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只盼太孙大人大量,不要将他放在心上。
刚因为立了大功,有些漂浮的心,这个时候也沉入了谷底。
站在一间单独的矮房前面,庄敬拍打了一下自己的衣裳。可惜的是,这个时候没有一套飞鱼服,否则,穿一套飞鱼服出现在这些倭寇的面前,会更加有气势。
京极持岗也看到了被众人簇拥而来的庄敬,这个他原本就觉得当一个侍卫有些屈才的大明人,这个时候被一队大明士兵簇拥在中间。
京极持岗就是再愚蠢,这个时候也知道了对方的身份不一般。而且这次自己一行还没有去到大明,就被围剿,说不定也跟他有关。
但是这个时候,他一点也不敢恨对方,因为他能不能活下来,就要看对方的心意了。
他要抓住这跟救命稻草,才能活下来。
当值守的卫士打开了房门,京极持岗连滚带爬地跑了出来,跪在了庄敬的面前。
只是通过翻译的三言两语,京极持岗就已完全拜伏在了庄敬的面前。庄敬不怕他的反复,因为他有足够的自信,控制这个他了解了所有底细的年轻人。
不过,当他们出现在其他倭寇面前的时候,引起的缺少仇视,嫉妒,与爱恨难明的巴结。
京极持岗畏畏缩缩,可是庄敬却丝毫不在乎这些目光,很快在人群里发现了被隐隐围在中间的早田左卫门大郎。
在十余人的簇拥下,庄敬穿越了众多仇视的目光,来到了早田左卫门的面前。
轻轻点了一下头,庄敬彬彬有礼地说道:“早田阁下,来自大明锦衣卫指挥佥事庄敬向你问好。”
早田左卫门的运气不算好,在炮击时,他的座驾遭受了大量的炮弹袭击,伤己了左臂,这个时候被用两块木板夹住,固定在胸前。
看到庄敬的出现,他深深叹了口气,站起身鞠了一躬说道:“虽然知道大人并非常人,但是以四品之尊,隐身于东瀛,想来所图甚大。”
第一五八章 谋划
“殿下,奴婢差点以为,这次就再也见不到殿下了。”几个仓皇的身影一进门,就跪在了地上。
朱瞻基和声和气地笑道:“此番你受惊了,不过你也不可因此记恨锦衣卫。他们可是得了孤的授意,才没有联络你们,怕的就是你们这边泄密。”
“奴婢不敢……”
领头的奉御常坤抬起头来,那肉麻的眼神让朱瞻基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麻蛋,被一个太监这样看,真是有点瘆人。
他们几人是属于宁波市舶司派驻到济州岛的采买人员,还有一队宁波镇海卫的士兵负责保护他们。
倭寇来袭,他们匆忙逃进岛内,见到大明舰队清剿了倭寇,这才连忙回来。
既然见了朱瞻基这个顶头**oss,当然要哭诉一番,在朱瞻基的面前留下一点印象。
不论什么时候,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打发了他们离开,朱瞻基又等来了前来报道的赵永亮。
这次羽林卫大出风头,立下大功的赵永亮也格外精神起来。以前海军将士还有不少人认为他们是花架子,但是现在,没有人这样看他们了。
而原本都是依靠身强力壮进入的羽林卫,在接触到火枪以后,他们充分认识到了火枪的强大。这一次的战斗,他们自身只有几个倒霉蛋因为自己操作不慎,熏伤了眼睛,或者是崴了脚踝,真正被敌人伤的,一个没有。
现在海军各卫看他们的眼神都充满了羡慕和崇拜,经此一战,羽林卫的威名彻底打了出来。
他现在已经是羽林卫的都指挥使,只等指挥使何福告老,就能登上指挥使的宝座。
能够成为朱瞻基的私卫首领,他绝对没有高升,离开羽林卫的想法。他唯一重视的,也就是爵位,而这次立下大功,一个伯爵眼看跑不了。
朱瞻基也看出他的精气神都完全不一样了。好好表扬了他一番,勉励他再接再厉,加强训练。
看了看外面的天,冬季天短,这个时候已经快要天黑了。“去召集没有任务的羽林卫汇合,孤要巡阅三军。”
赵永亮应声退下,李亮这才劝道:“殿下,天要黑了,这个时候去军营,安全难防啊!”
