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八月中旬,河西的孙可望率领四万大军,先出星星峡,进抵火州之后,以火炮轰塌了火州风化严重的砂石城墙,大军拥入火州城,然后大军直逼叶尔羌的重镇吐鲁番。

    叶尔羌阿不杜拉汗闻讯,只得留下长子尧勒瓦斯留守国都莎车,亲自领两万大军前往吐鲁番御敌。

    金国为了迅速解决叶尔羌,避免了陷入长期对持,连镇守汉中的吴三桂都被调了出来,整个战略上,金国制定了北路佯攻吸引,南路直捣黄龙的策略。

    在北路军的进攻下,叶尔羌汗不得不亲率两万大军前来抵御孙可望,这就成功削弱了叶尔羌国都莎车的军力。

    于此同时,金国西面的盟友,中玉兹汗率领七千大军,在九月中从西面攻入葱岭一线,留守莎车的尧勒瓦斯忙又抽调五千多人,前往西面御敌。

    如此一来,莎车的力量,进一步削弱,只剩下不到一万人。

    这时早已在青海北部集结的两万金军骑兵,在吴三桂的率领下,沿着昆仑山北麓,穿过古于阗国的地界和大片沙漠,直接杀到莎车城下,得到城内黑山势力的响应,一举躲下了叶尔羌的都城莎车城。

    吴三桂与城内黑山势力,大肆杀戮白山派,然后马不停蹄,包抄阿不杜拉汗的后路。

    金永章七年十月二十日,金军在吐鲁番击败了阿不杜拉汗的两万大军,阿不杜拉汗领着残兵困守崖儿城,十一月二十五日,崖儿城被金军攻下,金军将阿不杜拉押到莎车,让黑山派将阿布杜拉处死。

    豪格随即下旨意,设安西都护府,改封孙可望为安西王,负责经营西域,河西几州则交由朝廷直辖。

    这样一来,孙可望等于成了金国的开路先锋,他虽然有些不愿意,但收复西域之后,金国内部的汉族士绅,需要利益,所以他只能交出河西,率领五十万军民移住西域。

    孙可望以莎车城为都护府和安西王驻地,不过叶尔羌已经完全绿化,金国的统治很不牢固,黑山派再帮助金国击败阿布杜拉汗之后,势力迅速做大,有些难以控制。

    孙可望坐镇莎车后,仅仅一个月,便利用白山派对黑山派的愤怒,唆使白山派将莎车城内的黑山派全部杀绝。

    至十二月底,叶尔羌进内白山派和黑山派实力大损,双方矛盾再仇杀中进一步扩大,孙可望则从中调解,坐收渔利,金国很快就夺取了叶尔羌全境。

    这场战事,从八月开始,十二月结束,前后只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可以说是兵贵神速。金军之所以如此顺利拿下叶尔羌,除了战略上的成功之外,主要还是因为叶尔羌内部的矛盾,加上这个汗国,其实早以腐朽。

    它在历史上,过不了多久,也会因为内部黑山派和白山派的争斗,被准格尔轻松灭掉,金国的进攻只是让历史提前。

    在金国发动西征战役之时,南洋的战事也正在扩大。

    明朝与两夷的战事,原本只是在大海之上,但是随着荷兰人组织联军攻到真腊边境,整个南洋立刻就乱了起来。

    在接到明朝的命令之后,广南三国,高平莫氏势力最小,出兵两千人,安南郑氏出兵一万,广南阮氏出兵一万,立刻南下支援真腊国。

    次时因为距离的关系,明军尚在广州集结,但广南三国已经在九月底进入真腊国,并与真腊军一起,于金边城以西一百里,迎战荷兰人。

    双方进行了一场大战,战斗异常激烈,只是因为广南三国人心不起,指挥不一,荷兰人察觉到他们之间少有配合之后,令马萨卡等苏丹小国的兵力,正面牵制正面的郑军和左翼真腊军,令马六甲两百头战像,冲击阮氏的左翼,然后荷兰火枪手排枪压上,正面的郑主没有给阮氏支援,左翼被荷兰人击溃,三万人马大败而归,仓皇退回金边,与荷兰人组成的两万联军对持,等待宗主国的




