这些问题她都能解决,朱瞻基也就要解决加工工艺了。
不管什么枪支,主要就是由枪管,击发连动结构,握把三部分组成。
在加工工艺上,击发连动结构的设计和构架精密度都非常重要。
但是在材质上,枪管的耐磨性最重要。
相比之下,握把的加工就简单多了。
蒸汽机的发明,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枪管的加工难度。
原来用水车带动车床,经常会出现动力不足等问题。但是蒸汽机的动能转换效率要高的多,这让原本一些纯钢制造的枪管一次性加工,也变成了可能。
而且,现如今因为车床切刀的研发,发明的锰钢,在制作钻头,刃具的时候,都有了新的突破。
也就是说,连枪管里面的螺纹膛线,加工起来都不是问题。
这种工艺也非常简单,只需要固定铣刀,然后在车床递进枪管的时候,呈旋转状递进就可以了。
但是再简单,也需要对相应的设备进行改进,使之能够对配件量产化。
朱瞻基没有想过能够一次性造出能自动退膛弹壳的自动步枪,如今铜的产量还不足,弹壳还要进行回收,自动步枪更耗费资源。
在世界各国还没有火枪的时候,一把毛瑟1898就能无敌于天下了。
枪支内部的联动机构对外行来说一窍不通,但是对朱瞻基来说,却没有半点艰难。
他前世对世界各国枪支都非常熟悉,,闭着眼都能把一把枪拼装起来,所以对这些配件都非常熟悉。
击铁、扳机、联动机件,弹簧,一把枪的内部,主要就是这些构件。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先用手工做出一把枪来,然后调整各个配件的尺寸,确定配件的型号,然后根据这些型号的配件,改进车床的加工模具。
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对手枪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了长枪。
他现在就很有把握,能给自己做出一把博莱塔92,这也是他前世最喜欢的手枪。
至于长枪,他玩的最多的是新加坡新世纪生产的sar-21全自动步枪,那种枪,以现在的技术,想也不要想。
这样一来,复杂的做不出来,简单的他不熟悉,各种配件的定型,还需要研究一段时间。
每日上午处理公务,一到下午,朱瞻基就绝对在下马桥农庄,摆弄他的玩具。
马迪这段时间又开始充当他的好学生了,看到朱瞻基在图纸上面涂涂改改,就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
要不是实在喜欢他,朱瞻基烦的恨不得一脚把他踹出去。
长枪还没有眉目,朱瞻基首先就已经完成了一把博莱塔。
在工艺上,这把枪绝对比不上后世的工艺,材质上,也不可能有后世耐磨。但是有着大明最优秀的工匠们联合打造的这把枪,绝对也有二十世纪初的水准。
第九十章 技术封存
重新设定膛线的缠距,对于已经拥有了加工工艺的大明来说,并不困难。无非就是调整枪管递进的转速,就能得到不同缠距的膛线。
当天晚上,工匠们就已经重新车了几根枪管,然后连夜进行了淬火处理。
第二天下午,朱瞻基又来到羽林卫学的靶场,将几种不同缠距的枪管依次试了一遍,确定下来了最合适的一根。
长枪的缠距比手枪要重要的多,手枪射程有限,关键的是初速与动能。
但是长枪除了初速,还有最关键射程以及子弹旋转度,旋转的程度,也决定了子弹的精度。
试验出了最佳的膛线设计,这支长枪才算是完全定型。
接下来,就需要根据弹道的弧度,确定枪支的准星。
任何枪支,子弹的弹道也是带有弧度的。枪管口的准星,都是根据弹道的弧度,进行计算以后,然后才会进行定型。
对一个外行来说,只需要三点一线,就能准确地将子弹射到目标,但是对枪支设计师来说,准星的调整,其实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计算过程。
