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榕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锦未央
可是来孟府拜访的都是去祝贺他的,他也不能把人拒之门外。
今日上鸿程街游街,又是一件累事。
等走完了,他还要回孟府去,今日前往孟府的人也绝对不在少数。
孟伏龄在鸿程街这边结束以后,立刻返回孟府。
待孟伏龄走后,鸿程街上的人也散去了不少。
“我先走了。”燕明珠对容华道。
容华点了点头,
燕明珠对他笑了一下。然后带着青丝和暮若以及护卫前往鸿程街。
等他们走后,成雪问容华:“公子,我们去哪儿”
容华道:溢香楼。
成雪眨巴眨巴眼睛。溢香楼有这么好吃吗隔三差五就要去一趟。
如此,他们转而从鸿程街前往攀兴街。
燕明珠步行前往孟府,在孟伏龄回府许久之后,燕明珠才到。
孟府如今热闹,登门客络绎不绝,府门大开。
燕明珠着人通报一声,然后被引领着去了后院。
到了后院才发觉,女眷也是不少。
孟夫人正忙着招呼众人,瞧见燕明珠立刻向她招手。
燕明珠走过去,孟夫人刚和身旁人说完话。
“你来了怎么不早点跟姨母说。”孟夫人笑着。
燕明珠道:“我也不知孟府今日这么多人,如果知道,定然要更早一些过来。”
孟夫人看着后院的诸多女眷,答道:“如今遥岑是大岳的新科状元,登门拜访以此示好的许多,都想着借机拉拢。宫中的诸位皇子也都送了礼过来。圣上的赏赐也是颇多。”
“如今今非昔比,表哥身份不若从前。不久后就要入朝为官,定然引人注目。”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孟府兴(三)
说实话,燕明珠只觉得有趣。之前见孟扶音,没觉得这孩子如此害羞,今日再见方觉,这孩子很是容易脸红。
孟抚月出声道:“多日未见郡主,近来可好”
燕明珠说:“还算不错。这段时日住在宫中,今日早晨才离宫。”
孟扶音小声说:“哇……郡主住在宫里啊。”
“太后与我有些亲故,前几日召见我,留我在宫中,所以我才在宫中住了几日。”燕明珠耐心解释。
“那宫中是不是很漂亮”孟扶音问,眼中满是好奇。
孟扶音年纪小,又是庶女身份,从未进宫,也不知皇宫是何模样。她最小,被施姨娘宠爱,家中人还算谦让,不知宫中险恶,也不知人心有多卑劣。
燕明珠垂眼,长睫颤了颤。复又抬眼,说道:“宫中都是红墙,金碧砖瓦,一眼望去除了红墙碧瓦还是红墙碧瓦。宫殿却是漂亮,白日里阳光一照,便会发光。”
“会发光啊”孟扶音惊叹。
燕明珠点头:“高楼房檐上刷了金粉,阳光照耀自然会发光。”
孟扶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
燕明珠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清茶。转过头去,看着周遭的人。
孟夫人将孟拂晓带在身边,孟拂晓隐约有一些不耐烦,却还是面带笑容,不过眼中不见什么笑意。今日特地装扮过,衣服也是华贵,妆容精致,一颦一笑倒也真有贵族千金的样子。
不过……
燕明珠转眼看向对面的孟抚月,比起孟拂晓,孟抚月生的更漂亮一些。虽然没有孟拂晓那么金装玉裹,但是一身浅色倒显得出色些,与自身气质极为贴近。
察觉燕明珠的目光,孟抚月抬眸,盈盈一笑。
燕明珠也回以一笑。
孟家的三位小姐,目前来看,最为合人心意的还是孟抚月。
孟府的客人许许多多,孟夫人都快忙不过来,孟拂晓也是累的快要挂不住笑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 孟府兴(四)
燕明珠看的透彻,孟拂晓的确不如孟抚月。若非因为孟拂晓占了年龄优势,出生的早了些,万万不会如此备受宠爱。
孟府一共三个女儿,孟拂晓身为长女,受宠。孟扶音身为幼女,受宠。偏偏孟抚月,既不是最大的那一个,也不是最小的那一个。这个位置最为尴尬,要求的还多。
