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朝当官那些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惊年渡

    张经最大的败笔就是将倭寇放入了内陆,在内陆和倭寇决战,倭寇逐渐深入内地,逐渐设置据点,要想再驱除,就难上加难了。所以胡宗宪将会下大力气改变这一局面,最后恢复




第一百二十三章 死皮赖脸
    “咚”地一声,陈惇跪下,光听着膝盖着地的声音,陆近潜和陆忠都眼皮一跳,陆忠还以为他总算还是有些真诚,心中那口气略出了一出——却没想到是陈惇早就知道今天这一关不好过,特地在两个膝盖上试验了一下新做的“跪得容易”,果然跪得容易,让陈惇心中大定。

    “你说你是谁”陆执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小子陈惇,陈梦龙……”陈惇于是又说了一遍。

    这遍下来,陆老爷总算反应了过来,颤颤巍巍地指着他:“你是陈惇对,你就是陈惇,你就是那个害我女儿的混账小子,我见过你!”

    陆老爷站起来又不由自主坐了下来,显然是被眼前之人气得头晕脑胀。陈惇害怕他一时激动太甚,大喜大怒之下有个什么意外,就死皮赖脸凑上去给他端茶倒水又顺气:“小子有罪,小子有罪,任凭岳父大人责罚!”

    陆老爷一口气上不得下不得,他一把推开陈惇,怒视着他:“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你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陈惇心道这是什么比喻,看来陆老爷果然气疯了,但他不敢反驳,只一个劲儿地点头:“是是是,小婿是黄鼠狼,不安好心……”

    陆近潜在旁边笑得直打跌,他可不准备解围,但要看陈惇怎么讨好他爹。

    陆老爷见他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更是把憋了许久的气一股脑地喷出来:“你居心叵测,心术不正,你心怀鬼胎,存心不良!你骗我女儿,毁我门风……你、你不是个好东西!”

    陈惇听到陆老爷历数他的罪状,心中也觉得自己不是个好东西,更是露出了一脸挚诚之色,一点不乐意或是咬牙忍受的意思都没有,这让陆忠倒是解气了一些。

    陆老爷的火气还是很大的,对陈惇这个拐走了宝贝女儿的混小子,他再看就完全不是第一回在安亭文会上对陈惇的喜爱了,怎么看都心中不爽,而且还有难以言说的辛酸:就是那种自己辛辛苦苦当爹当娘宝贝了十几年的女儿,忽然就被外头不知道打哪儿来的野小子勾走了,走得还义无反顾,如今这野小子上门就是来得意洋洋地炫耀了——陈惇很理解他的心情,一句话概括就是辛苦种的小白菜要被猪给拱了,搁谁都不乐意。

    陈惇看了一眼幸灾乐祸的陆近潜,心道等陆近潜娶媳妇的时候,陆老爷的想法就应该是,我辛苦养的猪总算会拱白菜了。

    陆老爷终于骂累了,气喘吁吁地坐在那里,似乎还在搜肠刮肚地想要骂几句,陈惇腆着脸道:“岳父大人消消气,小婿是该死,可不要因为小婿的原因,气坏了您的身体。”

    要说好话谁不会说,但陈惇估计陆老爷在家听多了陆近潜的甜言蜜语已经有了免疫了,果然陆老爷又怒目而视,“你好大脸皮!谁是你岳父”

    陈惇就道:“小婿的妻子只有一个,您又没有多生一个女儿,那您不是我岳父谁是呢”

    见陆老爷气得直哼哼,陈惇赶紧一五一十把自己和陆近真的事情都说了:“小婿自知位卑德薄,不配高门,不过礼以义起,情难自禁。花下相逢,私定终身之约。人间最切是深情,小婿千日逢灾厄,得东君千里相随,中道不弃,共济艰难,恩深义重,岂可轻负我二人早已订下三生之约,已经是非君不嫁非伊不娶了。小婿不告而娶,虽有大罪,却出至诚,请岳父大人察知心意,成全小婿。”

    这话说得陆老爷心里顺畅了许多,却仍不解怒:“你说得到好听!你可知东君随你而去,名节尽丧!”

    陈惇就唉声叹气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世人讥议非评,果然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让小婿难以承受啊……”

    陆老爷心中一紧,“你、你后悔了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你还想着置身事外,让我女儿独自面对世人嗤笑”

    陈惇义正言辞道:“小婿岂是那种不负责任的男人!小婿与东君共度危难,相互扶持,早就两心相悦,三生不悔了,有没有一纸婚书,都不会让我二人背信弃义。只是世人眼中,我二人没有那一张纸,终究背负淫奔之罪,小婿不怕非议,就是害怕东君受委屈……”

    陆老爷“啊”了一声反应过来:“……说了半天,还是要从我这里讨要婚书!气死我也!”

    陆近潜忍不住笑倒在地,道:“爹,您应该问他,既然已经和我姐姐有了私情,为什么不早来提亲,让我们都蒙在鼓里,还得罪了孔家!”

    见堂上三人都怒瞪着他,陈惇摸了摸鼻子,“小婿也是有苦衷的……素来仰望陆氏门第,小婿只不过一个屁民,岂敢随意登堂而入,莽撞求婚小婿是深恐自己不为良配,反为拖累啊!”

