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小队作战的时候,个人武力能得到有效发挥,尤其是小队长,都是孔有德的亲兵,大多都在东江,跟鞑子硬拼过,遇上抚标营骑兵,自然是不怕。

    就比如已经被提拔为百总的邓德明,第一天的战斗中,就干掉了五名敌方骑兵,一人解决了敌方一个小队一半的战斗力,剩下的二十人,就算在垃圾,解决掉其余几个人,也不应该有多大问题,不可能会有输的道理。

    如果集团冲锋起来,他们这十个小队长结阵也没什么用,因为面对的敌人,是集团冲锋的敌军骑兵,集团作战的胜负,取决于整体实力和配合是否默契,个人武力在集团作战面前,已经失去了作用。

    所以,即使这些骑兵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战力也得到了不少提高,但是孔有德依旧让他们去侦查敌情,遮蔽战场,而不是正面战场和敌军骑兵硬拼。

    黎贤能和邓德明是分头行动的,黎贤能继续进入雀山之中,邓德明则带着人马朝着北方前进,继续着他们前两天的事业。

    一个半时辰之后,差不多快到午时左右,从东高镇出发的孔有德军,总算是碰上了从临淄出发的抚标营。

    而这也代表着,一场规模巨大的遭遇战,很快就要打响了。

    对于突然出现的孔有德大军,王道纯很是诧异,因为派出去的侦骑,源源不断的回来报告消息,根本没有发现叛军有任何行动的迹象,现在居然突然出现在了东南方。

    也管不了这么多了,王道纯一个眼神示意,陶廷鑨就知道该自己表现的时候了,赶忙命令骑兵千总卢俊出兵迎战。

    虽然骑兵的速度很快,但是行军的时候,依旧保持和步兵一样的速度,这都是为了战斗做准备。

    骑兵全速冲锋的速度,差不多可以达到一百里每小时,但是这不意味着骑兵十个小时就能跑一千里,巅峰时期的蒙古骑兵,长途奔袭的速度,最高也不过一天二百里。

    而且还是一人双马甚至三马,换着骑乘,奔袭在草原,不用刻意准备草料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的极限速度。

    驿站传递紧急军情的时候,能达到每天六百甚至八百里的速度,靠的并不是一匹马,而是通过接力的方式传递。

    每当情报传递到某个驿站,驿卒就会骑着休息充足,吃饱喝足的驿马,全速冲到二三十里外下一个驿站,然后下一个驿站同样有准备充足的驿马等着,就这样循环着传递下去。

    马和人一样,也是有体力限制的,一般全速狂奔二三十里就没什么力气了,所以驿站之间的距离,大多是二三十里,再多的话,驿马就会大概率暴毙。

    如果在战前的赶路上




第八十六章 首战告捷
    毛承福一马当先,紧握着长矛,连续刺穿了两名敌人的身体之后,才松手放开长矛,取出马刀砍杀起来。

    与其同时,第一排的骑兵们,都放开了手中的长矛,因为长矛已经刺进敌人的身体,短时间内难拔出来。

    由于双方都是比较密集的冲锋队形,很多战马撞到了一起,然后骑兵们从马上跌落下来,没有受到重伤的,立马站起来与敌人步战,一时间,整个战场打的难解难分。

    双方骑兵混杂在一起,加上战马跑动扬起的尘土,外面很难看清战场的具体情况,孔有德不由得有些焦急,他虽然很相信骑兵们的战斗力,但是免不了有些担心,总担心会出现意外情况。

    对面的王道纯和陶廷鑨也是一样,焦急的观望着战局,然而双方一千多骑兵混在一起,扬起了大量的黄色尘土,很难看清楚。

    此时,身处战局中的孔有德部骑兵们,都有一丝惊喜的感觉,原本以为抚标营的骑兵就算不是很强,也应该弱不到哪去,原以为这是一场恶战,没想到敌军的骑兵,居然如此不堪一击,他们甚至表示,我一个人能打他们两个。

    战阵之中不断地有人倒下,然而大部分都是抚标营的骑兵,战事进行没多久,就开始有抚标营的骑兵逃跑,随着抚标营骑兵的伤亡不断加重,逃跑的抚标营骑兵不断地增多。

    王道纯看到这一幕是气愤,这些骑兵居然临阵脱逃,此战结束一定要好好的收拾他们,然而看到越来越的骑兵讨回来,他开始有些担心起来。

    与王道纯不同,当看到第一个逃跑回来的骑兵,陶廷鑨就知道大事不好了,因为那名骑兵脸上满是惊恐的表情,能让他做出这种表情,肯定是敌人的强悍超过了预期,否则不会冒着被杀头的风险,逃跑回来。

