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航天霸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快舟

    终于有时间坐下来谈谈:“你想好了,确定要准备创业”

    事实上,章昭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就老妹这次突发奇想的创业点子,后来会为他带来一系列的变故。

    这里面有好事儿,同样也有坏事.....

    晓秋:“我觉得吧,既然来到硅谷这个万众创业的地方,再加上咱家本身就有创业的传统,老爸创业,老哥你创业,老妹我也不能落后啊。”

    眼看这姑娘乱糟糟地头发,布满血丝的眼球,烟熏妆.....

    看起来确实还有那么点儿意思,作为一名创业者该有的精神状态,至少都已经具备了,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功地走到最后,那就得看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因素。

    不过话又说回来,关于章晓秋的创业计划,其实在大环境方面来看,多少还算比较有前途。

    比如章昭手里这份策划书虽然不是多规范,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都还只能算是一份草稿罢了,但大致内容肯定都是表达到位了。

    产品定位:一款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在线观看全世界各地风景的软件。

    作为过来人,章昭其实是完全能看明白,章晓秋想要开发这款产品有点类似于几年之后的谷歌地球/地图/街景之类的软件。

    关于这类玩意儿,有前途吗

    当然有。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种类似于谷歌地球/地图/街景类软件,它的开发难度大吗

    问题多少就有点儿意思了,反正说大不大,说小好像也不小,如果站在章昭这个后来者的角度来看,给一句中肯的评价,应该叫....

    软件本身难度系数不大,但专业化要求却非常苛刻,特别是针对影像资源的采集这一块。

    略微摇头:“要实现你所设想的效果,大致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努力,特别是软件算法和影像资源,关于前者,我肯定没法儿帮你,至于后者嘛,老哥我倒是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合适的影像资源渠道。”

    此时章昭好歹也算是小有成就,手里各种资源与渠道虽然还不算多,但绝对是够用。

    然而,有人等的就是这句话!

    章晓秋找都已经策划思考了半个多月,自然对“数字摇篮”计划有过详细地思考,之所以要来征求老哥意见,原因就在于她这次创业离不开来自宇航产业的支持。

    特别是前几天,在网上查询资料的时候,她甚至还找到了一份很特别的东西。

    如果能够通过老哥章昭跟nasa的关系入手,从那边拿到卫星影像数据,再将其整合到“数字摇篮”项目中使用,那简直不要太美好。

    正说着,赶紧将笔记本电脑屏幕转给章昭。

    嗯,这是一则很有意思的消息,特别是在章昭眼里,他第一眼就锁定了关键词。

    “keyhole”

    按照中文翻译过来,应该叫:锁眼!

    (keyhole)锁眼公司位于美国加州山景城,成立于2001年,从事数字地图测绘等业务,该公司所提供的keyhole软件允许网络用户浏览通过卫星及飞机所拍摄的地理图像。

    锁眼、卫星、数字地球测绘。

    三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就算章昭脑神经再怎么迟缓,作为常年在航天口工作的人,都必然会想到美军兜里面那些大名鼎鼎的“锁眼侦查卫星”。

    毫无疑问,这个位于加州山景城的创业公司肯定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不管是从这家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来说,亦或者从公司特殊的名字看,它肯定和美**方/情报部门会有一些藕断丝连的关系才对。

    其实想想也对,诸如数字地球影像这类资源,早期不就是为了服务于军事需求而发展吗

    如今美苏冷战结束,按照美军惯例,解密一些在军事层面上已经过时地东西,再将其转到民用市场,这其实也完全能够理解。

    其它不说,单是民用卫星导航产业,那情况不就是这样来的嘛!

    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人在军转民这块做的确实很好,现在这家




第070章:订单落地!
    “蓝色摇篮”创业计划暂时还不好处理,当残酷地事实拍在脸上的时候,饶是章晓秋这个未来的商界女强,也依旧沉默了许久。

    回头再说另一头,章昭对商业影像卫星“快鸟1号”略微有些想法,本来还打算在这上面想想办法,看能不能用这颗商业卫星的数据来支持“蓝色摇篮”项目。

    可惜时间不等人,十一月才刚开始,赫德那边就传来好消息。

    nasa对电子号火箭很满意,对火箭的性能、可靠性、发射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之后,觉得可以将电子号探空火箭纳入新一代探空火箭重点考察名单中。

    当消息传来的时候,公司上下,一片欢腾,各种兴奋地欢呼几乎要冲破天花板。

    而那些早前认购了股份的创始团队人员,此时更是把脸都笑烂了,此前决定果然是明智的,**oss没有骗大家。

    跟着大佬走,前途一片光明!

