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由于印刷业的发展和报禁的开放,那些清流们宣传自己主张的方式,已经从低效的揭帖进步到了,使用报刊宣传和街头向百姓散发小册子的先进方式。

    自从崇祯登基后刊印第一份大明时报以来,京城以内的报纸就从无到有,在崇祯三年初已经增长到7百多份,而获得批准的合法报刊种类大约也就30多种。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小报都是非法的存在,这些小报的发行数量也不大,从几十份到上千份都有。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非法小报的状况,一是因为朝廷推行了小学教育、扫盲运动和白话文、标点符号之后,能够看得懂小报内容的京城中下层人士开始迅速增长了起来。

     




第27章 接班人
    崇祯三年元月30日,孙承宗带着战时大本营和新军抵达了京城北郊。虽然内阁几位学士已经带着百官出城迎接了返回的胜利之师,但崇祯依然换上了便服跑出城外,在北郊大营内先同孙承宗等战时大本营官员碰了次面,商议了下如何举办凯旋仪式的事务。

    虽然内阁大部分成员都反对让军队入城举办什么凯旋仪式,他们一是担心这只上过战场的军队入城后会骚扰京城百姓;二来他们则是希望能够淡化这场胜利,从而避免抬高军队和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声望。

    不过回京后一直没什么动作的崇祯,却给了这些官员们一次迎头痛击。他以快刀斩乱麻的速度作出了决定,绕过了内阁,让内务府和北京市政厅联手操办了入城凯旋仪式。

    二月一日,从前线返回的各支军队被分成了七只队伍,从德胜门入城,然后绕紫禁城一周,通过东西长安街,再从德胜门返回北郊大营解散队伍,以表示军队已经完成了出征的任务,将他们的指挥权交还给了朝廷。

    不管是新军也好,还是御前亲军和其他明军也罢,大军得胜归来入德胜门夸耀军功的凯旋仪式,也已经是上百年没有举行过的了。

    虽然万历年间也有三大征的胜利,但因为都是边军立下的功劳,和京军没有什么关系,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入京的凯旋仪式了。

    这一次却不同,在京营基础上建立的新军和御前亲卫改编的近卫军,都可算是京城出身的军队。当他们返回京城之后,京城之中参与这场凯旋式,向游行军士欢呼的百姓,可谓人山人海。

    平生第一次接受如此欢迎的大明军士,自然努力挺起了胸膛,竭力将自己最为勇武的样子,表现在这些京城百姓面前。宽阔的街道两侧,一些百姓笨拙的挥舞着市政厅发下来的红色小旗。而大部分没有获得旗帜的百姓,则激动的挥舞着他们能找到的各种能飘动的物,比如女子的手帕、身上的围巾一角等等。

    站在承天门上观礼的崇祯和文武官员们,他们所见的军队却同百姓眼中的军队大有区别。没能将分列式、鹅步、近代军服弄出来,朱由检觉得下面通过的明军总是缺少了几分气势。

    而站在他右边的孙承宗等总参谋部官员,对于下面经过的明军,都觉得军容齐整,算是大明少有的强军了。

    站在崇祯左手的内阁及六部官员们,却对下面这些军人有些心生忌惮。这样一只不能掌握在内阁和文官手上的军队驻扎在京城,对于他们来说,总感到有种莫名的压力。以前京营虽然没什么战斗力,但是有文官控制的戎政府管束着,所以大家晚上都可以睡的很安稳。

    然而今日,下面这只军队他们根本无从插手,这只军队也只听从于总参谋部和皇帝的命令,要是京中真出了什么事,到时候说话算数的岂不是成了总参谋部的这些武人,这实在有些让他们难以接受。

    听着下面一群群军士经过承天门时,不断向城楼高喊万岁的声音,不少人的脸色就更黑了。而在某些官员的眼中,长安大街上被拆除的两道宫墙,就像是两张巨大豁口,实在是难看的要命。

    不过第一次看着东西长安街全貌的朱由检却并不这么看,他觉的拆除了宫墙之后,眼前的风景倒是颇有几分后世**广场的风采了。

    朱由检不停的向城楼下方经过的部队挥手,这为他迎来的更大的欢呼万岁的声音。孙承宗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思考了许久,觉得自己应当作出一项决定来了。

