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归榕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锦未央
“在为父的心里,没有任何人能比上明珠。”
明珠明珠,华光万丈。
当初取这个名字,就是为了让她大放光彩。
“阿爹,我好想你。”燕明珠的声音很委屈,她的双眸里都含着眼泪,摇摇欲坠。
“好孩子,不用怕,阿爹会一
第三百六十二章 及笄礼(二)
清歌走到燕明珠的身后,笑了笑:“今天是重要日子,难免会心里紧张,别担心。”
燕明珠转回脸,看着琉璃镜中的自己。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嗯。”
青丝和暮若走进来。暮若将盐水递到燕明珠眼前,让她漱口。漱口之后,又递过来一杯清水。燕明珠喝了一小口润喉。
随后又有其他婢女走进来,手中拿着各种用品。
热水抬进来,倒进屏风后的浴桶里。重大节礼之前,必定要焚香沐浴。
燕明珠沐浴时,不需旁人在侧,所以都让她们在外面候着。
她踏进浴桶里,整个身子都浸入温水里。温热的水舒缓了她的疲惫感和神经的紧绷。
她从水底坐起来,擦了一把脸,整个人都清醒过来。一扫刚才那种浑噩的感觉。
沐浴之后,穿上白色的亵衣。
然后穿好浅红色里衫,燕明珠重新坐回了梳妆台前。
青丝和暮若替她擦着头发,因为头发长的原因,一时半会儿都不会干。所以一连换了四个干的手巾来擦拭头发,加快头发干的速度。
之后,清歌拿起木梳,替燕明珠梳发。今日不用绾发,等笄礼中,自有长者替燕明珠绾髻戴簪。
理顺头发之后,将上部分的头发用红色的丝带绑起,余下的发全部披散在身后。
“郡主的头抬起些,奴婢替郡主画眉。”清歌拿了眉黛,浅笑道。
燕明珠依从微微抬头,“有劳清歌姑姑。”
“郡主不必如此客气,这是奴婢分内的事。”清歌笑了笑,然后放轻动作,替燕明珠画眉。
燕明珠生的秀美,平素打扮也是清雅秀丽,极少穿艳色衣衫。今日特殊,准备了红色的衣衫。所以这妆容也要仔细绘制。
清歌的手艺比婉凉更好,所以承接了这个担子,过来替燕明珠绘面。
 
第三百六十三章 及笄礼(三)
镇国公府一大早就开门,四方来客不断,有帖子的客人不多,有一些人没有帖子,也登门拜访。日子特别,总不能把人拦在外面。
观礼的位置都被安排好,另安排了数名侍卫在府中巡逻,以防万一。
替燕明珠绾发戴簪的女长者,元珍在认识的人中选了许久,最后只能厚着脸皮拜访了一下初老太君。
在这些人里,似乎没有哪位女眷能比初老太君更有声望德行了。初老太君的年纪也是最长。能让初老太君来作为正宾,确实再好不过。
初老太君坐在首位,另一侧首位坐的就是元珍。
孟夫人和初家的女眷也是早早过来。今日孟夫人充当赞者的角色。
孟伏龄也在参礼的人员之中。
容华今天也换了一身喜庆些的衣裳,立在元珍后侧,安静地充当背景板。
从早上起来没过几个时辰,登门的客人已经愈来愈多,拜礼也是不少。
燕铮和朝如收礼收的手都算了。眼瞧着一个个礼盒都送进府库,礼单上的种类数目越来越多。
施红叶和施红鸾也在参礼人员之中,还有闻令仪,柳梦得今日也来了。
帝京不少的名门望族,今天在镇国公府,你都能见得到。
今日主持的赞礼,是元珍特邀的。
是一位老者,已经发须皆白,上了年岁。双目也有一些浑浊,脸上更是带着岁月的刻痕。
这人,帝京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家才认识。
傅正道和文望舒今日也过来了。老早就知道瑞帝要封在燕明珠及笄礼时封她为公主,正巧今日不用上朝,特来观礼。
看见主持的赞礼,傅正道和文望舒对视一眼,看到彼此眼底的震惊。
这位赞礼是成帝时的一位大总管,在宫中的地位,也就是如今李吉的地位。
