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当官那些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惊年渡
这是整个明代亲历西域的唯一文献,载入《明实录》,明朝修《明一统志》,甚至日后的清朝修明史中的《西域传》也多所采用。
林州带着《西域藩国志》跟随巴斯图尔克走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了伊斯坦布尔。然而他一路的见闻,却和这藩国志不太相同:“比如陈诚所说的撒马尔罕国,原本是蒙古驸马帖木儿所见,帖木儿死后,撒马尔罕国四分五裂,被突厥乌兹别克所灭,不过帖木儿的后裔去了天竺,据说天竺如今的国王就是他的子孙。而咱们大明不知道这些情况,巴斯图尔克来北京的时候,还把他认为是天方撒马尔罕国的使臣,最后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改成鲁密国。”
一百五十年过去,中亚大陆早就今非昔比,不是陈诚记载中的国家了,林州那一次重走路上丝绸之路,也自有一部日记,陈惇要过来看过之后,发现他的大部分行迹都可以对照上自己的记忆。
可以说一下大明西北的环境了:大明的北方,有两个强大的威胁,从大明诞生开始,就致力于和这两个威胁做斗争,一个就是鞑靼,一个就是斡亦剌。当然三个国家经历过你打我我打他他打你的过程,比如成祖时候打完阿鲁台,就打马哈木,当然更多的时候是阿鲁台和马哈木互相打。
斡亦剌对大明影响最大的就是土木之变,那时候也先父子统一了东蒙古,实现了整个蒙古地区的短暂统一。其势力所及,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端,南临明边,致使“漠北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形成了空前庞大的游牧帝国。不过很快他们的黄金时代就过去了,斡亦剌部落分散,逐渐衰落,内部事态鲜为人所知,甚至不得不讨好东部的鞑靼,因为鞑靼此时经历了一个中兴时代。
在大明弘治、正德年间,鞑靼出现了一个伟大的领袖达延汗,他是元昭宗的直系后代——这里要说一下,蒙古大汗的确立,必须都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即黄金血脉后裔,所以哪怕达延汗即位的时候只有六岁,但他坐稳了位置,而且驰骋大漠,打败枭雄,统一了蒙古六部。
造成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被嘉靖帝恨得咬牙切齿的俺答汗,就是达延汗的孙子,但俺答汗并不是蒙古大汗,只是被蒙古王廷潦草授予了一个“小汗”称号以作区别。
鞑靼以西是斡亦剌,在斡亦剌以西,有个国家叫哈萨克汗国,是成吉思汗的大儿子术赤一脉子孙,当然世所共知,术赤不是成吉思汗的亲儿子,所以很快就找到理由正式脱离了金帐汗国,当然这个国家跟中国素无往来,由着斡亦剌和鞑靼怎么和明朝争斗,他们都是作壁上观。
&n
第七十二章 强贷
“哇,”尚薇的眼睛里充满了惊叹:“这就是象牙”
“怎么了”陈惇道。
尚薇看了半天:“……好大呀,比我的手还大,那大象还真大哩。”
虽然有图画已经将大象这种动物展现地一清二楚了,但对于从未见过真实生物的尚薇和楚嫣来说,这种动物的体型还是难以想象。
楚嫣是见过象牙的,她甚至还有一张象牙席,象牙席的制作工序非常复杂,要将象牙劈成厚薄宽窄均匀的薄片,再将象牙片磨制出洁白的光泽,再劈成丝,最后才是编织,当然价值连城。
不过她并没有见过犀角,或者说,她有一双犀角杯,却不知道未经打磨的原始犀角丑陋而又粗粝,陈惇就给她们讲了个关于犀角的故事,当然这东西自古被传得神乎其神,一是据说这东西能解毒,二是如果点燃了犀角,是可以照出幽冥之物的。
