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因为整个北太平洋的洋流,就是沿着顺时针的方向,从北纬五度左右向西流动,到了亚洲东岸,又向北流动,沿着阿留申群岛开始向东流动,一直抵达美洲的西海岸,向南到墨西哥地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流动圈。
这个太平洋洋流的流动范围,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秘密。有了这幅图,仅仅依靠太平洋洋流的流动,就能轻易抵达美洲。
西班牙在两百年后,只是掌握了中间的那条北纬五度的洋流路线,就将美洲的白银源源不断地送到亚洲,换回了无数的奢侈品。
他们在几百年里一直控制着这条路线,也等于了掌握了无数的财富。
一直到真正的蒸汽时代的来临,船舶可以不受风力和洋流的限制了,这个路线才失去了原本的垄断意义。
朱瞻基现在已经有心发展蒸汽机,但是蒸汽机容易做,压力表却难以做。
蒸汽机实际上就是一个锅炉,利用蒸汽产生动力。
相比水力,蒸汽机在动力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只有一点就是水力比不上的。
那就是蒸汽机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不仅可以随地建设,还能安装在车上,船上。
所以发展蒸汽机其实没有技术困难,只需要捅破这层窗户纸。因为现在水力水车的传动系统,其实与蒸汽机没有太大区别,关键就是压力表的制造
但是压力表的制造,朱瞻基就完全没有一点概念了。而没有压力表,锅炉的燃烧没有一个标准刻度,就容易爆炸。
在朱瞻基汇报完毕之后,立功的易信,朱真,黄渊等一众海军将领,都受到了朝廷的表彰。
朱真率领第三舰队,完成了对东瀛和朝鲜的封锁,截获东瀛向济州岛输送的物资两船,在封锁对马岛期间,又截获物资七艘船,并且在两次会战期间,杀敌三千有余,抓获四千有余。
因此,朱真获封瀛洲伯,在瀛洲获封地一千顷,并着力开发瀛洲。
现在的瀛洲,就是后世的台湾,那里如今还是土著人的天下,瘴气横行,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人居住。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能获得一千顷的土地,远超内地受封伯爵的几百亩免税土地。
即便是如此,朱真也激动不已,强忍着才没有流下眼泪。
从一介白身,直接封伯,从今以后,他的家族命运就将彻底改变。
而易信率领的第二舰队,因为和朱瞻基率领的第一舰队在西线,虽然杀死的人更多,抓获的人也更多,但是封赏的时候考虑到朱瞻基和郑和的影响,所以略逊于朱真。
即便是如此,易信也获封中连伯,受封地是被朱棣将对马岛改名叫中连岛的那个岛屿,并且着易信的第二舰队在岛上建立第二舰队的水师基地。
第三个获得封伯的是率领一万三千人在济州岛封锁倭寇的唐敬,他治军严整,行军有度,征战有方,受封济州伯。
不过济州岛星主高乙德还没有与大明完成主权交接,所以他的封地暂时只能挂账,待与高乙德谈好了济州岛投明的条件,才会给他三百顷土地。
最后一个获得封伯的就是朱瞻基的羽林卫指挥佥事赵永亮。
虽然羽林卫刚刚换装火器,但是训练有度,临阵不乱,在济州岛和对马岛都取得了超出所有人期待的好成绩。
所以赵永亮不仅受封家乡的广成伯,受封五百亩土地,还直接顶替了年老的何福,担任了羽林左右卫的指挥使,受命为整个羽林卫换装火器。
如今,朝廷各位大员都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特别是如今的水力机床可以直接打磨枪管以后,火铳的炸膛现象也几乎消失,火器就变的更好用了。
现在的两军交战,根本不需要跟敌人接阵,就能直接用火器将对方击败。特别是这次在济州岛,羽林卫除了几个倒霉蛋自己熏伤了眼睛,扭到了脚踝,竟然无一伤亡,更是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从北平专程赶回来的柳升如今就驻守在了工部的作坊里,每天出来五百根左右的枪管,都被他一一截下,想要全部给他的神机营换装。
除了他们四人,其他受封子爵和男爵的将士也有不少。在朱瞻基的劝说下,朱棣不仅没有取消子爵和男爵的授爵,还准备像朱瞻基说的那样,搞一个终身爵士的级别出来,为这个蒸蒸日上的帝国补充更多的新鲜血液。
但是,这次率军出征的副主帅郑和的封赏,却一直没有确定下来。
虽然朱瞻基想要把他剔除内臣的行列,直接要到海军来,朱棣也答应了下来,却坚决不肯为他封爵,甚至不允许他挂海军都督的职衔。
从明朝立国开始,内臣与外臣有严格的界限。
