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奉天殿的大殿一共有三层,第一层是朱棣和他身边围着的几十个传令太监。第二层的台阶上,有作为太子的朱高炽与锦衣卫一席人等。

    往常朱瞻基作为太孙参加大朝会,他的席位在朱高炽的对面,分列朱棣左右两边,并没有发言权。

    但是这一次,他作为海军司令,大都督,位列武将勋贵前列。

    在大朝会上,朱瞻基总结了去年海军组建的历程,并且就海军与水师的区别,指挥构架的区别,作战方式的不同,进行了一番阐述。

    最后,他也代表海军做了新一年的工作展望,并且就新年后的军事行动先提了一个醒。

    如今一万多倭寇被抓到应天府,庄敬代表大明与东瀛的谈判进展不顺,还发生了冲突。

    东瀛的使节和留学生们,经常没事就到皇城外哭诉,他们不提倭寇,不提赔偿,只是诉说对马岛民众的无辜。

    虽然这些事狗屁倒灶的,但是应天府可不仅仅是大明一家,还有数十小国的使节,为了国际影响,大明也不能做的太过分。

    这边受了气,那边当然想要发泄一番。这个时代的文人们也都刚刚经历了元朝统治的崩溃不久,对异族可没有什么仁爱之心。

    话说回来,自古以来的文人们,其实都是极端的利益主义者,讲仁爱,也要看看有没有利益啊。

    现在除了少数受到贿赂的文人会提东瀛人说几句话,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赞同对东瀛动武的。

    听到朱瞻基提出来有心在年后惩罚东瀛,有无数的人已经在计划,该如何在这件事里面也捞上一笔军功了。

    今年的新年比往年还多了一点不同,那就是因为将勋贵子弟收容了不少,今年千方百计,托了关系来给朱瞻基拜年的人又多了不少。

    这半年来,幼军的勋贵子弟营可谓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原本是从羽林卫挑选出来的一帮中级军官,经过了几年的摸爬滚打,对朱瞻基的训练意图有了充分的了解。

    他们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规范,目的就是打造一支具有综合实力的军人。

    特别是经历了前甲字连被各军卫争夺以后,他们已经明白了朱瞻基想要将种子播撒到各军卫的用心,对战士的要求更高了。

    虽然勋贵营的要求比孤儿营低一些,但是两边都是用同一操范规典,加上两边相互的竞争,即使是勋贵营的子弟也轻松不到哪里去。

    即便有一些受不了幼军的约束,也被家长打的不敢说不来。

    而只要来了,每个人都要些脸面的,每次小比输要到对方军营吃残羹剩饭,还要打扫一旬的卫生,凡是要点脸面的人,都会主动地奋发图强。

    但是,这里面也不是没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人,其中一个就是被杨士奇强塞进幼军的杨稷。

    此人在家乡自由散漫惯了,在家乡作威作福也无人敢管。

    进了幼军以后,他这个当翰林侍读的内阁学士老爹,在勋贵里面可就不算什么大人物了。

    幼军营的陈礼,张凤山他们一心想要通过幼军营的训练成果,获得朱瞻基的重用,有他这个后台,他们也不用给任何人面子。

    杨稷进了幼军营以后,还想继续耍威风,那是找死,这几个月,他受到的处罚多不胜数,就连现在过年,都还在关禁闭。

    大年初三,朱瞻基去张昶家拜年,就遇到了前来求情的杨士奇。

    “殿下,犬子顽劣,可是这大过年的,也不能就孤零零地一个人关在大牢里吧臣那老妻盼子心切,还想请殿下行个方便。”

    朱瞻基丝毫没有给他面子,说道:“学士到底是想我管教还是不想我管教,若是学士认为我幼军太过于严厉,尽可将杨稷领回家。”

    杨士奇有些尴尬了,望着张昶,想要让他转圜一下。张昶当然知道亲疏远近,但是这个时候又不好推脱,扭头问在下首作陪的张武,张威兄弟。“这杨稷究竟犯了何军规,以至于过年都还关在大牢”

    张武拱了拱手才说道:“杨稷自入军营,训练怠慢,一直是各队拖后腿之人。而且此人军纪不振,已经数次偷食,逃逸,装病逃避训练。年前放假,他已经离开军营,却在下马桥工地因工人阻碍了他赶路,就挥鞭相向,被常福良营副抓了回去,却不服管教,所以才被圈禁一月。”

    杨士奇为之大惭,只能说道:“都只怪老朽家教不严,此事羞提,此事休提。”

    朱瞻基这才又说道:“杨学士,年后幼军各营都会被我直接拉上战场,若你担心公子安危,还是让他回家的好,否则到时候上了战场,刀剑无情。”

    杨士奇惭愧说道:“老臣有两子,哪怕就是死了一个,也还有第二个。为国效力乃是为人臣只荣耀,岂可因私废公。”

