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十三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响木
    顾绛是在借助屏风上的画,阐述他的政治主张,也在考量朱平槿是否为凤凰可栖之梧桐。

    “山海者,龙之衬托也,亦龙之归依也,与龙同生同死……”顾绛仍在朗朗而谈。

    “游龙者,君也!山海者,百姓也!是故君民一体!”

    朱平槿代替顾绛发挥道:

    “君无民,若孤禽野兽,失其根本;民无君,若游鱼浮鳖,丧其元精。

    是故天下虽大,唯君、士、民三人是也!

    家国者,非一家一姓是也。士与君,如风云之于游龙,仁义道德遍行于四海。庶民之于君臣,如天地之于游龙……”

    不等朱平槿讲完,那顾绛已经满含热泪,大声嚷道: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独治也。

    世子愿与士人百姓共治天下,家国何以不保,天下如何得亡!”

    噔!

    打住!

    朱平槿心中大惊!

    他问道:“顾先生可知顾炎武为何人”

    “顾炎武”顾绛顿时一愣,良久方摇摇头,“学生不知!”

     




正文 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下之吭(一)
    在蜀地镇反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朱平槿却躲在北城外的兵营不回王府,自然有身处事外,游刃有余之意。不过说他一遇大事便找人背锅,那真是冤枉了他。

    因为政治上的事情可以找人背锅,经济上的事情可以扔给老婆,军事上的事情他却无从推脱。

    朱平槿仓促离开川北前线,甚至带走了军机处和三总部整个决策参谋机构,让身处前线的将领们自由发挥,也把战事胜负的悬念留给了自己。

    四月九日,朱平槿接到了孟家山大捷的奏报,第一双靴子落地。

    十天后,他再次接到川北一干将领意气洋洋的捷报:川北土暴子的残余,包括争天王袁韬、整齐王张显在内的余部,已经悉数向北撤退,退出了四川!

    捷报上说:从西起广元,东至太平宽达五百里的广阔战线上,护**各部齐头并进,迅猛追击,先后占领了大巴山、米仓山骑线岭上的诸多要隘。

    徐名蛟、李之珍率领的利州守备团一部,以追击土暴子为由,以突然动作袭占朝天关至陕西宁羌州(今宁强县)大道上的著名天险棋盘关,并以待遇和前途为诱饵,收编了关中守军三百余人。

    棋盘关素有“西秦第一关”之称,是金牛古道上的必经之处。护**控制了棋盘关,就意味着汉中平原向四川敞开了门户。然而,棋盘关以及临近的黄坝河渡口黄坝驿,都是陕西所属。护**拿下棋盘关和黄坝驿,陕西方面有什么反应,尚是未知之数。

    坚守在南江以北大坝巡检司的第十五团杨展一部数月来孤立无援,忍饥挨饿,经受了土暴子连续不断的骚扰和进袭,终于坚持到与十五团主力部队的汇合。

    第十二团在丁显爵的率领下,收复了宛如鬼城的太平县城,其前锋已经进入陕西境内,距离最近的镇巴县仅约百里,距离陕南兴安州(现安康市)仅有三百里。

    达州、太平以东的城口地区,虽早被冯如虎、蔡绍諴部占领,但是当地地形极为复杂,山重山、沟连沟,道路稀少,又是土暴子的传统活动区域。

    心高气傲的冯如虎、蔡绍諴部大举进剿数次,费力不少,但收获甚少,不得已改变策略,效法朱平槿在巴山战场的办法,把军队收缩在道路、河流、关隘以及主要的城镇、农耕区附近,构筑封锁链,以困代剿。

    面对部队供给短缺的现况,冯如虎还不得不向蔡绍諴的坚持屈从:把军队的主要任务由砍人头改为修地球。

    川北战场的彻底胜利,并不出乎于朱平槿的意料。巴山之战胜利后,四川的剿匪形势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余下的只是收尾工作。

    他现在更关心的是另一个方向:遵义府。好在贺有义并没有让他失望。很快,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传来:

    遵义城大捷!

    贺有义奏疏道,他在土城镇意外截下王佐圣之子王恪后,便将王恪秘密派回遵义,请王佐圣善作守具,坚守城池。他自己则率军昼伏夜出,星夜前进。

    叛苗不为所备,于三月底大举攻城,战况惨烈,遵义几乎不保。

    正在此时,贺有义率军四面杀出,遵义附近的汉族“义民”数万人也携刀相助。叛苗大败,死伤被俘数万,酋帅吴尚贤授首阵中,龙正国则被义民擒杀。

    目前,贺有义正横扫遵义附近的叛苗山寨,彻底荡平叛苗指日可待。从义民中拣选兵源,组建遵义守备团的工作已经开始。

    前锋第六团第七营王三牛部已经前出到乌江渡。但在此地,王三牛接到了贵州总督李若星(注二)的檄文,令他退回遵义府,不得擅入贵州省界。

    王三牛还发现贵州官军皮熊部已在对岸布防。驻扎真安州的贵州副将张登贵也派其弟张正乾携其亲笔书信前往遵义报信,说李若星已令其整军备战,以防“亲藩谋反”。

    贺有义认为,乌江渡乃兵学要地,是进占贵阳的最后一道屏障,守与不守事关战略全局。

    贺有义奏请朱平槿,尽快明确他的战略任务:

