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这座庞大的园林,已经造了9年,依然不过才初具规模。有好事者曾经去观看过正在修建的郑家园林,认为要全部建好入住,大约还需要五、六年。但是建成之后,当为扬州第一名园。

    由此可知,郑家之财势是多么惊人了。郑元勋除了交好董其昌外,对于闻名江南的各路文人,也一向是以礼相待,试图结个善缘。

    而这些文人中,他又最为追捧张溥、张采两人,一直想要成为应社的一员。扬州文风和苏州相比,自然是大为不如。而“娄东二张“的名声,俨然已是江南新生代的文人领袖了。

    能够成为应社的一员,郑元勋自然也就成了真正的江南名士。只不过张溥虽然接受了郑元勋对应社的资助,却迟迟不把他引入应社,只把他当做了应社的钱袋子。

    直到为了召开吴江尹山大会,囊中羞涩的应社才子们,才不得不捏着鼻子把郑元勋接纳为了复社的编外成员。

    在这些才子们看来,郑元勋虽然为人还不错,但是让他和他们一同匡扶社稷,那还是不怎么够格的。不过替诸位名士跑跑腿,掏掏银子,勉强还凑合。

    对于复社众位才子的想法,郑元勋一无所知。在他看来,能够和这些君子们交往,已经让江都郑家沾上了几分书香之气,不会再被视为地位低下的盐商人家了。

    家中的盐业生意,一向都是他父亲掌管,郑元勋只是从3年前才开始慢慢学习生意上的门道。郑元勋本人对于家中的生意并不是那么关心,若是有时间,他更愿意邀请几位文人在别院吟诗作画。

    当郑子彦被察院请去,迟迟未归时,郑家上下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这些盐商的上门,顿时让正在接待友人的郑元勋大吃一惊。

    送走了这些报信兼讨要主意的盐商之后,郑元勋立刻下令对后宅封锁消息,生怕母亲知道后发生什么意外。此外他还派出了几名家仆,去其他几家总商府上、巡盐察院、盐运司衙门打探下消息,究竟出了什么事。

    他安排了这些事务之后,还是心乱如麻不知该如何是好,不过他很快便想到,还在后花园赏花的几位友人,便想要去向他们讨个主意。

    郑元勋返回后花园水榭的时候,几位复社才子都有了几分醉意了,他们高谈阔论之时,完全没察觉主人不在的事情。

    当郑元勋匆忙的返回时,坐在水榭靠窗的一位书生这才惊奇的对着他喊道:“超宗兄是何时逃席的,我等正在以府上的菊花为题,让大家一人做一首诗,要是做的不好或是没有做出来,就要罚酒三杯。超宗兄你来的正好,且来做上一首…”

    郑元勋的内心虽然焦急如焚,但是对着这些文友依然不敢失礼,他抱拳见礼告罪之后,便把自己刚刚收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听到郑家突然摊上了伪造盐引的大案,这些醉意熏熏的文人顿时清醒了三分。一时之间,水榭内突然变得安静了。

    沉默了许久之后,一位文士突然起身向着郑元勋鞠躬行礼后说道:“我等都不知府上发生了这等事,还来府上叨扰。超宗兄此刻必然心乱不已,余现在又不胜酒力,一时难以替兄出力。

    先待余回去醒醒酒,打听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再来找兄商议,如何处理此事。余告辞了。”

    郑元勋赶紧回礼说道:“黄兄可自去,是否要小弟安排车马”

    “不必,兄还是先安排家事,安排家事为要。”

    随着这位姓黄文人的带头,水榭内就坐的7、8位读书人,也纷纷告辞离开,最后就剩下了一人,还在若无其事的饮酒吃菜。

    郑元勋看着此人,脸上挂着苦笑的问道:“吴兄可也是要离去小弟这就替你安排车马去。”

    吴昌时抬头对着郑元勋笑了笑说道:“超宗兄这是想要赶我了可是嫌我不能给你帮上什么忙”

