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当下豪格讪笑一声,接下唐通给他的台阶,“那好,朕就先下关城,不影响将士们作战了。”
一里外,明军在地面上挖了深坑,二十门臼炮被架设在这些深坑内,人也完全在坑里,所以关上的金军根本看不见。
&nb
正文 第1354章 炮击潼关
豪格站在敌台上,看向关墙外,发现离关一里处,明军在外面筑了一段矮墙,挖了许多壕沟。
起初他有些纳闷,明军是要攻关,为什么反而像是在锁城呢
一般而言,在进攻的时候,为了方便器械接近城墙,不是希望关城前越平坦越好么
不过豪格看向那一条条壕沟中有许多人头攒动,很快就明白了明军是为了躲避炮击,让大军可以安全的接近关墙,所以才有此举动。
其实随着大炮和火器的发展,以前笨重的器械,许多都不好用了。
一瞬间,豪格不禁有些佩服起王彦的奇思妙想,这厮真是个善于掘土的行家,无论防守或是进攻,他都能用掘土来解决。
正当豪格有些惊奇时,他眼角忽然发现远处深沟内有一群人头攒动,还有几头牛背漏出,似乎是在拉着一个巨物。
豪格不禁指着问了一句,身边众多将领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城外,唐通拨开一名将官,大步走上敌台,沿着豪格所指的方向展望,只见数十人赶着健牛拉着那日他看见的巨物,正沿着壕沟缓缓的向关城靠近。
“回禀陛下,估计是明军的火炮,十余日前刚刚运入李过的营寨。”唐通看了下,回头行礼道。
豪格仔细一看,盖着红布,巨大无比,在多头健牛的牵引下徐徐前行。
这么重,应该是火炮无疑,但这么大的火炮,明军拉到关城下做什么呢
唐通看着被红布遮蔽的巨大体形,让人望而生畏,他看了一眼豪格,急忙道:“陛下,城上危险,还请陛下尽快下城。”
豪格见明军炮手和民夫驱赶着牛群,沿着深沟前行,他扭头看了下关墙上布置的众多火炮,却摇摇头道:“不急,看看明军耍什么花样。”
明军的炮还在运,他就被吓的离开关墙,难免在气势上低了明军一头。
现在明军的炮还没架好,况且明军要轰击关墙,总不能把炮放在沟里,等他一露头,城上百炮齐轰,还怕他不成。
唐通见豪格不愿下城,不禁有些心急,那大炮可不长眼,要是一炮把豪格打死,那情况可就不妙了。
唐通正要再说,豪格却把目光收回来,落到了所处的敌台上。
这个敌台从关墙上凸出,墙到胸,有三尺厚,能够承受一定的炮击,墙上开有许多射击孔,小孔放铳,大孔放炮。
一座敌台可以控制大段城墙,让守军没有射击死角,可以射杀靠近墙角的敌军,也可以轰击攻击其他敌台的敌军。
豪格退了几步,走到身旁的一门小炮边,不禁亲自推动小炮,上下瞄准起来。
敌台上除了有红夷大炮外,主要还有许多小炮,他们的射程近,但是转动方便,就像以前的弩床一样。
这些小炮不像红衣大炮一样被炮台固定,他们大多放在炮架上,而金国的炮架,受到罗刹人的影响,轮子大些,转动很方便。
豪格摆弄了两下,直起身来,拍了拍手上灰尘,满意的道:“这小炮就能打到关外的矮墙么”
“确实能打一里!往侧面打还能照顾旁边的敌台。”唐通忙说道,“陛下万金之躯,关系社稷,还是请速速下城吧!”