    朱瞻基这倒不是恐吓他,已经确定了年后要对东瀛用兵,最迟三月,四月就会出兵。朱瞻基对幼军寄予厚望,这次是要将幼军作为斥候营带入军中使用。

    东瀛并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他们山多地少,




第一七二章 达成
    相比其他后妃来说,蓝烟有着比其他所有后妃都更优越的经济条件。

    她的父亲因为有着蜀王妃的关系,在蜀地做成了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而父母早逝,两个弟弟年幼,也让她掌握了家族里面的财政大权。最少在银钱方面,她从来不需要顾虑什么,因为她手里控制的资金,远比一般的家庭多得多。

    这种基础条件虽然不能为她增加什么魅力,但是最少,她在宫中能享受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如今宫中各职司的俸禄并不多,朱瞻基的妃子们,每个人每个月的俸禄,最多也只有二十两。

    即便是太孙妃孙娴,每个月也只有八十两。这都已经是宫中的顶级了,因为按照朱元璋的规定,皇后的俸禄也只有一百两,只有太后有一百二十两。

    当然,这只是零花钱。另有四季衣裳,人情往来,宫女,太监打赏,这些都有定例,总之不会让后妃差钱,但是也绝不会宽裕。

    蓝烟却不同,她父母留下了大量的家资。她嫁入宫中,蜀王妃作为长辈,也给姐弟三人粗分了家

    。

    进宫之时,她可是携带了大量的资财,这让她在宫中的日子相应的要宽裕许多,也让她得到了不少太监和宫女的拥戴。

    凭借在书上学到的一些理论,她也很清楚,光是凭借余财维持关系不能长久。

    她若是想要在宫中地位稳定,首先是朱瞻基的宠爱,其次就是两个弟弟要争气、

    大明到朱棣这里才是第三个皇帝,虽然朱元璋一开始就规定了外戚不能涉政,但是这只是依据宋代的法律而来,而不是大明皇室就不允许外戚涉政。

    否则的话,朱棣怎么娶了徐达的女儿,又娶了张辅的妹妹。现在朱高炽又娶了张辅的女儿,难道让张辅就此赋闲吗当然不可能。

    蓝烟一直密切关注着自己的两个幼弟,只希望他们能出人头地,这对自己也有好处。

    因为年龄还小,一个十岁,一个七岁,蓝烟的两个弟弟倒是不像其他家眷,没有见面的机会。他们新年前就到宫中拜见了姐姐和朱瞻基,新年期间,朱瞻基还特意安排他们两人又到宫中觐见。

    但是初九这日,十岁的蓝炬一进宫,拜见了姐姐之后,就跟朱瞻基提起。

    “姐夫,我今年已十一岁,想能进入幼军锤炼一番。”

    朱瞻基看着他的小胳膊小腿,忍不住笑出声来。“你这混小子莫不是又听了什么风言风语,即使想要给姐姐出头,也轮不到你。”

    蓝炬摇头道:“我非是为姐姐出头,如今姐姐,姐夫琴瑟和鸣,我只有高兴的份。只是蓝家仅余我姐弟三人,我为兄长,自然要早些懂事。”

    有时候,朱瞻基不得不佩服这个时代的人,蓝炬今年才十一岁,按照后世的计算,今年才十岁。

    这个年龄在后世还是什么事也不懂的小孩子,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知道要支撑门户了。

    朱瞻基点了点头问道:“你有何计划”

    他见朱瞻基并没有直接否定,高兴说道:“我对文学无天赋,所以想要从军。烁弟聪明伶俐,待幼学进学完毕,想要进学格物。”

    朱瞻基看了看蓝烟问道:“这可是你教两个弟弟的”

    蓝烟点了点头说道:“臣妾只有两个弟弟,不指望他们能出人头地,但是最少希望他们能帮得上殿下。烁弟聪明伶俐,现在都能自己制作一些玩偶来讨我欢心。臣妾想他以后能跟马迪进修。”

    朱瞻基又问:“此事你跟马良媛可曾说过”

    蓝烟点了点头说道:“我跟马良媛如今情同姐妹,她也答应了会在她哥哥面前为烁弟进言。”

    朱瞻基点了点头,她



第一七三章 粮食
    “殿下,该歇息了。李昭训已经派小宫女来看了两次,想必是等急了。”

    薛尚宫穿着厚氅走进了书房,将朱瞻基身边的炭盆铁盖揭开,查看了一下火,又将朱瞻基腿上的薄被掀开。“就是要看情报,也可以到了李昭训那里再看。殿下太晚过去,难免会让人觉得你不喜李昭训,对她以后做人可不好。”

    朱瞻基看了看外面的天问道:“什么时辰了”

    “酉时三刻了,我问了小宫女,那边的饭菜早就准备好了,再晚要冷了。”

