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挥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汉武挥鞭
刘彻心里是有数的,虽还是忧心阿娇如史籍记载般,生育困难,无法早早诞下子嗣,但继续逃避下去也不是办法。
为人夫婿者,也就只能。。
虽是心意已决,然事到临头,他还是有些犯怵。
上辈子他也曾逢场作戏,嬉戏花丛,虽不至花钱去见识某莞,但偶尔有生理需要时,也会到三里屯捡些好尸体的。
刘彻就自身阅历持平而论,后世某些渣男若是生冷不忌,玩过的女人绝不比古代的帝皇少。若非他眼界较高,挑剔得紧,甚么百人斩千人斩也是能做到的。
男人总有玩累的时候,他前世在醉生梦死时,曾无数次忆起大学时那懵懂青涩的初恋,或许算不上甚么真爱,但那是他唯一真正用心经营过的感情。
若非造化弄人,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这辈子对阿娇小萝莉,他亦是有心与她偕老白首,只是不知能否顺遂如意,故而总不免心中忐忑。
常言道,酒壮怂人胆,刘彻就着饺子灌了好几壶自酿的屠苏酒,终是有了几分胆气,偶尔附耳对阿娇说几句荤话,只教小萝莉在众目睽睽下臊得面红耳赤。
太皇太后年事已高,虽笑得开怀,但终是没甚么精神头陪儿孙守岁,早早移驾回宫。太上皇和太后亦是陪着走了,将太皇太后送回长乐宫,又从阁道转往太寿宫,继续享受二人世界。
众位亲王和亲王妃们亦是过来人,瞧着皇帝已是微醺,其身侧的皇后更面红耳赤,皆是会心一笑,纷纷告退出宫。
阳信公主更是在张骞的搀扶下起身,拽着南宫公主的袍袖将她拉走。南宫公主虽未吃喝尽兴,但也不敢抗拒长姊,若是拉扯下累得长姊动了胎气,她怕是要被愈老愈凶的母后活活打断双腿的。
“除夕夜还教你这大长秋在旁伺候,倒显得皇后太不体恤臣属了,索性朕就越俎代庖,赐你和诸内宰今夜早些出宫陪伴家人,明日亦可晚些进宫,如何”
刘彻故作醉眼惺忪,对大长秋卓文君翁声道。
卓文君自是心领神会,暗笑之余,忙是欠身谢恩,出言应道:“陛下仁慈,下臣替诸内宰谢过陛下。”
她所谓的诸内宰,自是包括掌叙帝皇燕寝的女御们。她入宫已久,晓得陛下甚是不喜女御和宦官宫婢们伺候燕寝。
瞧着现下的情形,今夜陛下怕更是要赶人了,倒不如她识相些,主动将女御们支走。
“嗯。”
刘彻甚是赞赏的微微颌首,摆手让她退下,复又揽着搞不清状况的阿娇萝莉,狠狠在她的脸蛋上啃了口,喷着酒气道:“小娘子,还不赶紧扶为夫回寝殿,伺候为夫沐浴更衣,去去酒气”
阿娇俏脸涨红,啐道:“谁要伺候你”
“罢了,你不伺候朕,有的是旁人想伺候。”
刘彻恶趣味的坏笑着,晃晃悠悠的起身离席,边是往椒房殿走,边是吩咐宦者令李福道:“李福,给朕寻几个貌美如花的宫婢来,陪朕在暖玉池里好生泡泡。”
李福脊背直冒汗,陛下每次逗弄皇后,最终倒霉的往往是他这近侍宦官,此番亦不例外。感受到皇后刀子般的凌厉眼神,他两腿直打哆嗦。
数月前,陛下从椒房殿可是搜出不少皇后藏的“凶器”,尤是那柄带着倒刺的马鞭,自不是准备用来抽陛下的……
李福现下只想抱着陛下的大腿,求他老人家别再拖他下水了,长此以往,他的这副小心肝受不了的。
好在阿娇莽虽莽,脑子却不蠢,又被刘彻逗弄惯了,晓得他只是说笑,只瞪了李福一眼,便是起身追上刘彻,扶着他往寝殿走。
