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一直以来,这些士绅在自己的家乡都是一呼百应的存在,使得他们过于高看了自己的力量,甚至于有些人还出现了错觉,以为自己真的可以随意的代表百姓的意愿了。

    但是在远离家乡的京城,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内,这些士绅们才发觉,这座城市内的居民显然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操纵的家乡父老。

    而在这样一座城市之




第474章 士绅代表的退让
    崇祯的答复在大明时报上公开刊登之后,京城的舆论顿时哗然了。不管是燕京大学的学生,还是一部分读书人,都认为士绅的要求实在是太过无礼了。

    大家都认为,这些士绅代表的代表两字,本来就是指大明百姓之代表。现在他们居然反对百姓旁听他们讨论百姓之事,那么他们这些代表还有什么资格代表天下百姓,坐在会场内讨论关于百姓的事务呢

    京城舆论在激烈的争论之后,就隐隐把目标对准了这些士绅代表究竟有没有资格代表百姓开会的问题上了。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原本对于士绅代表大会讨论什么并不怎么关心的百姓,突然之间也转变了态度,开始对这次士绅会议的讨论内容关注了起来。

    而在大明时报刊登皇帝的答复前,每日前往会场的京城百姓人数大约不过2、3百名,刚好占满了会场上的旁听席位,其中还有一半多人是燕京大学的学生。

    但是在大明时报刊登了皇帝的文章之后,前往士绅代表会议会场的京城百姓顿时上升到了近千人。不仅仅是会场内的旁听席,就连会场外的窗户、门口都站满了人员。

    这些百姓倒不是真的关心士绅们在会议上讨论的内容,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应当到场支持下燕京大学学生,毕竟这些学生可是代表着京城百姓在同那些士绅抗争。

    生活在天子脚下的京城百姓,胆子上一向比其他地方的百姓更大一些,也有好瞧热闹的习惯。在他们眼中,就算是地方官员在京城也不算什么,何况是一群地方上的士绅。

    在崇祯的答复没有刊登出来之前,大家其实并不认为士绅大会讨论的事务会同自己有关。从开天辟地开始,华夏百姓们也从没有拥有过,讨论如何治理自己的政策。治理国家的方案,治理百姓的计划,莫不是肉食者谋之,什么时候轮得到平头百姓插嘴了。

    然而崇祯在大明时报上的公开答复,顿时让一些家境较为富裕,但是又没有可能踏入士绅阶层的市井百姓觉得,他们从没获得过的权力似乎正在失去。

    这些百姓都是小产业者,他们要不就是在京城拥有一家商铺,要么就是开了一间工坊的手工业者。比起需要整日工作才能糊口的下层市民,他们倒是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但是同那些真正的有产者相比,他们却又什么都不是。

    这个时代,凡是真正的娱乐项目,都是相当耗费钱财的。而这些百姓能享受的娱乐项目,无非就是上茶馆喝个茶,听回说书罢了。

    如果是从前,大约还有外城的低档窑子和赌场,可以让他们消磨一个下午或是整晚的时光。但是自从新皇登基之后,对于这两项娱乐事业的大力整顿,使得这些百姓只能延长在茶馆里无所事事的时光了。

    而现在,这些百姓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消磨时间的办法,那便是去士绅代表大会的会场,听那些学生同士绅代表们的辩论。

    一边是大明时报上连篇累牍的批评,一边是现场百姓的围观起哄,原本意志就不怎么坚定的士绅团体,很快就屈服了。

    对于士绅代表大会是否要进行闭门会议,禁止百姓旁听的投票,最终收获了43张反对票和36张弃权票,也就是说投赞成票的代表,连一人都没有。

    士绅代表们这种色厉胆薄的表现,不仅大涨了围观学生和百姓的士气,更是让一直关注着大会的崇祯大失所望。这些士绅的表现,可一点都不像,他记忆中所谓的顽固和反动的封建守旧势力的代表。

    崇祯的想法其实并不正确,他所设想的那些顽固守旧势力,此刻大多数都还在乡下,守着自己的土地。而这些远离家乡和自己土地的士绅们,在一座陌生而充满了恶意的城市内,是无法显露出自己的强势的。

