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




第1245章 石堡不好打
    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加上明朝对于马六甲其实眼红已久,所以这次明军不仅仅是击败荷兰人,占领马六甲那么简单,而且是占着便赖着不走了。

    荷兰人以马六甲为据点,每年向来往的商船收税,所得的财富就无法估量。

    明朝的海商对于荷兰人雁过拔毛的行为,坐着赚钱,早就不满了。

    马六甲这样的好地方,王彦早就垂涎欲滴,荷兰这次毁约,让明朝上下愤怒是事实,但是也给了王彦一个借口。

    偏巧马六甲苏丹国,也介入了战事,那王彦自然不会客气,早示意李定国,顺道灭了此国,在此建立亲明的藩国,然后将马六甲地区让给明朝。

    十月间,明军进入马来半岛,沿途的敌军几乎一触即溃,明军分两路,扫荡半岛两边的城市,李定国率领两万人,沿着东海岸进军,陈友龙沿着西海岸进军。

    说是城市,但其实就是些大些的镇子而已,许多连城墙都没有,明军简直一路破竹。

    大半月之间,到十一月十日,东路明军已经打下,吉兰丹、居茶、彭亨等地,然后穿过半岛到达马六甲东南面百里左右的麻坡与水师汇合。

    西路军进展也极为顺利,除了在太平受到稍微的抵抗之外,整个进军过程就像行军一样。

    伍德覆灭之后,马六甲的荷兰人只剩下一千多人,加上君士但丁带回来的四百多荷兰人,刚好一千五百人,不过东印度公司总裁莫斯契尔又从巴达维亚调来了两千五百人,另外还有一千多人将从印度来援。

    这样一来马六甲的荷兰人,将到达五千多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南洋的力量,几乎全部集中到了马六甲,东印度公司总裁莫斯契尔对守卫马六甲很有信心。

    马六甲港周围有许多山头,港内是荷兰人的四十多艘武装商船和扣押的明朝商船,明军水陆同时进攻,荷兰的船只有港内的炮台掩护,所以明军水师想要从水面攻入马六甲港,可能性不大,但明军的陆师,将成为荷兰的主要威胁。

    有见于伍德的败亡,已经证明了明军的实力。

    这时清醒了的莫斯契尔也想起来,荷兰与明军交手从未得胜,一直都在失败中,所以他不得不收起白种人的傲慢,认真在马六甲布防。

    陆地上的防守,他将以马六甲堡为主,由他亲自坐镇,然后分别派兵把守港口周围的三个炮台,来防止明军靠近马六甲港。

    明军远来进攻,他坚信只要坚守马六甲三个月的时间,明军就会人员疲惫,粮草耗尽,到时候荷兰从印度的援军赶来



第1246章 棱堡难攻,先下炮台
    天下大势,此消彼长,而国无常强,亦无常弱。

    战争是人类文明的主题,他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伤痛、造成了一幕幕人间惨剧,不过一个硬币总有正反两面,他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兵器的进步。

    明朝通过数十年的战争,在兵器上做出了巨大的革新,明朝由弱变强,在战争中蜕变。

    西方世界在长时间的落后之后,经历残酷的三十年战争,古斯塔夫在此段时间内完成了军事改革,西方的科技在战争的催化下,呈现飞速的增长,实力迅速增强。

    荷兰这个国家,于战火中独立,也在战火中变强,西方世界在战争科技上的进步,这一点是东方世界必须要承认的。

    在大军抵达马六甲之后,明军在外围停了下来。

    李定国在将伍德放回之后,便开始一边等候消息,一边让人根据侦查的结果,搭建马六甲附近的沙盘。

    当沙盘被做好之后,李定国对于招降荷兰人,已经不抱希望了。

    这一刻,他开始有些明白,荷兰人那么少的兵力,为何能在离本国万里之外,建立一个又一个的据点,他们确实是有些长处的。

    荷兰的这些堡垒真的并不好打,他们靠着海岸,选择险要之地建造,陆地上攻不下来,包围也不起作用,因为荷兰人可以利用海上的优势,不断送来粮食和物资支援,就算大军数万围困,也很难拔出这些棱堡。

