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在这种状况下渡河,又不能在过河后生火取暖,很容易就会出现伤亡,就算是以前那些最为适应野外生活的夜不收也不例外。

    不过现在么,作为物资供应最为充裕的一个军事单位,新成立的夜不收部队虽然对于这种状况下渡河有些犯难,但也没有达到畏惧的程度。这一年多来,他们学习的最多的不是作战技能,而是如何在各种不同环境下分辨出方向,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以增加自己生存的几率。

    被普通士兵视为奢侈品的糖、酒、烟叶,也是夜不收军队中的普通供给品。在这种状况之下,原本依赖天赋、经验招募的夜不收,现在变成了更类似于一群研究特殊知识的学生。

    至少,现在一名最为普通的夜不收人员都知道,晚上看不见东西是体内缺乏了某种营养物质,而不是天生的。在寒带作战,如何保暖才是最为重要的技能。而身体上的水迹如果不擦干,就会加快体内热量的散失。补充体内热量最好的方式,是吃一些高脂肪高糖的食物等等。

    金石信等三人把马匹身上的水迹同样擦干之后,给坐骑和自己都补充了一些食糖,方才牵马向着遵化城南关方向走去。

    对于趁着天黑摸入遵化城,他们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们知道遵化南城外并没有后金军队驻扎的痕迹。显然这些女真鞑子是想要围三缺一,动摇城内军民坚守的信念。

    没有了营地作为阻隔,后金士兵最多也就在几个要道上设置警戒而已。拜寒冷的夜晚所赐,这些封锁要道的鞑子必然是要燃起篝火取暖兼照明的。在这样的晚上,一团篝火就醒目的如同天上的月亮一样,数里外就能看到了。

    金石信等三人很快就绕过了那些篝火,穿过了田野、芦苇、树林,最终出现在了遵化城南大道的入口。踏上了坚实的沙土道后,金石信的心里总算是落下了一块石头。他毫不顾忌两侧黑鸦鸦的房屋剪影,加快了几步向着南关方向走去。

    不过没走多远就被一道街垒所挡住了,金石信看了看街垒的高度,又瞧了瞧自己的坐骑,颇为无奈的对着两名同僚说道:“你们在这里等着,我一人前去叫门就好,如果可以的话,我会尽快返回,趁着那些鞑子还没发现,在天亮之前返回对岸去,向大人进行汇报。”

    两名同僚轻声答应了一声,便接过了金石信手中的缰绳,而金石信取过了马背上的一个小包裹背在身上,便向着街垒爬了上去。

    金石信过了第一道街垒时,什么事都没发生,但是他翻越第二道街垒时却不知踩到了什么,突然就听到了一阵清脆的响声。

    随着这阵响声响起,原本极为安静的街道两侧的房内顿时有了动静,几扇临街的窗户被打了开来,从这些窗户内丢出了几个被点燃的火炬,顿时街道上便明亮了起来。

    金石信还看到,除了这些被丢出来的火炬之外,被打开的窗口还伸出了几只粗管。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些便是边军常用的三眼快枪。

    在这么近的距离之下,他可不能保证自己能躲过火药爆发的速度,因此他忙不迭的出声,报出了自己的名字和所属部队,生怕这些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点燃三眼快枪。死在自己人手中,那就太冤枉了。

    听到惊动了警铃的人员是来联络城内的自己人,赵山河丢下了手中的武器就快步走了出来,验看了金石信手中的腰牌,事实上他也看不出什么来。不过他还是装模作样的就着火光翻来覆去的看了许久,才把腰牌还给了金石信说道:“我想你可以先跟我一起去见见周大人,你的同伴我会让人安顿他们的…”

    作为总参谋部的一员,周三畏对于夜不收部队自然是了解的,验证了金石信之后,便查验了金石信带来的密函,他查看了密函外的密语和火签完整度后,便把密函交换给了金石信说道:“密语和印记都没有问题,但是你刚刚说陛下亲自率军来援,已经攻下了石门寨的消息确实么”

    &n




第654章 一次反击
    十一月十二日上午,被明军俘虏的杜度等人,在获得了明军的优待,觉得自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之后,便陆续说了一些他们觉得无关紧要的事情。