武将负责战争,文臣负责管理国家,内臣负责铸币,经济,海关等一系列管理。
内臣
第一六七章 产学研一体化
人与人之间是讲究缘分的,孙娴自小被张氏培养,一心想要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孙妃,以后合格的国母。看圕閣免費槤載亅丶哾閲讀網ns
但是孙娴的性格天生缺少那种雍容大气,有点小儿女的作态。她天生就是那种小鸟依人类型的女人,能讨男人的喜欢,却没有那种撑得起大场面的风度。
以前没有比较,张氏对她倒也还认可,可是现在有了比较,胡善祥忠厚善良、天性贞一,虽然在姿色上与孙娴不相伯仲,难分上下,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却比孙娴要大气成熟许多。
如今后宫中以昭懿贵妃为主,但是实际上,太子妃张氏的势力并不低于昭懿贵妃。
昭懿贵妃是明日黄花,太子妃却是如日中天。朱瞻基的势力越大,地位越稳固,太子妃张氏的势力也就越稳定。
所有的太监和宫女都是趋炎附势之辈,在这样的情形下,哪怕昭懿贵妃挂着长辈的名义,也要让张氏三分。
张氏的喜好,同样影响了一大批人的态度。朱瞻基这些妻妾,不管以后的地位再尊贵,在张氏面前,都要逢迎顺从。
不要说她们,哪怕就是朱瞻基当了皇帝,在张氏面前同样也要百依百顺。
这个时代的以孝治国,可不是说说而已。
后世的婆婆为了儿子,可能会儿媳妇曲意奉承。但是这个时代,哪家的儿媳妇也不敢在婆婆面前高声说话。
张氏平日里还是秉持一碗水端平的,但是胡善祥的性格就入了她的眼,虽然进宫刚两个月出头,但是张氏却感觉跟胡善祥相处的比相处了六年的孙娴还要投契。
如果是孙娴先怀孕,这种征兆还不会表现出来,但是现在只有胡善祥先怀孕,张氏自然表现的就对胡善祥更加亲近一些。
不管吃的,用的,虽然不至于超出孙娴这个正牌太孙妃,但是也不遑多让。
这些都让孙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朱瞻基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些弄巧成拙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朱瞻基的确是偏爱孙娴,所以会废了胡善祥后位,扶起了孙娴。
但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历史就已经改变了,他不会对任何女人有偏爱,自然也不会废胡善祥。
现在说服了朱棣和张氏,立了孙娴为正妃,反而把局势弄的复杂起来了。
朱瞻基不喜欢这种后宫中的勾心斗角,但是偏偏是他导致了这一切。
现在想要让局势平和下来,那么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尽快让孙娴也怀孕。
所以他回宫的这段时间,白天忙着跟海军将领进行军事总结,还要与內监进行新年筹备,然后还要清算今年自己的收入。
到了晚上,他还要忙着维系后宫各女之间的关系,尽量让整个后宫有些诡异的气氛正常起来。
他现在只能祈祷,胡善祥这次不要生下儿子,否则的话,这件事可真的难以解决了。
虽然他不怕出现任何困难和挑战,但是少一事总是好过多一事。
胡善祥既然已经怀孕,那就不能伺候朱瞻基了。不管是怀孕的女人,还是来了月事的女人,都失去了侍寝的权力。
像后世那种怀孕了的女人还想躺在男人的怀里撒撒娇,在宫中是不可能的。
每天,他都要去胡善祥的小院去坐坐,陪她说上一会儿话。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正经的男人,擅长的是和调戏。跟这个女人在一起,不知怎么回事总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只能说,这个女人天生就带着强大的气场。
孙娴的美貌不下于她,却是另一种风格。这种小鸟依人的性格其实是符合大部分男人的乐趣,朱瞻基也不例外。
但是具体到婚姻方面,她的妻子必须要具有统帅整个后宫的能力,所以孙娴要做的还要更多。
虽然她从十一岁开始就被教育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孙妃,但是自身的性格限制她在这方面的能力。
从选妃开始,她就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势力。但是胡善祥的先怀孕,一下子将她努力打造的权力基础变的摇摇欲坠。
孩子,继承人,这才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凭仗。