“晋朝的温峤有一天晚上走到牛渚矶,忽然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声,四顾无人,而水下一片黝黑,深不可测,”陈惇绘声绘色道:“仆人告诉他,当地都传说水下多怪物,温峤就叫人点燃犀角下水照看。灯火通明中,只见水怪奇形怪状,有乘马车的有穿红衣的,纷纷走避。这天晚上就梦见一个人对他说:‘我和你幽明有别,各不相扰,为什么要来照我们呢’后来温峤得了中风,不到一旬而逝。”
尚薇张大了嘴巴,连声追问道:“真的吗,真的吗这东西点燃了真的能通灵”
陈惇哈哈一笑,楚嫣也笑道:“这只是个传说罢了。”
尚薇明显很失望,一张小脸左顾右盼,还是觉得懊丧,但她很快趁人不备,溜下了凳子,不知道做什么去了。
“这是什么”楚嫣见陈惇一直捧着一本书阅读着,不由问道。
“这是阿拉伯商人送给我的一本算数书,”陈惇道:“我觉得价值要比那些象牙玳瑁高。”
阿拉伯人的文化是很高的,比如在天文上,他们制造出了浑天仪、经纬仪,天球仪等等,比如历法,南宋甚至元朝都使用阿拉伯历法,而且他们还极为擅长翻译,比如元朝收藏的图书中,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就是阿拉伯语,托勒密的《天文大集》也并非是罗马文字,而是阿拉伯文字。
而陈惇手上的这本算数书,就是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的著作被翻译为了阿拉伯语,这本书主要通过图画与文字并存的方式讲述记帐、重量计算、利息、汇率和其他的应用,所以精明的阿拉伯人对此非常感兴趣,也非常精通。
“能看得懂吗”楚嫣不太相信陈惇:“这文字真古怪。”
“……看不懂。”陈惇淡定地摸了摸鼻子道。
“那你在看什么”楚嫣忍不住笑道。
“不是,”陈惇道:“那个阿拉伯商人说,这本书里专门有一章是讲中国的算法的,我原本不信,但现在是信了,你看,这个单词,是阿拉伯语中‘中国’的意思,但它其实是中国一个朝代的国号,所以实际翻译应该是‘契丹’。”
陈惇找到了这个词,并且看到了随后的图画:“这个图画你看像什么”
楚嫣凑过去仔细一看,不确定道:“好像是几个人一起在分苹果,没有分明白,多了还是少了钱。”
陈惇点头道:“这是《九章算术》中盈不足术,几个人共同买东西,每人出八元……八文钱,则多三文,每人出七文,则少四文钱,问有多少钱,苹果价值又是多少”
陈惇看到这个图画,才确定这书里真的有有关中国的数学知识,当然他能看懂这幅画,主要还是因为看到了熟悉的阿拉伯数字。斐波那契在第一章就向欧洲人介绍了阿拉伯数字和位值制记数法,以及各种算法在商业上的应用。中国的盈不足术和《孙子算经》里的不定方程解法也出现在这本书里。
然而让陈惇最惊讶的还是他从阿拉伯商人的口中得知,原来阿拉伯数字的推广,原先只在欧洲上层,直到斐波那契写了这本书,大力倡导下普通欧洲人也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当然阿拉伯商人也想在与中国商人贸易的时候推广这些数字符号,却被无情地拒绝了。
这一点陈惇心里有数,他刚开始跟唐顺之学习算数的时候,情不自禁地使用了阿拉伯文字,被唐顺之强行掰过来,改用算筹——陈惇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极度不适应之后,发现……其实算筹也挺好用的嘛,主要是写起来跟阿拉伯文字一样方便。
估计也是这个原因,所以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陈惇看到这书忽然又升起了熊熊的雄心,既然唐顺之能把他强行掰回来,他也要拉着老唐改弦易辙。
“我已经让林州着手翻译斐波那契的算法书了,”陈惇暗道:“完成之后就先给老唐寄一本,看他还觉不觉得只有中国的算数最先进。”
他一抬眼,却混忘了刚才的想法,因为他看到楚嫣就立在他的身旁,俯下身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中的算数书,他甚至能感到从她身上传来的温热的气息。
更难得鼻子闻到一阵香气,似兰非兰,似麝非麝,幽幽沉沉,闻
第七十三章 营销
“暴力催收,套路贷款,”陈惇道:“这是诈骗!”
