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在县衙二堂的花厅内,县丞黄令玉对于张献忠咄咄逼问的态势,一张圆滚滚的脸上不停的冒着汗水,半是恳求半是威胁的说道道:“张百户,你何必如此蛮横。那只桐柏山匪军同淮源陆家并无关系,不过是几个陆家逃奴打着他家的旗号,败坏陆家的名声罢了。

    陆家乃是本县第一大户,名下田产数千倾,本县起码有一半的百姓吃着陆家的饭。若是陆家被你逼反了,你可想过如何收场吗就本官所知,光是陆家庄的庄丁便不下千人,陆家庄本身又修的甚为坚固,不是几百军士就能拿下的堡垒。

    若是陆家真的被逼上了山,破家募兵,恐怕本县顷刻之间就是糜烂的局势。你何必非要同他家撕破脸,弄得大家都下不了台呢

    在县衙的责令下,陆家也已经幡然醒悟,不敢再抵抗朝廷的旨意,愿意出售存粮3万石于朝廷。并答应奉上3000两白银作为张百户慰劳将士们的劳军费用,另外还单独给阁下准备了500两银子。

    只要百户大人能够放他家一马,那么陆家事后还有回报。本官虽然不是进士出身,但也是朝廷任命的经制官,张百户这么咄咄逼人,非要去陆家抓人搜查,丝毫不肯给本官一个面子,就不怕本官参你一个骄横跋扈吗”

    张献忠丝毫没有理会在自己面前说的口干舌燥的黄令玉,他抬头瞄了一眼坐在上首不语的林知县,口中不客气的说道:“林知县也是这个意思吗?”

    年近60的林知县瞅了瞅张献忠,又看了看一向把自己不放在眼中的县丞黄令玉,不由有些犹豫的说道:“张百户不要动气,依本县看,不如请陆云龙到县城来亲自说清楚,陆家同袭击征粮官军的匪徒究竟有没有关联,也好释去大家心头的疑惑。”

    林知县的话语还没有落下,被黄令玉狠狠盯了一眼的张典史,已经忙不迭的说道:“陆云龙前日突发疾病,至今不能下床。现在整个陆家庄都慌乱的很,连主事之人都找不出来,下官昨日去陆家庄请陆云龙来县衙议事时,亲眼所见。”

    张献忠突然站了起来,对着桐柏县的三位官员说道:“既然陆云龙生病不能下床,无法来县衙解释,为什么去年劫掠征粮车队的土匪要打陆家的名号,那么本官职责所在,只有前往陆家庄亲自登门拜访。请林知县安排几个衙役,替我做一回向导好了。”

    黄令玉顿时有些着急的说道:“张百户你该不会带着城外的那只军队一起上门吧我桐柏县已经数百年没有遭遇兵灾了,难不成,你想要毁了本县的太平县治不成”

    看着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县丞,林知县和张典史互相对望了一眼,心中莫名就有一种快感。

    这淮源陆家的家势起自蒙元,洪武皇帝开国时,陆家迅速的投靠新朝,因此入明之后,家业更加发达了起来。不过陆家并没有什么仕途上的野心,只是一心一意的想要做这桐柏县的土皇帝。

    到了天启末,陆家不仅占据了桐柏县近一半的耕地和山林,还控制了半个县城的商铺。举凡桐柏县附近的山货,山民必须要出售给陆家开设的商号,而外地来收购山货的客商,也只能从陆家的商号进货。

    但凡山民敢偷偷绕过陆家商号,把自家的山货出售给过路客商的,或是外地客商擅自向本地百姓收购山货的。轻者没收财物,赶出本县,重则连性命也难保。

    陆家光是每年垄断山货买卖,便是数万两的纯收益。因此本地百姓有句谚语,大明的天姓朱,桐柏县的天却姓陆。

    陆家在本地如此强势,连进出桐柏山的路口都有他家的庄丁检查,防止有人夹带山货出山。这桐柏县县衙的上下人员,自然也早就同陆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了。

    县丞黄令玉虽然是湖北人,但却是陆家家主陆云龙的妹夫。整个桐柏县,大约只有林知县和张典史才是真正的外乡人。

    有着陆云龙的支持,黄令玉不但掌握了本县的所有权力,还在本地干了快18年的县丞。对于单枪匹马来上任的知县和典史来说,陆家显然不是他们能够对抗的地头蛇。他们的权力也就是在黄令玉拟好的文案上画押签字而已。

