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因为朝廷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十一月初,大凌河结束,朝廷彻底战败,辽东的情势更加危急,所有人都担心,建奴会像崇祯二年一样,趁机入关攻打京师,每个人的心都是悬着的。

    为此,朝廷不断的增兵稳定局势,甚至连四川兵都调来了,以免建奴真的入关,到时候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抵抗,,上一次建奴入关,没能攻破京师,谁也不敢保证,下一次京师依旧能安然无恙。

    与此同时,陕西的流贼愈演愈烈,越剿越多不说,甚至还从陕西进入了山西地界,流贼人数也越来越多,其中以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马守应,刘国能,罗汝才,贺一龙等为贼首,流贼发展到了二十余万人。

    本来平定流贼的行动还挺顺利,在三边总督杨鹤的带领下,剿抚并用,卓有成效,然而崇祯三年六月,洪承畴被任为延绥巡抚,大肆杀降,很多已就抚的流贼,纷纷降而复叛,崇祯一怒之下将杨鹤下狱u,洪承畴接任三边总督。

    在洪承畴的围剿下,原本局限在陕西的流贼,因为扛不住洪承畴的进攻,纷纷向陕西,甘肃,河南一带流窜,而且不断的裹挟这些地方的普通民众,实力不断壮大,更加难以剿灭了。

    而且流贼还有进一步东进的趋势,如若他们继续进军至山东境内,运河的漕运被切断,后果不堪设想,运河可是京师的命脉,湖广的粮食,江浙的赋税都需要通过运河,运抵京城。

    天启二年的闻香教叛乱,仅仅切断了一个多月的漕运,就让京师物价飞涨,动荡不安,这几十万的流贼可不是一个月能剿灭的,如果漕运断上一年半载,怕是要上演人吃人的惨剧了。

    西南边也出了乱子,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声,不久前也在滇南发生了叛乱,这这一场叛乱源自于天期二年的奢安之乱,规模也很巨大,甚至比“奢安之乱”更加难以剿灭。

    天启二年,永宁宣抚司奢崇明,及贵州水西宣慰司安位叔和他老爹安邦彦发动叛乱,成为“奢安之乱”,为了平定奢安之乱,调集了石柱总兵秦良玉、四川总兵杜文焕,以及阿迷州土司普名声等,前往平定叛乱。

    普名声在从征“奢安之乱”后,因为作战有功,朝廷封赏,实力大增,同时野心也变大了,终于在今年发动了叛乱,为祸滇南,军力也发展到了几万人,甚至还有进一步壮大的趋势。

    关外虎视眈眈的鞑子,山西陕西几十万流贼,滇南又有几万叛军,现在的朝廷,可以说是内外交困,最艰难的时候。

    再看看孔有德的叛乱,也就两三千人,与之一比,完全就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情,朝廷想重视都重视不起来。

    在内阁诸位大佬眼中,孔有德总共军队也就两三千人,掀不起多大风浪,顶多也就攻陷几座防备不严的县城,甚至防御能力高一些的州城,他们都不一定打的下来,




第七十七章 火器狂人孙元化
    孙元化现在也跟纠结,从本心出发,他是不愿意发兵的,孔有德是他非常看重的下属,而且是他实现自己人生报复的重要帮手。

    这次让孔有德带领火器营出征,就是为了检验训练成果如何,如果能在大凌河战场立下大功,他一定会亲自为孔有德请功,争取保举他到登莱总兵的位置。

    他是天主教信徒,与来到大明传教的传教士接触很多,对西方世界颇为了解,知道未来是火器的天下,所以他准备组建一支纯火器部队,不是京城神机营那种样子货,而是实实在在的火器部队。

    以他的观察,孔有德是这支火器部队最好的统领,一旦他战胜归来,让朝廷知道了他这一年多来努力的成果,再有老是徐光启和首辅周延儒的帮助,朝廷一定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火器部队的训练。