    “哪里,哪里。只不过吴兄是浙江人,在扬州人生地不熟的,余是怕牵连了你啊。”郑元勋垂头丧气的坐了下来。

    吴昌时看了看他,方才放下了酒杯说道:“我同超宗兄认识了也快3年了,这三年来多受超宗兄接济,一直无以为报。




第551章 扬州风云完
    到了察院把八盐总商请去的第六日,扬州城内外一十三处主要码头突然都停止了货运。各码头苦力不明所以,都纷纷聚拢了起来。

    一位码头上较为出名的把头焦玉清,突然出现在城外的一处码头上,对着一干无事可干的苦力们说道:“本城码头向来以转运漕盐为主,现在城内新来的那位巡盐御史大人不明所以的抓了八位盐总商,城内盐商们人心惶惶,所以停下了运出漕盐的事。

    我们这些码头上讨生活的人,不过是依赖一把子力气吃饭。平日里也没有什么积蓄,停工一日就等于让我们饿肚子,要是多停工几日,家里人岂不是要活活而杀了。

    与其坐在这里饿死,不如去察院请御史老爷开恩,把八位总商给放出来,恢复码头上的运盐事务,好让大家有条活路…”

    本来就茫然而不知所措的码头苦力们,很快就被焦玉清给煽动了起来,向着各处码头串联苦力去了。

    扬州城内外码头上,大约有着4、5千码头苦力。焦玉清带着这些码头苦力由南自北绕着东城走了一圈,立刻纠集起了近2000人的队伍。

    有着盐商们的关照,这两千余码头苦力顺利的从北门进入了城内,守城官兵根本没去拦截,也没人去通报给察院和城内的县衙、府衙。

    扬州城分为东西两个城区,西面是旧城区,东面是新城区。新城内商业较为繁华,而旧城内居住的人口最为稠密。焦玉清带着这些码头苦力浩浩荡荡的进入城内之后,便引起了城内市民的关注。

    焦玉清一边走,一边高呼着口号,很快便让城内的市民了解了,他们这集结起来的大队人马,究竟要前往何处,和做些什么。

    扬州城内外的各种行当虽多,但都是些围绕着盐商消费发展起来的行当,除了这些运河码头上的苦力之外,城内其他人并没有什么团结性和组织度。

    焦玉清在街上振臂高呼时,除了平日城内同他交好的一些党徒之外,普通市民并没有什么人肯加入他们的。倒是扬州城内的许多街头闲汉,似乎觉得此事有利可图,纷纷尾随加入了队伍。

    不过扬州百姓虽然没有加入焦玉清组织的队伍,但是却跟在了队伍后方,想要跟着看场热闹。因此当焦玉清从东城走入西城之后,他身后的人群已经挤挤挨挨的占据了整条街道的通道。

    队伍所经过的闹市区,那些正在街上的行人们,大多避之不及,又或者身不由己的被人群所裹挟着,向着巡盐察院所在的街道走去。

    焦玉清和他的手下数十名党徒,刚开始时还能约束队伍的行动,但是随着城内市井大侠们纷纷涌入队伍之后,他和他的这些党徒顿时失去了对队伍的控制。

    刚刚还在高呼口号,四处邀请市民加入,前去察院为码头苦力们出头,请求察院的御史老爷高抬贵手,放了八位盐总商全体,或是放了其中的几位,好让扬州码头恢复正常运转的焦玉清。

    在身后的队伍人数超过了他所能够控制的上限之后,终于安静了许多。他此时方才有些提心吊胆了起来。

    按照郑家大公子身边的那位秀才老爷说,只要他煽动起码头上的那些苦力入城,在城内巡游一番。扬州城内的百姓就会基于义愤,跟着他一起前往察院,向那位御史施加压力。

    只要那位察院的御史承受不住压力,自然会放出被拘押了数日的总商们,即便是一两位都行。一般来说,当城内百姓成百数千的聚集在一起,向官府讨要一个说法时,不管是知府大人也好,还是巡盐御史也好,为了自己的官声,都会作出一定的妥协。

    而只要八位总商出来一两位,扬州城内的盐商们就不至于六神无主,可以同这位御史大人慢慢周旋下去了。

    但是焦玉清发觉,虽然他身后的队伍的确如那位秀才老爷说的那样,扩大到了一个无法数清人数的地步。但是从身后队伍传来的话语中,他感觉不到有多少人是基于义愤,想要帮助盐商们讨还公道的。

