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十三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响木

    “臣万死不敢冒称姑娘师傅!”

    “好吧!既然王工正不愿被人称为师傅,本姑娘还是叫你工正。”

    “让姑娘,像雾好!”王工正身后的西夷和尚,不失时机说了话。

    “摸您!”罗雨虹随口一答,让她身边的郑安民全身一抖。

    “莫很扯拐,为什么您火戏子都会说英语,却不会说高贵的拉丁语”

    “这个……说来话长。王工正,你把东西摆出来看看。”

    王工正很高兴罗姑娘把注意力重新放在他身上,一咕噜从地上爬起来,把头件东西上盖的棉布扯开。

    ……

    既然是罗姑娘亲临视察,率先亮相的自然是罗姑娘吩咐的东西。只是这件东西,实在是简陋得不像样子。

    一根普通的方板凳上,两块瓦片一般的物件用木条固定住。

    在瓦片的环抱中,一个可以旋转的方形木架被两块钻孔铁片支撑在中间。

    方形木架的四方外径上缠着一匝匝的铜线。铜线的两个尾端被镶嵌在木架的旋转轴中,引出两根线头。旋转轴上镶嵌了两个彼此分离的铜环,铜环分别与引出的铜线连接,又与板凳上钉死的两片铜片摩擦。

    手柄摇动后,带动方形木架旋转。两片铜片与木架旋转轴上的两个铜环擦得“哗哗”作响。

    “王工正,你做得不错!”罗雨虹高兴地笑赞道:“商人常说,卖钱不卖钱,摊子要扯圆。这东西起码样子像了!”

    王工正笑得眼睛都眯缝了:“多谢罗姑娘夸奖!”

    “不知道你在铜线上刷漆没有”

    “罗姑娘亲口授下步骤,臣岂敢省工偷懒”王工正连忙严正声明,“臣将拉出之铜线浸泡在上等熟桐油里,晾干后再浸泡一次。如是者三,方才敢往这木架上缠绕。”

    罗雨虹高兴地背着手,围着这根板凳转了两圈:“最难的部分是什么拉铜丝难不难”

    王工正笑着回道:“拉丝倒简单。赤铜条本来就软,烧红便更软,插进铁孔里一拉就成了粗铜线。从大孔拉到小孔,线就越来越细,这与金丝银线拉制之法大同小异。只是要用赤铜方好!赤铜性软,若是杂了锌、锡或铅,铜条发硬发脆,拉细了就会断。

    若问这最难之处,倒是这磁石磨制!

    磁石性脆。臣开始图省力,用錾子敲击,结果一敲就碎。后来无法,只好让石匠用磨石做了个转轮,蘸水慢慢打磨……”

    “磁石做好后,还有磁性吗”

    “有!臣试过,同性相吸,异性相斥,一点不假!”

    “好!”罗雨虹忍不住叫出声来。

    “谭芳,你过来!”

    谭芳刚一过来,就被心急的罗雨虹揪住右手。罗雨虹做了一个照相时的剪刀手,然后命令谭芳照做。莫名其妙的谭芳,傻傻地在众人面前摆出个胜利的姿势。

    罗雨虹粗暴地将谭芳两根纤细的指尖压在与铜环接触的两块铜片上,然后命令王工正摇动手柄!

    方

    形木架带着上面缠绕的铜线,开始在两块瓦片形磁石中旋转,发出了嗡嗡的声音。

    当转动开始时,罗雨虹像触电一样,跳离了谭芳,然后睁大眼睛观察谭芳的脸色。

    “是不是身上有点麻”罗雨虹关心地问谭芳。

    “回罗姑娘。”谭芳瞅瞅周围注视她的目光,感觉脸上正在发烧,“奴婢不麻,倒是有些热!”

    不对呀!罗雨虹认真想了想。中学物理老师做的发电机模型就是这个模样呀!

    她一拍脑袋,一定是摇得不够快!

    “王工正,加快速度摇!最快速度摇!”罗雨虹大声下令。说着,她的手已经不自觉地叉在了腰上。

    “好嘞!”

    王工正能有几次机会在罗姑娘面前展示自己再说了,这东西他是按罗姑娘亲自指导的法子做的,万一罗姑娘不满意,会不会迁怒于他的手艺

    于是乎,王工正不顾自己一把年纪,开始疯狂地转动起手柄来。木凳在不断交变的作用力下,开始摇晃起来。就在将要翻倒的那一瞬间,对凳子高度警惕的安文思猛扑上去,双手按住凳面。

    于是,悲剧发生了。

    砰!

    安文思的脑袋与谭芳的脑袋,像火星撞地球,重重撞在一起。

    “哎呦!