    淮源陆家在本县风光的太久,不但竭力压榨本县百姓,就算是本县的地主士绅也同样不放过,因此在县内可谓是天怒人怨。

    他们在桐柏县内横行霸道惯了之后,连对于朝廷的敬畏心也渐渐失去了。朝廷颁发了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之后,陆家的主事者第一时间就表示,朝廷的粮食政策就是一堆狗屎。

    陆家的粮食想往哪卖,就往哪卖;想卖什么价钱,就卖什么价钱,何须朝廷来指手画脚。由于桐柏县临近湖北,因此陆云龙一边拒绝向朝廷出售粮食,一边借着朝廷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在桐柏县和湖广之间的通道上设卡,强行低价收购往来贩运的粮食,称自己在执行朝廷的粮食




第481章 浴佛节
    在浴佛节安排那些京城闺秀同未婚军官们搞相亲活动,虽然是崇祯吩咐周皇后去办的。但是一向同周皇后不怎么对付的田妃,难得的没有搞什么破坏活动,还做了一些协助工作。

    于是乎,原本周皇后觉得时间还有些紧张的浴佛节上香活动,在田、袁两妃的协助下,还提前了一天,把准备工作完成了。

    原本预定的仕女名额,很快就突破了30人,最后定在38人。而未婚军官的挑选任务,则落在了茅元仪头上。

    这位上马能击剑,下马能赋诗的儒将,生平第一次遇到了,一个让他头大的问题。最终他在陆军军官学校挑选了22名未婚军官,在海军学校挑选了10名,然后在骑一师挑选了6人,包括了崇祯特别指定的骑一师师长吴怀。

    为了不让这些军官们失去平常心,茅元仪听从了皇帝的建议,并没有告诉这些军官们,这次上香活动的真实目的。只是简单的通知他们,穿上军常服参加一次护卫活动。

    海军虽然没有成立,但是白色的礼服,蓝色的常服却已经制定好了。而陆军的礼服依然保持原来的红色,常服则换成了草绿色。

    在崇祯下令设计军礼服和军常服之前,武官的礼服就是朝服,常服即各种罩面甲,此外便是皇帝专门赏下的赐服:麒麟、飞鱼、斗牛等。

    武官的朝服样式都差不多,主要依靠胸前的走兽补子来区分品级。品级较高的将帅服,形制如同唐代的窄袖宽袍,袍子无领、无扣、右衽,裹襟与外襟在前身重叠时大幅交叉,以勒帛和腰带在胸前和腰部系束,戴巾或幞头。看起来还是较为美观的。

    低级军官的军戎服便有所不同,为短后衣与缺胯袍。看起来同普通的锦衣侍卫差不多,同低阶文官站在一起,就像是一个跟班一样。

    此次在崇祯的命令下,把军装分成了3类,一是重要节庆时穿着的军礼服;二是上阵作战和训练时穿用的战训服;最后便是平日外出时穿着的军常服。

    这些军服的样式经过统一之后,穿着军常服外出的武官,看起来总算让崇祯顺眼了一些。常服上面虽然没有缝上补子,但是却采用了不同花纹和装饰着不同样子的袖标,把武官的品阶做了区分。

    其实在崇祯看来,带着幞头穿着袍服的武官们,实在是像一群唱戏的,没有后世那种军服配大檐帽的英武加成。

    不过想要让大明百姓剃发易俗,换上近代的西式军服,他现在还真没这个本事。因此只能在袍服上面加几粒纽扣,用皮带更换了布带之类的小改动而已。

    对于护卫一群大家闺秀出城上香,有人是挺乐意的,但也有人则甚为不满。比如吴怀就觉得,他现在好歹也是一位正四品的明威将军,怎么就沦落到给一群官家小姐当侍卫去了。

    因此在得到了茅元仪的通知之后,便怒气冲冲的来找皇帝主持公道了。在武英殿的皇帝办公房内,崇祯接见了这位从丰台大营匆匆赶回来的骑一师统帅。

    耐心听完了吴怀的抱怨之后,朱由检想了想,还是直截了当的对他说道:“这次让你们去护卫一群京城闺秀上香,护卫只是附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解决你们的终身大事。