“不忙,明军炮还没架,等他们开始架炮时,朕再下关城也不迟!”豪格摇了摇头,城上这么多火炮,他到要看看明军怎么在他眼皮底下架炮。
他方说完,正欲迈步继续查看关墙的防御,城下一里外,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却忽然传了过来……
“咦~怎么炮没架好就开始祭炮呢”陪同的金将白广恩疑惑道。
白广恩也是明将出身,对于明朝的东西很熟悉。以往明军的火炮,特别是千斤以上的重炮,都要有个将军的封号,开炮前需要放鞭炮,点香烛祭拜,希望能够打的准一点,而这个仪式,一般都是等炮架好后才会进行。
豪格闻语不禁拿来千里镜,向外望去,却只看见一团鞭炮腾起的烟雾,而方才的巨物和人群则完全消失在地下面。
“怎么回事”豪格不禁疑惑道。
“确实不对头,看体积,火炮至少几千斤。按理来说,炮越大打得越远,明军因该在远处架炮才是,没必要把炮拉到关下来,给我们当靶子。”
唐通心中也有许多疑问,不过他没时间深究,“陛下,王贼善于巧思,近些年来
,革新了多种火器,莫不是什么新炮”说着他又躬身行礼道:“陛下,安全起见,还是尽快下关吧!陛下在关上,等会儿炮战一起,将士们难免分心。”
明军火器近些年确实变化快,新花样层出不穷,听唐通这么一说,豪格也有些心虚。
他虽没看见大炮瞄准城头,但已经有些不想待在城头,作为大金皇帝,还是谨慎些好,安全第一。
当下豪格讪笑一声,接下唐通给他的台阶,“那好,朕就先下关城,不影响将士们作战了。”
一里外,明军在地面上挖了深坑,二十门臼炮被架设在这些深坑内,人也完全在坑里,所以关上的金军根本看不见。
&nb
第1355章突破潼关上
爆炸在身前发生,让豪格有些吓懵,唐通、白广恩等人也吓了一大跳,爆炸一过,便急忙上前往豪格身上猛摸,看他身上有没有受伤。
豪格被摸了几下,回过神来,“朕没事,扶朕起来。”
刚才的爆炸确实恐怖,不过豪格也是久经沙场之辈,很快就克服了恐惧。
只是眼下情况似乎有些不妙,关城上的金军大炮瞄不到明军的火炮,想要炮弹正好掉在明军的坑道内,概率低得可以忽略不记。
明军的炮威力如此巨大,城上的火炮无法反制,打不到窝在地面下的明军火炮,那现在就只能仍由明军轰击了。
好在这种炮威力虽大,但是对于城墙的损坏却不及实心弹直接砸到城墙上,到也不用担心明军摧毁两到关墙。
豪格被扶着站起身来,“留少部分士卒监视,大队撤下去躲避,等明军攻城时再上城墙。”
说完豪格整理了一下有些歪掉的翼善冠,看了眼狼藉的城墙,他也不敢久留,在众人的簇拥下,匆匆下了关城。
刚才炮击让他心有余悸,不敢走主要通道,那必是明军攻击的重点,他怕再挨上一炮,于是走墙边离开了潼关。
城外,臼炮阵地还在轰击,炮声和弹丸爆炸的声音,如果打雷一般,城下硝烟弥漫,关墙后面也是浓烟滚滚,两种烟一白一黑,仿佛两个世界。
王彦领着李过、刘芳亮等几员大将来到关外,不过他没有到关墙下的炮阵去,而是站在金军火炮的有效射程外,正饶有兴致地观看炮击的成果。
“监国,这臼炮居然可以向抛石机一样,把炮弹打到关城的后面,而且威力惊人,真是一件利器啊!”李过看后,不禁大声赞叹道。
王彦笑了笑,这炮他刚开始看的时候,也很震惊,不过后来热情一过,明白其实也就只是那么回事,运作的方式和虎尊炮,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关键是开花弹的应用,如不是开花弹技术的突破,那抛出的就是实弹,作用于抛射机差不多,只是比砲石机远。
炮击仍在持续,炮队指挥试图让炮弹打得更加精确,尽量让炮弹落在关城上。不过这并不容易,就像金军难以把炮弹打到明军的壕沟里一样,城墙虽比壕沟宽一些,可想要落在上面却依然概率不大。
二十门攻城臼炮,一轮下来,也就一两枚炮弹能打在城上,其他落点不一,只能保持一个大概范围的精确,但不能保持小范围的精确打击。
如果二十门臼炮,指哪打哪,他们摆开往城上齐射一轮,全部精确打击,那谁还敢上城防守,潼关怕要不攻自破了。
“又开始了!”一旁的刘芳亮也颇为兴奋的说道。
他之前还觉得工部的人脑壳里进水,现在却全然忘了自己对这批火炮的评价,反而被他们的威力深深折服。
二十门炮,再次开火,炮阵依次腾起一团团的白烟,六七十斤的铁弹,一枚接一枚的划破天空,砸向潼关。
阵阵爆炸声传来,潼关内外浓烟滚滚,观看炮击的明将,一各个脸上振奋,想要大干一场。
臼炮的精度不高,不及直瞄轰击的红衣炮,但是他也不需要精确打击,只要落在潼关,无论是老墙,还是新墙,或者墙后都可以,只要能给金军造成杀伤就行。
明军看得高兴,可就苦了守关的金军。
虽然唐通撤走了不少人,但是为了防止明军抢关,还是需要留下不少人在城墙上防守。
此时向之前那样,在关墙上站得笔挺是不可能了,明军的炮击犹如一盆凉水,浇灭了他们心中救战的火焰。
金军一个个蹲在城墙边上,可即便这样还是有人在爆炸中被炸得飞起,尸体跌落城墙。
豪格乘着明军炮击的间歇,总算安全的撤出了潼关,不过他并没一走了之,而是指挥关墙后的金军,先撤到安全处,然后再想办法。
另一边,明军打了一阵,火炮需要散热,全都停了下来。
这时指挥炮队的陈余阶从前面回来,还隔这老远,便有相熟的将领喊道:“老陈,打得不错!”
陈余阶进前来,先给王彦行礼,“参见监国!”