然而让陈惇难以理解的是,诈骗罪在这个时代判地很轻,据王廷说:“百姓大入小出,湿米水肉,这是常事,怎么判刑”
也就是说就是百姓买卖时买入用大斗以求多收入,卖出用小斗以求少卖;买卖中卖出湿米和注水肉,甚至连杨梅都用刷弹墨染紫黑色,你要让官府怎么裁决,除非受害人损失很严重,来到官府告状,官府才可能断个孰是孰非,不过那诈骗的人也判地很轻,无非是归还财物之类的,再打上几板子以示惩戒。
而且他们更是从没听说陈惇说的“金融诈骗罪”,事实上官府根本不禁止收取利息,“依任私契”,就是以两方签订的契约为准,而高利贷一般情况下,官府并不加以干涉。除非遇到一些极为苛刻的放贷,也只不过是强制免除利息,也没有惩治债主之罪。
陈惇跟兴盛昌的陆近辛对质的时候,就道:“欺诈人对订立借据的主要条款及有关关键**实作虚假介绍,隐瞒事实真相,致使借贷人做出错误的承诺,这种借贷应该废除,不做效。”
“你说我们故意预留了圈套,”陆近辛懒洋洋道:“哪儿有圈套呢借据上不是明明白白写着,月四厘,月讫吗”
“你这句话有歧义,”陈惇道:“一般人以为的意思是,每月四厘,每月结清——但你们的意思是,每月四厘,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下个月这个合约就变成了高利贷。”
“你这样说我也没有办法,”陆近辛道:“其实这个借贷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很多人都借过,但都一个月之内归还了本金利息,只有你一个延期,所以根据违约条款,四厘会变成日息。”
陈惇听他成功把“高利贷”扭曲成“违约条款”,道:“胡说八道,日息四厘,还不是违法的高利贷《大明律》规定:‘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你算算你超过几分了”
“你错了,”陆近辛一收折扇,道:“我们当时签订借据的时候,就是按月息四厘来算,别说是三分,一分都不到,哪儿违背了《大明律》”
不得不说兴盛昌玩了一收花把势,他们与人签订借据的时候,利息并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而在文字上耍了花招,借贷人以为每月都是四厘的利息,其实第二个月开始,就属于未能在期限内归还本金,属于违约了。
他们当然不承认这是高利贷,他们说的是“违约金不过是按复利的方式来算”。
“没听说违约金还利滚利,不断上涨的。”陈惇道。
“这就是催你快点还钱嘛,”陆近辛露出得意的神色:“兴盛昌又不是慈善机构,借贷出钱,就是要收利息的,晚一日都是损失。”
“既然说是利滚利,那就一定有本金,”陈惇道:“本金就是七万两银子对吗”
见陆近辛点头,陈惇就道:“七万两银子的本金,日息四厘,还说不是高利贷”
陆近辛立马道:“月息四厘,日息四厘是违约金。”
“违约金没有利息,有利息的是欠款逾期利息,这两个可不能混为一谈。”陈惇道:“你刚才给我计算出五十八万八千两银子,如果是违约金,就不能按照叠利的计算方法;如果是欠款逾期产生的利息,那你就要承认这是高利贷。”
王廷点头微笑了起来,陆近辛忽然意识到进入了陈惇设置的圈套之中,他道:“这是违约金——”
王廷当即道:“按照律令,违约金最多‘一罚二’,没有五十八万两之说,陈惇最多缴纳十四万两银子。”
陆近辛急忙道:“这不是违约金,这是逾期利息!”
十四万两显然不如五十八万两数额巨大,他要让陈惇这小子背负利息,一无所有!
“你确定是逾期利息吗”王廷又问了一遍。
陆近辛这回死死咬定是逾期利息,陈惇忍不住一笑:“《大明律》中规定,‘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违者笞四十,以余利计赃,重者坐赃论罪,止杖一百。’一本一利即利率为一倍,你日息四厘,早就超过了这个限度,是要打一百杖的。”
如果他坚持要问陈惇要的话,陈惇马上可以援引这一条来告他高利贷,当然陈惇还是要交五十八万两银子的,只不过不交给兴盛昌,而是交给官府,那就等于不交了。
陆近辛气得青筋直冒,咬牙切齿,连说了三声好,拂袖而去,当然走之前还不忘来一顿威胁:“咱们骑驴看账本,走着瞧!”