    若是要拿下贵州全省,那么乌江渡绝不可让;如果暂不入黔,那么乌江渡不妨弃之,免得李若星坐卧不宁,天天给朝廷写奏报。

    ……

    遵义军民府,即杨应龙的老巢播州。万历三大征之播州之役,便发生在这里。

    在中国地理中辽阔的西北、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着大量的少数民族,史称“西南夷”。这些少数民族,按照古老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西北的藏羌和西南的苗人。

    这些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服饰、信仰和宗教,部分地区还曾经有自己的国家。《史记西南夷列传》和《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分别记述了夜郎国、滇国和邛都等蛮夷诸国很多有趣的故事。

    任何完整的中华大一统王朝,对这些少数民族地区都不能置之不理。中原王朝必须完成两个最艰巨的任务:统一和治理。

    大明朝肇始之初,统一的任务便在灭元战争的基础上完成了。然而治理这个任务,却是步履维艰。

    三百年来,西南夷顺而又叛,屡顺屡叛。

    历代皇帝对西南夷的征伐,几乎从没有停止过。嘉靖六年,广西断藤峡(大藤峡)苗民反,朝廷任命心学圣人王守仁总督两广兼巡抚。

    王守仁以招抚与进剿相结合;以教化和屠杀相结合。菩萨心肠与雷霆手段的软硬两手,让三十余万夷人陈尸山谷,也让儒家学校星罗棋布。战争之后,广西从此成为中华地图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圣人毕竟是稀缺资源。

    万历年的播州之役,便再无王守仁一般的圣人现身。

    播州之役,让大明朝在贵州苗区两百多年的苦心经营一瞬间化为乌有。短短一百一十四天的战争,虽然达成了战役目的,破了匪巢海龙屯,灭了叛酋杨应龙,废了传袭二十九世的播州土司,然而却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栽下了未来一系列灾难的种子。

    此后,贵州苗民在一代又一代新领袖的率领下不断地发动叛乱。

    假如将野猪皮与鞑子在辽东的崛起视为援朝之役的后遗症,那么奢安之乱就是播州之役的延续;而崇祯四年的云南阿迷州(今云南红河州开远市)土司普名声叛乱,又可视为奢安之乱的延续。第二年普名声死,其妻万氏继续为乱滇南,成为滇地一块挥之不去的疥癣。至于什么时候再次发生大规模叛乱,谁也不知道,包括料事如神的朱平槿。

    &



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下之吭(二)
    农历的五月,又称“毒月”、“恶月”。顶 点 顶 点 因为此时的节气,正是阴阳相争、生死难判之时。

    民间有俗,五月上中下三旬的五、六、七这九天,为“九毒日”。但最毒的日头还不是这九天,而是五月十四日。

    该日为“天地交泰之日”,若是男女行房,活不过三年。所以嘛,这十天必须人人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 淫,否则便会伤身损气、耗费精元。

    说了这么多,最后的结论是:男人最好守空房,女人最好回娘家。

    既然民间有这个禁忌,交通管制也会影响百姓的端午节出行,向来从谏如流的蜀世子朱平槿便把行程提前了一天,即五月初四,与老婆罗雨虹携手回到了阔别大半年的蜀王府。

    世子出征川北得胜凯旋,省城成都府当然要大肆庆祝一番。

    五月初四,天光尚早,便有许多百姓自发串联,结队去北门外去迎候世子大驾,凑一回热闹,也好回到街坊里与熟人叙说。毕竟过去的一个月,除了抓人打仗,街面上便没有什么精彩刺激的新闻。

    然而百姓刚刚出门,便又慌忙返回了各自家中翻箱倒柜。

    原来大街上到处都有里长和书生拿着铜皮喇叭提醒他们:

    今日成都四门管制。没有随身携带黄卡,出了城门便进不来。只有白卡的外地客商,最好不要出城!

    百姓们都出城迎接,理应表率万民的蜀地宗室亲贵和文武官员们却没有出城,连出征时搭建过的彩门都省了。

    世子昨晚一道令旨,让所有的宗亲官员们都松了一口气:国家多事,一应礼节化繁为简,也好省下几个银子,抚恤川北伤亡将士的眷属!