第1240章 渡海来援
    荷兰人的压制,让冲锋的苏丹国士卒,终于接近了城墙,士卒踩着长梯跃过了护城河,然后向着城头攀爬。

    同大明与满清的战争中,各种器械招呼着攻城守城,万以千计的弓手、铳手排成整齐的队形,进行对射不同,金边的攻防无疑差了许多,就像土匪流民打寨子一样。

    虽然看起来没什么章法,但是也不能说战事就不激烈,金边的攻防战照样血肉横飞,尸体连连坠城。

    这时,随着阮军被压制,一些敌军爬上城头,厮杀开始惨烈起来,阮福濒见城墙岌岌可危,守军与爬上城的敌军在整段城上厮杀,他正焦急之际,头顶忽然一片箭雨飞过,他回头一看,却是郑主却领着三千弓手前来增援。

    “放箭!”一身盔甲的郑柞奔跑过来,立时拔刀高呼,三千多安南弓手,从街道和房屋的空隙间,涌到城墙脚下,张弓搭箭,就往城外抛射出一波箭雨。

    箭矢腾空而起,越过城墙落下,城外踩长梯过河的敌军,顿时纷纷中箭,跌入护城河中。

    城上激战的阮军见此,士气一振,阮福濒一刀捅死一名敌军,将尸体抛下城墙,大声吼道:“杀啊!”

    荷兰人压制住城头,却压制不了城内抛射出来的箭雨,攻城的敌军纷纷举起盾牌,但是攻城还是被阻滞。

    这时城内的不少弓箭手,又攀爬到房顶上,开设直射城上的敌军。

    阮福濒正与一名穿着锁子甲的苏丹国将领厮杀,忽然一支利箭,便射中那将胸口,阮福濒顿时战刀一扫,直接将他脑袋砍下,无头的尸体鲜血飚射,然后重重倒下。

    有屋顶上的士卒,直瞄射杀敌军,城上局势立刻好转,阮军将士放声大吼,“将他们打下去。”

    攻城战持续了大约一个时辰,就因为各苏丹国的士卒,从城上溃退而结束。

    在这些苏丹国的士卒中,不少都是岛上的土人,长年未经过战事,几百年不知兵,也就只有马六甲和婆罗洲上的苏丹国能战一些。

    不过守军虽然打退了敌军的进攻,但是情况也并不乐观,城上死伤急重。

    郑柞踩着血泊来到城上,看见遍布的尸体,不禁皱眉说道,“伤亡如何还能守的住吗”

    阮福濒没有想到郑柞会来助他,“就怕城墙被荷兰人轰垮!”说着他顿了一下,忽然抱拳道:“这次谢了!”

    郑柞摆了摆手,大军之前战败,他有很大的责任,他怕明朝追究,所以这次见西城危机,便立刻前来支援了。

    明朝在攻灭占城立威之后,又先帮琉球摆脱岛津氏,后帮朝鲜复国,在属国和周边地区,已经有了很高的威望,所以郑柞还是很担心明朝会责怪他。

    另外他与阮氏的仇来自于争夺安南的大权,现在明朝严厉禁止藩属私斗,他们两家间的矛盾,已经被明朝压下来了,他仔细一想没必要继续敌对惹得明朝不快。

    两家如果和解之后,说不定今后还能有所合作,与他们相邻的南掌国,国内混乱,又没有像明朝称藩,比较亲近东吁,郑柞早有兼并之意,或许可以约阮主一起出兵。

    两人毕竟关系不好,要和好也不是一会儿的事情,他们正有一句没一句的尬聊之际,一名士卒忽然跑来禀报,“国主,真腊王派人来报,天朝的使者进城了。”

    郑柞和阮福濒对望一眼,两人都十分惊喜,怕是明朝的军队快来了。

    当下阮福濒安排了一下城防,便匆匆下城,来到真腊王宫,见到了明朝使者,并呈上一封信道:“奉大帅之令,特来金边送信!”