当然,那时候成帝还不是皇帝,只是普通皇子。
这么一算,这老
第三百六十四章 及笄礼(四)
燕明珠对着赞礼行了一礼,赞礼回一礼。
燕明珠再拜元珍,后拜正宾初老太君。初老太君回小礼,随后落座。
而燕明珠跪坐于席上。
笄者就位之后,就是宾盥。赞礼唱:“请正宾盥手,请赞者为将笄者理妆。”
孟夫人走上前,替燕明珠梳头。
随后初老太君站起身,在盆盥中净手,拭干。然后走到燕明珠身后,替她绾发。
初老太君年逾六旬,绾发极为熟练。可是替燕明珠绾发,她极为细致小心,不能出分毫差错。
燕明珠微微垂着脑袋,感受着初老太君一双手在自己的头发上抚动。她的心异常平静,不起波澜。
满头的墨发被盘成一个端正的发髻。
婉凉捧着一个托盘,红布之上静静放置着一支金镶玉簪,簪子的最上方,是一颗夜明珠。
初老太君从托盘上取下簪子,插入燕明珠的发间。老太君的声音难免沧桑,所以说起那些祝词更显庄重,“吉月令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维祺,以介景福。”
初老太君起身,站在燕明珠身前。
燕明珠身上穿的那层轻纱褪下,重新穿上一层礼服,更显庄重繁复。
再然后,就是祭天祭地祭祖的流程。
赞者接过酒杯递于正宾。
初老太君道:“执酒祭亲,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
燕明珠接过,象征性的沾唇,随后跪着将酒撒些在地上。以酒撒地,称为酹酒,以此祭天祭地。
随后燕明珠向初老太君行拜礼,初老太君答拜回礼。
赞礼唱:“笄者三拜。笄者拜父母,感念父母养育之恩。笄者拜师长,勤勉求学,发奋进取。笄者拜祖先,传承文明,报效祖国。”
燕明珠叩首三拜。
紧接着就是聆训。
赞礼唱:“请笄者母亲向笄者示训词。”
元珍站起身,训词:“事亲以孝,接下
第三百六十五章 及笄礼(五)
紧接着,就在赞礼宣布众宾落座时,宫中的人来了。
端淑太后走在最前头,身后一左一右跟着李吉和李盛,在后面跟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
李吉和李盛向来是侍奉在瑞帝左右的,今日亲临镇国公府,俨然是代表了瑞帝。
世人皆知瑞帝尚在病重,定然没办法前来镇国公府观礼。所以李吉和李盛出现在此,也可见瑞帝对镇国公府还是颇为看重。如若不然,这二位李姓公公一定不会出现在这里。
太后这阵仗这么大,元珍也不能安然落座。只能起身向着太后行礼。
待众人行礼后,太后浅笑点头:“平身。”
太后的目光从每个人的脸上一一掠过,瞧见那位满头白发的赞礼时,她眼中的震惊着实不假。她万万没有想到在此处还能见到这人。她瞟了一眼元珍,心里情绪浮动万千。幸好她还记得身在何处,没有暴露出太多。
李吉走到赞礼旁,双手捧着圣旨。声音尖细:“奉圣上之命,前来宣旨。”
在这里除燕明珠之外的所有人,全部屈膝跪地。
元珍撩起裙子会在李吉下首,身旁是初老太君,其后是容华。
所有人都跪在地上,看起来颇为震撼。
燕明珠在人群之中极为突出,她得瑞帝赦令,不必行跪礼拜任何人。所以只有她一个人站着。
燕明珠垂下头,双手拱起作揖。等待着李吉宣旨。
李吉的声音扩散开来:“燕氏明珠,德行端庄,蕙质兰心,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识大体知进退,堪为女子典范,孤甚是赞赏。此时正值燕氏明珠笄礼之时,特在此时,封燕氏明珠为大岳公主!封号镇国!”
这场及笄礼的,恐怕就在此刻了。
燕明珠垂着眼睫,“臣女接旨。”
“镇国郡主”如今是“镇国公主”。在此之前,“镇国”二字居于“郡主”之前是因为她出身镇国公府。在此之后,“镇国”二字便是她的封号。
&n
第三百六十六章 护身符(一)
李吉看着燕明珠,随后跪地,“奴才拜见镇国公主!”