刘彻着实喝了不少,脚步有些虚浮,好在阿娇是个自幼骑马射猎的女汉子,身材虽是娇小,但体魄强健,饶是刘彻将小半重量压在她身上,依旧搀扶得稳稳当当。
刘彻搭着她的肩膀,笑着打趣道:“嗯,你这婆娘还是有点用处的。”
阿娇翻了翻白眼,没搭茬,早是习惯刘彻胡乱唤她,小娘子,婆娘,还有甚么小萝莉,总之私下鲜少正经唤她梓童或爱妃。
在吃穿住用方面,刘彻向来不会亏待自个,更懒得博取甚么勤俭帝皇的贤名,他为大汉百姓费心劳神,自然也该享受帝皇应有的待遇。
椒房侧殿纱幔重重,丈余方圆的暖玉池腾着温润的雾气,清澈的暖泉从四方玉璧乃至池底不断涌出,却无半分溢出,分明就是人造温泉外带按摩浴池。
刘彻有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倒是没学着后世的狗血宫剧往池子里撒甚么花瓣,花瓣烫熟了那味道真真不好闻,至少他是闻不惯。
尽数摒退殿内宫婢,阿娇亲手替刘彻宽衣解带,她早是习惯伺候他宽衣,利索得紧,三下五除二便将他扒得仅剩亵裤。
她突是撇过脸去,臊得慌。
成婚数月,两人除了尚未真正圆房,其余夫妻间该做的都做了,那甚么御女经
第三百一十五章 喜事连连
汉六十五年正月,当今天子最为信重的三位近臣陆续婚娶,北阙甲第乃至整个长安城欢庆盈月。
先是南宫公主出降,下嫁卫尉公孙贺,自去年太上皇赐婚,两人的婚事已筹备半年有余,大多典仪皆已行过,唯亲迎礼定在正月,百官进京朝贺之时,显见太上皇是多么宠溺这个女儿,摆明就要让她风风光光的出降。
南宫公主出降的场面盛大隆重,便连其长姊阳信公主这位大汉长公主都比不了,太上皇与皇帝为其主婚,太皇太后与太后送其登车,广川王刘越与胶东王刘寄驭车送嫁。
公孙昆邪见得自家儿媳妇圣眷昌隆,自是欣喜不已,啪啪拍着公孙贺的肩膀连声赞他有出息。
公孙世家出身匈奴,在朝堂向来不群不党,唯有全心全力抱紧皇帝的大腿才有活路。如今公孙贺娶了个得宠的公主,傍上了天家,日后子嗣有天家血脉,谁还敢拿公孙家那点微薄的匈奴血脉说事
公孙贺心下却是无奈,他这驸马眼瞧着就要“嫁”到皇亲苑的公主府里,自个老爹却将老脸笑成菊花,莫名教人觉得有些失落啊。
反倒是叔父公孙歂靠谱,虽远隔万里之遥,愣是请了陛下准允,遣千名胡骑将士押运回数百车从西域诸国掳掠的珍宝,半数进献给皇帝,半数就给侄儿公孙贺做了“嫁妆”。
公孙歂此举毫不遮掩,彻底引爆长安城的气氛,大汉权贵赫然惊醒,原来在西域攻城略地获利竟如此丰厚,比打匈奴这类游牧民族要有更大的赚头。
不少朝臣都有幸看过部分寰宇四海图,晓得西域之西尚有安息和康居等国,夜郎之南亦有哀劳,据传哀劳之西则是遍地黄金的身毒诸国。
财帛动人心,何况是成车的黄金珠玉
权贵们皆是心痒难耐,盘算着当如何撺掇皇帝出兵夜郎乃至哀劳,西域诸国已被皇帝遣公孙歂吃了独食,他们不敢虎口夺食,但日后朝廷若要攻略南方,总得让诸多世家大族分一杯羹。
刘彻却懒得猜权贵们的心思,在南宫公主出降后,又接连为殿内中郎将仓素及右中郎将赵立赐婚,且都赶在正月里尽速完婚。
仓素原是关中良家子,被择取为虎贲卫,后以军法仆射的身份转任羽林右监,再任黄埔军学祭酒,现已被拔擢为殿内中郎将,秩比二千石。
他迎娶的女子名为荀兰,亦是关中良家子,十三岁时得乡间采女的永巷令看中,因载入宫,随侍年幼的太子刘彻,其后奉命出宫,做了肥羊火锅城的总掌事。