而这个时候,全京城的勋贵与将领们,也都得到了消息,殿下又研发出了更新式的武器。
对于一个不了解枪械的人来说,火铳已经是他们能想到的最厉害的武器。
任何一个经过训练的新兵,经过最多三个月的培训,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火枪手。
而火枪的威力虽然略有不足,射程跟长弓差不多,但是因为覆盖面大,使用方便,远比一个优秀的弓箭手更容易形成威胁。
一把威力强大的弓箭,需要三年的时间才能制成,而一个优秀的弓箭手,更是需要多年的训练。
火枪的出现,让大明士兵的身体素质与那些草原民族的差距已经消失。
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培训,一个虚弱的大明士兵,就能打死数倍于自己的骑兵,壮汉。
这几年,大明之所以能够牢牢守住北明山,让草原部落不敢再反复造反,靠的就是火枪那无法抵挡的威力。
再厉害的骑手,再厉害的射手,面对大明的火枪,都失去了威胁。
特别是大明发明了铁丝网之后,这种可以随意转运,布置的带毛刺的铁丝网,让草原人引以自豪的机动能力都失去了。
曾经的草原恶狼,只能像一个温顺的绵羊。
在听到朱瞻基弄出了新式的武器之后,威力远远大于过去的火铳,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调动了起来。
可是当金阔亲眼看到这把枪的威力的时候,却跪了下来,请朱瞻基封存这把枪,并且将技术封锁。
在名气上,金阔远远比不上王彦,郑和他们这些从永乐朝初期就驰名中外的七大太监。
但是,他却是朱瞻基手里最值得信赖的太监。
从朱瞻基小时候的照顾,到去宁波帮朱瞻基主持贸易,现在帮朱瞻基当大管家,金阔一直做的非常不错。
他的命运跟朱瞻基紧紧绑在了一起,绝不会有二心。
现在,朱瞻基的身边,除了李亮不是金阔的人,咨情司的孙林,刘万,他们都是金阔的徒弟。
这种休戚相关的关系,让金阔总是全心全意为朱瞻基着想。
他的理由就是这种枪的威力远远超过了如今的安保能力,这会让朱瞻基以后在公众场合的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
朱瞻基弄出火枪的目的,是为了让大明的武力更强大。但是现在,这种火枪的普及,对大明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反倒会形成威胁。
以普通火铳来说,因为用火药发射五六颗铅弹。这种火药威力不够强大,密封也不够好的火铳,射程最远也就两百米,而且一百米后几乎失去了致命性。
所以朱瞻基不会怕有人暗杀,以他的能力,一百米外的暗杀,几乎伤及不了他,而拿着这种长火铳,几乎也很少能靠近他一百米之内。
但是这种新式的火枪,采用的八毫米弹头,射程达到八百米,四百米以内就有致命的杀伤力。这也意味着,如果有人想要暗杀他,将会很难防范。
金阔认为大明火器已经无敌于天下,这种超出了防范能力的火枪,是不该出现的。
既然普通的火枪就已经让其他国家无法抵挡,已经是站在所有武器顶端的存在,他何必弄出这种对自己有威胁的武器呢
他虽然一直为了华夏复兴这个伟大的目标在奋斗,但是在内心里,他其实一直都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他也从来没有把其他人的利益,置于自己之上的崇高精神,所以所以推广这种火枪的想法,变的犹豫了起来。
这天晚上,朱瞻基在书房独处了一个时辰。最终决定,新枪照常展示,但是普及,再推迟一段时间,最起码等朱棣回来,看看他怎样看待这种新武器。