    这种堡垒的出现,显示了西方军事上的进步,他是火炮出现后,旧城墙容易被轰塌,而衍生出来的新型防御堡垒。

    此时在帅帐内,一众明军将领不禁围着沙盘打转,一个个都暗暗咋舌。

    “大帅,这堡垒伸出六个角来,把城墙由凸变凹,我们攻击任何一面,都会受到两到三个方向敌人的火力打击啊!”陈友龙看着沙盘上的堡垒,有些吃惊。

    在观阵时,他们只看到堡垒的一面,当时只觉得建在山上不好打,现在从沙盘上俯瞰全局,才发现除了地利之外,堡垒本身居然也是个大难题。

    于佑明也皱着眉头,“是啊!本来攻堡就是仰攻,还要受到多面城墙的敌军轰击,并且你们看这个城墙,还不只一道,三道城墙像波浪一样,一道比一道高,我们就算攻上第一道城墙,第二道上的敌军也可以居高临下的射杀我们,轻松夺回城墙!”

    刘文秀仔细看了城堡一眼,指着墙道:“你们看,这城墙还有一定斜角,怕是炮弹打到上面,大多会跳起来!”众人看去,果然见城墙有个斜坡,这样的结构,炮弹打上去很容易被弹开。

    在众人观看时,刘文秀却又指着一处,接着说道:“还有这条沟,这些红毛鬼成精了吧!”

    棱堡中的棱角和波浪型城墙,特别强调只对防守者单方有利,它让攻击方难攻难守,让防御者易守易攻,就算第一道墙被占据,也能轻松夺回,攻击方越推进越容易受到多方威胁和内外多层交叉火力的打击。

    眼下这座六角三层棱堡。六个伸出的尖角,能保证每一个凹面上都有三个方向的火力交织,三层城墙从外向内逐次拔高,又能使得明军即便登上第一道墙,也会被第二道墙和主堡的敌军射杀。

    中国从很久以前开始,城墙上也有敌台、马面这些伸出城墙的凸起之处,但是并没有做到西方这么极致。

    西方的棱堡,大明朝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接触,孙元化、徐光启十分推崇西方的棱堡,明朝也在辽东仿筑“万敌台”,宁远堡据说按着棱堡来改造,但棱堡造价极高,大明却没有钱,所以棱堡虽好,但并未在明朝推广。

    李定国听着众人的话语,不禁沉默下来,除了众人说的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荷兰人的大炮架在高处,要比明军打得远,明军很难架炮轰城,甚至接近山脚前就必须付出极大的伤亡。

    这种据说是远程攻城重炮出现前,被认为“不可能攻克”的棱堡,让明军众将一时间一筹莫展。

    就在众将苦思对策时,帐外的士卒忽然来报,“大帅,荷兰人派人过来了。”

    李定国闻语,不禁将手里的木条,往沙盘上一丢,然后说道:“带过来见我!”

    不多时,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红毛夷被带进帐来,却不是被李定国放回去的伍德,而是个生面孔。

    “你是何人,伍德那厮呢”李定国在帅案后坐好,将领们杀气腾腾的站在两旁。

    或许是伍德带回去了明军杀死将近两千多荷兰人的消息,眼前的荷兰人看见明军时,明显有些恐惧,“司令阁下被总裁留在了堡内,公司派在下前来与公爵大人商谈。”

    怕是伍德被吓坏了,东印度公司显然没有同意明朝的要求,所以伍德不敢出来,才派了个小人物过来。

    李定国皱了下眉头,“你是什么职务”

    “在下东印度公司,马六甲评议会干事!”

    李定国并不知道这个职务有多大,也没心思知道,他不想与小人物废话,于是直接问道:“你直接说,你们公司是否接受我大明的条件吧!”

