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不过这些女真亲贵忘记了,杜度虽然是努尔哈赤的子孙,但是却被女真亲贵们打压了这么些年,他自然知道这些女真亲贵们喜欢听什么,不喜欢听什么。

    他要是击败了明军围困带着部众逃回来,自然会一五一十的告诉他们实情,说明这只由明国皇帝带领的军队士气极为高昂,作战能力也并不弱于女真八旗。

    但是作为被明军擒获的败军之将,他要是回来大肆宣扬擒获自己的明军有多么强大,估计不少女真亲贵在恼羞成怒之下,就要在大汗面前参劾他作战不力且畏敌如虎了。

    作为一个被长期打压的失势贝勒,杜度很清楚女真亲贵之间的斗争有多么残酷。黄台吉登基之后,他的日子虽然稍稍好过了一些,也被封了一个小贝勒的名号,但是如果不能领兵上阵博取军功,他也依然是后金国内一个无足轻重的闲人而已。

    作为努尔哈赤的子孙,杜度同样心高气傲的很,他可不愿意作为一个闲人过完这辈子。战阵上失败一次倒是没什么,但是一旦被扣上了畏敌如虎的帽子,他想要再领兵出征就难如登天了。

    因此当恩格德尔心怀揣揣的贬低明军的战斗力,夸大明军数量时,杜度采取了默认的姿态。

    想要脱罪的恩格德尔兄弟,明哲保身的汉人鲍承先,加上想要翻身的杜度,很快就把黄台吉等女真亲贵给带到了沟里去。

    通过四人的描述,加上一干女真亲贵的自我脑补,他们很快就得出一个结论,明国西面的这只援军足有五六万之多。

    由于大明皇帝已经确认就在这只援军中,因此众人都对这个结论深信不疑。明国皇帝亲征已经是少见之事,既然他敢带兵亲征,不是明国皇帝胆略过人,便是有所依靠。

    刚刚登基就派出使者向后金求和的明国皇帝,在一干女真人眼中显然算不上什么胆略过人。因此依靠人多势众前来救援遵化,这才是最符合这些女真人想象中的明国小皇帝。

    不过既然明军数量如此之多,派出一支精兵从石门峡南面的山路上绕道攻击石门寨后方的想法,也就迅速被许多女真将领从心里抹去了。

    就算女真人再怎么狂妄,也没有那个将领在遵化城下受挫之后,还敢带着一支士气不足的小部队去袭击数万人驻守的要道路口的。要是换做十几日之前,后金军正士气如虹的时候,说不得还有人真敢尝试一下,但是现在么,大家都只有沉默不语了。

    在草原上的蒙古部族不断出兵后,后金现在兵力差不多超过了四万人,但是核心部队也就不到2万。集结主力同五六万明军野战,这些女真将领们倒是没有什么惧怕的。

    但是带着这只部队去进攻地势险要,又有明军大军据守的石门峡,显然就有些力所未逮了。而且以石门峡的地形,即便是击破了明军主力,后金军队也要付出惨重代价了。更何况,明国皇帝要是见势不妙逃回蓟州,他们这一仗就等于是白打了。

    因此很快大帐内的众人就得




第657章 告密者
    刚刚把众人遣出自己的大帐,黄台吉独自在帐内思索了还不到一刻钟,守住门外的贴身侍卫就走进来向他报告,蒙古左营的固山额真恩格德尔又偷偷的跑了回来,想要私下求见他,说是有机密事宜禀告。

    黄台吉对侍卫扬了扬手,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个恩格德尔,有什么事不能在众人面前摊开来说,非要搞的这么神神秘秘的,弄得好像本汗在搞什么阴谋一样。

    去把他叫进来吧,看看他究竟想说什么,要是弄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烦我,今次非得好好罚罚他不可。”

    进来禀告的侍卫答应了一声,便到外面把恩格德尔给悄悄的带了进来。

    恩格德尔看到黄台吉后,赶紧跪下重新替自己请罪,这次的态度要比在众人面前诚恳的多了。

    黄台吉耐心听完之后,才开口说道:“起来吧,你是跟随父汗的老人了,娶的又是本汗的堂姐,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人可比,不必过于拘礼。