    虽然只是五点四十五,还不到六点,但是冬日天短,现在天已经黑了。

    朱瞻基放下了手中的海军物资准备情况汇总,笑道:“你还真是我的管家婆,现在这宫里,也就你还像以前一样对我。”

    薛尚宫抿嘴一笑,打趣说道:“殿下是说奴婢僭越了吗那奴婢以后就当个哑巴好了。别动,你的发簪松了……”

    朱瞻基刚准备回敬一句,被她一说,乖乖地不敢动了。

    来到了朱瞻基的身边,她伸手拔下了朱瞻基固定头发的累丝金凤发簪,将一缕头发用手指拨到耳后。然后将一头长发一把攥在手心里,飞快地挽了一个结,又重新插好了发簪。“五月,去将殿下那顶青玉纱帽笼巾拿来。”

    旁边一个伺候的宫女应了一声,悄无声息的退下,不一会儿就从里间拿过来一副四方平定巾。

    朱瞻基以前还为薛尚宫有些可惜,觉得她一个女人,当一辈子老处女是一种折磨。

    可是在宫里一下子进来这么多女人以后,他却觉得薛尚宫的选择实在再好不过。

    薛尚宫比朱瞻基大了十一岁,今年已经是快三十的人了。以她的年纪,即使跟了朱瞻基,她也不可能有高名分的。

    与其当一个时刻守着空房的幽怨女人,还真不如她现在当整个兴庆宫的宫女总管。

    如今她是兴庆宫的头号管家婆,不仅协助孙娴管理后宫,还专门负责朱瞻基的书房。

    她的手下因此光是有职司的宫女就十二个,专门负责替她发号施令,也被她省事地从一月命名到十二月。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小宫女负责传话。

    她因为深受朱瞻基的信任,这书房平日里连孙娴都不能随便进,只有她能随便进,帮朱瞻基整理文案。

    孙娴也知道朱瞻基就是她带大的,两个人之间情分不同。所以平日里对薛尚宫也尊敬有加,从不以太孙妃的身份压制她,遇到什么事,还都跟她商量着处理。

    兴庆宫两大巨头都敬着她,其他人就更不敢在她面前拿大,以至于她过的比大多数嫔妃都自在。

    看她享受着这种平静无忧的生活,朱瞻基就是对她有一丝遐想,也完全平静了下来。

    他现在的女人实在太多了,没有了那种心思。真要是强逼着要了她,那是害了她。

    帮朱瞻基戴好了纱帽,她长舒了一口气,笑道:“今日有雪,殿下不要逞强,穿了大氅再出去。”

    朱瞻基点了点头,忍不住在她依旧光洁的小脸上捏了一把笑道:“左手那叠公文你交给孙少监,右手边的让人送到李昭训那里。”

    她没有反抗,也没有躲避,只用宠溺的目光看着朱瞻基,这倒让朱瞻基不好意思了。

    看朱瞻基没有再逾礼,她才嗔怪地白了朱瞻基一眼笑道:“这才乖,殿下长大了呢!”

    朱瞻基忍不住狠狠说道:“你跟胡良娣一样,总是让人忍不住想要狠狠蹂躏一番,看你们还平静如此!”

    “奴婢总是不会违逆殿下的,你要奴婢死,奴婢也只有去死。”

    朱瞻基叹了口气说道:“我怎么舍得……备伞!”

    叫七月的小宫女连忙递过来一把油纸伞,小声问道:“殿下要备仪仗吗”

    “不用了。”

    跟朱棣他们都不同,朱瞻基平日不愿意让太监贴身伺候。出门在外用太监是逼不得已,回到了宫内,基本不用太监。

    像他要是出门,打伞的,清道的,都有专门人手,不过他喜欢亲力亲为,也几乎不用别人帮忙。

    十月和十二月两人捧过来了一件大氅,帮朱瞻基穿在了身上,朱瞻基接过了油纸伞,撑开后说道:“待李少监回来,让他直接把今日海军的情报送到李昭训那里去。”

    薛尚宫轻声应道:“知道了。你就安心过去。”

    因为有情,所以才不忍逼她,放过她。但是,内心难免会有一丝失落。

    薛尚宫也很清楚这一点,越发小心行事,不恃宠而骄。更不愿因为一夕之欢,就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

    待朱瞻基的身影消失不见,薛尚宫也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

    从朱瞻基六岁开始,她就贴身伺候,一点点看他长大。在内心里,她早就将他当做自己最重要的人。

    可惜的是她命薄,偏偏比殿下大了十一岁。许多时候,她在内心里何尝不羡慕风花雪月四女。

    能享受当女人的滋味,以后还能要个孩子,有了希望,有了寄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辈子看不到任何希望。

    李亮返回宫中的时候已经是戌时,晚上七点了。此时雪下的更大,他们抱回来的资料也都被用油纸包了几层。

    &nb




第一七四章 特使
    自永乐十三年春入京,黄渊经历了如梦似幻的一年。
1...6667686970...2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