    倒是有不少人市井无赖,在队伍中极力煽动着,与其去察院门口向那位御史恳求,倒不如在街上砸上几间商铺,让那位御史大人看看,他究竟捅了多大的麻烦,自然就会把总商们释放出来了。

    所幸这些无赖们的煽动言语并没有得到其他人的响应,大家还是想要看看察院对于他们的出现会作出什么反应,而不是在自己居住的城市内搞破坏。

    当驻守在察院前的官兵看到如潮水般向察院涌来的人群,便迅速的退入了察院之内,关上了大门。不久一位军官便出现了墙头,向着众人呵斥道:“你们这些百姓围观察院,可是想要造反么”

    此时的焦玉清已经后悔接受了郑家大公子的请托了,他感觉如果在察院门口和官兵们起了冲突,别人事后不知道会怎么样,他这个领头者必然是要被砍头了。甚至于,到时被砍头也是一种奢望了。

    焦玉清赶紧向那位军官复述了一遍,那位秀才老爷吩咐他说的话语,想要尽快了结了今天的事,让身后这只庞大而不听他指挥的队伍赶快散去。

    不过他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那位军官听完了他们这些人的诉求之后,并没有立即做出答复,而是要求他们在原地等候,他要



第552章 唐山的兴起
    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京城郊外的田野上不是在忙着采摘棉花,便是翻耕土地,准备播种冬小麦。

    而北京到保定,北京到蓟州的两条铁路,除了中间的四座桥梁还没有完成之外,路轨倒是已经铺设完毕了。北京到蓟州之间倒是还好,除了泃河上无法搭建临时桥梁外,其他几处河流都先建成了临时桥梁,因此铁路运输货物只需船只中转一次。

    不过北京到保定之间,却因为三座新建大桥的缘故,不得不中转三次。不过即便是如此,保定到北京之间的交通也比以往方便了许多。保定附近开垦出来的棉田,今年的棉花收获便依赖于这条铁路北上,而不再是按照从前往白洋淀绕上一大圈,搭到运河附近南下了。

    这条铁路极大的缩短了棉花运输的费用和时间,也给当地的农户和地主带来了更高的收益。这条铁路附近的地主很快就意识到,如果到了明年,保定和北京之间的三座桥梁也完成的话,那么不仅运输的费用还有降低,就连北京-保定往来的时间也可以缩短到2-3天。

    过去从保定到北京,非得要8-10天不可。这种时间上的缩短,让保定的不少士绅商人,顿时感觉同京城亲近了不少。过去顺天府才叫天子脚下,现在保定的士绅觉得,他们同样也应该算是天子脚下。

    而从保定往南的铁路修筑,开始稳定的以3公里一天的速度推进着。这是在铁轨和筑路材料不足的状况下的速度,但即便是按照这个速度,整条铁路的修筑完成时间,也不会超过200天,也就是7个月。

    于此同时,芦台-唐山-胥各庄铁路的完成,使得唐山的钢铁和煤炭,终于可以从芦台上船直接海运了。这也使得,唐山开滦煤矿的煤炭不仅仅只供应给唐山钢铁厂,还能够开始向外地供应了。

    8月铁路通车之后,开滦煤矿的日开采量便第一次超过了西山煤矿的日产出,一举跃为北直隶地区产量最高的煤矿。相比起运输不便的西山煤矿,开平地区的平坦地形,显然更容易向外输送煤炭。

    而天津工业的发展,也很快消化掉了开滦煤矿增加的产能。内府和科学院投建的天津化工厂,正是消耗煤炭的大户。而天津城兴起的染色和皮革加工产业,也促进了开滦煤矿不断扩张产能。

    这也使得,西山煤矿出产的煤炭遭到了开滦煤矿煤炭的价格挑战。虽然在工业用煤上,西山煤炭屈居于下风,但是在生活用煤上,品质更佳的西山白煤,显然更受天津百姓喜爱。

    与此同时,唐山钢铁厂完成了第四座高炉,这座高炉每日生产的生铁数量,刚好是前面三座高炉的日产量总和,日产生铁10.8吨。这样一来,唐山钢铁厂年产生铁的数量,终于达到了近8000吨。

    这个数字在苏长青眼中看来不算什么,但却已经是以往大明年产生铁的十分之一的数量了。然而即便是华北的钢铁产能不断的扩张,市场上的生铁依然还是处于紧缺状态,生铁的价格已经从去年的49元一吨,突破到了78元每吨。