    再说了,当年喀尔喀五部归顺我后金,你从中周旋劝说,也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父汗曾经给过你敕:只要不是叛逆,他罪皆得免。本汗也不会违背父汗的命令,今次的事件就到此为止。

    不过你说有机密事宜向本汗禀报,到底是什么事”

    恩格德尔先是叩谢了黄台吉的宽恕,接着才说道:“臣兄弟被明国皇帝召见的时候,审讯鲍承先和杜度两人的锦衣卫前来向明国皇帝汇报,说两人都表示愿意向明国皇帝投诚,成为明国在后金的内应。

    那明国皇帝也没有避忌我们兄弟,就让我们兄弟去边上的帐房内等候,他要同鲍承先和杜度先谈谈。

    明国皇帝的大帐就同汗王的大帐一般,内里有几个用锦缎隔出的小房间,坐在这些小房间内,只要不出声,外人就觉察不到。

    我们兄弟虽然被明军所擒,但是对后金国却是一片丹心,虽然明国皇帝对我兄弟频频示好,我兄弟两人也没有生出什么异心…”

    恩格德尔说着说着就绕到自己对后金忠心耿耿之类的话语上去了,特别是对黄台吉的忠诚,更是其他人所不及的。

    他给自己脸上贴了不少金之后,便看到黄台吉眼底有些不耐烦的神情,这才赶紧把话题转回来接着说道:“…那明国皇帝先是接见了鲍承先,我们兄弟听到明国皇帝开口赦免了鲍承先投敌之罪…是投向我后金…”

    恩格德尔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遍崇祯当时说过的话语,让黄台吉的脸色稍稍变得好看了一些,从这些话语的内容来看,到的确是像明国皇帝所说的话,而不是恩格德尔在瞎编。

    根据恩格德尔转述,明国皇帝谅解鲍承先当日投降后金的苦衷,也明白他现在不能公开返回大明,因为他的家人和亲族都还在沈阳。

    因此明国皇帝准备放他回去,潜伏在后金国内为大明打听后金的内部情报。明国皇帝还说,为了让他回去看起来不是这么突然,还会挑选几个重要的人员同他一起放回去云云。

    黄台吉以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着恩格德尔,他终于忍不住打断了还在絮絮叨叨转述鲍承先和明国皇帝对话的恩格德尔,“按照你这么说,明国皇帝先是拉拢你们兄弟不成,就把你们兄弟放在一边,然后同出卖后金重新投靠明国的鲍承先商议怎么潜伏回来,替明国做内应

    他就这么任由你们在边上听完了整个计划,然后再把你们兄弟一起放回来…明国皇帝要么就是一个傻子,要么就是确定你们不会背叛他。

    说实话,你们两兄弟是不是向明国皇帝宣誓效忠了”

    黄台吉的语气突然变得严厉了起来,这让恩格德尔先是有些发晕,很快就重新跪在地上有些颤抖的说道:“我们兄弟只是假意向明国皇帝宣誓,并没有真心想要这么做啊。小臣对汗王的忠诚实在是绝无更改…”

    黄台吉摆着手打断了他,有些没好气的说道:“知道了,知道了,不必再嚎下去了。

    今后有什么事想对本汗说,就应当老老实实全部说出来,本汗自然会知道你的忠诚。再像今天这般,说一半留一半,你也别来找朕了。”

    恩格德尔用袖子小心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才忙不迭的回道:“汗王目光如炬,明见毫厘,小臣岂敢再有下次。”

    黄台吉皱着眉头想了一会,才对着恩格德尔说道:“你要说的机密事宜就是这些如果是的话,便先下去吧。”

    “不,不,还有一事。”恩格德尔快速的回道:“明国皇帝同那鲍承先谈论了半天之后,杜度贝勒又被带到了大帐外。

    明国皇帝便中断了和鲍承先的谈话,让杜度贝勒进了大帐。随后臣就听到,那明国皇帝对着杜度贝勒说道:听闻你是广略贝勒褚英的长子,是否属实

    杜度贝勒曰:是,我的祖父正是大明的龙虎将军。

    皇帝又曰:朕也听说了,广略贝勒褚英一向忠诚我大明,当初你祖父起兵反明时,曾经极力劝阻于他,结果被你祖父所恶。事后他也曾经向我大明边将示警,不料事泄,因此被你祖父圈禁于家,最终被处死。你父亲的示警文现尚在兵部存档之内,你父亲是大明的忠臣,所以朕自然不会为难他的子嗣。