朱瞻基不以为然地说道:“这是我大明自己的军队,孤要防谁今日众将士立下大功,孤应当与众将士同欢。”
话虽然这样说,但是朱瞻基也知道,他要巡营,纯粹是瞎折腾。
为了他的巡营,要安排羽林卫防护,还要打乱正在紧张安营扎寨的水师的计划。
不过,他不想等到过几日阅兵才跟所有将士见面,身为海军司令,大都督,他需要用各种手段来笼络军心。
刚出星主府,李亮凑了上来,小声说道:“殿下,朝鲜济州牧使李全求见。”
“不见,让他有事去找郑总兵。”
李全被护卫的卫兵挡在外围,看到韩成他们牵过来了近百匹高头大马。朱瞻基率先骑上了一匹火红的汗血宝马,在众侍卫的簇拥下离开。
不愧是天朝上国啊,这样的高头骏马,在朝鲜都很难凑足一百匹,但是只是太孙出行,就能带上一百匹。
他可是知道,这种骏马虽然远比蒙古马强壮,但是喂养起来也麻烦,一匹这样的骏马,相当于几十个士兵的耗用了。
他也知道自己跟太孙殿下差的太远,想得到接见很难。
但是他也必须要求见,否则的话,光是一个轻视太孙的罪名,他就承受不起。
不要说他了,就是朝鲜的太上王在这里,也必须要第一时间求见。
所以他的求见只是一道礼节的程序,想要谈事,还是要直接跟这次领军的大将,郑总兵来谈。
十万大军,除了必要的防卫力量,大部分都还是留在船上。
现在天寒地冻,岛上根本没有这么多的房子安置将士。
不过,为了烧火方便,吃饭大都转移到了岸上,朱瞻基来巡视的就是设在岸边平地上的伙头营。
上千口大锅灶被整齐划一地建在海边的空地上,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壮观。
即使在船上有热汤供应,受限于条件限制,也只是一人一顿一小碗,再多没有。
现在这里敞开了供应,所有士兵都显得很开心。
而那些耽罗人别提有多羡慕了,他们不敢凑上前,只能远远地围观着。
这里看似杂乱无章,实际
上有着严格的划分。每一口锅对应着不同的军卫,凭军牌领食,走错了位置可没有东西吃。
朱瞻基的到来让所有人都沸腾了起来,不管是有没有领到食物,朱瞻基所经之处,都哗哗地跪下一大片。
军中不兴双膝跪拜,将士们单膝跪拜,以拳击胸,口中大呼:“大明万岁,陛下万岁,海军万岁,殿下千岁。”
虽然不甚整齐,但是这种阵仗带来的权势在握的满足感,是任何感觉都比不上的。
天色一黑,朱瞻基就被羽林卫送回了星主府,这里的一大片区域,也被划进了禁区。
郑和他们一个个都忙的不可开交,大战结束,要清点伤员,
第一五九章 心机
十一月二十八,经过两日的清点,大明水师这次的战利缴获各项数据都出来了。
首先是战俘。根据多方统计,这次的倭寇总人数应该在一万零五百人左右。如今打捞上来尸体三千五百余,俘虏六千八百余人,总数相差不大。
至于差的两百人,也可能是沉入海底,被鱼吃了,也有可能少数趁着天黑潜伏上了岛,但是不影响大局了。
其次,缴获完好千石船三十一艘,另有二十余艘可修复,另有四十艘没有利用价值。
除了战舰,舰队还缴获了大约十几船的物资,除了两艘从东瀛过来的补给船,其余都是倭寇在朝鲜沿海劫掠而来。
朝鲜济州牧使李全还想要回这些战利品,但是没有得到朱瞻基的授意,没有任何人敢说把这些东西还给朝鲜人。
而朱瞻基,根本是李全见不到的。
还给他们,想的美啊!