    即便是高炉炼铁的成本居高不下,始终保持在35-40元每吨之间,也已经开始赢得双倍的利润了。高炉炼铁的成本,主要还是在于耐火砖方面。对比起搅拌炉,高炉的耐火砖制作成本要高的多。

    从前年开始探索制作高炉,在修建了6、7个高炉之后,钢铁厂的工匠们终于对高炉的修筑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容积12立方米,日产10.8吨,造价40000元的新型高炉完成之后,这些工匠们便提出了更为高大的高炉设计。

    这些工匠同科学院和燕京大学的数学和物理学专家们讨论之后,认为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准,完全可以制作出一种接近理论极限的高炉。即容积21立方米,日产生铁19-20吨,造价约在7-8万元之间。

    虽然钢铁厂的主管很是担忧,这么高大的炼铁高炉会不会出现问题,不过朱由检还是批准了新式高炉的修建。而与此同时,山西、山东、湖北、安徽四地的铁厂,在铁价的飞速上涨下,都开始修建利用焦炭冶炼的新式高炉了。

    显然唐山钢铁厂修建的高炉经验,让这些铁厂的拥有者们都意识到了,一种新式炼铁方式已经出现了。这些地区的铁厂,大多是本地士绅或商人所办,原本不过是生产一些农具或是厨具之类的打铁铺。

    不过随着铁路的出现,导致了传统的打铁铺已经无法满足这种新的铁器制作需求了。而生铁的冶炼和铁轨的制作,都需要极大的资本和技术投入,这不是从前一两个士绅和商人单打独斗就能支持下来的新生产模式。

    当然,在这种巨大的投入后,所能获得的回报,也是极为惊人的。日产生铁2.3吨的小高炉,只需要14个月就能收回所有的投资。当然这种高回报率,完全是建立在朝廷对于铁路建设的不断投入之下。

    而不管是修建小高炉的技术,还是修建小高炉所需的耐火砖



第553章 流行趋势
    8月末时,崇祯倒是从太医那里连续得到了两个好消息,就是周后和田贵妃两人都有了身孕。这两个消息让他即振奋却也更为担忧了起来,如果他不能改变自己的结局,那么他的子女便要承受这世上最为悲惨的命运了。

    朱由检让王承恩赏赐了一些贵重药材给皇后和田贵妃外,又赏赐了周、田、袁三位后妃各一袭蓝狐披肩和一件紫貂披风。后者虽然贵重,但是皇宫之内倒是并不缺乏,唯有这蓝狐披肩,就连宫内的一些老人,也啧啧称奇,声称从未见过此物。

    这种蓝狐披肩在阳光下色如白雪,但是到了暗处却隐隐呈现出了浅蓝色,皮毛之柔软温暖还超过了貂皮。三位后妃对于这件礼物倒是相当满意,而据送来礼物的王承恩介绍,这些狐皮来自于扶桑岛北面的岛屿,乃是今年东海巡阅府从海外带回的珍奇。

    这些珍贵的皮毛总数不过数十件,最后的成品也就是三件披肩和一些小玩意。因此当崇祯把三件披肩分给三位娘娘之后,整个大明也没有第四件成品了。

    虽然周后和袁妃是性子比较恬静的,收了礼物之后除了欢喜之外,便收藏了起来。但是田贵妃显然并不愿意就自己欣赏这件宝物,她连续召开了数次京城贵妇人的聚会,有意无意的把这件披肩拿出来炫耀了一遍。

    这些勋臣贵戚的家眷,原本在家中就无所事事,在以往她们想要出个门都很艰难,毕竟不合大明的礼法。但是崇祯登基之后,除了对勋贵极力打压之外,便是让后宫几位后妃参与了社会救助和教育事业。

    京城的惠民药局也好,救济院也好,小学校也好,常常能够出现三位后妃的身影。而能够被三位后妃邀请,参与这些公益事业的勋贵家眷们,不仅在百姓中获得了声名,还同后宫几位后妃拉近了关系。

    因此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这样的行动引起了不少文官和士人的非议。但是在百姓和大明时报的支持下,崇祯二年之后,这种非议已经越来越少了。
1...273274275276277...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