    这次挑选出来的武官都是单身未婚,年龄在25-35之间,而那些京城闺秀,则是朕拜托了皇后去挑选的,性情温柔贤淑的女子。

    朕说过,军人的职责是保家卫国,那自然是要成个家才能去保卫。趁着现在国家还算安宁,朕觉得正是让你们解决个人问题的最好时机。难道你有什么意见吗”

    吴怀顿时有些低下了头去,沉默了半天才对着崇祯说道:“臣的国仇家恨尚未得报,建奴也没有消灭,实在是无心成家。更何况,臣若是有了牵挂,又怎么能够在战场上同建奴拼命搏杀呢还请陛下准许臣推辞…”

    朱由检顿时拉下了脸打断了他的话语说道:“荒唐,朕需要的是一位指挥我大明军队消灭敌人的将军,而不是什么拼命三郎。

    朕从一开始就告诉过你们,朕需要的是一只能够守卫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军队,而不是一件杀人工具。军队研究的虽然是如何更有效率的杀死敌人,但是朕并不希望指挥这只军队的是一群无血无泪的屠夫。

    我们要消灭建奴,不仅仅是要消灭那些率兽食人的强盗。更重要的,是要消灭他们所代表的,那种漠视生命的野蛮习俗。我们同建奴之间的战争,是文明和野蛮的战争,这不仅仅是在战场上用铁和血进行较量,也是两个民族在文化和精神上的竞争。

    我们可以学习对方的长处,也要抛弃我们文化和习俗中已经腐朽的一部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堕落成一群野蛮人。

    我们的祖先打不过老虎和狮子,所以才发明了各种武器和铠甲。我们今天打不过建奴,那就应当改革军制和进行武器研发,而不是把自己变成野兽。

    后天的活动,你必须要参加,还要好好表现,不要堕了骑一师的威风。你在敌人的刀剑面前都没有畏缩,难道还怕一群女人”



第482章 上海
    上海苏州河新码头的建设,使得上海县城墙之外,靠黄浦江和苏州河一带的区域,出现了不少新建的房屋。

    这些房屋或是仓库,或是民居,或是客栈、食肆、茶馆,以满足上海县每日不断增长的外来人员的日常生活所需。

    同每天都要定时关闭的上海县城相比,这城外的新旧码头区,却是日夜喧嚣,极为热闹。从去年开始,新上任的上海县宋应升便在城外组建了消防局、巡警局、市政厅和民团,以管理街道建设同社会治安工作。

    上海县城是松江府城外最大的一座城市,立城百余年来,除了嘉靖年间的倭寇之乱外,就再没有遇到过兵灾。因此县城内的人口几近10万,而城外靠近黄埔江边的码头区域,也散居着上万人。

    不过随着苏州河新码头的完成,从浙江、南直隶、湖广等地而来的客商,加上上海左近的失地农民的涌入。使得上海县城以外的新旧码头区人口几近增长一倍,而人口的迅速增长,不但对上海县的社会治安造成了压力,各种胡乱搭建的草棚也造成了安全上的隐患。

    然而最让宋应升头疼的,还是这些快速涌入的人口,对食用水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上海周边虽然河流密布,但是作为一个河流下游城市,这些河流的水源事实上都不能直接用作饮用水。

    因此以往上海县的百姓,只要有条件都会挖掘一口井水,用作自家的日常用水。现在一下涌入了这么多外来人口,这井的增长速度自然就没这么快跟的上了。

    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远较北方炎热,一旦在这些码头区的装卸工人中间爆发了瘟疫,那么很快就会扩散开来。

    在宋应升前往上海任职之前,崇祯就已经向他做了一个城市管理工作的经验介绍。这些城市管理经验,大多依据后世的经验总结而来。当然,中国在春秋时代已经有了万人以上的城市出现,因此对于城市管理也有一套自己的传统经验。

    不过这些经验并没有依照科学求证原因,并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因此并不能对城市建设进行规划设计。而崇祯给予宋应升的知识,却是经过了数百年知识大爆炸后的经验沉淀,因此对于城市扩展期间出现的问题,可以更好的对症下药。