    京城以内针对他的风暴,孙承宗自然不会是一无所知的,他在朝中的门生故吏早就将这些变故写信传达给了他。

    对于一些官员们想要将他赶下参谋总长的位置,孙承宗对此并没有感到过于愤怒,作为一名文官,他对于朝中那些同僚的担心和提防也是早有准备的。毕竟这并不是他经历的第一次,被朝中同僚猜忌而想要解除他的军权。

    作为天启最为信任的老师,当日他受命出关恢复关外防线,也是关外的局势才开始稳定下来,朝堂上便有人担忧他的权势过大,带兵返京逼宫搞清君侧,便天天在天启面前上攻击他,在朝中掀起了偌大的风波,最终以他主动辞职而平息了朝中的争议。

    当然,当时正是党争最为激烈的时候,所以魏忠贤不放心他这个掌握了兵权的东林党人。而现在京城之内却还算平静,并没有闹到朝堂上两派官员势不两立的地步。只要他不愿意,并不需要再次主动请辞。

    但孙承宗却不愿意被这些同僚拿封赏爵位来恶心自己,作为大明朝进士出身的文官,没人会看得起爵位的封赏。毕竟成了勋贵之后,他的家族从此就很难在科举中出人头地了,文官和勋臣是不会相容的。

    好比王阳明成为新建伯之后,他家的文脉就算断了。一代心学宗师,子孙却无人能够继承他的学问的,这对于大明的文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劫难。

    当凯旋仪式结束,众人开始离开承天门时,走在崇祯身边的孙承宗,不由小声的向皇帝说道:“陛下,臣有事要向陛下奏报。”

    朱由检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便微笑着说道:



第28章 军队的信仰
    听到崇祯的分析,孙承宗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但还是有些犹豫的说道:“这样一来,倒是有些委屈了袁崇焕了。还有便是,孙白谷上任后不知能不能压制总参谋部和新军的诸位将领”

    朱由检思考了一会才说道:“朕打算将孙传庭、卢象升两人都先调入陆军军官学校,先教导出两、三期学员之后,再让孙传庭做先生的副手,卢象升可为之协助。只要有了几期军校学生在下面呼应,想来孙传庭就不至于无人可用了。

    至于袁崇焕么老实说朕实在不放心让他接任先生的位置。因为此人做事,实在是过于喜欢走终南捷径了。”

    孙承宗对于崇祯前面的话语还没什么反应,但是听到皇帝对于袁崇焕的评价,他不由有些吃惊的反问道:“陛下何出此言”

    朱由检认真的回道:“去年开始,朕已经数次向宣大、内蒙都督府下令,要求打乱右翼蒙古各部部族军的组建模式,而改用以旗、盟为地区,按照比例人口征用兵源,并组建内蒙四盟的守备军,多提拔普通牧民出身的将领。

    但是此次出兵中,袁崇焕带来的右翼蒙古军队,依然还是按照部族为单位组建。带领这些蒙古人的,依然是各个部族的诺颜或是他们的亲信。这样的军队看起来容易形成战斗力,但是一旦遇到了恶战,他们真的会下决心死战,而不是保存实力逃亡吗

    袁崇焕身为内蒙、宣大防区的都督,不下决心从无到有的建立一只忠诚于朝廷的军队,却纵容这些蒙古诺颜们继续保持自己的武力,让他们在大明的羽翼下恢复实力。若是其中出了几个野心家,我们今日之举动,岂不是成了养虎为患之举”

    孙承宗顿时有些哑然,对于崇祯的担忧,他还真没什么可为袁崇焕辩解的。毕竟崇祯颁发的这些命令,都是同总参谋部进行过详细论证的。这只能说袁崇焕过于想要在皇帝面前表现,结果却反而给自己挖了个坑。

    孙承宗很明智的不再提及袁崇焕的话题,转而开始同皇帝汇报起了,总参谋部对这次作战的有功之臣的奖赏,和对蓟州、辽西两处边镇的军务整顿方案。

    大致内容,基本还是按照崇祯当初在遵化同众人讨论的方向延伸的。除了统一军衔的问题,孙承宗和总参谋部的参谋们讨论之后,还是否决了皇帝的想法。

    “…若是将新军和其他大明军队的武散官改成统一的军衔,势必要发放统一的军饷。然而现在新军军饷几乎是其他大明军队的一倍以上,不管是往高处取,还是往低处统一,最终都会造成一方的不满。