王彦笑着点点头,“炮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掌握技巧,你功不可没!你接着指挥,先轰他五天,等打破潼关,孤记你一件大功。”
陈余阶忙应下,犹豫了一会儿,忽然说道:“监国,豪格好像到潼关了。”
“哦”王彦眉头一
第1359章 进入关中
潼关被破,王彦召集诸将,草草商议后,就以王士琇为先锋,刘芳亮副之,统领横冲马军三万,龙骑军三万人,共计马步人马六万众,雄赳赳气昂昂的从潼关出发,铺天盖的向关中进发。
唐通仓皇逃离潼关后,关中的防线已经崩溃,明军大举入关之后,王彦不认为金国还有什么机会。
在王彦看来,如果豪格不甘心,那么明金之间在长安以东应该还有一场野外浪战。
如此正合王彦心意,否则金国主力逃入陇右、河西走廊,继续与大明对持,那明朝还是要花费大力气,去解决这个威胁。
当然豪格如果聪明,懂得舍弃,见潼关以失去,现在就应该谋划撤退的事宜。
王彦比较担心后者,怕金军放弃关中平原,而占据周围的高地。
那样从地理上而言,没有陇右和雍凉之地,明军占据长安后,关中依然十分危险。唐时吐蕃、宋时西夏都能威胁长安。
为了避免金军逃离,王彦让先锋先行,同时又传令给武关和卢灵关一线的明军,令他们尽快破关而入,与主力会猎长安。
三月二十八日,王士琇、刘芳亮风驰于前,铁蹄滚滚,三秦震动,逃到华阴的唐通闻风丧胆,未曾一战,狂奔四百里又逃到了渭南县。
同日,孙守法渡过渭水,赶至华阴县与明军先锋会兵一处,王士琇、刘芳亮继续引兵突进,仅两天时间,又杀至渭南县。唐通似乎以是惊弓之鸟,明军未至,便又奔二百里逃至临潼县。
四月初一,在明军前锋大举追杀金军,一路势如破竹之时,王彦在潼关稍微休整后,留万余人马把守潼关,便领着近二十万大军和数十万运送物资的民夫从潼关出发,向关中进军。
潼关南有山,北有河,关隘当险而立。过了关之后两山夹一沟,地势同样险要。
此时在弯曲的山沟中,遍布着明军的身影,从两面山坡上向下俯瞰,仿佛一条血河蜿蜒着流进关中。
明军队伍绵延着前行,挤满了山沟,前面的队伍已经入沟四五十里,后面的队伍才刚出关门。潼关背后地形险要,一直要到华阴县附近,才会好走一些。
王彦的马车走不了这样崎岖的道路,所以他穿着金盔金甲,骑着火炭马与众将一起随着大军前行。
前锋走了一个上午,行至一处,速度忽然慢了下来。
王彦与众将打马过来,发现前面一处,两侧陡峭,最窄仅容单马,视力所及只见一线青天,心头不禁一惊。
“附近有没有别的道路绕过去!”王彦勒住马缰,不禁问道。
这种险要,让人难以生出安全之感,王彦脑子里立刻蹦出司马懿在上方谷,曹孟德在华容道,就怕一笑,上面突然冒出一股伏兵来。
王彦行军一般都会避开这种地形,不过入关就那么几条道,潼关还算好的,他没有别的选择。
李过打马靠近王彦,“有小道,不过比这里还难走。”李过似乎明白王彦的意思,抬头指着山顶道:“监国放心,卑职以派出大股斥候,山顶上有我们的人,沿途都有斥候探查,若有问题,斥候会立刻发射信号。”
王彦抬头一看,果见两次侧山顶和山坡上有明军的身影,随即才放心了些,不禁对李过满意的颔首,“补之对附近的地形很熟悉啊!”
“臣当年为贼,再此吃过一次大败仗,所以对潼关一带的地形比较熟悉,能设伏的地方都有一些了解,也已派人探查!”李过骑在马上回道。
王彦微微一愣,随即想起来,崇祯十一年春时,洪承畴命孙传庭于潼关南原设置三重埋伏,曹变蛟等人将李自成逼入潼关,杀得李自成尸积如山,几乎全军覆没,最后仅以十八骑突围出来,逃入商洛山中。
王彦一啪额头,想起这事,不禁又看了看两侧山头,见山腰和山顶散开的明军斥候,他才放心一些。
王彦点点头,李过打仗还算是比较稳的,他相信他不会在此再栽一个跟头,况且先锋已经入关,他大军加上民夫至少四五十万,金军择一险要堵截还成,想要伏击这么多人马,金军怕是没那么多兵力。
王彦心安了些,抽动马鞭,“让大军快一些,迅速通过这里。”
第1360章灞桥议事
从潼关炮击后,豪格便返回了长安进行布置,很快他便派遣两支屯军,分别前往陕北和汉中,接替孟乔芳和吴三桂的人马,将金军主力全部调至关中,准备对明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反击。
豪格的军令发出不久,孟乔芳将延安的防御交给了兵部侍郎张文蘅,先令赵良栋率马步军一万五千人急行到高陵县南面的雨金镇,不久又让部将郑文成领万人,向南运动至石川水与渭河交汇的交口。孟乔芳吩咐张文蘅死守城池,不与陕北明军浪战,务必拖延李来亨南下之后,也引着马步军两万多人,向南赶至高陵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