有孟拂晓在前,无论孟抚月多么出色,都要内敛,被压一头。
若说孟拂晓是个嫡女也就罢了,无非也是姨娘所出的庶女。
燕明珠有意提携孟抚月,所以才交给她。
孟抚月下意识反驳:“郡主抬举了,我……”
燕明珠的眸子很是清澈,里面是无边无际的瞳海,偏偏不含任何杂质。棕褐色的眸子含着轻轻浅浅的笑意,就这么看着孟抚月。
孟抚月咽下余下的话,不再多说。
燕明珠就这么立在她身后,若有来人,孟抚月便会招呼。她只是站在这里微笑面对众人。若孟抚月有何错漏,燕明珠会及时弥补。
年纪最小的孟扶音尚不懂这些人情世故,反应略微迟钝些,但也不妨事,没有给她们惹麻烦。
孟夫人在远处观望,见她们这边没什么大问题,也渐渐放下心来。
孟拂晓向着这边看了一眼,见孟抚月含笑侃侃而谈,她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觉得孟抚月此时有些碍眼。
一直到再无客人来,她们才歇下。
众人也都见识到了孟府的三位小姐,其中对孟抚月多有赞声。也趁此机会见到了传说中的镇国郡主,又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燕明珠对此不怎么在意,嘴长在别人身上,无论说好的、说坏的,她也堵不住。如此,只能当做不知不觉。
施红叶今日也随着施如恺一道来了。在后院与诸家女眷聊了聊,瞧见燕明珠,便走了过来。
&nb
第二百四十章 孟府兴(五)
燕明珠与施红叶简单说了两句话,施红叶便回到了刚刚坐着的那桌。
人也来的差不多了,燕明珠带着孟抚月和孟扶音去孟夫人那边。
孟夫人让燕明珠坐在身旁,“我刚刚吩咐了厨房多做些好吃的,你一会儿可得多吃点。”
燕明珠笑着点头:“自然是不会和姨母客气。”
元珍不在身边,孟夫人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她自然喜欢与孟夫人亲近。
孟拂晓见孟夫人待燕明珠如此好,难免有些吃味。但是也只能藏在心里,说不得。虽然她是孟府的长女,可又不是孟夫人亲生的嫡女,没资格要求孟夫人待她如何。
孟抚月对此并不羡慕,她自知身份,从不逾越。
孟扶音眨巴着眼睛,乖乖坐在孟抚月的身边,乖巧的很。
孟府还算热闹,孟世坤子嗣不算单薄。两儿三女,也算是不错。
孟伏龄如此出众,让他这个当爹的脸上也有光。从科举结果下榜,到现如今,孟世坤的嘴就没合拢过。
孟伏龄就跟在孟世坤身侧,对来人俱是以礼相待。
孟甫衡在后面,只能充当一块背景板。说心中失落也是有一些的,可是见孟伏龄如此出色,又自愧不如,自然生不出什么嫉妒心。何况孟甫衡对他大哥也是有孺慕之情在的。
孟甫衡幼时多受孟伏龄的帮助,诗书也多为孟伏龄教导。对于这位兄长,他实在是敬佩。相比孟世坤在孟甫衡心中的地位,孟伏龄可能更高一些。
孟伏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让人挑不出错,生不出任何恶意,完美到只能用“天上有地下无”来形容。
早些年间,更有甚者,以此形容孟府“是积了累世功德才得孟伏龄此子”。
众人说话间,孟府大门口来了一批人。
众人的说话声立刻停了下来。
&
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太君(一)
孟夫人哭笑不得:“那祖母也应先知会我一声啊。”
初老太君笑了笑:“没事,我这不是好好的嘛。何必折腾你们一趟呢。”
孟夫人无话可说,着人搬了一张藤椅过来,铺好了垫子,才扶着初老太君坐过去。
孟伏龄一出现在后院,不少女眷眼睛都直了。
燕明珠在初老太君来时就起身站在一侧。
孟伏龄见她,笑了笑,“方才在街上见你,旁边的那个就是容华”
燕明珠点了点头,“是。刚刚街上观望了一下,表哥真是好威风啊。”她接过青丝手里的盒子递给孟伏龄,“我特地准备的薄礼,还希望表哥不嫌弃。”