李盛随后也是同样的话。
厅中跪伏的众人,齐声道:“拜见镇国公主!”
元珍在众人中回过头,看着燕明珠,对着她微微一笑。
燕明珠看着元珍,手中紧紧握着圣旨。也许有那么一刻的伤悲,却隐于心底,不露声色。
这一场声势浩大的宣旨结束,众宾落座,燕明珠归返东厢。
那明黄色的圣旨,一直被燕明珠死死握在手中。
容华不能离开,只能看着燕明珠归返东厢,他不知燕明珠如今是何心情。可是能感觉得到,她并没有很开心。
这场及笄礼,算是给了燕明珠一个隆重的告别仪式。告别在此之前那个她自己,从今往后,要更努力变得强大。
镇国公府的主人,未来也只有她。她曾立誓要撑起镇国公府的门楣,就绝不会在任何时候放弃。
今日之后,无论多少明枪暗箭,无论朝中漩涡多深多险,她都要亲自去解决,不能逃不能躲。
瑞帝的一道圣旨,已然将她推到众人之前,再无退路。
——
外面的宴会到底持续了多久,燕明珠不知道。
她一直待在东厢里,隔一会儿就有女眷过来看她。
燕明珠端坐在桌边的椅子上,脸上带着那种优雅的笑容,看起来极为端庄。她戴上那副尚好的假面,哪怕心中纵然感慨万千,此刻也不显。
这么来来往往推脱应付,燕明珠其实也很疲累。可是礼制就是这样,前来观礼的都是宾客,作为主人家,哪有怠慢的道理。无论多么疲累,她必须要保持好状态。
屋中的人走了,燕明珠闭了闭眼睛,眉宇见流露出疲惫。
暮若倒了一杯清茶,“郡……”出口便意识到不对劲,“公主,喝点清茶吧。”
因为圣旨,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称呼都要改变。
 
第三百六十七章 护身符(二)
柳梦得道:“这是我祖母以前的镯子,有了许多年头,不算贵重。我平素不怎么佩戴镯子,与其我自己留着,不若赠予公主。”
柳梦得不喜欢在腕间佩戴什么首饰,总觉得太过于累赘。她浑身上下除了头上佩戴一根簪子。有时候甚至连腰佩都不戴。
燕明珠拿起一只镯子,“多谢柳小姐了。”
柳梦得拿起另一只镯子,“我瞧着这镯子与公主相配的很,不若现在戴上”
燕明珠看她笑对自己,忍不住点了点头。
柳梦得轻轻握住燕明珠的左手,然后将镯子套进去。大小都刚刚合适,如她所说,极为相配。
柳梦得又打算取燕明珠手中的另一只替她戴上。燕明珠轻轻摁住柳梦得的手,“这只就不用,平素右手写字作画,戴在右手上不方便。”
柳梦得撤下手,笑了笑:“好。”
“快请坐。”燕明珠立刻道。
柳梦得坐到燕明珠身旁的位置上。
燕明珠真的是打心眼里喜欢柳梦得,不为旁的什么,柳梦得给人那种干净亲近的感觉,真的很舒服。就好像,能卸下所有防备和疲累,给自己一个安稳的栖身之处。
燕明珠的视线落在柳梦得的脸上。
柳梦得感觉到燕明珠一直盯着自己,她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我的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燕明珠摇头,“没有。”
“那……是我今日的妆容不对”柳梦得疑惑。
燕明珠继续摇头。
柳梦得奇怪地看了她一眼,“那公主为何一直盯着我瞧”
燕明珠不假思索回答:“我只是觉得,柳小姐很不一样。我本以为书香世家的女子应该多为拘谨守礼,可柳小姐不同。”
&nbs
第三百六十八章 护身符(三)
燕明珠听柳梦得所说,哑然失笑:“我半点武艺都不会。母亲怕我性格似父亲,所以小时候引导我做个大家闺秀。她怕到时候外人说,镇国公府有个假小子,我会嫁不出去。”
这话,是小时候元珍常说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