    这一年多来,他已经购买和制造了大量的火器,登州城中,已经储备了三百多门大炮,其中包括二十五门红衣大炮,一万多支鸟铳,完全可以用这些火器,组建起两万人纯火器部队。

    其实他早就认识到了火器的威力,他的老师徐光启也是一样,天启元年,努尔哈赤攻辽阳的时候,时任兵部尚书的黄克缵委托侄孙黄调焕,从泉州同安招募善铸吕宋炮的14名匠人,入京铸炮,重1000斤到3000斤不等,其中6门参加了辽阳战役。

    其中一门3000斤重的大炮,被李秉诚拿去守奉集堡,努尔哈赤派大将火狐狸和侄儿率人来攻,大炮击死八百人,并击毙火狐狸和努尔哈赤的侄儿。

    此战之后,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人联合起来,自己掏钱从葡萄牙人手中买了4门红衣大炮,都是4000斤的重炮。

    天启三年,朝廷又从澳门的葡萄牙人手中,购买了26门红衣大炮,不过葡萄牙人这次耍了个心眼,前不久一艘英国战舰与葡萄牙舰队交战的时候,被击沉,然后葡萄牙人将英国战舰上的26门舰炮打捞起来,卖给了明朝。

    这26门炮运抵北京后,进行试炮的时候,其中一门炸膛,加上徐光启等人购买的4门总共剩下29门,天启五年,当时还是兵部主事的孙元化,上书朝廷,认为北京有18门大炮足以防御,其余11门可调往山海关御敌。

    时任兵部尚书董汉儒采纳了建议,将10门舰载炮和一门徐光启等人掏钱买的红衣大炮,运至山海关,后又运至宁远城,以备建奴来攻。

    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率领6万人进犯宁远,孙元化被派往宁远,协助袁崇焕守城,孙元化不是孤身一人前来,而是带来了很多熟练地炮手,都是聘请的葡萄牙教官训练出来的。

    宁远之战中,宁远是一座小城,兵马不超过2万,却能挡住努尔哈赤6万精兵的进攻,这11门红衣大炮和孙元化带来的炮手,功不可没,而这一战的胜利,成就了袁崇焕的威名,同时也成为了他忽悠崇祯的资本。

    由于当时孙元化亲临战场,亲自指挥炮击,亲眼见识到了凶悍的鞑子,在一个个炮弹的轰击下,变成支离破碎的尸体,孙元化就爱上了红衣大炮。

    崇祯三年5月出任登莱巡抚以来,他就疯狂的购买和建造火炮,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已经仿造出了25门红衣大炮,三百多门其余各型号的火炮,为了就是组建一支天下无敌的火器军团。

    现在大炮和火铳都有了,兵员也有了,最合适的将领也有了,你让他把那个将领杀了,他怎么可能会愿意。

     



第七十八章 王爷和猪的区别
    新城距离青州城并不是很远,也就八十多里的样子,这一段路还算是好走,都是平原地带,官道也还算是宽阔。

    即便路这么好走,孔有德的军队依旧是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才赶到,因为辎重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那17门佛郎机。

    之所以现在又17门佛郎机,是因为新城打下来之后,炮兵把总苏凯风就下令,让人修理损坏那几门炮,当时攻守双方一共有21门佛郎机,3门炸膛的已经修不好了,那4门被炮弹击中的经过修理,有三门依旧能够使用。

    不光是这17门佛郎机火炮,还有大量的炮弹,火药等等,还有抢掠几个县城获得的大量金银珠宝,以及沿途村寨地主士绅的粮食,尽管还有大量的牲口驮运,大军在十二月五日总算是赶到青州城二十里外的东高镇。

    自古以来,守城如果只守一座空城,纯属找死的行为,那样的话,敌军一旦全面封锁,无法向外传递消息,无法获得补给,无法与援军进行沟通,城破是迟早的事情。

    青州兵备道朱之裔自然也不是傻子,早就在城外各重要路口,关隘,镇子安排了兵力,用以分散叛军的兵力,适当的时侯可以互为犄角,相互支援。

    所以,孔有德的军队与青州守军的第一战,就在这东高镇打响了,东高镇位于青州城西北二十里,是一座很普通的小镇子,朱之裔仍旧安排了部分兵力在此防守。

    担任前锋的是白云龙部,一共五百人马,对战三百卫所军,白云龙觉得火炮支援都不需要,就没有等待后续部队,直接攻城了。

    这一战没有出现意外,白云龙亲自带头冲锋,进攻的过程相当顺利,一次强攻就登上了城墙,城内的守军看到城墙被占领,已经无法抵御叛军,留下了二十多具尸体,便一哄而散,逃回青州去了。