    但是他们一旦开口之后,想要说些什么就由不得自己了。在锦衣卫的循序渐导的引诱下,他们能说的和不该说的,就通通都说了出了。

    当所有的尸体和存活人员都被认出来之后,关于杜度、鲍承先等人的身份和他们的事迹,也陆续的从这些人口中问了出来。

    朱由检听取了连善祥送来的审讯口供之后,便让连善祥去试着招揽一下杜度、鲍承先两人,虽然他并不觉得这两人招揽过来有什么作用,一个是被后金诸贝勒深为忌惮的广略贝勒褚英之子。

    当年努尔哈赤废除褚英继承人位置时,后金诸位贝勒都是出过力的,其中又以代善和黄台吉最为卖力。因此这位杜度贝勒,在后金国内一直是一个边缘化的人物,谁都不愿意看到他重新返回后金的权利中枢。

    朱由检甚至觉得,如果这位杜度贝勒能够就此被自己干掉,估计最为开心的还是后金国内的那些贝勒们。他们既不用自己动手,又能够借着杜度被杀的机会坚定女真亲贵反明之心。

    而另一位汉人鲍承先,是曾经的大明参将,在辽沈、广宁两战中都是率先败逃,但是因为出身辽东将门,因此被努尔哈赤所招降,但并不被重用。等到黄台吉登基之后,有意扶植辽东汉人的势力,才在宁完我的推荐下,被黄台吉召入了刚刚成立的文馆。

    因为得到了黄台吉的器重,所以这位辽东降将在入关伐明的战争中表现的尤为积极,不仅积极的为黄台吉出谋划策,还亲自出面去招降被围攻的长城关口明军各部。此人领兵作战不行,但是对于大明军队内盘根错节的关系倒是了如指掌,加上他对这些过去军中同僚的心思尤为熟悉,常常能够猜测的不离十,因此入关后连连得到了黄台吉的嘉奖,一时倒是成了黄台吉的心腹之人。

    此次他跟随杜度前往石门寨督战,除了协助杜度之外,主要的任务还是监督杜度的言行,防止这位过气的努尔哈赤长孙在蒙古人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鲍承先对于黄台吉的确有用,但是对于崇祯来说,却没什么作用。因为他不需要借助鲍承先去熟悉明军的将领和指挥作战机构,锦衣卫那里的资料要更为详尽一些。而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已经证明了此人根本不适合领军作战,把他招揽回来之后,纯粹是多养了一个废物。

    不过为了表现自己并没有对后金亲贵有赶尽杀绝的意图,崇祯还是让连善祥去招降了一次,起码杜度作为努尔哈赤的长孙,如果他真的投降了大明,在政治上倒是能够对后金国内造成一些冲击。

    但是崇祯的善意很快就被两人拒绝了,连善祥小心的向崇祯回报道:“…杜度很干脆的拒绝了陛下的提议,说是不能辱没了父祖的英名,不过他倒是不再像昨天那样,把请求陛下赏赐他一死挂在嘴边了。

    至于那位鲍承先,他没有明着拒绝陛下的提议。只不过,他同臣说了许多云山雾绕的话语,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大约是,一是家人亲族都在沈阳,他要是投降了,恐怕在后金国内的家人和亲族都会遭殃;

    二则是他此前已经投降了一次后金,现在刚被抓就再次投降大明,恐怕会被人以为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也难以取信于陛下。

    因此他不敢不降,也不敢降,一切唯待圣裁。”

    朱由检听了这话倒是有些哑然失笑的说道:“这人倒是狡猾的很,让朕来裁决。真要让朕来做决定,朕倒是想立刻下令吊死他,以告慰辽东死伤的军民。也罢,你对这两人怎么看,是杀了好,还是放他们回去好”

    连善祥想了想,才谨慎的说道:“臣和几位部下倒是闲聊过几句,臣等以为杀有杀的好处,放也有放的好处。”

    朱由检抬头看向了连善祥,颇感兴趣的问道:“你可以说说看,杀了有什么好处,放回去又有什么好处。”

    “杀了他们可以震慑向我大明军中的意志不坚定之辈,还可以振奋一下我大明军民的人心士气。放他们回去,倒是可以显示陛下的仁德,以打消鞑子军队死战到底的决心。这些便是臣等的愚见。”

    朱由检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对于如何处置这些俘虏,还是有些迟疑不决。过来半响,他才对着连善祥说道:“算了先把两人放一放,其他人继续审问下去。另外今日中午,替朕设宴招待蒙古各部首领,包括莽果尔和恩格德尔两兄弟在内…”