    更何况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士绅们,还是第一次遇到被皇帝直言斥责的状况。对于某些刚刚跑出故乡的士绅们来说,这同天塌下来的感觉也差不多了。

    会议刚开始时,那些曾经想要反对朝廷政策的士绅们,在受了这样的打击之后,气势顿时消沉了下去。

    “这套一、二、三年级的小学教材编制的不错,接下来礼部同翰林院合作,继续编撰四、五年级的小学课本好了。对于书院和学田的管理条例,礼部讨论出来了吗”朱由检放下了手上的小学课本,对着面前的李天经和来宗道询问道。

    李天经同来宗道互相对视了一眼,方才开口对着崇祯回道:“经过了去年对各地书院和学田的调查,我们认为现在的书院教育的确有些问题。

    首先,现在各地书院聘请的老师虽然都是各地较有名望的学者,但是书院中教授的内容大多只有四书五经,只有少部分书院听从了朝廷的命令,设立了数学和自然学科,但也没有足够的教授这些学科的老师。

    其次,书院招收的学生,虽然号称有教无类,但是他们招收的学生很少出自百姓之家。就算是出自贫寒士人之家的,也相当少有。

    因



第475章 选妃?
    就在宫外纷纷扰扰的时候,宫内的女眷们却正悠闲的准备着清明节。清明节在宫内又被称为“千秋节”,这一日普通百姓会出城踏青,以迎接春天的到来,但是宫内女眷因为难以出宫,只能在宫内自己找些娱乐活动以做庆祝。

    而这种活动,便是邀请勋臣贵戚的亲眷进宫游园,顺便荡荡秋千。而宫内的沟渠也要进行疏通清理,以去除一年的淤积。

    周玉凤站在后花园的假山上,注目欣赏着凉亭边上一株早开的海棠花。这株海棠因为年岁久远,枝繁花茂,差不多完全遮蔽了凉亭的东南角。

    红白相间的花朵成串的挂在枝头,虽然只盛开了一小部分,但也显示出了繁花似锦的盛况。

    周玉凤轻轻叹了口气说道:“都说海棠是花中神仙,万花之尊,这话真是不假。每次看到海棠花开,都有些让人心晃神摇啊。”

    原本坐在他身后的袁照容听到了周玉凤的言语后,不由起身走到了她身后,越过了她的肩膀看了片刻海棠花后,才微笑着说道:“成都二月海棠开,锦绣裹城迷巷陌;燕宫最盛号花海。听说昔日成都燕王宫内遍植海棠,花开时节宫内犹如花海。

    以前小妹读到此处,总是觉得古人有些虚夸。入宫之后,才知道这话其实不假。陛下后日要去回龙观观赏海棠花,据说那里的海棠花之盛,并不亚于曾经的成都燕王宫呢。”

    周玉凤听了这话顿时收起了赏花的心情,轻轻转过头来看了一眼身边这位笑语晏晏的袁照容,突然对着她笑了笑说道:“原来妹妹不是陪我来赏花的,你可是有事想要同我说么”

    袁照容笑容不改的说道:“其实小妹并无什么要事,不过姐姐既然问起,小妹就多嘴说上一句。

    听说姐姐要在千秋节这天邀请城中出色女子进宫游玩,有人想要托我向姐姐问上一句,姐姐可是想要借这个机会给陛下选妃么”

    周玉凤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了,她冷冷的问道:“谁这么大胆,居然敢刺探宫内的消息,妹妹不知道避讳么”

    袁照容苦笑了一声,看了左右,把几名侍女打发出了凉亭,才小心的在周玉凤耳边悄悄的说了几个名字。

    周玉凤沉默了半天,才有些心气不足的说道:“英国公和首辅大人怎么会如此关心陛下的家事再说了,我朝选妃向有定制,太祖曾经说过: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拂受。他们如何敢向陛下进献美人还想要本宫帮他们向陛下说项。”

    袁照容同样不乐意做这个传话使者,但是现在崇祯身边一共只有一后两妃,还有一位身份待定的葡萄牙王女,而崇祯头上并无身份地位重要的太后、太妃之类的长辈。

    因此执掌后宫事务的,除了周皇后之外,便是皇帝的寡嫂张皇后。天启刚刚过世一年有余,显然不能让这位孝期未出的张皇后来操办选妃的事务。

    如果直接同周皇后讨论此事,未免显得他们过于急迫,被这位皇后殿下记恨就不大好了。因此找个中间人从中劝说一下,给皇后一个缓冲,让大家都有台阶可下,这才是最好的办法。而这个人选,原本选皇后的娘家人去劝说是最好的。