    所以臣等以为,新军设立军衔可以,还是不要同其他军队统一为好,这样国家的军饷支出就不会大幅上升。而作战任务不同的军队,也就不会因为军饷的高低而心生不满…”

    听完了孙承宗的意见之后,朱由检想了片刻,便毫不迟疑的搬出了后世的军衔分类,“那就以将、校、尉、士为区分,除了新兵之外,已经分配至军中的士兵分为上士、中士、下士三类,按照从军年限进行划分。

    将、校、尉也分为上中下三级,以尉官为最低阶的军官军衔,总参谋部为每一级别的军衔制定官职任职资格和军饷、伙食津贴发放标准。今后非直属上下级的军官之间,战时必须按照军衔的高低分配指挥优先权…”

    孙承宗仔细的听完了崇祯对于军衔制的描述,并询问了几个问题之后,才点着头说道:“陛下的意思臣已经明白了,那么臣这便先行告退,去向其他人传达陛下的意思。”

    朱由检却叫住了他说道:“先生不着急走,朕还想在战时大本营解散之前,同大家见见面,也算是替这场战事画上最后的句号,不如先生替朕安排一下。”

    孙承宗立刻回道:“那么陛下且稍后片刻,臣这就召集他们在会议室相候…”

    虽然还有一部分官员没有返回京城,但是武英殿内冷清了许久的总参谋部会议室内,已经是人头汹涌了。

    围坐在一张大型长桌边上的官员们,正交头接耳的议论着,皇帝召见他们是不是打算奖赏他们什么的时候,崇祯在茅元仪的陪同下走进了会议室,场内的官员们立刻纷纷起身向皇帝行礼问好,房间内的气氛甚是融洽。

    然而当崇祯和众人微笑着打过招呼之后,在主位上坐下的他却神情严肃的对着众人说道:“今日朕召见你们,并不是为了再次夸奖你们。相反,朕今日倒是想要批评一下各位。”

    皇帝的话语顿时让不少人脸上的微笑凝住了,他们开始收敛笑容,坐正了姿态,等待皇帝所谓的批评是什么缘由。

    朱由检盯着众人的神情看了一遍,才继续说道:“朕从遵化返回京城时,曾经要求过各位,将自己在这次作战中的经历完整的记录下来,并写出得失。

    各位的作战记录和指挥心得将会由总参谋部进行汇总,然后编订成教材交由军校



第29章 黄教问题
    当总参谋部的其他成员离去,只剩下了孙承宗和茅元仪两人时,朱由检才继续对着两人说道:“战争已经结束,接下来大明应当可以过上一段平稳的日子了。我们必须要抓紧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重建整个大明的军事系统。

    朕对总参谋部只提出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未来三年内将大明军队的总数精简到200万人之内,建立起野战军、守备部队和武装警察的三级力量体系,以取代现在的边镇、卫所体系。野战军暂定为36万人,守备部队暂定为74万人,武装警察暂定为90万人。

    第二个要求就是,开始着手对服役十年以上、或年龄超过40以上的官兵进行复原动员,普通士兵可安排至关外、海外进行拓荒垦殖,并对退役官兵进行登记,建立预备役体系,以备紧急状况时进行征发他们。

    对于军官和服役期间得过军功章的士兵进行甄别挑选,对符合留用要求的人员进行短期培训之后,再安排到其他部队任职。对于那些不符合留用要求的人员,则安排到各地的巡警部门任职。

    首先保证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五省巡警部门的建立,再考虑向其他各省的巡警部门充实人手。朕需要你们在一年之内,将北直隶、山东两省的巡警部门优先健全起来,以备朝廷动用。”

    对于皇帝的要求,孙承宗和茅元仪倒是没有感到意外,毕竟精简军队建立三级军事力量体制,原本就已经在总参谋部的讨论之中。只不过此前总参谋部权威未立,只能在京营和京畿附近的边镇中进行改良式的整顿军队罢了。

    从这次的战争中可以看出,这种改良式的军队整顿并不能彻底改变边镇的面貌,对于军队的战斗力提高有限。因此当战争结束之后,赢得了战争的总参谋部和崇祯都打算对军队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编。