    在午宴上,蒙古各部的首领个个都捧着酒杯唱歌助兴,抢着恭维崇祯的仁德和武勇,希望能够以自己恭顺的姿态换取自己和部下的人身安全。

    而崇祯也不负这些蒙古首领的期望,在宴会上当众作出了承诺,只要他们不做反抗,服从明军的安排,他们和部下的生命就都能保全。他们之中的首领可以在战争结束后返回部落,但是要发誓不再屈服于后金同大明为敌,至于其他人则将会判处一定工作量的劳役,以此作为对此次战争受害者的损失进行赔偿。

    除了一些小部族的首领还企图继续哀求皇帝,期望能够把自己部下的劳役给免除了,他们部族的青壮都带在了身边,要是这些



第655章 围点打援的计划
    围绕在黄台吉身边的女真亲贵们同样心思各异的看着远处的废墟,自从轻易的攻破了长城之后,他们觉得一直跟随自己的好运气似乎就用尽了,不管是面前这座难以攻下的城池,还是石门寨失守的消息,加上越来越狡猾的明人守军。

    昨日下午遵化城下的后金将领们收到了石门寨失守,蒙古左营基本全军覆没的消息,由于逃亡回来的小队人马陆续而归,当黄台吉收到石门寨失守的消息时,基本上已经传遍了右路军和中路军大半个营地了。

    看到已经无法封锁石门寨失守的消息,黄台吉不得不就势召集各处的女真亲贵讨论应对事宜。在这次会议上,支持撤兵的声音渐渐占据了上风,就连岳托也有些改变了口风。

    不过也有些女真亲贵觉得攻打遵化城才刚刚进入正轨,眼看着就要打到城下了,现在撤兵的话,之前的伤亡便算是前功尽弃了。因此他们更想撑上几日,打一打遵化城再考虑撤兵的事宜。

    很快会议上便剩下了这两种主张,一是立即撤兵;二是打一打遵化城,然后再撤。至于此前攻破长城各关口时,众人豪气冲冲的想要打倒北京城下去的想法,已经悄然不见了。

    就连最支持黄台吉伐明的文馆成员,这一次也委婉的在私下向黄台吉进言,石门寨被明军夺回,东进之路已经被封死,与其坐困于遵化城下,倒不妨先撤一撤,等待下一次进攻关内的时机出现。

    在这种局势之下,就算是黄台吉也不能不考虑其他女真亲贵的感受,选择了暂时退让一步,赞成试着攻一攻遵化城,然后再商议是否撤军的问题。

    在一番商议之后,会议上终于定下,先让岳托带着一部分右路军的人马,加上束不的手下的二千人马移驻至堡子寨,封锁住明军东进遵化的通道,务必把明军压制在石门峡内,不得使之东上接应遵化守军。

    随后,会上各女真亲贵都一致认同,要加快对遵化西北角的进攻,三日内清除出通往遵化城下的通道。然后再用三日时间进攻遵化城,六日之后再召开一次会议,到时再决定是否撤军。

    结果,第一日的进攻就遭到了一次重大挫败,几日来被他们打得节节后退的明军,今日居然给他们送来了这么大一个惊喜。看着那些四散逃亡的汉军和变成废铁的佛朗机炮,这些观战的女真亲贵们就知道,想要在三日内攻到遵化城下,显然是有些希望渺茫了。

    虽然此时远方的战场上还不时传来厮杀哭喊的声音,但是黄台吉身边的女真亲贵们却保持着死一般的沉寂,这一刻连代善都不愿意出声提什么撤兵的意见了。在场的人都知道,撤兵已经是势在必行,但是现在提这个,无疑是彻底同黄台吉翻脸了,就算是代善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去刺激黄台吉,其他人就更不用提了。

    沉默了许久之后,黄台吉一言不发的转身向观战台下走去,豪格同两黄旗的将领顿时紧紧的跟了上去,济尔哈朗犹豫了一下,也带着镶蓝旗的将领转身跟上。台上很快就剩下了两红旗的将领、代善父子和一些小贝勒们。

    代善半眯着眼睛站在那里,如同一株毫无生气一般的老树,岳托看了看黄台吉的背影,又看了看自己的父亲,终于还是转身跟上了黄台吉的队伍。以往跟在他身后的镶红旗将领,此刻却无一人跟上他,只有一些同岳托交好的小贝勒们纷纷跟上了他。