如果她不能尽快有孩子,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朱瞻基对她也有一丝怜悯,从十一岁她就被送进宫里,她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获得朱瞻基的欢心,诞生合格的继承人。
她的亲族的期待,人生的价值都系于朱瞻基一己之身,现在又陷入这种尴尬的境地,所以也算得上是处境艰难。
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这几日,朱瞻基一直更多地留在她的房中,一方面是证明她的荣宠不减,另一方面也是想让她早点怀孕。
不过,此举却又有些忽视了其他诸女,她们本来陪朱瞻基的时间就少一些,现在朱瞻基偏心了,自然又会有了纷争。
虽然她们不会因此就责怪朱瞻基,心里自然会对孙娴有些意见,这又不利于后宫稳定了。
当孙林跟朱瞻基提起此事的时候,朱瞻基也觉得有些头疼了。
这媳妇多了,麻烦自然也多了,他就是三头六臂,也不可能让人人都满意。
小年夜的晚上,朱瞻基在兴庆宫摆下了家宴,这次他没有喊朱棣,朱高炽这些长辈。因为宫中家宴也会很快进行,宫中如今都在为此准备。
这次家宴,是把所有女人都汇聚一堂,他既然在身体上不能满足所有女人的需要,在心灵上也必须让所有人熨帖。
蓝烟倒依旧是一副傻白甜的模样,这种时候,她这种与世无争的性格,更让朱瞻基满意了。
而马欣,见了朱瞻基则是亲近中带着一些畏惧。
她是朱瞻基指进宫中的,如今她的父亲,伯父,哥哥,都在各自的领域给朱瞻基了很大帮助。
但是她年纪尚幼,朱瞻基临幸了她两次,第一次大出血,第二次隔了大半个月,依旧让她痛苦不已。
她心思单纯,虽然知道这是夫妻敦伦,人之大义,但是身体单薄,承受不了。
所以她现在依旧有些矛盾,在心灵上依赖朱瞻基,身体上却有些畏惧。
胡善祥这个时候就有一种云淡风轻的感觉了,她一副有子万事足的心态,坐看云卷云舒。
不知道为什么,朱瞻基看到她这副模样就牙痒痒,有一种想要把她摁在腿上打屁股的冲动。
让这样一个稳重端庄的女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似乎能满足他某方面的邪恶。
百花争艳的美丽场景,要是以前,朱瞻基会觉得格外满足。
这几乎是这个世界上最出色的一群女人,却都为他所有。可是当他要担起这个责任,并且分身乏术的时候,责任和义务让他的心里只感到沉甸甸的。
她们不是木偶,而是活生生的人,在让她们衣食无忧的时候,也应该让她们感受到生活的美满与希望。
他需要做的更多。
让他觉得还算满意的是,因为现在她们的年纪都不大,又都没有后代,所以如今尔虞我诈的情景还不多。
晚宴的气氛虽然不能说是其乐融融,最少一个个表面上都还维系着和善。
&nbs
第第一六八章 燧发枪
朱瞻基所住的兴庆宫在地理位置上属于是中宫,但是在行政意义上,属于是后宫,因为有皇族家眷的生活,所以是不能当做办公场地的。
他不像朱棣有三大殿和武英殿处理公务,也不像朱高炽有个詹士府可以处理公务。
所以当海军总部建成以后,这里就成为了他处理宫外事务的场所。
自他凯旋归来,前几日忙过了以后,这几日来海军总部拜访他的人就络绎不绝。
刚让人送走了仇和,外面就又传来一阵喧闹声,只听见柳升的声音大喊道:“我与殿下关系莫逆,其实你等可以阻拦的,孩儿们,帮我开道!”
朱瞻基走到了门口一看,忍不住有些恼怒。柳升率领了一帮亲卫,拦住了一帮想要阻拦他们的海军卫兵,自己率领四个抬着大箱子的亲卫闯了进来。
刚把仇和送到门口的李亮笑着说:“安远侯爷,今日这是唱的什么戏啊”
仇和不敢挡道,连忙退往了一边。柳升正要说话,就看到了朱瞻基来到了大殿门口,他来不及说话,只是跟李亮做了一揖,远远地单膝跪拜了下来。“臣柳升拜见殿下。”
朱瞻基不见喜怒,平静地说道:“海军要地,安远侯这是受了谁的刁难了”
柳升虽然备受朱棣宠爱,面对海军卫兵也是咄咄逼人,但是这个时候却谦卑地说道:“殿下明鉴,臣只是心急见到殿下,非受人刁难。难得知道殿下今日有闲暇见客,却不防让一介商户拔了头筹。”
他恶狠狠地瞪了仇和一眼,又迅速变脸,笑眯眯地看着远处的朱瞻基。
在别人的眼里,柳升或许是个恃才傲物的悍将,但是朱瞻基一下子明白了过来,这个人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表演。
他是故意用这种方式来跟朱瞻基套近乎,拉近双方的关系。
在北征之时,原本柳升是很有希望跟朱瞻基套近乎的,但是当时他率领大明的火器不对,根本没有把朱瞻基这个第三代继承人放在眼里。
可是转过头来,朱瞻基就以飞快地速度崛起,在北征之时与郑亨关系莫逆,甚至还拉拢上了刘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