    葡萄牙文或高贵的拉丁文中的惊呼与中文的并无二致。

    谭芳努力地控制着摇晃的身子,吸了一下鼻子,豆大的泪珠在红红的眼眶里打转。她想用袖子将泪珠擦了,又不想在众人面前丢了丑,只好用纤细素白的手掌将额头上的陨石坑死死遮住。

    “你这个冒失鬼!”罗雨虹厉声痛斥安文思。同时飞奔过去,把摇摇欲坠的谭芳揽进自己怀里。

    “痛不痛”

    罗雨虹把谭芳的头搁在自己的肩窝里小声问道,然后不等她回答便替她说了:“肯定痛了。不过他是来帮忙,不是故意的。你不要怪他。”

    “嗯”

    谭芳痛得声音已经变形了。

    罗雨虹对自己的山寨发电机依然不死心:“你刚才是不是觉得有点麻就是全身酥酥的感觉”

    “刚才不酥,”谭芳的声音越来越细,“现在全身都酥麻了……”

    话没说完,她身子一软,从罗雨虹的怀抱中溜了出去,无声无息瘫倒在地面上。

    “快叫医生!”

    罗神医的女儿大喊大叫道。

    ……

    试验惨败,还把谭芳搭了进去。

    罗雨虹一手抱胸,一手托着下巴,气恼地望着空荡荡的办公室,刚才的好心情烟消云散。

    为什么发电机没有电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她想不明白。

    既然想不明白,就暂时不想。这便是她的性格。

    罗雨虹伸手抓过一叠文书,翻开来看,借此排解自己的郁闷。头一份是高安泰传来的信息。

    高安泰通过自己的一个老关系,九姓长官司的教谕蔡某某,成功说服了九姓长官司老大




第三百八十二章 男女之事(三)
    罗雨虹把主意打到了承运门前的那对铜狮子,把谭芳吓得花容失色。

    “罗姑娘,那可动不得!”

    铜狮子是承运殿整体建筑的一部分,动了铜狮子,就等于动了承运殿。这件事罗姑娘竟然不与世子商量,就擅作主张。谭芳急了,连忙提醒道:“承运殿是王府正殿,代表着我们蜀地之国运。铜狮乃是镇殿神兽,万万动不得!神兽一动,大殿不稳,那国运……”

    谭芳将那对铜狮子与蜀藩国运联系在一起,罗雨虹却不以为然。

    “封建迷信!”她心里冷哼一声,对谭芳轻蔑地摆摆手。

    “有世子与本姑娘这对真神在,有什么妖魔鬼怪镇不住有谁吃了豹子胆,胆敢动摇国运你让郑长史打造一对汉白玉石狮子换上,然后举行个请神仪式,新闻媒体现场采访。还有……”

    罗雨虹脑袋一转,立即想到了大慈寺里拷问她的那些和尚尼姑。

    “把城里高僧大德都请来做法,让他们亲眼看看,为了战争胜利,我们蜀王府做了些什么!顺便提醒他们,他们那些庙子里的铁器铜器就不少么!不要每日里光想着念经唱佛,念经唱佛是杀不死土暴子的!要用大炮!这批铜炮几百门,你记着通知王昆山和李立等人:要上高科技!上次世子视察火器局,给他们提出的倒铸之法、铁模之法、热锻之法、内紧之法,都要想想如何应用。还有他们的火铳生产,每天二十支,雷打不动!怎么回事七十个军要多久才能完成装备再不能提高产量,本姑娘要脱了裤子打他们的屁股!”

    “记住了,这就下旨,罗姑娘。”

    罗姑娘说话速度飞快,而且新词层出不穷。谭芳见罗姑娘心意已定,便不再相劝。她将罗雨虹安排的事情都细心地用炭笔记在本子上,免得有所遗漏。将来世子追查,她也可以清楚回话。

    大事小事都安排完,罗雨虹又想起一件要紧的事:“罗景云提到的那个望远镜,就是千里镜的事情,秦裔打听清楚了吗,是谁家敬献的”

    “秦公公尚未回报。”

    罗雨虹重重哼了一声,“哼!他没把本姑娘放在眼里!”

    罗景云从定远老城给他姐写信,说世子手里有个千里镜,战场上极为有用。如果王府还有,不妨送他一个。

    罗雨虹当然没有多的,便对千里镜上了心。

    经过一番了解,她发现朱平槿手里那个是他出征时王妃娘娘赏的。线索指向了王妃,罗雨虹又写信向她爹打听。可是她爹也不知道,罗雨虹只好令秦裔派人打听。可是罗雨虹忽视了一点,朱平槿虽然向她老实坦白,秦裔手下有个小小的特务组织叫做“消息组”,但并没有将这个消息组的指挥权交给她。

    秦裔不肯为了千里镜动用消息组,让罗雨虹气恼了三十秒。之后罗雨虹突然明白了,这秦裔是老公的心腹,他不肯动用消息组,一定是老公的暗中授意。

    罗雨虹看着自己袖口上织金彩线绣成的凤凰,在心里咬着牙,又恨了朱平槿三十秒。然后她不动声色地换了一副轻松的神情,对谭芳道:“晚上你让小红过来侍候本姑娘睡觉,这几天不知怎的,有些失眠。现在你请郑长史进来。”

    ……

    郑安民一大早求见罗雨虹,是因为一年的春耕将至,四川却缺少一样很重要的牲畜:耕牛。

    四川以不多的耕地面积,成就天府之国的美誉,这与四川水土特点与耕作方式有很大关系。

    四川盆地,尤其是几个冲击平原上的土层极厚极肥,深耕有利于土壤的肥力充分发挥。无论是水稻、小麦、玉米和红苕,适度的深耕都有利提高单产。这与北方部分地方习惯浅耕的旱地农耕风格完全不同。