    杜度贝勒此时说的声音比较含糊,小臣没有听见。而皇帝身边的侍卫刚好进来找我们,说皇帝尚有事要办,就先带我们回住所去了。”

    &nbs



第658章 猜疑
    黄台吉的暴怒只是持续了片刻便冷静了下来,这位后金大汗还是第一次在人前失去控制。即便是他刚刚登基时,在攻打锦州城不遂,应验了努尔哈赤的遗训:至于攻城,当观其势,势可下,则令兵攻之,否则勿攻。倘攻之不拔而回,反辱名矣!

    刚登基不久就因为指挥八旗军队攻打明城不克,让八旗子弟死伤重多,不得不背负着“辱名”的耻辱退兵返回沈阳,他也没有像现在这么愤怒过。

    从恩格德尔、鲍承先口中听说,杜度有可能投靠明国的传言,黄台吉倒是半信半疑。虽然杜度是努尔哈赤的长孙,但是经过了努尔哈赤和代善等女真亲贵在国内的政治清洗,褚英一系的支持者不是被杀就是改换门庭,当年仅次于努尔哈赤本人的褚英势力已经基本式微。

    对于这样一个已经沦为破落户的侄子,黄台吉想要处置他,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之所以他把杜度重新抬出来,也正是看在当年陷害褚英出力最大的还是大贝勒代善,一个已经没有根基的杜度虽然在八旗翻不起什么风浪,但是却是最适合用来对付代善的人选。

    代善若是对杜度下手,无疑就等于坏了自己的名声。先是陷害了自己的兄长,现在连兄长的血脉都不放过,就算是后金军民崇拜强者,也不会喜欢一个过于残暴的上位者。

    而代善若是不对杜度下手,因为父亲的死亡原因,杜度也不可能投向代善,倒是替他对付两红旗的得力助手。

    至于明国皇帝拙劣的计谋,让人一看就明白,这是想要让他疑心杜度,借他的刀杀人而已。

    黄台吉除了鄙夷了下明国皇帝的智力,并不打算相信恩格德尔的告密。他倒是觉得,有了这样一个把柄,倒是可以放到以后去作为敲打杜度的武器。

    但是鲍承先坦白的事实,加上这封给予三贝勒莽古尔泰的信件,却终于让他冲破了自己的自制力。

    同落暮的褚英一系不同,作为上三旗之一正蓝旗旗主的莽古尔泰,正处于一个年富力强的年纪,他的正蓝旗甚至同黄台吉手中的两黄旗实力相当。

    莽古尔泰身份贵重,在努尔哈赤生前最后的一段时日里,是最受父汗依重的一个儿子。从他主持对后金西面蒙古各部的讨伐工作,后金诸人就能看的出来。

    也因此,莽古尔泰在父汗死去之后,便成了同他争夺汗位的最强大的对手。对黄台吉来说,处理阿敏是理所当然之事,毕竟代善已经老了,而阿敏却不是努尔哈赤的子孙。

    三人之中,只有年富力强的莽古尔泰对他威胁最大,也是他最想要解决的对象。特别是从去年开始,通过阿敏居中联系,三大贝勒有渐渐走到一起的趋势。

    在这种局势之下,打压三大贝勒,特别是莽古尔泰的声望,便是黄台吉想要做的事。莽古尔泰的生母是怎么死的,其实大家都不知道。

    当年努尔哈赤把莽古尔泰生母赶回去之后,过了不久就暴毙了,谁也不知道她是真的暴病而亡了,还是自杀了。

    这个时候女真亲贵之间有人传播莽古尔泰杀了自己的母亲以取悦努尔哈赤的传言,黄台吉自然也就推波助澜的让人在私下扩散了,但是这种传言现在只能打击下莽古尔泰的声望,还不能够借此问罪于莽古尔泰。