    白云龙也没有下令追击,因为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而且士兵们经过赶路,外加攻城,体力消耗很大,继续追击,遇到突发情况,很难安全的撤退回来,白云龙率部短时间内控制了这座不大的镇子。

    守军只伤亡了了一成不到,便不敢继续抵抗,全部逃跑了,说明他们已经被吓破了胆。

    继续追杀还不如放任他们回到青州,到时候他们就能将这种恐惧心理,传递给青州高层,他们在压力之下必定会向王道纯求援,而王道纯收到信息,肯定会压力倍增,加速前进,刚好配合将军的计划。

    孔有德也不怕王道纯不来救援,因为只要衡王朱常?在,他就一定会来,因为他担不起亲王被害的责任,整个山东就没人担得起这个责任。

    当然,孔有德并不会真的攻进青州,干掉衡王,只有傻子才会那么干,大明的王爷,现在都是被当成猪养起来的,虽然身份尊贵,实际上没有什么权利。

    而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上皇位的,他害怕别的王爷也这么干,当初的九大塞王,少的拥兵一两万,多的统兵五六万。

    靖难之前的朱棣,不是其中最弱的,但也不是最强的,要是其他王爷,尤其是除了他和宁王之外的7个塞王,真要学他朱棣再来一次靖难,谁也说不准会不会成功。

    为此,他就不断的削弱各个王爷的权利,到他孙子朱瞻基登基的时候,大明王爷们的权利



第七十九章 围点打援
    青州知府钱良翰对此嗤之以鼻,叛军要真有这么多人,都能直接打济南去了,青州有的济南都有,青州没有的济南也有,何必费那个力气来打青州。

    而且若是叛军前锋真的有一万人,就郑家荣那三百多个兵,能活着回来已经是祖上积德了,还杀敌千余,以他的估计,孔有德的贼军怕是有七八千人,前锋多半是有一两千人,郑家荣抵抗不住才逃了回来。

    一般败军之将,都会夸大敌人的实力,来减小自己战败的责任,对于这些钱良翰都懂,不过他也不打算处罚郑家荣,敌军势大确实是事实,战败的责任不在他,叮嘱他不要乱说话,以免扰乱军心之后,就让他出去了。

    叛军来的如此之快,还是出乎钱良翰的意料,根据之前得到的消息,叛军前日还在攻打新城,这才两天时间,就来到了青州。

    好在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现在青州的兵力还是很充足的,足足有一万二千人,守住青州城还是问题不大的。

    不过现在还是要催一催抚标营,尽早剿灭叛军为妙,时间长了容易出现意外情况,想到就立马行动,他赶紧动笔写了几封信,派人分头去送,免得被叛军全部截获了。

    而孔有德这边,拿下东高镇之后,就地驻扎了下来,连续两天的行军,士兵们也都很疲惫了,需要休整。

    随后孔有德派出了一些斥候,去侦查周围的地形,虽然远远地就能看到西南方向几座大山,但还是要侦查清楚为妙,之前一路走来都是平原地带,难得看到大山,说不定还能利用一下。

    “将军,进山侦查的斥候刚刚拦截到一个信使,是从青州城出发的,应该是给王道纯送信的,这是从他身上搜出来信件。”亲兵头子李养性走了进来,并递给孔有德一封信。

    孔有德仔细的看完了这封信,然后把信还给李养性,说道“待会你去找一个信封,把这信装进去,密封好了,还给那个信使,然后放了他,他往哪跑都不用管。”

    “可是将军,那信使朝着西方去的,明明是给王道纯送信的啊,如果让王道纯得到了消息,一定会加速赶来,这样一来,咱们攻打青州城的时间可就不多了啊。”李养性很是不理解孔有德的做法。