    与此同时,另外几位当初选择拿钱的工程师,虽然现在依旧还是在公司上班,但手里毕竟没有股份,这种来自身份上的差距是一次巨大地打击。

    章昭所不知道,也就在nasa探空火箭意向订单传来同时,那几位没有股份的员工就已经开始准备离职叛变,spacex公司开出高价面向全社会进行人才招聘。

    据说......

    直到后来,这几人离职过后,章昭才知道这些事儿。

    不过那都无所谓,没有利益捆绑为纽带,员工肯定都是来去自由,在美国就这样,人员流动普遍挺频繁。

    至于这几人的离开是否会给公司带来多大影响,那肯定不可能,太过于高看这些才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了。

    有一点要清楚的是,此时epat拿到nasa探空火箭采购意向,消息在业内确实也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再加上最近的nasa连年裁员,那些有想法的航天从业者,自然也能看出epat的潜力。

    于是,章昭接连好几天都在不停地接触各种人物。

    在赫德地介绍下,哪些人可以招到公司去使用,哪些纯粹是混日子的,章昭几乎都了然于胸,这就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儿。

    也是好一番折腾过后,章昭才能坐下来,仔细跟赫德单独沟通,关于此次探空火箭项目的具体情况,章昭觉得事情可能并不简单。

    赫德作为epat的老朋友,他有义务为公司提供信息指导,点点头:

    “这次项目确实出现了反复,但大致还在意料之中,运营小猎犬-x系列运载火箭的研究中心知道电子号火箭报价之后,迅速调整价格,现在已经把价格降到和电子号火箭同一水平了。”

    确实是意料之中,因为章昭从来不觉得电子号能够独霸nasa的探空火箭合同,绝不可能,这年头谁都不是傻子。

    nasa为何要引入新的探空火箭,不就是因为现有小猎犬-x系列因为垄断,所以造价太高吗

    必须要清楚,小猎犬-x可不是专门的航天火箭研发公司提供,这玩意儿是直接来自nasa所下属管理的实验室。

    也就是说,nasa这边不管怎么样,都要给这款探空火箭一口饭吃。

    况且现在价格不都已经降下来吗,不管是出于技术传承考虑也好,又或者是保持适当的竞争也罢,反正不可能让电子号火箭一家独大就对了。

    章昭:“意思是说,未来的探空发射任务,全都由电子号和小猎犬-x瓜分”

    在搞清楚情况后,这时候反而还更放心,电子号火箭也好,epat也罢,其实从来就不怕竞争,只有保持适当的竞争才能维持稳定,而现在则最好不过。

    一家独大永远不是什么好事儿,美国对行业“垄断”有一种病态地打压,这肯定不能触碰。

    看章昭对此表示理解,赫德也松了一口气,毕竟这次没能尽全功,多少还是有些遗憾,万一到时候因为这个影响了大家的合作,那肯定就不漂亮了。

    关于探空火箭,他也只有最后一个问题需要补充。

    赫德:“现在小猎犬-x系列已经成了过去式,采用新的mk-



第071章:反腐机构在哪里!
    有别于传统的卫星产业,立方星或许说微小卫星产业而言,普遍都得益于微机械、微电子、甚至是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航天产业界可以将卫星造的越来越小。

    纵观全球范围之内,除了不断完善重型平台之外,卫星小型化也是无法阻挡的趋势。

    那些动辄好几吨的重型卫星来说,体积庞大、功能完善,其优势已经不用多说,但造价昂贵,风险太大等问题,这些弊病也一直是无法解决。

    时间一直到了八十年代,情况才终于有了突破。

    英国萨里大学在卫星研究领域,最先引领“体重”在百公斤量级的小卫星技术快速发展,有效地降低了科研界针对太空进行研究探索的成本,那是一次重大地突破。

    回头看,那时候的微机械、微电子技术都还未完全成熟,百公斤级小卫星其实并不能达到最佳平衡。

    于是,又等到二十年过去!

