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响木
“半边天忘记了”
众人目光的焦点之外,立在房间正中摆造型的王道士如雷贯耳,恨不得立即用两件法器狠狠锤扁自己的木瓜脑袋。
罗姑娘亲自把自己招到这里问话,为的什么
先前的问话哪是什么题眼,根本就是个药引子!
既然世子是天蓬元帅,那么罗姑娘自然就是……嫦娥仙子!
……
自从朱平槿入幸盘龙池馆后,他越发喜欢这里了。有山有水,人少清净。唯一的缺点就是离城稍远,大臣们奏事不太方便。
“让他们跑上几步,权当锻炼身体!”朱平槿暗想。
舒国平的奏答绵延不绝:
“……市以私恩,无以养国士;刑以重法,无以练虎贲!晓谕忠义,无以臣不法!
臣在栓子寨审问王文彪,世子对你有再生之恩,为何负恩背叛他竟然大言不惭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命就一条,谁给的银子多自然卖给谁,这是天经地义!
臣想着当年碧峰峡这帮草标上山,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一个个如冻瘪的幽灵,臣就气不打一处来……
是故臣以为:如今士卒来源甚广,其中质朴者有之,粗鄙者有之,奸猾者有之,恶行累累者亦有之,不可单纯以碧峰峡一路对之。
对知恩图报者,以忠义应之;对求食糊口者,以饷赏应之;对粗鄙不文者,以神灵应之;对恶习不改者,以铁的军法应之。如此一来,护**上下一体,心神同位,不愁战而不胜!
……汪督襄城之败,闯贼势必三攻开封;楚军北援,箭在弦上。如今臣最担心的,还是荆襄南直的献贼。一旦前方有警,护**难保不立即出川。可如今官兵新编,夏粮在收,兼之百万流民入川,人生地不熟,正是最需大军坐镇川内弹压之时。臣担心,若是栓子寨之劫再发……一旦军心不稳……
故臣附议孙、程两先生奏疏,非独为儒学一门一宗着想,亦为天下苍生计!”
“国平口才大有长进!”一直没有说话的马乾抚掌大笑起来。他比舒国平年高位重,与舒国平的叔父平辈相交,当半个长辈没有问题。
“马大人是赞同了”朱平槿转头问道。
“臣赞同,也不赞同。”
&
第四百九十七章 生死转圜(一)
天蓬元帅调戏嫦娥仙子是误会还是阴谋,嫦娥仙子是否化身高小姐在高家庄等候心上人;猪八戒取了经是否能够官复天蓬原职,能否重现三头六臂之真身,与嫦娥仙子破镜重圆,又如何化解他们之间的感情创伤。
所有这些娱乐致死的话题,都不是朱平槿这位蜀世子应该考虑的事情。他本打算前往重庆,亲自指导对重庆士绅的总清算。但他老婆坚决不同意,明面的理由嘛,是担心他受刺激。暗地的理由嘛,是担心他在重庆像栓子寨一样大开杀戒,最后又被人用门板抬回来。。
罗雨虹将郑安民和江鼎镇派去重庆,几个人组成专案组,形成了一个有分工有合作的强大组合:
内江王位尊,坐镇场面;
刘之勃有权,纠察审案;
宋振宗有兵,指挥军队;
郑安民老道,背后点钱;
徐汉卿装野蛮,干脏活;
李立有技术,搞建设;
至于江鼎镇,则是一次畅快淋漓的复仇之旅。
但老婆对郑安民和江鼎镇也不是很放心,特地安排李崇文从忠州回来后,坐镇重庆统一指挥荆楚流民安置。
这样,重庆府搞来的银子、粮食和土地,便可为流民的大规模安置就近提供支撑;而人口的大量涌入和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又可以反过来带动川东、川北的区域经济振兴,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局面。
既然重庆没自己什么事,朱平槿便继续集中注意力在川北地区的残匪清剿。
金城寨以西以北地区,第十六营、仪陇守备营与驻守巴河沿岸的第四团部队东西对进,横扫金城寨以西以北地区。除抓获两千余有通匪嫌疑的妇孺老弱外,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也没有找到任何活人。
仪陇的七星寨、顶山寨、猫儿寨、马保寨、尖山寨、赛金场、达州的高石口(高士口、高寺场)、达头寺等有名的山寨场镇个个了无人影。到处断垣残壁、横尸当街;污秽遍地、臭气熏天。清剿部队审问了抓获的人犯,人犯们诅咒着那些扔下她们活活饿死的男人们,说他们就算逃过了巴山,早晚也是挨千刀的份。
苍北三角地区,第三团和十四团主力肩并肩向北推进,前锋已经与驻守百丈关的侯天锡第四骑兵团取得联络。