    郑柞忙接过信打开细细看了起来,阮福濒不禁问信使道:“上使,不知道天朝大军到哪儿呢,由哪位大帅领军”

    送信的使者笑道:“回禀殿下,三万精兵已经到了占城,领军的是保国公。”

    阮福淋又点震惊,没想到大明这么短的时间,就将三万人马渡海运送到了占城,这需要多少战船和庞大的国力。

    这时郑柞已



第1241章 遭遇战
    明军出现在湄公河岸边,这就与舰队司令考乌送来的信息对上了。

    伍德不惊一阵沉默,没想到明军来的这么快,他站立良久,对君士坦丁说道,“舰队司令考务送来的消息说,从广州来的明军有三万人,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

    “三万人”君士坦丁也有点吃惊,但随即却笑道,“阁下,除了迎战,我们还能怎么办呢我看我们就在湄公河边击败他们,将他们赶入河里算了。”

    三万人对于荷兰人来说,确实比较多,但是随着西方人在世界上攻城掠地,几千人就灭了玛雅和阿兹台克这样几千万人口的帝国,在世界各地建立据点,他们有自傲和藐视一切的资本。

    他们刚击败了明朝属国的三万大军,再击败明朝的军队,也不是什么问题,君士坦丁充满了自信。

    伍德点了点头,“那就在找到明军,然后击败他们!”

    荷兰人很快就派出了小队,前往河边侦查,下午时分就有人报告,在金边以北三十里,发现了明军正在渡河。

    金边城就在湄公河边,明军没有直接从金边过河,而是从北边三十里过河,显然是想避开他们的眼线,然后突然袭击他们,或者包抄他们的后路。

    伍德连连冷笑,骂了句“狡猾的黄皮猴子。”便率领军队向金边北面而去。

    既然避免不了和明军一战,那么就趁着明军远来,直接击败他们。

    不过,伍德也并不是不长脑子的人,他走了十里之后,就给了君士坦丁四百名荷兰士兵,还有三千苏丹国的军队,埋伏在半道。

    如果金兵的军队出来,那他们的机会就到了。对于城中的手下败将,他相信一个荷兰人,能打败二十个黄皮猴子。

    明军从广州上船,经过几日的航行之后,抵达占城港。

    李定国随即便让人通知金边守军,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老实守在金边等他支援,然后大军稍作休整,便直接绕过长山山脉的南端,进入湄公河平原。

    这里土地肥沃,比占城更加适合种植,只是因为湄公河长年泛滥,真腊国力弱小,没有能力修建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所以没有很好的利用,许多田地都被抛荒,到处都是茂密的树林和齐腰的杂草。

    前不久,占城督在河口也就是后世的西贡地区,移驻了万人前往屯垦,但是困难很大,开垦出来的土地,时常被河水淹没,至今没有站稳脚跟。

    这次进军,本来可以从湄公河口逆流而上,但是因为有荷兰战船在附近活动,满大壮担心运兵船受到袭击,所以在占城上岸,从陆路进军。

    确实如同伍德预料的一样,李定国选择在金边北面渡过,他的计划就是绕过荷兰人的眼线,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不过他道不是怕荷兰人战力强劲,而是担心荷兰人见援兵一到便直接跑了,让他不好追击。

    毕竟南洋多水多山多森林,行军起来不太便利,追击起来就更加不方便,容易糟了埋伏,所以他想包抄过去,将敌军全歼于金边城下,只是李定国没有想到,他们的行踪其实早就暴露了。

    占城一地,宗教成份十分复杂,有信仰上座部小乘佛教的,有信仰婆罗门的,还有信仰绿教的。明军攻下占城之后,占城的绿教徒大量流亡南洋的岛屿,还有几万信仰绿教的占人则进入了真腊境内。

    这次荷兰军中有不少占城人,据说还有个占城王族,所以这些占人与荷兰人早有联系,明军从陆地而来,他们早将消息传递给了荷兰人。

    此时,在湄公河上,明军搭起了三座浮桥,穿着布甲的士卒从上面通过,浮桥上还有士卒抽打着骡马,赶着车辆,拖着火炮前行。

    李定国与刘文秀等人站在浮桥边的一座山林里,注视大军过河,他挥鞭指着河边的密林,对众人说道,“这么好的地方,地势平坦,又贴近大河可以灌溉,居然这样荒废了!”