朱棣虽然是个最大的战争贩子,但是他在政治与军事之间的分寸把握,还是比较有手腕的。
在原本的历史中,他就非常重视新武器的开发,火炮,火枪,在他的手中都发扬光大。
但是到了朱高炽,朱瞻基上台之后,火器的研发得不到重视,火枪的制造越来越差。
如何在稳固统治与增强火力这个矛盾中掌握平衡,朱瞻基不可能求教别人,只能求教于他。
有了这样的想法,朱瞻基就直接传令,将这次参与新枪,特别是子弹制造的工匠,全部圈禁起来。
在朱棣回来之前,他们将会暂时失去自由,不能离开下马桥农庄。
虽然没有新火药,没有底火,他们也制造不出有威力的新枪。但是这种加工工艺本身,就是最大的秘密。
有了这样的想法,剩下的一点雷酸汞,就被朱瞻基全部安排生产圆头的手枪弹,这把十五世纪的博莱塔手枪,是他在这个世界不受威胁的最犀利武器。
而这把枪的弹道,精准度还需要再调整,需要大量的子弹来练习。
下马桥,羽林卫学。
“李子风,你消息灵通,前日殿下还说让所有人观摩新武器,为何今日却又封锁靶场啊”
“这我可不知道……”十五岁的李子风还有着少年的张扬,忍不住又低声说道:“既然殿下要保密,肯定有保密的理由。想想我们应天府有多少……最少有数万他国使节吧,要是让他们学了去,岂不是我大明大患。”
与他说话的是武康伯之子徐勇,小家伙深以为然地说道:“这应天府的夷人实在太多了,除了东瀛和朝鲜小娘子之外,我认为殿下该把那些夷人都赶走。”
另一个小家伙不屑地说道:“你懂个屁,殿下难道没有你懂只有让夷人见识了我大明的繁华,才能让四夷归心。光靠打,你打的过来吗”
徐勇怒笑着搂住了对方的脖子,冷笑着说:“赵方,几日没练,你胆子见长啊!”
李子风连忙掰住了他的手说道:“别欺负赵方,他身体不好,你赢了也是胜之不武。”
赵方是忻城伯赵彝之后,当初他祖父赵彝任徐州指挥使,因为杀运丁,盗军饷,被革职流放。
恰巧他重病没有来得及医治,落下了病根。
其祖后来在吕梁遇地龙翻身,大灾救人无数,得以官复原职,恢复了爵位。不过他这身体却一直比寻常人虚弱一些。
但是赵方虽然身体不好,却是聪明伶俐,诡计百端,是他们之中有名的神算子。
徐勇本就是跟他闹着玩,松开了他的脖子笑道:“任你计谋多,也要李子风来救你。”
赵方不服道:“有本事你跟李子风打,欺负我这个病秧子算什么。”
校场那边突然传来一声枪响,这种枪响比寻常的火枪要低沉一些,然后就听到传来了一阵欢呼声。
这些小家伙一个个也不说话了,好奇地盯着校场的方向。
李子风叹道:“也不知道新枪是什么样子的,要是能让我打两枪就好了。”
其他人也都是连连点头,一个个脸上露出羡慕的神色。
而在校场那边,隔着两百米,朱瞻基一枪正中靶心,子弹穿过了一寸厚的木靶,留下了一个孔洞。
看到这一幕,所有的勋贵,将领都咋舌不已。
如今的火枪,只有五十米以内有杀伤力,超过一百米,即使打中要害,也只能伤,死不了。
不过因为是铅弹,这铅弹进了体内,是个要死八个,还有两个命大的,也要残疾。
所以如今的火枪威力,已经足够厉害了。
但是这种火枪,虽然只是一颗子弹,但是似乎,打到人身上,就会没命啊!
而且,距离远了一倍。
不,还不止一倍。
朱瞻基打了一枪,就有羽林卫的护卫扛着靶子回到了人群处,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射击的效果。
有人夸枪好,也有不少人夸朱瞻基的射击准。
朱瞻基挥了挥手,止住了众人的议论,又说道:“有话稍后再说,再来试试三百米和四百米的距离。”
前方的人群立即散开,让出了一个扇形的空地,但是他们一个个的脸上都带着疑惑。
这三百米,四百米,一个人形的靶子,看起来比黄豆大不了多少,真的能打中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