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这个滑翔翼虽然是精工制作,但是没有经过后世的力学测试,所以重心还是有点难以掌握。

    加上材料不能让人放心,朱瞻基也不敢飞的太高,就控制着大约五百米的高度,在天上滑翔。

    他也看到了下面的人群,不过却没想就此下去。因为他的身份,这次玩一次,就绝对不会有下次了。

    好不容易才又能享受一下在天空翱翔的感觉,当然要过足瘾。

    操控着滑翔翼,朱瞻基开始向着京城的方向飞去。就这样在天上飞一圈,虽然会带来一阵恐慌,但是让那些人知道是自己在天上飞,恐怕就更相信自己是天命所归了。

    有了这个想法,他索性降低了高度。但是也不敢将的更低,因为太低,出了意外的话,连降落伞都来不及打开,恐怕人就掉下去了。

    保持着大约两百多米的高度,朱瞻基向西飞去。首先入目的就是金碧辉煌的皇宫,这里位于京城的东南角,想要飞到城市里去,要先经过皇宫。

    这个时候,早朝已经结束,朱棣与户部的几位大臣正在议论着为交趾作战筹款,听见了外面传来的一阵阵的惊呼。

    王彦和李谦这两个面对千军万马都不形于色的狠人,这个时候屁滚尿流地跑了进来。“陛下,陛下,快出去看天上”

    朱棣站起身来,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天上有个人在飞像是太孙殿下。”

    朱瞻基搞的大翅膀已经几年了,从来没有飞过,但是宫里的人基本都




第一一三章 惩罚
    西宫内,一帮宫女和秀女也都吓的够呛。特别是几个从朱元璋时代活到现在的老嫔妃,这会儿一个个都跪在了祖宗堂里面,小声地祈祷。

    但是这些秀女们一个个十几岁的年纪,正是活泼的时候,惊恐过后,就只剩下了好奇。

    “刚才那个就是太孙殿下啊,他竟然能飞上天”这是天真型的。

    “要是殿下能带着我一起飞,那就死而无憾了。”这是浪漫型的。

    理智型的却道:“殿下乃一国储君,岂可轻易涉险,以后要多劝劝他。”

    孙娴轻轻按着自己的胸口,刚才他一开始就看清楚了是太孙的身影,吓的心差点都要飞出来了,现在都还没有平息。

    作为内定的太孙妃,她的身份几乎已经众人皆知了,所以她的身边总是聚集了一大帮秀女,提前做好感情攻势。

    而她作为地位最高的那个,也需要笼络一部分人,巩固自己的权威,所以算得上是一拍即合。

    这个时候,众人也都好奇地询问关于朱瞻基的一切。

    她略带自矜,选择性地说了一些朱瞻基的趣事,逗的一帮秀女春心萌动。

    蓝烟如同出魂了一般,一个人傻坐在院子中间的石凳上,还在想着刚才的情景。“为什么太孙能飞上天,真的因为他是天子吗”

    母亲早逝,父亲忙于生计,她从小就只能从书上面来了解这个世界。可是人能上天,已经完全颠覆了她的世界观。

    只有还不满十四周岁的马欣最为自然,因为她早就知道,自己的哥哥跟太孙在制作能把人带上天的大风筝,这个风筝,可能就是自己的哥哥做的呢!

    但是正因为年纪小,又知道一些内情,所以她想跟着太孙一起上天的愿望也更强烈。

    兴庆宫内,张氏哭哭啼啼地拿着一个熟鸡蛋,在朱瞻基的眼眶上滚着,还注意着不让自己的眼泪滴到朱瞻基的身上。

    “基儿如此行险,可曾想过你皇祖父和父王”

    朱高炽也心有余悸地说道:“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

    “父亲,母亲,孩儿知错了”

    “身上可还有伤”

    “孩儿皮糙肉厚,不妨事。”

    外面传来了一阵喧闹声,朱高炽向外看了一眼,鼻腔里面哼了一声。

    朱瞻基有些好奇,探头望去,只见太监以李亮为首,护卫以韩进为首,包括一清子,玄真,杨章德他们,将近一百人,一个不少被押到了院子里面跪下。

    还有一个编外人士马迪,也被押了进来。他是第一次进皇宫,战战兢兢,泪流不止,引人发笑。

    王彦站在门口的台阶之上,大声叫道:“尔等身为朝廷命官,护卫殿下,却不能谆谆引导,置殿下于险境。每人重打二十大板。李亮,韩进,一清子,玄真四人,加倍。”