说来也巧,仓素和荀兰本是同村,年岁亦是相仿,虽算不得甚么青梅竹马,但也颇为熟识。百余户人家的小村庄,同时出了两个有头有脸的大人物,沐日又常结伴探家,可不就成了乡间邻里眼中的金童玉女。
仓素虽对男女之事不甚上心,可也醒得荀兰的情意,家中父母又早把她当了儿媳妇,索性就向陛下请旨赐婚,毕竟荀兰曾为陛下的随侍宫婢,虽早已出宫,但其嫁娶还是请得陛下准允的好。
刘彻自是要成人之美,且不提仓素过往战功彪炳,便说他如今出任殿内中郎将,率郎卫宿守未央宫,这面子就得给,还得给足了。
刘彻下旨将荀兰封了乡君,汤沐邑即为仓素与荀兰出身的乡里。大汉的女封君为数众多,乡君虽只能从封邑收取些微薄的税赋,但好歹有了贵族的身份,与寻常百姓已大为不同。
仓素和荀兰自是感恩在心,若无陛下看重,他二人只是乡间草民,岂会有今日荣华。
喜庆连连的气氛多是能感染旁人,出身羽林卫的赵立见得昔日的两位上官陆续成婚,亦是起了娶亲的心思。
耿老爹得了五大夫的爵位后,便是将苏媛收为义女,日日催促赵立早些迎娶,否则他就给苏媛另外寻门好亲事。
赵立如今得为右中郎将,算得上功成名就,又是少年得志,最重要的是无父无母,自然有不少权贵想招他为乘龙快婿,壮大自家势力。
然赵立却甚是不喜与权贵往来,更不喜欢娇生惯养的世家贵女,倒是同为军中遗孤的苏媛还能入他的眼。
毕竟苏媛从遗孤内院到羽林校,一路经历皆与他相似,又早对他倾心,连定情信物都赠了,这若再是不娶,着实说不过。
于是赵立亦向皇帝请旨赐婚,苏媛现下仍是羽林医官,有军籍在身,且还处于防卫严密的羽林校,没皇帝准允,别说成婚,平日出营都是奢望。
刘彻自也欣然准允,赐婚圣旨中倒是没给苏媛封君,赵立与苏媛皆为无父无母的军中遗孤,自幼进了遗孤院,脑子里没甚么故里的概念,唯对遗孤院有几分怀恋之情。
总不能将遗孤院或南山封给他俩,好在耿老汉收了苏媛为义女,她也就有了贵女的身份。
只是赵立如今身为右中郎将,掌宿宫闱,苏媛是不能再呆在羽林校了,刘彻要尽量避免郎卫和羽林卫再有过多牵扯。
恰好苏媛陆续主导了数种药剂的制取和试药任务,现下更是负责为太上皇刘启验证平喘药,刘彻索性在帝国科学院增设医药研究所,任命苏媛出任博士仆射,执掌该所,秩六百石。
&nbs
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周报
数月来,卫尉公孙贺除了筹备婚事,就是忙着扩编羽林卫。
因着禁军改制时,左右两大中郎署共抽调走四千羽林将士,且多为精锐老兵,他这卫尉麾下仅余千名羽林卫作为班底,要征募近万军中遗孤,以便戍守宫城,真是件大难题。
近年大汉在对外征战中连连告捷,外夷再不敢犯边,大汉将士的伤亡远较往昔少,又因朝廷对阵亡将士的军眷给予极为丰厚抚恤,且命官府平日多加优待,故鲜少再出现被亲眷遗弃的军中遗孤。
随着南山遗孤院的遗孤们渐渐长大成人,离开遗孤院各寻出路,后续接收的军中遗孤又愈来愈少,羽林卫再想如过往般大肆征募合格的军中遗孤已是越来越难。
皇帝刘彻得了公孙贺的奏报,反倒是心怀大慰,遗孤院接收不到军中遗孤是好事,这意味着大汉将士伤亡愈来愈少,军眷们也皆能吃饱穿暖,鲜少再有鬻儿卖女的人间惨剧。
刘彻下了道圣旨,着各地官府配合遗孤院监从各郡县接收民间孤儿,务必不让大汉再有流落街头的孩童。
若这些孩童中有身体残缺或重病在身,不宜进入遗孤院者,则送往各地的慈济观,大汉现下虽没有充足的医疗资源尽数救治,但让他们吃饱穿暖还是做得到的。