    伴随着微电子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之后,新技术更加成熟,卫星体积、重量再次缩小地机会终于来了。

    说来也有趣,真正着手推动卫星进一步小型化的力量,其实章昭都还挺熟悉。

    除了nasa之外,教育界的主要推手包括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系教授汤肯尼,之前在章昭研发电子号探空火箭时,这位就曾经提供过技术咨询帮助,不过仅限于火箭载荷舱的设计领域而已。

    真正让章昭对这位外表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教授刮目相看,那还是之前飞院的丁校长来斯坦福工程院谈院校合作,当时就是汤肯尼拍板,由他做出最终决定。

    双方一致决定,大家可以在微小卫星产业展开有限合作,做到既能推进微小卫星产业发展,同时还规避美国政府禁令。

    在微小卫星产业方兴未艾时,产业界之间通力合作所带来的好处,其实远大于竞争!

    而这位汤肯尼教授到底有什么研究成果,居然让他在斯坦福大学有这么大话语权,那就要从微小卫星产业划分标准的问题说起。

    传统来看,按照卫星整备质量来划分等级,普遍可以分成:小型卫星500-1000kg、微小卫星100-500kg、微型卫星10-100kg、纳卫星1-10kg....

    搁在八十年代,按照整备质量来划分卫星种类,那是肯定没问题的。

    但现在不行,随着微机电技术、新材料技术不断成熟和发展,微小卫星可以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地缩减重量。

    于是,传统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需要。

    也就是这种情况下,汤肯尼教授提出了新的标准,在微小卫星领域,应该按照卫星体积大小来划分并衡量。

    如此一来,立方星的说法就走上历史舞台。

    立方星以“u”来划分,1u指一个标准单元,体积为10厘米x10厘米x10厘米,平均重约1千克,所以立方星一般都是1u倍数的卫星。

    具体怎么衡量呢.....

    比如一个20厘米x20厘米x50厘米的立方星,经过核算之后,2x2x5等于20,于是它就属于标准的20u立方星。

    能够重新定义卫星大小划分,并且还迅速被全球各国航天界所认可,光是这一点,汤肯尼教授的影响力就足以傲视同行,也正是因此,人家才能在斯坦福拥有足够的话语权。

    如此,章昭才有足够地信心去趟立方星产业这个浑水,毕竟他手里的资源确实令人羡慕。

    赫德当然也知道这些情况,所以这时候他才会帮衬着,也希望epat万一能够脱颖而出,若是能够在小型运载火箭市场打响名声,那他就真的发了。

    于是,也悄悄地透露了一个消息。

    “关于立方星产业,目前确实还比较有前途,站在nasa的角度,也一直想要大力发展这边,但现实状况又不允许。在nasa内部也有很多研究中心、实验室、各种项目都要争取经费,能哭闹、会宣传首先会拿走很大一部分,每年真正留给新上马研究项目的资金,其实已经......”

    有关nasa的科研经费这块,光是从数额上来说,其实每年也就削减几亿美元罢了,相比百亿美元级别的国会拨款总量而言,那真的不算多。

    但是,计算拨款额度肯定不能只算具体数额,更多还需要把通货膨胀所造成的货币贬值率计算在一起,那这样算下来,每年的经费削减至少应



第072章:最大赢家
    顶楼咖啡厅的座位布局都是靠近窗户边安放小卡座,透过玻璃窗向远处望过去,正好是一栋外表洁白的高大建筑,那是赫德工作的地方。

    在哥伦比亚特区这地界,nasa总部绝对能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高楼。

    大楼从整体上看起来,设计上还确实有点儿像火箭装配塔,左边是巨大地星条旗,右边是nasa徽章标识。

    深蓝色的圆形代表一颗行星,白色星星代表着太空,红色的v形航线代表航空学,nasa字样周围的圆形轨道代表着太空旅行,该标识是nasa最著名的官方标志。1959年,由一名员工在nasa成立后的第二年设计而来,所有元素都有其象征意义。

    现如今,nasa的大楼还是那个老样子,但人心显然已经跟六七十年代不一样了。

    在那个时候,大部分员工都是怀着探索太空的理想加入,并不断地付出努力,于是才有了美国航天产业的辉煌成就,可现在看来。

    物是人非....

    当那些理想都已经麻木之后,继任者们将探索太空作为一门生意,希望借此来实现经济上的收获的时候,章昭就该明白了,这已经不再是他曾经想象中那般高大上。

    若苏联没有解体,能源号火箭、暴风雪航天飞机、火星登陆计划实施下去,作为对手而存在的nasa应该就是另外一种情况才对。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失去了对手之后,高手寂寞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

    从冷战结束之后开始算起,十年来,nasa不断被国会收缩战线,内部也开始腐化、堕落,这大概也印证了古人那句老话。
1...2324252627...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