在他的统治下,大明舰队永远不会再是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冤大头了。
虽然缴获了这些物资,但是对于大明来说,这场仗还是亏钱的,亏的还不少。
十万战士的嚼用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那些损坏的船帆也不在少数。
当然更重要的是,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消耗增多的弹药和弹丸。
弹药暂时无法补给,只能用备用的,但是济州岛有许多火山岩形成的石头堆,这些在后世特殊的地理环境,被朱瞻基一声令下,就地取材,挖了无数用来制造炮弹。
而人手就用那些廉价的本地人,,只需要管饱饭,他们的干劲就非常大。
为了补充这些弹丸,船队准备在这里多停留五天,同时,舰队依旧封锁了整个济州岛附近的海域。
朱瞻基不愿意跟那些闻讯而来的朝鲜人打交道,一个是犯朱棣的戒,更主要是他不愿意让对方继续问他要那些战利品。
现在打仗都还在亏本,这些亏空谁来给大明补
当然,朱瞻基也毫不客气,让对岛上牧情比较熟悉的常坤他们,将岛上那些养殖大户的矮马,以差不多半价的价格,强行买了下来。
这些矮马虽然行路,拉货都差强人意,但是在交趾,西南那边多山的地区走山路,还是很受欢迎的。
对于这一切,李全虽然看在眼里,却也不敢再说什么。
他已经看明白了,这位太孙根本不把朝鲜放在眼里,如果他再敢叽叽歪歪,恐怕就见不到故土了。
不管怎么说,对方剿灭了倭寇,拿走一些战利品,似乎也不算过分。
当然,他不会知道,被大明军队隔绝的高乙德,已经决定了放弃朝鲜这个小腿,来抱大明这个大腿了。
要不是朝鲜人在岛上还有近千人的士兵,朱瞻基早就想把他干掉,省得以后还要给朝鲜人一个解释。
一千人还是稍微有些多了,加上岛上还有不少人是亲近朝鲜的,他总不能把所有人全部都杀光。杀光了,以后谁还帮大明养马养猪呢!
还别说,这里岛上养的黑皮瘦猪,味道还真不错。
倭寇被全部甄别了一番,其中有四千多都是流浪武士,也就是后世的浪人,他们贫无立锥之地,只能出来当海盗。
但是还有两千多人,都是东瀛的大家族成员,或者那些成员带来的家族武士。
在朱瞻基看来,这些人的命运都应该是到草原上修路,但是庄敬递交的计划让他改变了主意。
庄敬的计划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用这些战俘来换大明用的上的财富,只有无利可图的人,才会被送去修路。
但是这个赎金可不是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
大明的舰队押着这些战俘,挨家挨户去勒索,不给钱,就满门抄斩。
当然,如果要给钱,也会让任何一家都濒临破产。
而且庄敬还愿意主动请缨,来完成这项任务。
朱瞻基很快就透过这件事的利益关系,看清楚了庄敬的想法。
首先,这是一次立威,庄敬和纪纲能够通过这次的勒索,建立他们在东瀛的凶狠形象。
其次,掌握了行动权,就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削弱应该削弱的敌人,同时还能扶持一些盟友。
纪纲和庄敬可以不要一两银子,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跟大明争夺利益。当他想要削弱甲方的时候,只需要问跟甲方有仇的乙方要一些报酬就好了。
东瀛刚从南北朝的战争中平稳下来,又遇到幕府新老斗争,内外斗争,各诸侯,藩镇之间仇深似海,他们能轻易索取大量的财富。
这同样能让他们个
人赚的盆满钵满,却不损害大明的利益。
最后的好处,当然是他们能在这个过程中。迅速利用东瀛人自己的矛盾,以及现在日奸的泛滥,拉拢到大批的浪人和贫穷武士,建立属于自己的力量。
这支游离于大明力量体系之外的势力,将会完全属于纪纲和庄敬。
朱瞻基斟酌了一番,决定同意这个计划。
他让纪纲到东瀛的目的,就是为了当一个搅屎棍。现在,他们能够自己想方设法的发展,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只要控制好纪纲和庄敬他们发展的状态,最少在这一代,他不会担心局势会脱离控制。
毕竟,纪纲和庄敬是大明人,他们不是真正的和族,也永远不可能登上金字塔顶。
 
第一六零章 对马岛
一些屠杀的活,当然不好大明自己来做,就连后世的东瀛,也要先搞一个大东亚共荣圈,组建棒子军来掩人耳目,何况现在我仁义礼智信的大明。
除了这个,还有就是贩卖人口的黑活,大明也不方便自己干。
在这个父系社会,将东瀛的女人贩卖到大明,不仅能增加大明的人口,也直接降低了东瀛的人口。
现在的大明比后世某个时期的美国还要受欢迎,连那些小国的国主去了大明,哭着闹着不肯离开大明,更别说那些普通人了。
但是这些事必须要有人来做,还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
现在朱瞻基把这个权力交给纪纲他们,对他们在东瀛充当搅屎棍,又有很大的帮助了。
庄敬一下子就明白了朱瞻基的意思,对朱瞻基的想法更是觉得这是在挖东瀛的根基。
现在的国家,抢的最大资源是什么不就是人口嘛!
要不是济州岛的人实在少,总共还不到十万,还要指望他们养马养猪。否则的话,朱瞻基都想直接从济州岛拉一批女人去大明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