    不过黄台吉也并不着急,他希望这个传言可以慢慢发酵,等到合适的时机就能利用的上了。

    但是现在明人居然把这个谣言栽赃到了他头上,还让杜度和他招募的文馆成员鲍承先作为证人,直接写了一封信要交给莽古尔泰,这种挑拨离间的方式也太粗暴直接了些,完全是把他们这些女真人当成了傻子啊。

    黄台吉一大半的愤怒是因为,明国皇帝这种裸的蔑视,伤及了他的自尊心。而另一小半的愤怒则是在于,他居然一时之间没法破这个局。

    如果仅仅是为了维护后金内部的团结,他只要把这封信当众公布出来,然后替莽古尔泰澄清杀死生母的传闻,必然就能让女真亲贵在眼下的局面中团结起来,不再有什么三心二意的想法。

    但这却恰恰是黄台吉所不能做也愿去做的事,澄清了莽古尔泰杀死生母的传闻,也就等于恢复了他在后金普通军民心中的声望,再加上有代善和阿敏的支持,莽古尔泰立刻便成了足以抗衡他的权势人物。

    如果让三大贝勒抱团取暖的局面成型,那么他想要对付三大贝勒,收揽他们手中的权力,归于自己的计划就要多生周折,甚至于可能会引发一场后金国内的内乱。

    一旦发生了这样的内乱,他想要一边在国内平稳收权,一边继续对外拓展后金的势力空间的想法就难以实现了。只要在国内的权力斗争中流了血,不管他愿不愿意,后金现在向外拓展势力的势头都会被打断。

    为了防备政治对手用武力解决自己,有实力的女真亲贵都会把力量收缩回来,防止对手铤而走险。当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国内的权力斗争,那么此刻因为察哈尔西迁空出的大片势力空白区域,后金都派不出人员去接收。

    而选择不公开这封信,默认传闻继续存在下去,如果明人把这件事宣传出去,那么黄台吉的立场就会变得极为被动。

    最麻烦的是,一



第659章 崇祯的算计
    黄台吉正狐疑于崇祯弄出的这么拙劣到一眼就能看穿的反间计出来,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对崇祯来说,他所做的一切其实并没什么明确的目的。

    黄台吉会不会对杜度产生怀疑,他究竟是为了维持内部的团结压下此事,还是干脆借着这个机会直接处置了杜度,对于朱由检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

    他只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试着动摇黄台吉对于其他三大贝勒的信任而已,自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诸部以来,女真内部爆发过三次激烈的内斗。

    第一次是努尔哈赤同弟弟舒尔哈齐之间的斗争,第二次是努尔哈赤同长子褚英之间的斗争,第三次则是努尔哈赤同开国五大臣之间的斗争。当然还有一次没有爆发的内斗,以代善的退缩而结束。

    不过这些斗争不管多么激烈,努尔哈赤都牢牢的把持着斗争的范围,把斗争只局限在女真的上层,不让中下层的将士介入进去。

    正因为如此,每一次后金的内部斗争不但没有过分的削弱女真的实力,反而因为斗争结束后进一步的集中了权力,而增强了后金中枢对于八旗将士的控制力。

    这种有限的内部斗争方式,使得后金的权力斗争虽然血腥,但是斗争结束之后胜利者懂得适时收手恢复秩序,而失败者能够承认失败重新服从于新的权力体系之下。

    对于女真人来说,这样的权力斗争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大明来说,这样的斗争显然过于温情脉脉了。

    努尔哈赤之所以能够压住权力斗争不扩大化,凭借的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八旗部队,和统一女真诸部竖立起来的巨大威望。

    但是黄台吉可没有对八旗部队的绝对控制权,也没有竖立起对女真诸部说一不二的权威性。

    他之所以能够压制住后金内部的异见,从而维持住后金内部的平衡,除了他本人的杰出政治才能之外,主要还在于这些女真亲贵们还没有意识到,曾经力压女真各部的那个强人已经不在了。

    不管是代善还是莽古尔泰,他们还遵循着旧的权力斗争习惯在思考问题,把权力斗争局限在争取上层女真亲贵的支持上,没有把武力解决当做第一手段。
1...304305306307308...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