    要深耕土壤,耕牛就是节省人力、提高生产率的关键。

    一头健壮的公水牛每天可以犁八亩水田,一个壮汉每天两亩地就要累趴下,所以一头牛至少相当于四五个人。

    这还不单纯是一个轻松与劳累的问题。

    因为一头牛的物资消耗与相

    应人力的消耗完全不成正比。牛可以吃草,人却不行。所以使用一头牛,就可以节省四个人的粮食。若用一万头牛,就可以节约十五万石粮食,或者解放四万丁壮。

    除此之外,耕牛还是近期蜀王府推行垦荒的重要助力。

    刘之勃牵头的四川垦荒局正在拟订全川范围内的垦荒促进政策,而蜀王府政务司在承运朝会之后已经做了一个中长期的垦荒规划。

    在这个规划中,蜀王府要力争使各地王庄在五年之内,开垦荒地一千五百万亩。而今年的目标,是复耕和开垦荒地三百万亩。

    在这三百万亩中,七十万亩的指标下到了泸州,八十万亩下到了绵潼,七十万亩下到了简资,其余八十万亩由成都、雅嘉、顺庆、邛眉等王庄分摊。

    现在,泸州那边进展极快,超额完成任务已是板上钉钉。除了组织得力等主观因素外,当地绝大多数的荒地都为复耕地也是重要的客观原因;

    简资的那边也比较顺利,因为旱地作物如小麦、玉米、红苕和甘蔗的推广,使当地很多不适宜水稻耕种的丘陵山坡变成了人人争抢的好地,而且玉米和红苕的耕种相对水稻而言要省事省力一些,因为它不需要筑坎蓄水;

    唯独绵潼涪江流域有大量上好的水田,却因耕牛缺少而进展缓慢。绵潼总庄的邱瑞光抱怨,绵潼涪江边的水田多,需要水牛,而存栏的水牛都被流贼、灾民和官兵牵走吃光了。他组织人手开荒,荒地不缺,因为绵潼是被流贼破坏得最厉害的地区;人也不缺,因为从汉中陇右南下四川的流民,他已经想法就地拦截了。最缺的就是水牛。

    他说,如果他没有水牛,他就只能在上好的水田上种上玉米小麦这些低价值的旱地作物,这样损失就大了。

    ……

    郑安民在罗雨虹面前正襟危坐,开始了说辞:“罗姑娘,农耕,乃立国之本。而耕者,离不开牛……”

    “郑长史,现在全川都缺牛。你说说解决方案就好。”

    这罗姑娘的脾性,怎么与世子大不一样!郑安民心里嘀咕着,只好将后半截说辞活活咽了下去。

    “臣以为,这牛要多起来,无非三个办法:一是买,二是生,再是严禁杀牛吃牛。牛生牛太慢,买是最快的,可蜀地周边,有水牛的地方,无非是行都司(注一)、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可以到南方去买,但不能由蜀王府直接去买,要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

    罗雨虹又把郑安民的话憋了回去:“挂牌招标,一头牛多少钱。给牛贩子留足利润,让他们自己去贩运。除了到南方买,还要到北边买。现在旱地越来越多,不能只买水牛,还要买些北方的黄牛。北方黄牛比四川黄牛体型大,肉质好,还可以喝奶……”

    怎么这姑娘一开口,便是“肉质好”难道罗姑娘主张牛肉敞开吃中国以农耕立国,禁止杀牛吃牛几乎已经成了历朝历代的法律,怎么这姑娘不知道



第三百八十四章 保宁之变(一)
    接见了即将出发的陈有福、林言和李四贤后,朱平槿在广安城已经无大事可做。他便与廖大亨商量,计划明日出发,带着王行俭和他的表弟邱如晦一起前往重庆。广安城,以及北面的巴山,留给宋振宗、李崇文、舒国平、孙洪几员文武大臣处理。

    重庆这个川东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要地,事实上已经被护**军事占领。

    由原护商队第十营第一连扩编而成的护**第十一营,不仅控制了重庆府的各道城门,还控制了出入重庆府的陆地要塞浮图关。只有城垣上,继续保留了由重庆官府和士绅拼凑出来的团练兵约五百人。

    重庆府远接近地上的两座关隘,城西璧山县的青木关已经被第六营占领,但城东的要道铜锣峡暂时未动。因为这里不仅有曾英的少量官军驻守,而且有税关的关船。如果贸然占领,会过早惊扰重庆士绅脆弱敏感的神经。

    然而,控制重庆单从军事上着手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以王应熊兄弟为首的士绅与朱平槿唱反调,那么朱平槿将重庆打造为川东军事基地和四川工业重镇的计划就会产生很多波折,充分利用重庆经济资源的企图也会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强大阻力。所以这一次,朱平槿是带着收服重庆士绅的目的去的,而突破口,只能选在王氏兄弟身上。
1...134135136137138...2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