陈惇和王廷笑眯眯地看着他败诉离去,王廷道:“我看他是有意要害你。”
据王廷说,他隐隐听闻兴盛昌在江北放贷很厉害,但在苏州之地好像不多见,像陈惇这样的明显是兴盛昌要要跟他过不去。
“算起来我也坑了
第七十四章 欲殴之
“再比如说,标题不用描述,可以引用,可以跳跃,可以超越,”陈惇道:“前段时间物价飞涨,连烧饼、油条也涨了一文,拟标题的时候,完全可以仿宋词佳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改成‘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瘦了油条’嘛,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报社众人如醍醐灌顶,一个个编辑当即道:“苏州连日阴雨,这新闻标题完全可以写成‘潇潇雨,犹未歇,说不定,落一月!’”
陈惇微微一笑,又道:“编辑对标题负有直接责任,因为你们对新闻点一清二楚,更可以写出夺人眼球的标题——但是,咱们这个报纸有的可以这么写,有的不能。”
陈惇的报纸中,《苏州报》是销量最大的顶梁柱,他又设《周庄风月报》,一跃成为最大的八卦风月报纸,最后一个就是陈惇跟官府的合作报纸,即《朝闻报》。陈惇会最先获得官府邸报,然后抄录新闻要点,发布在《朝闻报》上,与《苏州报》不同,苏州报只有两个版面是朝政要闻,而朝闻报几乎都是国家大事、民生政策等等。
“《朝闻报》是一张权威、严肃的综合性日报,跟其他报纸定位不一样。”陈惇加以详细区别:“《周庄风月报》想怎么写怎么写,我巴不得你们写出什么惊天内幕来,因为这报纸的定位就是娱乐大众。至于《苏州报》,这是和百姓生活最息息相关的报纸,所以报纸不论标题还是风格,可以夺人眼球,但力求平实,力求通俗,力求口语化,让所有人都能找到和自己对应的东西。”
“我要说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陈惇正色道:“媒体人的力量很大,可以引导舆论。传播的力量不应该只用来吸引眼球,应该多引导大众知道真相,了解经过,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让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有朝气。我希望我的报纸可以吸引眼球,增加销量,但我更希望我的报纸是苏州的良心,化身公理,为民权而奋斗,为人民、为社会而发声。”
当然陈惇把兴盛昌套路贷的事情也做了曝光,揭露了骗局和测试下故意省略借据违约条款的黑幕,这事情在普通百姓中反响并不大,然而在一些兴盛昌开了户头的巨商人家中,反应就很剧烈了,让陆氏父子更是气得恨不能将陈惇剥皮抽筋了。当然这是后事了,陈惇在府学之中的年末大考即将来临,他和众多学子一样,点灯熬蜡辛苦奋战。
再加上这一点时间苏州连日雨雪,天气恶劣,不少学子都患了感冒,有些身体健康的比如陈惇陆近潜这样的,一点事情也没有,但身体虚弱的学生,顿时躺下了一片,而其中有一个跟陈惇同姓的陈秀才,更是身体单薄,一下子竟没有扛过去,重感冒引发了伤风,竟一命呜呼了。
这件事让陈惇生出很多想法来,这个时代的学生根本没有什么“体育锻炼”的课程,也没有什么强健体魄的想法,他们终日只埋头于书本之间,足不出户,甚至比大姑娘还要“宅”,就造成他们的身体羸弱,吹风就倒,怪不得被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呢,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这样的学生,还真不是少数。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陈惇叹道:“没有好身体,怎么干革命”
陈惇在学宫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心思想是加强体育锻炼,解释了一下什么是体育,以及合理的运动方式。他每天早上登高一呼,带着班上的同学长跑,围着校园甚至湖区,刚开始跑三五圈,后面就渐渐增加到一公里,徒手跑也变成了负重跑,弄得学政和训导、教授们也跟在他们后面……散步,就像是赶着羊群似的。
连食堂里都出现了奖励,说每天跑步的第一名有小炒肉的加菜,陈惇在众人羡慕嫉妒的眼神中吃了一个月的加菜后,终于不得不将第一名的宝座让了出去,有一个小矮个子从死死跟在他后面,到最终一举超越了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