栓子寨大屠杀之后,大多数负隅顽抗的山寨吓破了胆,纷纷下山投降。军队对这些不惧天威的山中刁民并没有留情,他们被强制带离迁移,带不走的财产被全部没收,在原地留下了方圆近百里的无人区。极少数山寨选择了继续与政府为敌,他们烧毁房屋村舍,拖儿携女向巴山深处逃去,逃向了命运未至的远方。
从天启年到崇祯十五年,近二十年战乱的结果,满目苍夷的川北群山再次给予了朱平槿一次历史性的机会,那就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制崭新的未来。
退役的伤残士兵要安置一部分,逃难出来的义民要返迁一部分,荆楚的流民要随迁一部分,投诚的寨堡要拆迁一部分。堡垒的修建,粮食的储运,秋粮的播种,耕地的分配,件件都是工作,样样都是任务。
这些工作任务很多都要落实到地处巴山南麓的仪陇县头上。可是原仪陇士绅,仪陇护庄大队监军邓问行身体恶化,奏报一日咳血数升,已经无力再问事了。朱平槿的小秘李长祥便自告奋勇,要去接任这个百里侯。
朱平槿想着李长祥对川北的局势知之甚详,跟着自己也有两月多了,勉强通过试用期。再说搅黄了别人进京赶考飞黄腾达的机会,也应该有所回报,于是便大笔一挥,委他为署蓬州同知、仪陇县令兼仪陇守备营的监军。
谁知李长祥领了告身,走出盘龙池馆,在大门外长跪四拜,就此拜别,单人匹马到仪陇县上任去了,连个警卫员都没带。数日间李长祥音讯全无,生死不知。
难道这家伙学张国焘,借合祭炎黄之机金蝉脱壳,
委身投靠了委员长
朱平槿产生了怀疑,正准备下旨缉拿,却收到了李长祥和仪陇守备营新任营长史允孝的两份奏疏。
李长祥向朱平槿大拍胸脯,说他在世子的英明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有决心有信心在三个月内解决仪陇县长期以来饿死人的问题,一年内在四川率先实现仪陇全县的“温饱”。不仅在经济上打翻身仗,还要实现精神领域的双丰收,做到全县风清气正,民风淳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自己手下竟出了个凤雏先生,朱平槿暗自得意。这时,朱平槿却见李长祥在奏疏结尾含沙射影地解说自己品端行正,请世子继续相信他。
这是怎么回事朱平槿立即将史允孝的来信撕开。
哇塞!
史允孝急奏,说太平县主主仆尾随李长祥到了仪陇县,已经被他抓获遣返。
这死女娃子,不知道脑袋里装的啥!
杀又不好杀,关也关不住,更不能脱了裤子打屁股。朱平槿拍案而起,拂开桌上大堆的题本奏本,怀揣李长祥和史允孝的信,快马进城找他老婆要办法。
焦头烂额的朱平槿没有注意到,那堆被他拂到尘土中的题本奏本堆里,夹着个红皮本本。
那是军情塘报。
……
塘报入奏,那自然是有了重要军情。
岁末大战之后,从崇祯十五年的正月到二月,川北土暴子趁王朝阳部在保宁府兵变之际,集中主力向驻守巴州、渔溪、铜城寨和新政坝的官军各部发动了猛烈的反击.
护**各部不得不星夜北援,一手平叛,一手击贼,就此爆发巴山之役。
巴山之役是岁末之战的延续,其规模之大,地域之广,战况之惨烈,持续时间之长,取得战果之丰富,是崇祯年来四川少有的一场大仗、恶仗和胜仗。
巴山之役结束后,连同广安、岳池、渠县的战果,肆虐川北多年的土暴子被消灭大半。摇黄十三家大盘子里,有力量兴风作浪的人仅剩了争天王袁韬。
袁韬作战极为机警,稍有风吹草动,立即逃遁,很难确实抓住,给予毁灭性打击。
岁末大战中,袁韬对渠县一击得手,并不急于向前推进,反而盘踞渠县耐心地观察广安、岳池的战局变化。一旦摇三代蒋成仁失利,他立即断尾求生,逃之夭夭。
渔溪之战,袁韬在三庙驿无耻地抛下了陈琳,任其全军覆没。自己不仅没受损失,反而裹挟了三河场阻援的上万丁壮。
此外,无数仓惶流窜的喽啰,在走投无路之际,也逐渐汇到了袁韬旗下。如此一来,摇黄十三家平起平坐,反倒成了争天王一家独大。
可此时,取得辉煌胜利的官军和护**已经成了强弩之末。
巴山之战中,川北镇官军
第四百九十八章 生死转圜(二)
按照中国的五行学说,世间万物有个基本规律,那就是:相生相克。
例如最简单的划拳,锤子赢剪刀,剪刀赢帕子,帕子赢锤子。再厉害的家伙,只要遇到了他的克星,一样咯屁的命。
兵法也是如此。再厉害的招数,也能被其他的招数克制。
“分进合击”的克星,便是“各个击破”。
鞑子的第一位领袖野猪皮努尔哈赤便是此中高手。
在萨尔浒之战前,努尔哈赤说过一句话,准确说明了“各个击破”这种战术的特点:
“凭尔多路来,我只一路去!”
