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入城的第一天,他就见识到了太孙收拢人心的手段,但是这并不是他佩服太孙的地方,因为这是任何一个出身皇家的人都擅长的手段。

    他对太孙开始恐惧,源自于从太孙上天而引发的他对夹江工业区和研究院的关注。

    当机器取代人力,内库各司用一船船的布料和丝绸,直接证明了工业的力量。

    那一枚枚压铸出来的银币,那不再耗费人力和物力的磨面和舂米,整个夹江工业区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就已经让有心观察的他察觉到了这个工业区将会给大明带来的改变。

    如今的河道被地方大族租赁下来,耗费不菲的工钱来维护,原本需要朝廷耗费巨量资金的工程,现在不花钱就让民间主动修缮一新。

    而原本需要一个工匠耗费数日功夫才能做出来的火铳枪管,现在据说一日就能生产数百根。

    这还只是开始,因为受限于机器的数量不足。等以后机器越做越多,大明军队能做到人手一支火铳,那个时候,还有谁能成为大明军队的对手

    没有人!

    更为让人恐惧的是,借助与工业发展与军队实力的扩张,太孙在军方的势力越来越大,身为旁观者,丘长青看的很清楚,如今的太孙,已经成为了仅此于朱棣的军中第二人。

    当初太祖传位建文帝是迫不得已,因为太子朱标早逝。可是如今的朱棣,却似乎有撇开太子,直接传位太孙的意图。

    虽然不论从哪方面来看,太孙都比体弱的太子要更合适。但是如此颠覆人伦,传统,却不是一件好事。

    丘长青也发觉了这里面的分歧,所以来京城经过考察和深思熟虑之后,他还是决定从太子与太孙之间的权力之争来做文章。

    &nbs




第一七七章 躲藏
    “这些锦衣卫为何而来”

    “小少爷,老朽现在也是糊里糊涂,他们根本没有问什么明确的问题,只是清查家宅人口。幸亏大丫不在,要是她不小心说漏了嘴,老朽可就百罪难赎。”

    大丫是林喜的大孙女,今年才四岁,平时伶俐可爱,但是话比较多。

    丘长青平日里也喜欢跟她逗乐,消磨一些时间。

    听了林喜的话,丘长青楞了一下。从这句不明显的抱怨,他知道这个老仆虽然依旧忠心耿耿,但是心里难免有些抱怨。

    因为自己的存在,可能会将他们平静的生活彻底打破,导致他们一家人家破人亡。

    但是,现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绝对不能轻举妄动,如果对方是有意打草惊蛇,那自己可就中计了。

    他轻声说道:“你出去打听一下,为什么这次是锦衣卫和內监在清查人口,如果不是因为我,我会择机离开。”

    在京师,他并不是只有这处躲藏地,光是汉王就给他安排了好几个地方。只是他为了避人耳目,所以一直只是将那里作为跟汉王的人的联络点,这个地方,连汉王的人都不清楚。

    最近几天危机感重重,他也有心想要转移地方了,现在趁着这老仆还可靠,早点离开也省的拖累了他们一家。

    林喜出了院门,发现街坊里面的锦衣卫和內监都依旧未曾散去,不少已经被检查过的街坊,都聚在自家门口观察着局势。

    林喜年轻的时候曾给丘福当过买办,走南闯北惯了,也算是见多识广。他并没有急着闯出去,也只是在自家的门槛上,看着还未散去的锦衣卫。

    “张老三,这是咋滴了今日怎是锦衣卫的大爷们在查人”

    张老三坐在自家的门口,裹了裹自己的棉袄笑道:“怕不是又有飞贼犯下大案了,我们这些小人物哪里知道这些,反正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大老爷们也不会为难我们这些穷哈哈。”

    在张老三这里没有得到有用的消息,他又向跟张老三住对门的毛伯雄问道:“毛老大,你这天天走街串巷的,可曾听到什么消息”

    毛老大是个补锅匠,天天走街串巷,一张嘴整天没个闲的时候。

    听到林喜问,就笑道:“方才锦衣卫老爷问一家几口,耗粮几何这显然是查隐匿人口的。想必是有外地的大人物来应天府了,藏在什么地方。那些大老爷,怎么会藏在我们这等破落地方”

    林喜心中一惊,忽然发现了一个漏洞。他家就两个儿子,大儿子成亲了,却还没有分户出去,加上小儿子,一家五口人,可是这半年来,因为家里多了一个丘长青,买的粮食当然会多了不少。

    加上丘长青有汉王资助,进京的时候携带银钱不少,他们林家这半年的消费水平,远超平日的耗费。

    大丫几次拿着骨头在门口吃,都还被邻居街坊说林家奢靡,这种事要是引起锦衣卫的异心,那就解释不清了。

    他同时也在担心,刚才锦衣卫的老爷怎么就没有问他邻居街坊也没有什么异常呢

    越想越是不对,他悄悄看了看四周,又勉强跟张老三他们闲聊了几句,挪回了院子里。

    小心关上了院子门,他看了看四周没有什么异样,就又来到了丘长青住的房间里。“小少爷,大事不妙啊!”