    那荷兰人看了



第1248章 血战炮台上
    明军的炮击,持续近三日,将炮台上垒砌的石墙,轰塌了大半截,不过荷兰人纵横大海数十年,每占据一地,必然遭到当地势力的反扑,而他们能站位脚跟,自然是有些门道的。

    荷兰人在垒起的石墙前,用火药爆破的方式炸出一条护墙壕,所以石墙虽高,但是露出来的去只是上半截,减少了被炮击中的概率,并且保证只能被打掉上半截石墙。

    在第四日天还没亮,李定国就令士卒们起来造饭,饱食一顿之后,明军将士按职守,各列成阵。

    陈友龙、刘文秀、于佑明各领五千人,分别进攻一座炮台,李定国率万五之众压阵,防备主堡的荷军出来捣乱,明军水师则在港外游弋,佯攻牵制荷兰人的战船。

    部署完毕,饱餐了一顿的明军将士浑身都是力气,准备啃下眼前的硬骨头。

    毕竟大军从九月间下南洋,到现在十二月,也快打了四个月,该结束了。

    这时大军在炮台射程之外,列成阵型,插着背旗的军官正不时的给手下士卒打气。

    各营的主将在帅帐内开完会之后,回到阵列中唤来各部的千户,这些人听了吩咐,又把各司各局的百户们叫来,说了下今日进攻的要领,然后由他们落实到最基层的旗和队。

    明军这些年来,很注重底层军官的培养,在军中每年都会进行一次选拔,能力出众的底层军官,可以通过选拔,被送往南京的武学,出来之后就有机会上升到中阶的军官。

    这等于是一条上升的通道,而通道一开,便会使得下面的军官们不自觉的竞争起来。

    这与科举考试是一样的,官府说考八股能做官,那读书人就读八股,官府说要考杂学,考射箭、火铳,那读书人就会按照要求去学天文地理,去开弓射击。

    这是利益的趋势,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做官,做了官就从社会的中下层,上升到中上层,这是利益的驱动。

    那么军中择优秀之人送到武学,卒业之后就能更进一步,不用退役,有机会成为勋贵阶层,这也是一条像科举一样的上升通道,促使着明朝军队底层军官的素质提升,慢慢实现军队的近代化。

    张毅果就是忠义镇奉节营甲部乙司选中的一名总旗,这一战打完,等回到大明,他就会与忠义镇其他近百名小旗官,一起送到南京武学去。

    这时明军的火炮又开始轰击山头,轰隆隆的炮声震耳欲聋,浓浓的白烟覆盖了山脚下漫长的明军阵线,各门火炮炮架往后一退,十多斤的铁弹就呼啸着砸向山顶,荷兰人的炮台被打的碎石飞溅,无数石子溅射到空中然后又如雨点般落下。

    几日的轰击,炮台上的石墙已经被打的处处残破,山顶不断有石头垮塌的声响传来,其中还夹杂着荷兰人的惊慌声和阵阵惨叫。

    描难实叮冒着腰,在一片狼藉的炮台上,拖着一名受伤的哀嚎的荷兰士兵,在烟尘滚滚中,慢慢挪动。

    他身边的石墙不时的中炮,几名荷兰人抱头趴在地上,根本不敢动弹。

    描难实叮将受伤的荷兰士兵拖到了安全的区域,回头看见身后的一段石墙在炮弹的撞击下,整个墙体剧烈的颤抖着忽然垮塌,石头掉在壕沟里发出一阵叮当的声响,他心头一沉,当即大声喊道:“留下几人在上面监视,其他人先下炮台躲避,等明军进攻了再上来。”

    当下抱头趴在墙上的荷兰人,便一个个慌忙起身,猫着腰,躬着身子绕过几具躺在地上的荷兰士兵的尸体,匆匆下了炮台,躲到了墙体的后面。

    张毅果正给手下三个队正交代事情,明军大炮一响,三人却纷纷扭头去看山头,张毅果只能板着脸道:“别看了,轰了几天,还没看够么”