    但是周皇后的母亲早亡,而他的父亲又不是一个谨慎之辈,要是把这事提早泄露到崇祯耳边,恐怕大家都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虽然崇祯登基方一年,但是吃过苦头的勋臣们,已经了解了这位少年天子的手段了。以前他们虽然畏惧皇帝,不过是畏惧皇帝所拥有的权力,他们也很清楚,皇帝也需要他们控制军中的将门势力,作为皇帝在军中的耳目。

    因此只要他们行事不超过皇帝的容忍限度,其实还是挺安全的。但是自从设立了军校和总参谋部后,勋臣对于皇帝的作用就几近于无了。

    而不管是勋贵还是现在执政的文官团体,在这一年来的风云变幻中,也不知不觉的,把崇祯当做了一位真正执掌帝国方向的皇帝,而不是他们此前认为的,尚需要磨炼和学习才能亲政的少年天子。

    虽然有英国公府挡在前面,崇祯对于勋臣只是采取了圈养的温和手段,并没有采用过于激烈的方式进行整顿勋旧。但是皇帝对于后族迟迟不予册封爵位,还是让这些勋臣们感到了一些危机感觉。

    被夺取了京城军队控制权力的勋臣们,自然不敢如同以往一般,肆无忌惮的公然同宫内联络,收买宫人内臣,为自己探听宫内的消息。

    因此只能选择从田妃和袁妃身上打主意,希望她们中的一位能够去说服周皇后,让这位皇后殿下能够亲自为崇祯选妃,一来可以增添后宫的人气,好早日诞生大明王朝的继承人;二来可以让崇祯分点心思在宫内,不要整天把精力都放在外朝的公务上;三则是勋贵和文官都希望,在宫内有一个站在他们立场上的妃嫔。

    毕竟崇祯大婚的时候,不过是一位无足轻重的亲王,因此他的三位妃嫔全是真正的民间小户人家之女,或是低阶武官的之女,同现在的勋贵和文臣们都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崇祯只是万历、天启这样的皇帝,那



第476章 回龙观
    回龙观又名“玄福观“,始建于弘治十七年,完成于正德十年,建成之后又改名为“玄福宫“。这里是每年清明节,皇室前往天寿山拜谒皇陵,往返路途上的谒陵驻跸之地。

    玄福宫坐落在一片临河的草原之上,这里原来是京畿牧马的草场。因为风景优美,且是前往天寿山的必经之路,所以当年的弘治皇帝才起了心思,在这里建立一座道观,以用作每年清明谒陵时,路上的休息场所。

    此处离得胜门约16公里,刚好是出京一日的路程。早上从京城出发,下午刚好在玄福宫歇脚。

    而玄福宫再往北去23里地,便是昌平县城,出县城北门便是一片草原,而在草原的北面便有一座大山,这里便是埋葬了大明十二个皇帝的皇家陵园,也就是所谓的天寿山。

    天寿山原名黄土山,自永乐定都北京之后,这里便成了皇家陵园。北京西北诸山都同太行山的走势相同,但唯此山走向不同于诸山,自居一格。远远望去,倒像是西北诸山东向朝拜此山似的。

    而且天寿山上部陡而下平缓,山中林木茂密,泉水处处,此处的林木也比他处返青更早,因此被认为是地气深厚之所在。

    十八道山峰,方圆八十余里,驻扎了5个千户所和永安营、恐华营上万官兵守陵。一是保护天寿山,防止周边百姓入山狩猎砍柴,惊动了天寿山的地气。二则是护卫皇帝每年前往天寿山谒陵时的安全。

    虽然按照规定,每年有四大祭和三小祭,但较为重视的还是春秋两祭。在嘉靖皇帝之前,春秋两祭一般皇帝都会亲自前往天寿山祭拜,而这也算是皇帝每年能够光明正大的离开京城出游的日子。