    话虽如此,世子谦逊礼让,国家制度却不敢马虎。

    一大早,宗亲官员们便朝服梁冠,在石泉郡王朱宣?雍退拇ㄑ哺r未蠛唷7?咀笫拐欧住7?静握?缕涑唷6妓韭薮缶舻穆柿煜拢?谑裢醺?死衩胖?胺至卸?髁桨啵??蚴雷哟蠹荨?/p>

    还有一些有身份的士绅贤达,也不请自来凑趣。为首者,便是原顺天府尹庄祖诏、原云南按察使庄祖诰两兄弟,致仕大理寺正王秉乾,原宣化府同知王履亨等人。

    但这些人都是熟面孔,并无新意。

    真正让人吃惊只有一位,那便是刚满十岁的蜀世子朱平槿的庶二弟朱平?妗?/p>

    只见深居宫苑、难得一见的朱平?婊??19埃?园椎牧成瞎易藕桶?浊械奈12k??攀??贤鹾退拇ㄑ哺6桓勺谇字爻迹?阏跬巡蠓龅奶?啵?袷?艿降囊灰患?瘛>僦褂喝荽蠓剑?源强仪械锰濉?/p>

    这让参加迎驾典礼的官员们都感叹道:蜀王府的家教,到底与别家藩王不同!才出了个英武盖世的世子,这又出了个知礼兴仁的二贤王!

    ……

    世子有令减礼,凯旋时的景象自然不能与出征之时的盛况相比。况且随行护驾的军队仅有警卫营一部骑兵,规模和气势上已经大大缩减了。

    不过有心人看得很清楚,此次世子回府最大的不同,既非随行军队的缩减,也非世子与罗姑娘弃马乘车,而是沿途的气氛变得肃杀紧张。

    成都府东、西、南三门摆放了拒马,设置了警卡,逢车便拦,逢人便查。

    凡持白卡的外地人和无卡之百姓,一律被挡在卡子两边不准进出。

    在世子回府的主要道路和地点:城北大安路、沙河的驷马桥、北城门、大北街,乃至于东西顺城街和皇城坝,更是沿途戒严。

    道路两旁执行戒严任务是护守备营的士兵。

    士兵们身着破旧的灰色军服,头戴宽檐布帽或者草帽,手持短矛或老式火铳,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从二十里外的兵营行在一直排到了蜀王府的端礼门前。

    士兵们背对大路,面朝人潮,腰杆挺直,目光炯炯。乡民所特有的黝黑透亮的脸上,焕发出崭新的光彩。那种低人一等的谦卑,已经被朝气蓬勃的自信所取代。

    士兵们用一双双警惕而威严的眼神来回扫视着,看得那些城里出来的百姓浑身不自在。

    若是哪位看热闹的人昏了头,不小心靠近了士兵们用身体划出的警戒线,就会有一个磨得铮亮的矛头出现在他的眼前,伴随的往往还有一句高声的斥责:

    马上退回去,否则立即捉拿!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城乡之别。

    别在哪儿在身份的高低与财富的多寡。

    住在城里的即便不是王公贵族,不是高官显贵,也是政治地位和经济条件均高于农村的所谓“城里人”。

    如今被这群土得掉渣的农民士兵当众呵斥,城里人当然心里不平衡。

    立即就有消息灵通人士指出,执行道路戒严任务的护守备营,大都来自成都府北新都、新繁、彭山三县的乡兵,总数不下两千人。自从镇反开始后,这些乡兵便一直集结在城北某处。一旦成都府的逆反分子得势,乡兵们就会冲进成都,来个邛眉两州一样的武力平乱!

    难怪前些日子那些活蹦乱跳的士绅和书生,这么快就烟消云散了。

    原来这些乡兵就是士绅和书生们的对红星(注一),都给镇住了!

    恍然大悟的城里人终于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

    这大明朝以农为本,乡下农民的数量远远超过城里人。只要农民不反,几个书生瞎闹腾,能成什么大事

    这时候城里人才开始庆幸:幸亏自己老实本分,没有被那帮天杀的书生裹进去!

    当然他们还是有一点小小的担心:万一仁善的世子转了心性,下令株连九族怎么办成都府方圆二十二里,就这么大。九族一诛,怕会有一成的成都人都会被牵进去!

    然而,当百姓们看见世子爷和罗姑娘本人时,这点剩下的担心也消失了。因为他们亲眼从大马车的琉璃窗中看见,世子爷和罗姑娘两人笑容满面,向沿途的百姓们挥手致意。

    蜀王府里一定发生了什么喜事!

    一个靠谱的传言道,不仅不会株连,说不定已经抓起来的人也会大赦!

    另一个不靠谱的传言则道,世子不久定会与罗姑娘大婚!

    后来蜀安局才弄清这个不靠谱传言的由来:

    原来一名样貌俊秀且眼睛贼亮的登徒子当日回城后,便信誓旦旦向围观的大姑娘小媳妇拍胸口,说看见罗姑娘被向窗外的他飞吻!




第五百四十章 天下之吭(三)
    崇祯十五年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粽子节。

    粽子节既是楚国先贤屈原的投水之日,也是同时代齐国先贤孟尝君田文的诞辰之日。
1...201202203204205...2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