    他手下三个队正,有些不舍的转过来,其中一人摸着头道:“我看山顶都打烂了,上面还有人吗这次我们奉节营肯定能一个冲锋打下炮台。”

    张毅果瞪了他一眼,“真那么好打,大帅会花费那么多功夫么你们不要望了咱们忠义镇最忌讳的就是骄兵。”

    合州一战,忠义镇被金军打残,将士十不存一,这是忠义镇时刻谨记的教训。

    张毅果见三人低头不说话,才接着说道,“千总说了,咱们甲部的任务是正面强攻,从中间冲出,支插山顶,乙丙两部,从左右两边攀登上山。冲锋的时候,你们注意些,没到山腰之前,尽量保存体力,慢慢爬也不要紧,因为距离远,荷兰人的火枪打不准,等到了山腰之后,那就得死命的往上冲,不能有任何迟疑。”

    “头儿放心,我们晓得,没到山腰前,猫着腰往上爬,保存体力,等过了山腰再冲!”

    张毅果点了点头,山有六七十丈高,爬起来比较吃力,冲太早,等到了山顶,便没力气搏杀了。

    “很好,山上的荷兰人,据说只有五百人,我们是他们的十倍,所以大家都要有信心。”张毅果鼓励了一句,又继续道:“另外冲锋的时候,盾牌手要注意掩护火铳手,你们各队中的杀手组、火器组、战斗组怎么布置任务,你们三个自己做主。”

    明军现在作战,都是上面制定大计划,下面制定具体的战术。这样一层层的将要求传递下来,最细能给每个士卒,分配不同的任务。

    &



第1249章 血战炮台下
    一声令下,奉节营三千多人马,以局为单位,分成二十一股,每一百多人抗着两架壕桥,两架长梯向着山头冲去。

    明军高昂的士气,众多的兵力,让炮台上的荷兰人胆寒,不过两军对阵,怕也没有用,他们不干掉明人,明军就得打死他们,并且绝不会留情。

    描难实叮领着不到五百火枪手,在残破的石墙上,寻找掩护,荷兰士兵或站或蹲的排满了石墙,手中的火枪装好了弹药,枪口寻找着目标。

    明军士卒以局为单位,散布在山坡上,张毅果领着领着属下,猫着腰跟在百户后面,沿着凌乱的山坡攀爬,头顶不时传来声声枪响,他身后士卒偶尔便有人被击中,滚落山坡。

    此时明军还未到山腰,距离太远,炮台上的荷兰人,虽然不停的瞄准射击,但能击中明军的弹丸却少之又少。

    张毅果等人随着大军一路摸索,慢慢就到了山腰,而这时明军前面几名士卒,立时就胸口中弹,被荷兰人放倒,惨叫着滚落。

    “盾牌!”甲千的千户官,用手铳向山顶开了一铳,大声喊道。

    各局里面的盾牌手,立刻就呼号着向上攀爬,冲到了最前面,护着身后的士卒。

    明军在大量换装之后,发现盾牌面对自生火铳,其实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但是明军还是保留了这种兵器,因为周边的敌人,并没大量装备火铳。

    李定国知道荷兰人火枪厉害,因而对明军的盾牌做了一点改进,那就是在盾牌外面包裹了一层湿棉布,不过这也只能防备五十步以外的火枪,五十步以内,火枪铁甲都等击穿,盾牌也基本挡不住,毕竟也不能将盾牌做成纯铁,那样士卒也拿不动。

    有了盾牌手护卫,明军的伤亡小了一点,后面的士卒抬起掉在地上的长梯,继续向前。

    明军以局为单位,散开了攻击,所以荷兰人也并非排枪轰击,而是自由射杀爬山的明军。

    这时明军距离炮台不到两百步,描难实叮见荷兰射去的子弹,大多被明军盾牌挡住,直打得“啪啪啪”响,并未给明军造成多大伤害,他心头大急,忙指挥着荷兰人操纵射程较近的火炮,开始轰击。
1...309310311312313...3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