    听了林喜的分析,丘长青的脸色也严肃了起来,问道:“你是说锦衣卫问了别家邻居街坊的异常,刚才却没有问你为何这半年耗费更多”

    “是,老朽怀疑,锦衣卫是不是已经察觉了什么”

    “现在是白天,你去帮我关注着锦衣卫的动向,等他们离开,我收拾了东西就走。”

    这个时代到了晚上就有宵禁,一般人连自己家的街坊都出不去,就是家里有人生病,也要得了街坊里长的文书,才能去请医生。

    所以,白天离开比晚上离开更安全,也更不会引人注意。

    就在两人人心惶惶的时候,褚松他们却在为进入京城就消失无踪的丘长青头疼不已。

    虽然没有查到丘长青的住店和租赁记录,但是这一年来,进入京城,并且现在一直还没有离开的中年人并不多,也就几百个。

    通过对那些有记载的人的排查,逐渐将怀疑对象缩小到了不多的几个人身上。那个来自凤阳的余宝成为了最值得怀疑的对象。

    并且通过对各个城门的登记记录调查,这个余宝到了应天府之后,多次出入城门,其中大部分时候是通过清凉门出入。

    可以确定的是,他现在就在京城,并没有离开。

    而靠近清凉门的几个街坊,也就成为了主要的排查对象。

    但是锦衣卫的人也没有过多关注一个普通的小市民家庭,至于林喜他们的担忧,也不过是办案的人员偷懒,没有发觉什么异常,懒得问了而已。

    但是林喜和丘长青做贼心虚,却认为就是针对他们而来。

    丘长青的随身衣物并不多,更多的是一些他与汉王的来往信件,这些都是不能丢弃的。

    熟读历史的他很清楚,参与进这种夺嫡,如果是胜利的一方还好说。如果是失败的一方,这种来往的信件,就能有很大的可能成为活命的依靠。

    在他收拾行李的期间,林喜也多次到坊间打探消息。当清查的锦衣卫散去,他才发现街坊口依旧留着两个锦衣卫,还有里长与甲长在旁边作陪,显然是依旧监控着整个街坊的动静。

    虽然寒风凛冽,但是他的心却更凉。他假装要出去买东西,跟里长和甲长打了招呼,然后进入了街市。

    元宵节刚过,街面上呈现出来喧嚣过后的破败,到处都是小孩子玩的烟花,炮仗的残屑。

    半人深的雪被铲出了一个人行道,两边的积雪也变的肮脏不堪。

    因为天冷,街上的人并不多。可以明显地看到不少穿着官服的衙役在巡逻,这些倒不是锦衣卫的人,而只是应天府和五城兵马司的人。

    因为害怕,林喜并没有靠近他们,在盐铺花了二十文,买了两包盐,然后提在了手里。

    他在外面闲逛了三个街市,发现锦衣卫负责守住街口,而五城兵马司和应天府的衙役则在街市上排查,这跟住宅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林喜不时看到许多平日里嚣张的净街虎,这个时候也如同小猫咪一样,被五花大绑押进了官衙。

    作恶多端的被直接关进大牢,而那些只犯了些许小错的,则被当街示众,跪上几个时辰再释放。

    林喜也经过了几次盘查,他年纪大了,又一口地道的应天府口音,倒是没有受到太多责难。

    遇到一个同街坊当衙役的侯宝贵,他大着胆子问道:“宝贵啊,这是在查什么人啊”

    侯宝贵摇了摇头说道:“鬼知道,我们应天府和五城兵马司都不知道要查谁,只知道要把凡是不属于应天府的人都登记在案。林叔,这几日不算太平,你也不要在街上闲逛了。买了盐,早些回去吧!”

    林喜回了家中,将外面的情况一说



第一七八章 最后的据点
    “都都熊瓦,今早又跑了三人,我们要赶紧转移地方了。”

    一多月的东躲西藏,原本英俊白净的宗贞盛也变成了一个满脸胡须的流浪汉,再也没有当世子时候的风光。

    他忧郁的目光望着湛蓝的天空,良久才说道:“我们只剩下八十三人了”

    郡守涩川义俊苦涩地说道:“是的,忠于大和,忠于宗氏家族的人只剩下了八十三人。”

    “我也只剩下了最后一个藏兵洞可以躲藏了,虽然那里最大,储存的粮食也最多,但要是再没有船来,我们最多只能撑到五月。”

    “明狗追的太紧,他们又封锁了整个海峡,现在没有任何船能靠近对马岛。”

    “即使我们伐木制舟,也不能离开对马岛,这是天要亡我宗氏家族啊!”