    孔有德听罢微微一笑,说道“谁说我们要打青州城的,青州是一座府城,不是那些小县城能比的,而且守军在万人以上,而且做好了充足的守城准备,咱们要是强攻青州城,要花费大量时间,付出大量伤亡不说,还不一定打的下来。”

    “不打青州啊,那咱们是要在这和王道纯决战”李养性大约猜到了孔有德想法,而且还有些微微的激动。

    之前在新城,他和白云龙带头很是砍杀了一番,然而当时敌军太少,不是很过瘾,如果真的是与敌军摆开阵势来打,不是攻城那种他没法参与的战斗,他想想都很激动。

    对李养性的悟性,孔有德很满意“你放心,到时候有你上场的机会,咱们只是做出要打青州城的样子,让青州城内的官员慌乱,从而他们就会向王道纯求援,这信不就说明了问题。

    等青州府的求援信一到,我就不信王道纯还能淡定的慢慢赶路,然后就是我军的机会了”

    “将军高明啊,到时候我们以逸待劳,王道纯的军队疲惫不堪,定能一战而定。

    &nb



第八十章 直属骑兵
    这二百骑兵被分成二十人一组的小队,小队长都是从亲兵中挑选出来,只听命于孔有德本人,算孔有德的直属骑兵队。

    之所以要这么做,还是因为李九成的原因,李九成一直想跟自己争夺领导权,而他儿子李应元是骑兵千总,用骑兵的时候总感觉有些掣肘。

    万一哪一天,自己跟李九成闹崩了,或者直接火拼起来,李应元绝对会倒向李九成,那时候自己手头没有足够的骑兵,可是很吃亏的。

    第二天一早,孔有德就将这支骑兵队派了出去,不是向东,而是向西,不过他还没有狂妄到,用这两百骑兵击败抚标营,这支骑兵队的目标,是敌方的侦骑以及前锋部队。

    随后就带着火器营和骑兵营,以及一部分步兵向着青州进发了,虽然不会真的强攻青州,但是总的做个样子吧,去开几炮,打几枪,围着青州转几圈,敌人必定恐慌。

    孔有德还是很希望守军能出城迎战的,他就可以给守军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厉害,这样一来,到时候对阵抚标营的时候,就不用担心来自背后的威胁了。

    至于其余的军队,则留在东高镇修整,以保持最好的状态,等着两三日后迎战抚标营。

    与此同时,离青州还有一百里的王道纯,也一大早就率军出征了,直接奔赴青州。

    昨晚收到青州知府钱良翰的来信,获知叛军已经抵达了青州,并且攻陷了外围的东高镇,很可能今日就要攻城,请他速速率军前来,争取早日剿灭叛军。

    对于这个消息,他是又喜又惊,惊的是叛军速度如此之快,两天不到的时间,就从新城跑到了青州,而自己要赶过去,还要点时间,他有些担心青州城能不能扛得住。

    喜的是,这叛军居然不知死活,想要攻打青州,等到自己率军赶到,和青州守军内外夹击,这叛军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了。

    不过他是个心思缜密的人,所以这次率军东进的时候,非常的谨慎,派出了大量的骑兵斥候前出侦查,以免叛军在哪个关键位置设伏,自己率军一头钻进埋伏圈里。

    谨慎的代价,就是行军速度的减慢,原本两天就能赶到青州,现在三天都不一定能赶到。

    虽然抚标营也有骑兵,但是大部分都还是步兵,其他士兵还是得徒步行军,一般情况下一天走四十里就不错了。

    如果是轻装急行的话,一天确实可以走上七八十里,不过这也只是理论中的情况,只要脑子正常的将领,都不会这么做。

    王道纯当然也知道不能这么做,前方就有叛军等着他们,如果真的急行军,一天时间差不多可以赶到,但是那个时候,这五千人能剩下三千就不错了,其余的人基本都掉队了。

    而且即使没有掉队的,体力也被消耗干净了,而敌人以逸待劳的等着,以一支体力充沛,吃饱喝足的军队,来对阵他这支疲惫不堪的饥饿之师,那时候只有等死的份了。
1...1516171819...2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