    过完新年之后,上海县终于升格为上海市,不仅从松江府完全独立了出来,还获得了一笔朝廷的拨款,用于赎买上海县到苏州河两岸共3万亩的土地。

    上海县城以北,苏州河两岸,除了新建成的苏州河码头区外,其他地方还是一片水田和沼泽交错之地,其间溪涧纵横。这块地方一到夏季,就芦草丛生,密集的难以进入,而一眼望去,田间丘墓累累,显然并不是什么好地方。

    上海县北面的水田,并不如青浦、华亭的水田肥沃,因此一亩上等水田也最多到2万文,差一些的荒地这大约在1万文。因此3万亩土地,均价大约在1万5千文每亩上下,总价大约为60万元。

    事实上,大多数本地人都认为,这个价格是高估了。因为去年朝廷征收新码头用地时,估价也不过才1万2千文每亩。

    当这些人正议论着朝廷当了一次冤大头时,内府派出的人员又在上海县西面、南面花了40万元购置了2万1千亩土地。

    此时本地的地主方才感觉有些不对劲,开始捂住了手中的土地不再出售。而在三月底,在上海县城的城隍庙内,开办了一间土地交易所,用于交易上海地区的土地买卖。

    上海士绅和百姓愕然发现,他们手上的土地不能再向以往一样进行私下交易了。每块土地都必须在交易所内进行登记买卖,否则朝廷将不认可土地产权的变更。

    于此同时,新上任的上海市市长宋应升宣布,因为新度量衡的颁行,上海市将会对境内所有土地进行重新丈量,旧有的田契将会在3年内一一替换为新的土地产权证书。

    土地性质将会分为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三类。农业用地的征税比例不变,但是工业用地要求每年缴纳3%的土地税,商业用地则是每年缴纳地价的5%。

    土地使用性质的状态更改,地主需向市政厅城市规划科进行申请,暂不收取费用,但是一年只许更改一次。工业用地同商业用地的高税率,让本地士绅百姓甚为惊讶,他们觉得应当没有什么人会更改土地的性质,就为了多交税。

    对于新度量衡的颁行,上海县的士绅百姓很快就平静的接受了,毕竟上海本身就是一个棉纺织中心的城市,商业较为发达。新度量衡比之旧度量衡使用起来更为准确方便,极大的减少了商业贸易上的纠纷。

    但是对于上海的士绅来说,重新丈量土地,他们还是存在着抵触情绪的。但是如果不接受土地重新丈量,他们就无法更换新的土地产权书,也就不能再进行土地转让。

    一部分较为顽固的士绅,决定抵制新的土地丈量,他们原本也没打算出售自己



第483章 民事通则
    浴佛节的上香活动其实组织的还是不错的,大约有25位女子把红色的结缘豆交给了护卫自己的武官,而吴怀也是获得红豆的人选之一。

    对于自己能够获得红豆,吴怀其实也是感觉有些诧异的,毕竟他脸上的刀疤就已经让他减分不少了。更何况,他也瞧过那日被他护送的女子,人品相貌都是上上之选,他并不觉得这样的女子会同他的生活会有什么交集。

    虽说他在崇祯面前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表示在报了国仇家恨之前,并不想娶妻生子,但是获得了红豆的他,依然表现的像个青葱少年一般,患得患失。

    在武英殿大会议室内,听取总参谋部报告军演方案的崇祯,看着一边不时走神的吴怀,也只能摇了摇头。

    “军演就照着这个方案进行,不过朕只有一个要求,不要告诉参与演习的各步兵营,在行军途中有骑兵袭击的计划。

    朕想要了解的,是这些部队在经过了一年的整训之后,对于行军途中遇到的突然袭击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朕也想知道,总参谋部编制的行军条例究竟能不能应付,一次敌军骑兵的半路突击。朕希望大家能够记住,演习的目的是找出军队的弱点加以改进,以提高大明军队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不是为了让上官高兴。

    至于指挥骑兵进行突袭拦截行军部队的任务…”

    “陛下,臣请求指挥骑一师扮演突击的敌军骑兵。”吴怀突然回过了神来,向着皇帝主动请求了这个任务。
1...251252253254255...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