    但是嘉靖之后,皇帝亲自前往拜祭的次数大约就剩下了每年清明的那次了。去年崇祯刚刚登基,对于一切祭祀上的旧规,都采取了萧规曹随的态度。

    不过今年清明前往天寿山祭拜时,他大幅度的对出行车队做了修改。首先是精简了人手,和更改了出行的方式。

    看起来雍容华贵但是行动缓慢的大驾卤簿,全部更换成了行动轻便的四轮马车。护送的军队则只带了500人的骑兵,随行伺候的内侍也减少到了12人,周后和田、袁两妃则留在了宫内。

    随行的大臣,只有冯铨、钱谦益、孙之獬几位,因此整个拜祭天寿山车队最终只有900余人。同往年皇帝亲祀车队数千上万的规模相比,今次清明拜祭的车队可算是非常缩水了。

    前往天寿山花了两天,祭拜十二陵花了3天,当崇祯带着队伍返回玄福宫时,正好花去了7天时间。

    此前前往天寿山拜祭的路上,朱由检还埋头于马车内研究着公务,因此并没有心思欣赏,被弘治皇帝认为风景绝佳之处的玄福宫。

    次日一早醒来,连日奔波往返,感觉有些腰酸背痛的崇祯,听到了屋外传来的鸟雀鸣叫之声后,顿时决定在玄福宫再待上一天,欣赏下回龙观的海棠花海美景。

    回龙观供奉的是真武大帝,观中主持也是皇家册封的道官。听说崇祯有意在此逗留一天,这位主持便过来陪皇帝和几位大臣一起巡游观内,并为他们讲解观内的典故。

    崇祯犹如行军一般的拜祭行动,让冯铨、钱谦益、孙之獬几人也有些叫苦不迭,比之年轻而精力旺盛的崇祯,他们对于马车的颠簸就感触的更为深刻了。能够在此地休息一天,缓和下体力,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此他们很快便顺从了皇帝的意思。

    往来玄福宫数次,朱由检都没有好好看过宫内的详细状况,他唯一的印象便是,玄福宫的占地面积十分广阔。

    首先山门就有内、外两重,而宫内的建筑之多,之齐全,之精美,更是有些让人惊叹不已。“琳宫贝宇,杰出霄汉,轮奂完美,丹碧辉映”便是冯铨给玄福宫建筑下的评语。

    而对于朱由检来说,不管是雕花门楣,还是天青色的琉璃瓦,又或者是看不到一根钉子的木构建筑。这些美伦美央的明代古建筑,就像是一处处让人想要去发掘的瑰宝,在绿树花海的映照下,实在是让他有些流连忘返。

    陪着崇祯在宫内四处游走的主持李云湖,法号冲虚玄真。他年纪不过40多岁,留着一把可到胸前的胡子,整个人看起来倒是颇有几分仙气。

    他口舌伶俐,谈起玄福宫的典故来,完全是顺手拈来,中间时不时的穿插了几句道教秘要,更是让崇祯听的有些入迷。

    崇祯对于这个人的看法是,他如果能够穿越到21世纪去,上百家讲坛谈谈道教文化,必然是能够名利双收的。

    同这位玄真道人交谈了几句,朱由检才知道,这位还是半路出家,原本是一位江西儒生,因为喜好神仙术,所以在科举连续不中之后,便抛家舍业寻访名山大川,拜师访友想要学点真仙的本事。最终神仙没找到,倒是混成了皇家道观的主持。

    &nb



第477章 朝鲜特使
    从回龙观返回京城的路上,冯铨和钱谦益坐在了同一辆马车内。虽然冯铨没有接受钱谦益的邀请,加入新东林党,反而加入了科学进步党,但是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因此疏远。

    陪同皇帝完成了前往天寿山拜祭的任务之后,他们总算是放下了一件心事,趁着返程的空闲时间闲聊了起来。

    聊了一会最近京城发生的新鲜事之后,钱谦益犹豫了一下,便把话题转到了总理衙门招募人员的考试上来了。

    “振鹭兄,其实余倒是有件事想要向你请教一番。听说你这次担任了总理衙门的大臣,不知道你能不能给余说说,这总理衙门招募人员的考试,可有什么要求么”
1...249250251252253...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