    一百多人在院子里就被摁在地上,每个人有两个内侍伺候。他们被拔下了裤子,露出了各式各样的屁股,抡起了大板,就啪啪啪地打了起来。

    还别说,这场面也挺壮观的。那些宫女一个个都羞的不敢出来,只听见一声声的闷哼声此起彼伏。

    没有一个人敢哭叫,敢哭叫出声,说不定还会加倍狠打。

    朱瞻基的心里也有些后悔了,眼看滑翔翼做好了,他就有些得意忘形。要是只在农庄那边飞一圈也没事,偏偏要显摆飞到皇宫这边来。

    现在连累这一帮下属,一个个都要受惩罚,实在有些过意不去。

    其他人倒还好,能进到皇宫的里面来,这对他们就是一个殊荣。在这里挨一顿打,说出去也是光荣。

    只有出家人玄真羞愧欲绝,身为出家人,现在被扒了裤子打四十大板,真是没脸见人啊!

    一帮人挨完了板子,就被架了出去。

    马迪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罪,虽然只是二十大板,已经觉得下半身都不属于自己了。

    身上太疼了,他有些委屈,眼泪哗哗地流着。

    他被两个内侍架着,原本还跟着其他人一起,但是出了兴庆宫,却又被架着向三大殿行进。

    他这会儿虽然有些迷糊,但是也看出这不是出宫的路,忍不住低声呢喃道:“这是要去哪儿”

    一个内侍笑着说道:“恭喜小官人了,是陛下要见你,记住一会儿可千万不要失态。”

    马迪彻底懵了,原本还在流的眼泪也被吓的收了回去。

    皇上啊,这可是皇上啊!前几日父亲在方山窑见了皇上一面,还受到了皇上的勉励,回来就得意无比。

    自己也能见到皇上了吗还是单独接见。

    不过,接见的地方让马迪有些失望,因为这不是哪座大殿,而只是兴庆宫外面的一块空地。

    重重人群围着那个将太孙带上天去的滑翔翼,却没有一个人敢靠近。

    朱棣这个时候就围着这个两米多高,像一个大翅膀的滑翔翼细细观察,想要从这些构架上面看到能上天的秘密。

    第一眼看到这个东西能载人上天,朱棣的心里其实震撼不比任何人小。只是当时担忧朱瞻基,所以掩饰住了这种情绪。

    待朱瞻基没事,他也发泄了一番,这个时候,就觉得此物甚妙了。

    能够把人带上天,下面的人却箭射不及,甚至连神机营的火铳都无法形成威胁。

    如果此物能遍布军中,此后想要了解敌情,将易如反掌。

    所以,在了解到这个东西主要是马迪做出来的时候,他就有心问问他。至于朱瞻基那边,现在面子上还有点拉不下来啊



第一一四章 选定
    朱瞻基的要求不高,制作这点墨块对工部来说简直是举手之劳。看圕閣免費槤載亅丶哾閲讀網ns当天就安排了几个人加班了一夜,用石墨粉,加上香料,少许的松香制作了墨料。

    然后将这些墨料放进了用木制的圆形凹槽里,再放进热砂里面散发水分。

    第二天的中午,制作出来的第一批五十根石墨条就送进了宫中。这个时候,朱瞻基的第一遍的孝经,都还没有写到三分之一。

    他用一张硬纸将石墨条卷了起来,只露出一小节,然后在纸上试着写了几个字,效果还不错。

    他抽出一根石墨条交给了身边的小太监说道:“让工部研制更细的石墨条,大约两毫的直径最佳。然后这跟石墨条你去交给在夹江的马致才马所副,让他研究用机床钻出相应的木条。然后将木条切开,将石墨条包住,再粘合起来。”

    铅笔从正式发明出来的那天开始,一直到21世纪,几乎都没有变化过。

    而现在有了机床,大批量生产铅笔应该不是一件难事。有了铅笔,小孩子上学,学写字就会降低学习成本,这也算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了。

    朱棣当然也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还试着用纸卷起来的铅笔写了几个字。“此笔虽然写不出字的风骨,倒是简单好用。这小猴子,脑袋倒是好用的很,就是喜欢搞一些歪门邪道。”

    史记官却是如获至宝,他跪下禀道:“陛下,臣请将此笔赐予微臣,此笔只需经过改进,就能便于记载,更容易携带,可随时随刻拿出就记。”

    朱棣楞了一下点头说道:“朕倒是没有想到这里来。方便。仅此一个理由,这石墨笔就可推行全天下啊。”

    而就在朱瞻基在兴庆宫奋笔疾书的时候,他上天的新闻也在应天府传播了开来。

    洪武年间的万户这个时候也被提了起来,当时他是用火箭带着自己上天,结果却被摔死。

    太孙不仅上天了,还能平安地下来,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当日朱瞻基上天看到人可不是一个两个,应天府东侧最少有十万人看到了他在天上的身影。