孟伏龄双手接过,盒子不大,可是重量也有。他抬手摸了摸盒子,笑:“你送给我的,我自然好生收着。”
一片叶落下,刚好在燕明珠的发上。
孟伏龄抬手替她摘去落叶,然后抚了抚她的鬓角,“我还要到前院去,就不陪你了。”
燕明珠答应声“好”。
孟伏龄转首上前两步,微弯膝盖,和已经坐下来的初老太君平时,“老太君,前院还有客人,我就先过去了。”
初老太君摸了摸孟伏龄的发顶,“去吧,这儿有你娘在呢。”
孟伏龄展颜一笑,然后起身离开。
孟夫人倒了一杯清茶,又招呼着初家的女眷落座。
除了随身的婢女,跟着初老太君来的一共有四位女眷。
初老太君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孟夫人的爹。孟夫人有两位同胞兄弟。
这四位女眷,两位是孟夫人的嫂嫂,剩下的两位年轻的是孟夫人的侄媳妇。
孟夫人的母亲多年前因病去世,父亲在不久后也离世。现如今初家由孟夫人的大哥经管。
孟夫人正与她们叙话时,初老太君抬眸看了一眼身边稍远处站着的燕明珠。
 
第二百四十二章 老太君(二)
初老太君点点头:“你的父母俱是人中龙凤,哪怕取字熹微,日后你也不会被蒙昧于尘土之中。元珍倒是多此一举了。”
燕明珠笑了笑,未语。
初老太君又道:“她既不想你太过惹人注目,当初就不该把你教导的如此优秀出众,若是平凡一些,粗俗一些,反而会避免她不想遇见的结果。”
燕明珠垂下眼帘,“老太君所言极是。但是现如今,怕是来不及了,我已然如此。”
初老太君抬起手,落在燕明珠的头顶,她轻抚过燕明珠的发丝,“好孩子,一切都会好的。”
燕明珠抬眸,一笑,“承蒙老太君吉言。”
初老太君看的透彻,多年礼佛。哪怕是初次见面,燕明珠也不觉得疏离。初老太君身上那种亲切的气息,让人无法推辞。
在燕明珠的眼里,初老太君与她短暂的对话,胜却千言万语。看着初老太君,就像是看着归尘寺的那尊菩萨一样。
孟夫人回首,瞧见初老太君与燕明珠之间的互动。她先是惊愕一瞬,随后浅笑:“祖母是不是也很喜欢明珠这孩子”
初老太君牵起燕明珠的手,让燕明珠顺势站起来,“的确很喜欢。”她指了指旁边的座位,对燕明珠道:“你坐下来,陪我说说话。”
燕明珠顺从,坐到初老太君旁边。
孟夫人笑起来,“明珠这孩子很不错,我一直当我的亲女儿一样。她和遥岑一样懂事,样样都好,挑不出错。”
初家的大夫人和二夫人闻言,也都惊讶一番。
大夫人笑道:“真是如此”
孟夫人点头,“明珠这孩子,简直就是另一个遥岑。是顶好的孩子。”
二夫人看了看燕明珠,点头称赞:“周身气度,言行举止,的确很好。”
孟夫
第二百四十三章 老太君(三)
初老太君摇头否定,“我瞧着这丫头不像是日后能学好的。”她的目光落到孟抚月的身上,“孟抚月倒算是不错,加以培养,日后定然是个出彩儿的。”
燕明珠点头,“抚月年纪既不是最长也不是最幼,比前者要内敛,比后者要沉稳,的确不错。”
初老太君看向她,笑道:“若是孟家的三个女儿都如你一般,那孟世坤算是得道升天了。”
燕明珠忍不住轻笑出声,“老太君说笑了。”这话要是别人说,肯定能把孟世坤鼻子气歪了。可是初老太君说,那就是在理。
初老太君扬了扬眉,道:“他能得伏龄一个出众的儿子,就是祖坟冒青烟,上辈子烧了高香了。若是三个女儿再出众些,可不就是得道升天了”
初老太君毫不客气,说起话来如此犀利。字里行间也透露出,其实对孟世坤这个孙女婿并不怎么满意。
“孟世坤也算是这辈子有了脸面了。他一辈子就爬到了礼部尚书这个位子,在朝为官数载,没有功绩,在礼部数年,也没有建树。庸庸碌碌了大半辈子,也没干出点什么大事。”初老太君对孟世坤的评价极为贴切。
她又说道:“可是孟世坤虽然无才无德,伏龄倒是个极好的孩子。要我说,若是没有伏龄在,这孟府不出十年就得倾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