    陆忠从鼻子里哼出一声,意思是你以为现在就不是拖累

    “小婿见那孔贞宁,仪表堂堂,人物非凡,于是自觉形秽……”他这边说着,那边陆近潜一口茶水喷出来。

    “小婿本以为孔贞宁这样的人物,才是女郎的良人,谁知



第一百二十四章 撤离
    陈惇走进营中,胡宗宪背着门拿着鞭子指着中央巨大的地图解说着,陈惇的到来没有惊动他们,他顺势坐在了角落中。

    “我们继续推演倭寇即将到来的进攻。”谭纶看到了他,微微点头示意,然后站了起来,做出推演:“我们整个的计划是开辟淞沪战场,这有利于将倭寇从福建、浙江吸引过来,在战略上有利与我军。”

    开辟淞沪战场是对的,倭寇一直分散作战,如果这一次能吸引他们来到苏松,再部下杀阵,有利于大举歼灭倭寇。但陈惇也知道,这个战略目地一旦达到,淞沪之地就再不复百年繁荣了,以前虽然有昆山之围,但昆山并没有破城,倭寇只是在城下掳掠财宝,满载而归。而如今淞沪辟出战场,那就是说淞沪的一切都有可能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陈惇想到这里不由得叹了口气,心中对提出这个计划的胡宗宪是又佩服又担心。佩服他无愧抗倭的架海金梁,既有胆量,又有气魄;又不自觉为他担心——淞沪既遭兵燹,苏松人自然是要恨死他了,而苏松官员在朝做官的更多,胡宗宪是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个影响呢,还是以为有严嵩做靠山,就不用担心朝中了呢

    “在整个战局中,要考虑到的是倭寇的实力,王江泾大捷只不过聚歼一千倭寇罢了,而王直、徐海的军队根本无损于分毫。倭寇还是足够强大,而我们的计划将浙江、福建南方的倭寇吸引到淞沪之地,我估计倭寇在未来一个月能增加到五千人,两个月后能增加到八千甚至上万,而我军都司卫所官兵,加上广西狼兵,总兵力达到四万二千人。但大家都知道,这个数字对上倭寇,其实没有丝毫优势。”

    胡宗宪道:“……经过讨论,我们知道倭寇的攻击很可能会分为三路,第一路,金山卫,沪地的金山卫一定会迎来海盗盘踞的倭寇;第二路是浏河口,从浏河口登陆,倭寇可以直接进攻太仓;第三路就是从嘉兴乘船直入太湖,抵达吴江县。”

    归有光在《备倭事略》里就写道:“夫苏州之守,不在于娄门,而在于昆山、太仓;太仓之守,不在于太仓,而在于刘家港。”太仓刘家港通海的港口,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这也意味着苏州抗倭战争的防线,必须兼顾城市与外围要塞。

    而金山卫这地方更重要,西北二十多公里即松江,是沪杭交通枢纽,稍不留心让倭寇攻克了松江,不但可以切断沪杭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直接威胁杭州,而杭州不能再出现被倭寇兵临城下的一幕了。

    胡宗宪一点头,俞大猷站了起来,他的声音尤其雄厚,震荡在每个人耳朵里:“鉴于倭寇主力方向,我建议设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在佘林(佘山—三林),第二道防线在乍平嘉(乍浦—平湖—嘉兴),第三道在吴福(苏州一福山)……”

    明军的主力也会分为三路,卢镗的部队拦住了太仓浏河口,汤克宽拦住金山卫,俞大猷拦住平湖、嘉兴通往太湖的通道,中路以守为主,放两军攻击,采取节节阻击的战术,消耗倭寇兵力,而最后一道外还有一道底线,阴锡(江阴—无锡)即底线所在,绝不会越过阳湖县。

    具体作战计划,胡宗宪又和诸位将军研究了整整一个时辰方才作罢、这一个时辰里,陈惇就静静听着,他发现作为战场总指挥的胡宗宪,不仅决定了战略和战术原则,而且精于部署全局,而战场的灵活性则完全交给作战的将军们,然后他会审阅。

    这一场仗是胡宗宪提议打的,在李天宠去职而新任总督还未来得及上任的时候——他知道胡宗宪需要一场胜仗来显现他的才能,向北京甚至天下人证明自己才是最适合江南总督位置的人。陈惇知道他有相当大一部分功利心,但陈惇也知道,他的心里还是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那一部分的。

    这就够了,这世上敢于任事的人,又有多少呢

    等到胡宗宪开完了会,才看到了陈惇,他高兴地走了过来。

    “知道吗,我一直觉得,其实……”陈惇道。

    “觉得什么”胡宗宪没有听清。

    “没什么,”陈惇摇摇头,道:“府尹大人让我带来消息,昭文县、元和县的百姓已经撤出,他正在动员长洲百姓,但长洲的富户大族比较多,难以说服……他问能不能再多给他几天”

    “乙卯日是最后期限,”胡宗宪道:“你的报纸上再动员一下。”

    苏州将成为战场,王廷最开始激烈反对,他痛斥胡宗宪为求功劳,引倭深入,但胡宗宪心志坚定,而赵文华极力支持,陈惇考虑之后也觉得可行,经过多次劝说之后,王廷才答应履行府尹职责,立刻开始疏散百姓。

    但疏散工作是个非常巨大的难题,因为苏州百姓要被迫离开乡土,还不知道这场战役什么时候能结束,而百姓们停在无锡居然不愿离开,在王廷的劝说下,才逐渐往丹阳方向去了。

    苏州下辖吴县、长洲县、常熟县、吴江县、昆山县、嘉定县和太仓州,不知道松江府的疏散工作如何,总之陈惇跟着王廷跑遍了苏州全县,很多百姓还是不愿离开。陈惇沿途过来,苏州各地十分混乱,不得已宣布苏州戒严。

    &nbs

1...77787980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