    涩川义俊安慰说道:“即使我等战至一兵一卒,宗氏家族也不会毁灭。在本州,在九州,宗氏家族依旧根深蒂固。”

    宗贞盛摇了摇头说道:“这一次大明军队来势汹汹,与以往完全不同。我就怕这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啊!”

    虽然宗氏家族出身大和贵族,但是他们这个分支已经在对马岛统治了四百多年。

    因为长期需要跟朝鲜贸易,并且接受了朝鲜的封赏,宗贞盛对于自己身上的民族并不重视,他们早就学会了左右逢源,利益为上。

    大明在他的印象里,不过是一个富裕但是臃肿的国家,那里生活安稳,人民却缺少进取心,温和大度。

    可是这一次,一场雷霆之击,他们根本没有任何防备,就被连根拔起,连早田左卫门都反戈了。

    早田左卫门虽然只是一个倭寇首领,在宗贞盛的心里却是一个极为能干思想坚定之人,不会轻易屈服。

    他依旧还记得,当然匆忙逃窜之时,那海面上浩瀚无边,看不到边际的船队。

    也只有那个富裕的大明,才能建得起这样一支无敌的舰队。

    这样的国家,真的是他们能招惹的吗他这个时候很是痛恨那个已经死去的父亲和祖辈,明知道这个国家如此强大,为什么要去招惹他们。

    但是他似乎忘记了,这次早田左卫门组建劫掠船队,他也是投了赞成票的。

    一个身材矮小,但是强壮异常的剃发武士这个时候抱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冲了过来。“世子,小世子发起了高烧”

    他怀里的孩子张开了有些干枯的嘴唇,轻声喊道:“父王”

    宗贞盛的心里犹如刀割,再也顾不上悲风伤月,下令说道:“去比田勝溶洞。”他又跟那个矮个武士说道“我们离开以后,你留下来,给小世子烧一壶热水,然后再追上我们。”

    那个武士点了点头说道:“我不畏惧明狗的追兵。”

    因为现在有好几队追兵在追他们,他们这些人是不敢生火的,大多数时候,只敢在转移阵地的时候,才敢生火烧制一些食物。

    现在还是冬天,整天只能吃冷食,对他们这些人的伤害都不小,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菜青色。

    但是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随着明军的追击,他们失去了越来越多的据点。

    没有粮食,才是最可怕的。

    现在只剩岛北的一处最隐秘的据点,那里储存的食物,最多也只够他们这些人吃到五月。要是那个时候明军还不解除封锁,他们这些人绝对捱不下去了。

    沿着崎岖的山路,宗贞盛亲自背着发着高烧的儿子盛国走在队伍的最前端。

    根据忠于宗氏家族的武士打探的消息,明军已经处死了所有的宗氏家族成员。他那三岁的小儿子被摔死,连他的妻子,也被明朝一个千户霸占。

    这已经是他最后一个孩子了,绝对不能再出什么问题,否则整个宗氏家族的这个分支,将会彻底湮灭。

    在比田勝,还有一些以往抢劫的中药,希望能够有治疗伤寒比较好的药材。

    而与他们相隔了几个山头一片空地上,一队盔甲铮亮的羽林卫,在杨章德的带领下,正在吃着干粮。

    “杨千户,今日再找不到宗贞盛的行踪,我们就只能返航了。”

    杨章德撕下了一块烤的鲜嫩的肉块,大口地嚼了起来。“没有干粮了吗”

    “我们只带了三日的干粮,今日已经是第三日了。”

    虽然在野外待了三日,但是杨章德的精神还很好。“这是宗贞盛的老巢,他对这里的了解当然要比我们更熟悉。不过,他们有那么多人,绝对很难长期隐匿,现在对马岛几乎已经被我们翻了个个,他们能藏身的地方越来越少”

    带队的把总程旭叹道:“现在又增加了几队追兵,不能让其他人领了先。”

    杨章德嘿嘿笑道:“不用担心,我都有布置,绝对不会让兄弟们白跑一趟。”

    “什么人”几个负责警戒的士兵突然大声叫道。

    杨章德他们沿着声音望了过去只见树林里跑出来了三个武士打扮的浪人,他们高举着双手,用腔调怪异的汉话说道:“投降,我们投降”

    杨章德大声喊道:“把他们带过来!”

    立即过去了一队人,将他们三人浑身上下搜了一遍,然后押到了杨章德的面前。

    “你们是什么人既然高叫投降,显然是被我们追逐之人吧”

    其中一个年纪最大的武士眼睛在他身上打量了一番说道:“我们是宗氏家族的武士,如果明朝的将军能赦免我们,并且给我们一笔银两,我们愿意带着你们去抓住宗贞盛。”
1...6869707172...2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