皇后阿娇近来容光焕发,心情大好,知晓皇帝下了这圣旨,便是着大长秋卓文君从长秋基金中调拨十万金的善款,捐赠给慈济的大观主宣德,作为救助民间孤儿之用。
帝后如此仁德,大汉百姓自是交口称颂,便连世家权贵们也是服气的,十万金就这么从私库拿了出来,即便是为赚取名声,也真算下足了血本。
正如陛下常言,伪善算不得甚么错,若真能伪善一世,便是真善。
不以善小而不为,对行善者亦不应究其真心本意,只要其多行善举而不为恶,便是好的,应多多鼓励才是。
自身不肯行善,却又取笑行善之人只为博取名声者,才是尤为可耻的。
刘彻倒不至躁进到创立甚么社会福利体制,只是心存几分善念,想通过朝廷和民间慈善组织分工,让大汉不要出现太多沦落街头的孤儿,其实这对社会安定也是大有好处的。
帝国科学院成立年余,各类研究所纷纷走上正轨,诸多博士及其弟子们开始较为深入钻研刘彻撰写的各类理工书籍,约莫相当于后世高中到大学本科的部分知识,虽有不少仍一知半解,但好歹开始不断自行验证,大的框架是搭了起来。
遗孤内院的那些学院则被刘彻视为人才接续之地,开始大肆普及后世九年义务教育的相关课程。
为了方便书写和辨识,帝国科学院和遗孤内院的诸多课目都采用了从左到右的横排书写,数字和各类符号皆同后世,刘彻没甚么愚蠢的执念,该学的就得好好学,管甚么出处
至于是否违背祖制,刘彻如今已不太在意。
帝国科学院和遗孤院皆是少府出钱创建和支应的,没用国库半个大钱,相当于皇帝办的私学,里头的先生如何教,学子如何学,诸御史管不着,也不敢管。
将文学和政治学皆与科学彻底分开就好,刘彻本也没想让朝廷的官员涉入科学领域,后世华夏可有不少外行领导内行的教训,足以为鉴。
其实刘彻身为理工双料硕士,还是蛮羡慕帝国科学院这些博士的,好歹不用再学甚么外语了,不少理工书籍可都是他这苦哈哈的皇帝亲自翻译撰写的,真真累惨了。
近来公孙贺忙着扩编羽林卫,没心思琢磨新书,皇后阿娇急得挠心挠肺,终日跟只小野猫似的上蹿下跳,就差没用爪子挠墙了。
刘彻被她折腾得没办法,索性来个每夜开讲,想着将《一千零一夜》稍加改编,怎的也能让她安生个大半年。
岂料刚开讲没多久就糟糕了,阿娇的嘴对某些事是不把门的,数日间带着几分炫耀和献宝的心思,将那些听来的故事给太皇太后,太后乃至两个闺蜜都讲了个遍。
大汉贵妇的精神食粮是何等匮乏,遇着这等新奇刺激的故事,不少还是连续性的,譬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情节环环紧扣,故事又颇长,加上刘彻改编时还得往里大量灌水,约莫得讲上半个月。
几大贵妇简直不能忍,若非刘彻这皇帝国务繁忙,怕是召他去说书了,毕竟阿娇的转述总是零零落落,听着太不过瘾。贵妇们晓得轻重,将满四周岁的泰安公主可管不得那么许多,日日端着小锦杌,屁颠屁颠地追着刘彻这皇帝兄长要听故事。
“自作孽不可活啊!”
刘彻在御榻上狠狠收拾了阿娇一顿,方才仰天长叹道。
事已至此,没旁的办法,只得每夜给阿娇讲故事的时候,让掌帝皇燕寝的女御们旁听,并撰写记录,隔日转呈太皇太后和太后,让她们给小泰安讲。
女御们本是撰写帝皇起居录,万没料到还能捞着机会听皇帝说书,听完还有赏钱,转呈太皇太后和太后时,再另得赏赐。
这等好差事,自然要抢着值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