    同皇帝交换了意见之后,孙承宗和茅元仪终于告退离去了,会议室内只剩下了崇祯一人。王承恩这时才走进了会议室内。

    朱由检看着王承恩说道:“柳敬亭是不是还在外面等候让他进来吧。”

    在武英殿偏殿内等候的柳敬亭,得到了王承恩的传召后,便跟着他进入了武英殿内。朱由检见到他后,甚是开心的说道:“柳先生请坐下说话,你这次出使察哈尔部,说动林丹汗出兵助我大明,实在是大功一件啊。”

    柳敬亭赶紧谦让道:“臣倒是不敢居功,林丹汗虽然愿意出兵相助,但是他派出的人马不多,显然有观望我大明同后金相争的意思,臣以为察哈尔部并非是我大明的善邻。”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朕倒是不在乎他派出的那点人马,朕在乎的是柳卿你稳住了林丹汗,没有让他趁着我们同后金作战,在西北捅我们一刀。

    察哈尔部可不可信,不在于林丹汗的心思,而在于察哈尔部中下层部众的想法。只要我们能够将察哈尔部的经济和大明联系在一起,那么林丹汗想要起兵攻我,就未必能够得到底下部众的支持。

    另外,你也要继续同察哈尔部的大小首领们交好下去,如果我们能够在政治上分化察哈尔部的大小诺颜,那么林丹汗也就只剩下一个蒙古大汗的空头名衔了。到了那个时候,察哈尔部自然就成为我大明的善邻,甚至也可能成为我大明的一员了。”

    柳敬亭微微点了点头说道:“陛下的策略高妙,只要我大明坚持下去,臣以为必见奇效。臣这次出使察哈尔部,除了同林丹汗商议了结盟抗金之事外,倒也听到了林丹汗的一个请求,臣当时担忧林丹汗态度反复,所以就大着胆子答应了下来,还请陛下恕罪。”

    朱由检摆了摆手说道:“你是朕挑出的使者,只要不是有心为之,朕总是要认同你答应林丹汗的条件的,你便向朕说说吧,你和林丹汗商谈的经过和内容…”

    柳敬亭不敢怠慢,便一五一十的向皇帝交代了,林丹汗试图让大明支持他反黄教的立场,还打算组建一个反黄教联盟的经过。

    朱由检沉默了许久之后,才对着柳敬亭说道:“你对林丹汗的应对很合适,我们可以默许甚至是暗中支持他反黄教的立场,但是大明不会陷入到这场宗教战争中去。

    你作为宗教和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大臣,在公开场合必须要清楚明白的表达我大明在宗教事务上的一贯立场。那就是:我大明尊重百姓的信仰自由,不会强迫百姓信仰或是不信仰特定的宗教。但是,任何想要借助宗教传播迷信、分裂大明或是试图插手世俗权力的人,都是宗教和民族事务委员会要警惕和打击的对象。

    当然,在私下里,朕授权给你,准许你在维护大明利益的前提下,以非官方的身份作出一些承诺。比如你承诺帮助林丹汗组建黄教联盟,我会让王承恩拨付10万元给委员会,让你自由动用。

    &



第30章 台北和琉球
    虽然许心素并没有表现出对琉球、台湾地位重要性的怀疑,但朱由检已经观察到他脸上不以为然的表情了。

    崇祯只是转念一想,便已经明白过来,他的这番话对于许心素来说,还是过于超前了。即便这位是大明对海外形势最有体会的海商群体,但此刻也依然没有把海洋当成是可以随意往来的交通要道。

    因为,此刻的航海技术还没有真正进入到自由航行的地步,任何一条跨越大洋的航线,都可以算是海商们的传家之宝。在这样的状况下,背靠浩渺太平洋的琉球、台湾,他们所受到的威胁不是来自于太平洋的一面,而是北方的日本列岛。

    即便西班牙人占据了菲律宾群岛,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南洋诸岛的影响力日趋增长,但是对于中国海商来说,这些欧洲商人或是兼职海盗们也只能在南洋欺负一下岛上的土人,他们想要在中国沿海地区掀起什么风浪,还是没有这个实力的。
1...337338339340341...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