    关于他的传闻也就越来越多,而且传的也越来越邪乎。甚至有一些恶意的传言说朱瞻基才是真正天子,朱棣应该主动让位这样的说法。

    锦衣卫就是打探小道消息的专家,几天下来,在京城就抓获了不少居心叵测之人,而这些人竟然全部都是有心人花钱雇佣的。

    朱棣为之大怒,着令严查此事,但是因此却弄的人心惶惶,这样的传言似乎被证实一般。

    朱瞻基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只是脑袋一转,就笑了起来。

    这件事离不开自己那个二叔的手笔,不过想要依靠这件事就想破坏自己跟朱棣的感情,那也是妄想。

    “金阔。”

    “老奴在。”

    “去告诉皇爷爷,就说让马迪训练一幼军健壮军士,于风和日丽之时,在应天府再飞一次,此传言自散。”

    现在只有朱瞻基一个人上天,就把他传成天子,那换一个普通的孤儿呢

    众人见到普通人都能上天,这传言自然是散了。而且这还能激发人们的上天热情,一举两得。

    这件事原本是马迪最合适,因为朱瞻基让他做这个滑翔翼的时候,每一个部位的功能都要让这个设计师明白道理,所以马迪对控制这个滑翔翼最熟悉。

    但是马迪年幼体弱,力量不足。而且这个小家伙可是难得的人才,所以朱瞻基才舍不得让他上天,要是出点差错,这损失可就大了。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是只要看这件事谁是利益获得者,就知道幕后之人是谁了。

    朱棣也无心追究朱高煦的罪,毕竟他对这个儿子也是心有愧意的。靖难之时,这个儿子出生入死,屡立战功,但是现在却只能发配到青州。

    他没有追究朱高煦责任的心,但是这个传言想要平息,让人不再议论也是一件难事。

    听了金阔的建议后,他也不得不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法。

    随即便下令:“着司天监挑一吉日,在应天府送人上天。”

    此时正是黄梅季节,应天府多雨,所以也给了马迪足够的时间来教人技巧,进行训练。

    而锦衣卫在京城各处张贴皇榜,昭示将于端午节前后,将会再送一幼军军士上天,也让许多人都傻眼了。

    原来普通人也能上天啊!

    这样一来,所谓朱瞻基是真正天子的传言,不攻自破。

    朱瞻基在兴庆宫憋了半个月,总算是把孝经给抄完了。

    他虽然被禁足,但是许多工作也不能不做。夹江工业区建设,工作指导,下马桥农庄的研究院组建,海军的全国性排查,重组,组建工作组分赴各地水师监督,领导改组计划,这都需要他来操心。

    所以足足抄了半个月的孝经,才把这九万多字给抄完。

    而这个时候,为他挑选出来的五十个妃子,已经全部挑选了出来。

    而剩下的两百五十人,也没有直接全部放出宫。征求了她们的意见后,想要回家的就发放路费送回家。愿意留在宫中的就会安排在宫中当中层宫女,作为朱瞻基选妃的备胎。

    往常的时候,这些秀女们几乎都会选择回家。在皇宫经历这么一遭,哪怕是没有选上的,但是能进入最后环节,说明没选上不是因为姿色,只是因为运气。

    回家了之后,她们这些人也是身价百倍,百方求娶。

    但是太孙搞了这么一遭,这一次竟然还有小半秀女不愿回家,哪怕是当个备胎,也想留在宫中。

    &nbs



第一一四章 选定
    朱瞻基的要求不高,制作这点墨块对工部来说简直是举手之劳。看圕閣免費槤載亅丶哾閲讀網ns当天就安排了几个人加班了一夜,用石墨粉,加上香料,少许的松香制作了墨料。

    然后将这些墨料放进了用木制的圆形凹槽里,再放进热砂里面散发水分。

    第二天的中午,制作出来的第一批五十根石墨条就送进了宫中。这个时候,朱瞻基的第一遍的孝经,都还没有写到三分之一。

    他用一张硬纸将石墨条卷了起来,只露出一小节,然后在纸上试着写了几个字,效果还不错。

    他抽出一根石墨条交给了身边的小太监说道:“让工部研制更细的石墨条,大约两毫的直径最佳。然后这跟石墨条你去交给在夹江的马致才马所副,让他研究用机床钻出相应的木条。然后将木条切开,将石墨条包住,再粘合起来。”

    铅笔从正式发明出来的那天开始,一直到21世纪,几乎都没有变化过。

    而现在有了机床,大批量生产铅笔应该不是一件难事。有了铅笔,小孩子上学,学写字就会降低学习成本,这也算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了。
1...4243444546...2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