在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充分利用骑兵优异的机动性,先集中全军向孤军冒进的杜松部发起攻击,阵斩杜松等将,全歼大明西路军。
战役第二日,努尔哈赤乘胜追击,再次集中全军攻击杜松的后援马林部,马林仅以身免,所部全灭。
战役第五天,努尔哈赤再次利用骑兵优异的机动性,预先抢占攻击阵位,在半路伏击大明东路军刘綎部。刘綎父子三人全部战死,所部及朝鲜军全军覆灭。
此战中,努尔哈赤集中使用主力,用了五天时间,凭借敌方一半的兵力,依靠周密的计划、准确的情报和强大的机动能力,在三个孤立的战场形成了对敌的绝对优势。
最终的结果,完全符合兰开斯特模型的精算结果。鞑子只用很小的损失,便换来了歼灭明军四万五千八百人的巨大战果。此战之后,明清攻守异位,成为大明朝覆灭的起点。
为什么四路明军的“分进合击”会失败为什么野猪皮的“各个击破”会成功
二十多年来,大明的文武百官在研究,朱平槿也在研究。
朱平槿的结论是:在这个时空里,时间、空间、速度等各个变量,都在以一种粗旷的,或叫原始的方式在进行。小时、分、秒等精确的时间单位,还等待着神级的朱平槿和他的老婆来发明。可就算他们发明了,没有用于精确计时的工具,任何人依旧徒唤奈何。
时间是这样,空间、速度、联络方式等要素也是这样。
没有精确的地图,没有良好的道路交通网络,人马六条腿的低下机动能力,眼睛看、耳朵听、马匹送、脚板走的联络方式,一切的决定因素都说明了一点:
在地域广大、地形复杂的战场上,进行精确协同是不可能的。
可分进合击的成功,恰恰就仰赖于精确的协同。没有精确的协同,分进就很难形成合击,最后很可能被各个击破,变成一场灾难。
朱平槿在理论上总结了分进合击与各个击破两种战术之间的辩证关系,比较了他们的优劣,指出他们之间的转化条件。这些思想,集中反映在朱平槿近期的军事著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之中,供护**中高级将领中阅读。
刘镇藩当然没有世子爷的理论水平。但他身经大小数百战,同样清楚战场的实际情况。
在巡抚廖大亨长期的钱粮支持下,刘镇藩用这些钱粮招募秦地流民当兵屯垦,所以整编后的第十一团兵强马壮,有四个步兵营和一个骑兵营的大编制。另外,他还指挥着元坝屯垦辅兵编成的一个守备营以及第五团十八营王省吾部。
但是,刘镇藩必须抽出部分兵力守备从百丈关到吴垭镇这条交通线上的若干要点,保证军需物资尤其是必不可少的粮食,从百丈关卸船经陆路转运到吴垭镇,再通过米仓古道的石板路,转输
至群山之中的南江县城。
土暴子对这条交通补给线的每一次袭击,粮食的每一点损失,都迫使刘镇藩加强对交通线的屏护力量。如此一来,他能用于机动作战的兵力除了团属骑兵营一部外,只有三个步兵营又一个连,包括归他指挥的第五团第十八营,总兵力不足三千。
刘镇藩之所以否决了副团职待遇、原都司、护**第四十一营长周明望轻兵强袭的建议,坚持以堂堂之阵合围敌人,并不竭余力地试图增加自己的兵力,就是为了防止每一路被敌人各个击破。
“百密终有一疏”。但是,两个看似不起眼的原因差一点改变了恩阳河谷之战的进程:
因为太平县主的再次出走,蜀世子朱平槿将刘镇藩的奏疏彻底耽搁了;
另一个原因或许更要命:一位耍杀猪刀的刀儿匠多了几句嘴。
……
崇祯十五年四月二日的清晨,一支服色混杂的队伍冲破了河面稀疏的晨雾,出现在寨坝河的对岸。驴骡的嗯昂声和猪儿嚯嚯声扰乱了流水的平静,溅起的水花惊动了高城堡值守的哨官。
“站住!什么人”望楼上的哨官大吼一声。
“刘总爷,小可盛恒庄的赵四赵洪道呀!”领头的人跳下马来,对着远处的望楼一拱手。
“哇,义财神到了!哈哈!有口福喽!开门!”
盛恒庄可是广元城里赫赫有名的商号,东家姓赵,与川北镇有几十年的交情。川北镇多年来的军需物资采买,都是盛恒庄在经办。盛恒庄的老东家去世后,赵家老大赵洪昌继承了家业,坐镇总号,几个兄弟则到处奔波。通过各地的分号,把川北镇急需的战马、粮食、铁器等物质从陇、藏等地买回来。
崇祯十年和崇祯十三年,川北镇遭遇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大量的将士阵亡,急待抚恤;大量的军资损失,急待补充。盛恒庄以川北镇为基,自然损失也不小。
可是在盛恒庄最困难的时候,赵洪昌毅然垫出银子,解了川北镇将士们的燃眉之急。从此以后,盛恒庄与川北镇的关系更加紧密。将士们感念盛恒庄的恩德,皆称其为义庄或者“义财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