    萨哈廉倒是留了下来,但是他走到代善身边,却轻轻的对父亲劝说道:“阿玛,此刻我军孤悬在外,四面皆敌。若是内部再有什么分裂,恐怕一场大败就不可避免。

    我后金国现在好不容易才打开了蒙古各部、朝鲜、明国三面包围的圈子,察哈尔部远遁河套,朝鲜愿意与我国结盟,明国向我国求和,这是我后金立国以来形势最好的一段时间。

    能够出现现在这种局面,一是我后金国有天命眷顾;二是天命汗和天聪汗都是我女真豪杰,治军理政远非常人所及;三则是大明有民亿兆,但是其心也是亿兆,从无有一人可以团结此无数人心。但我后金却不同,虽然民众不及百万,但是百万人却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即便是偶有争斗,那也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若是今日阿玛和三贝勒继续逼迫大汗,则我后金国的内乱就迫在眉睫。届时蒙古、大明、朝鲜趁我国内乱卷土重来,我等可还能安居在家享受富贵”

    萨哈廉苦口婆心的劝说,终于让代善犹豫了起来,“你说的倒是不错,但是如果汗再继续坚持下去,各路明军齐聚遵化城下,恐怕我们到时是想撤都撤不了了。总不能为了他一个人的面子,就要拿2万多八旗建儿去冒险吧。”

    萨哈廉不由继续说道:“即便是阿玛同三贝勒联手就能够压住汗的意见了汗手中的两黄旗虽然实力不大,但是镶蓝旗在济尔哈朗带领下,自然是紧紧跟着汗的。

    两白旗的多尔衮三兄弟在母亲殉葬之后就老实的很,一直跟着汗做事。我们同汗起冲突,天知道这三兄弟会站在那一边难保他们不会趁着各旗分裂的机会谋求汗位。

    汗一向英明,既然现在局势如此,说明我军伐明的机会还没有成熟,让他回去想一想,自然会很快想通,下令撤军的。我们何必为了这么一两天时间,非要同汗争出一个对错来呢阿玛难道真的已经做好准备,联手三贝勒,同汗翻脸了吗”

    &n



第656章 会议上的争论
    在黄台吉当着众人的质问下,杜度、鲍承先、恩格德尔、莽果尔四人都详细的讲述了,他们同明国皇帝接触的经过。

    不过杜度讲述自己同明国皇帝见面的过程时就有些粗略,而其他三人听完了杜度讲述的经历之后,脸上都有着奇怪的表情。

    对于黄台吉和其他女真将领来说,这四人讲述的内容已经足够证明,明国现在的小皇帝果然是抵达了前线。

    岳托立刻上前一步对着黄台吉恭贺道:“汗王,这实在是天佑我后金国。如果能够在这里擒获明国皇帝,这比打下一百个遵化城都有好处啊。”

    “是啊,是啊,只要拿住了明国皇帝,还怕不能让遵化城的守军开城投降么”

    “岂止是遵化城,只要拿住了他,让这位明国皇帝写几道圣旨,说不定北京城门都能打开了。大汗也可以去金銮殿上坐一坐龙椅了…”

    大帐内原本还有些沉默的气氛,随着杜度等四人带回来的情报,顿时让这些女真亲贵把目标转向了,驻扎在石门寨的明国皇帝身上了。

    虽说明国皇帝带领的兵马击败了蒙古左营,但是根据杜度、恩格德尔等人的描述,明军的战斗力比遵化城内的守军弱多了,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蒙古左营已经击溃了明国的前锋部队。

    如果不是左营错误的估计了明军的数量,以纵队出击明军,加上明国的援军数目实在太多,皇帝又在军中激发了明军的士气,这一战的胜负原本还未可知呢。

    不管是杜度还是恩格德尔,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责,都极力夸大了明军的数量,而贬低了明军的战力。如果不是已经有小股溃兵逃回了本军,恩格德尔都不打算将自己指挥失误,以纵队进攻明军的事情说出来。

    除了这四人之外,其他蒙古左营的将领一个都没放回来,他们四人说什么,在场的女真亲贵们自然也就信了什么。后金立国未久,国内欺上瞒下,讳败为胜的官场腐朽风气还没有开始盛行。

    加上四人之中,除了鲍承先这种不可信任的汉人之外,其他三人不是女真本族就是蒙古盟友,杜度更是努尔哈赤的子孙。因此就连黄台吉在内,都没人怀疑四人隐瞒了什么。
1...303304305306307...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