    “是啊,一路过来,道路难行,都是大片的密林,只有零星的村庄和田地,确实可惜!”一旁的刘文秀点头道。

    这时,背后布甲汗湿大片的陈友龙,忽然按着刀柄走上坡来,仰头看着上面几人,喘气道:“大帅,斥候发现大股敌人正向此处而来。”

    “他们发现我们呢”李定国微微一愣,疑惑道,“敌军到什么位置呢”

    真腊国境内有大片未开发之地,密林遍布,道路难行,李定国没想到踪迹居然被发现了,他更加没有想到的是,既然发现了他的踪迹,荷兰人尽然不跑,反而迎接上来,他不禁要问,是谁给他们的勇气。

    刚打完北伐战争的明军骄横的很,纵横大洋为逢敌手的荷兰人,也同样不将明军放在眼里。

    &



第1242章 排枪大战
    两军阵型布置完成,无论是兵力和装备,明军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在十七世纪中叶的亚洲,就算是曾经一步步走向衰落的明朝,对外的战争也从未输过,而如今如日中天的新明朝,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就在自己的家门口,岂会输给万里而来的西夷。

    看着眼前的明军大阵,久战之兵散发的精悍之气,让骄傲的白种人感到了一丝畏惧。

    伍德有些担心自己的两翼,那些苏丹国的土人士兵的战力,他也清楚,肯定不是明军的对手,不过他只要在两翼溃败之前,先一步击垮明军的中军,就可以避免失败,获得大胜了。

    对面的明军看起来不弱,但是伍德相信两百头战象的冲击力无人可挡,他只要战象一冲,搅乱明军的阵型,然后火炮轰击,火枪手压上,几轮排枪就可以击溃明军。

    荷兰人纵横四海,还没有遇见几轮排枪解决不了的敌人。

    伍德意识到他必须先出手,不能让明军先攻他的两翼,这时他慢慢掏出他的手枪,猛然扣动扳机,燧石发出火花,“砰”的一响,他当即喝令道:“战象出击!”

    “哞”两百头大象,扬起长长的鼻子,发出刺耳的声响,便开始向前冲击。

    那巨大的象腿踩在地面上,立时大地颤抖,加速起来的大象,就像一辆辆货车,撞向明军的阵地。

    随着大象前进,荷兰火枪手列成三排,紧随着向前推进,两翼的土兵也慢慢向前席卷,他们要在大象撞乱明军阵型之后,立刻排枪轰击,不给明军重新列阵的机会。

    “开炮!”李定国见战象撞开身前的杂草,如同凶猛的太古巨兽,向大阵撞来,那气势着实让人觉得恐惧,他当即一声怒吼。

    中军的旗牌官闻声,将一面黄旗高高举起,前后摇了摇,右翼山坡上的炮阵,顿时就发出一阵轰鸣,山头上瞬间就被浓浓的硝烟覆盖。

    炮阵上,明军指挥将令旗向下一挥,手持火炬的炮手立刻点燃引药,一线排开的五十门火炮,顿时喷出一团白烟,有两个轮子的炮架,当即后退,差点退出炮坑,轮子转到高处,又带着火炮重重落入炮坑内。

    冲锋的战象正快速前冲,山顶的数十枚炮弹,便直接冲出硝烟,越过明军头顶,射入象阵之中。

    炮弹如同陨石般呼啸着砸入地面,战象冲锋的道路上,顿时泥土飞溅。

    “哞”的一声悲惨的长嘶,一枚铁弹砸在战象侧背上,那战象一声惨叫,便忽然重重倒地,砸得草木飞溅,大地震动。

    伍德一声冷笑,这些战象用棉花塞住了耳朵,用布遮住了小眼,他们在恐惧和受到惊吓之后,只会更加疯狂的向前冲锋,将明军大阵撕碎。
1...307308309310311...3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