    等到接二连三的有骑兵逃跑回来,陶廷鑨就知道这次骑兵之间的战斗,他已经输了,为了防止敌军骑兵乘胜追击,突破本阵,他赶忙组织军队,建立起防御阵型。

    骑兵之间的混战,派步兵上去,根本就是插不上手的,反而会成为敌军的战利品,他不会做这么没有意义的事情。

    不到半个时辰,这场骑兵之间的混战就结束了,最终的结果:抚标营骑兵惨败。

    虽然抚标营骑兵在人数上有着优势,但是无论士气,装备,还是战斗力,都落了下乘,而且人数上的优势还不明显,岂有不败之理。

    孔有德麾下的骑兵,都是从东江带过来了,当初可没少跟鞑子打,战斗力低的基本都被鞑子干死了,只有能干死鞑子的,或者跟鞑子打个平手的,才有资格活下来。

    抚标营的骑兵,确实也曾参加过战斗,其中少数也与鞑子交手过,但是大多数骑兵,参与的都是剿灭闻香教的战斗。

    而闻香教叛乱是个什么情况,无非就是邪教组织,蛊惑一批日子过的很差的普通百姓,杀官造反,开仓放粮,吸引更多人加入。

    初期的时候靠着人数上的优势,欺负同样战斗力很低的卫所军,几十万人横扫过去,攻州府,破县城,连下十几座城池,看起来无比威风,实际上就是流氓打架,人多欺负人少罢了。

    等到朝廷得知消息了,集结一批有组织,懂配合的职业军队,轻轻松松就能碾压过去,只要是正常一点的军队都能办到,当然卫所兵除外。

    当初的白莲教造反,朝廷从组织



第八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被包围
    最关键的是,首站的胜利,再一次严重的打击了敌人的士气,之前的侦骑大战,敌军普通士兵得到的消息,可能比较模糊而且很少,上级军官宣传的是侦骑大战,他们赢了,这些底层士兵还将信将疑,士气虽然有影响,但是可能还不是很大。

    这一场骑兵大战,就发生下他们眼前,骑兵们的战败过程,使他们亲眼所见的,所以对士气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有些人都已经开始准备着逃跑了。

    王道纯和陶廷鑨都很忧心,本以为侦骑大战的失败,只是偶然的情况,没想到正面的骑兵对决,依旧是惨败这么个结果,

    但是他们并没有绝望,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这一场输了没什么,接下来能打赢就好,而且防御阵型已经建立起来,敌军一时半会还无法攻破。

    他们现在把希望寄托在青州守军身上,单靠自己这些兵力,想要剿灭叛军,几乎是不可能了,只要青州守军如约赶来,配合他们前后夹击孔有德的叛军,这一场未必不能反败为胜,一举剿灭叛军。

    然而王道纯和陶廷鑨都不知道,他们期盼的青州守军,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来帮助他们了。

    就在东高镇北边的骑兵大战结束的时候,李九成率领的两千余人马,也跟青州城出来的守军接触上了,斥候报告的没有错,敌军大概就是六千人左右的样子。

    对面的青州守军,对突然出现的叛军,也是非常意外,因为根据之前两天的情况来看,叛军这个时间应该继续去攻打青州城了,以至于没有想到,叛军会直奔他们而来。

    这次出城的青州守军,是由青州卫指挥使杨兴国统领的,他为了得到这次出城的机会,费了不少心思。

    如果是单独出城作战,肯定没有人愿意主动请缨,但是这次是配合抚标营行动,都知道抚标营战斗力强,全歼叛军是肯定的,那么如果出城作战,肯定能得到大量的战功,而且可比守城的功劳要高得多。

    然而,高级别的武将有不少,卫指挥使就有好几个,为了抢这个带兵出城作战的机会,几个高级军官差点打起来了。

    最后还是青州知府钱良翰出面,调停了这次纷争,最后决定由杨兴国带队,因为手下的卫所兵,大多都分布在青州附近,对附近的地形和环境都很梳洗。

    不过为了防止其他几个将领不服气,出征的不光是杨国兴的兵马,其他各个将领的兵马,也都分出一部分,交由杨国兴带领,战事结束后,他们也好分润一些战功。

    杨国兴并不怎么会打仗,不过他依旧派出了零星的几个斥候,免得出现一些突发状况。

    然而也不知道哪些斥候是什么情况,要么出去之后就没回来,要么回来的报告说没有发现情况,以至于叛军都接近到了三四里的位置,才被发现。

    前一秒他还意气风发,幻想着和抚标营一起,大破叛军,战场驰骋,然后朝廷论功行赏,他也好升官发财,后一秒就发现,叛军出现在了他的眼前,不由得有些慌乱起来,差点从马上跌落下来。

    不过杨国兴毕竟是高级武将,虽然一开始有些慌乱,但还是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观察叛军的情况,发现叛军人数并不多,还不到自己的一半,顿时信心又起来了。

    之前还以为是全部叛军都杀过来了,搞得他一阵慌乱,差点从马上摔下来,在手下面前丢了面子,现在还有些恼羞成怒,恨不得立刻踏平这些叛军。

    随后下令,让手下的兵马,从行军



第把十八章 这是一场屠杀
    当然,包围住卫所军的,并不是那种很大的包围圈,而是李应元和毛有顺带领骑兵不断的穿插分割,将卫所兵骑兵分割在了十几个区域,而每个区域之中,都有几十名卫所军骑兵。

    被包围的卫所军骑兵,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发现问题所在,只是有些疑惑罢了。

    他们可不是抚标营那种正规骑兵,而是各个卫指挥使,千户,百户们的亲兵,虽然毕普通卫所兵战斗力好上那么一丢丢,但是并没有战术配合这种东西,更加无法识破李应元的战术。

    等到李应元的骑兵布置完毕,他们才发现,自己四面八方都是敌人的骑兵,瞬间陷入恐慌。

    本来就有的,对死亡的恐惧,此刻被无限放大,等到李应元手下骑兵开始攻击的时候,他们发现,无论哪个方向都可能有敌军骑兵冲过来,然后给他们一刀,他们一刀砍在敌人身上,敌人却因为有铠甲的防护,没受到什么伤害。

    攻击开始没多久,就有几十名卫所军骑兵被砍落马下,剩余的卫所军骑兵彻底崩溃了,很多人都选择下马投降,反抗的人越来越少,然后整个作战行动,演变成了一场屠杀,是真正意义上的屠杀。

    不到一刻钟,七百卫所军骑兵,就被屠杀殆尽,因为穿插包围敌军,每一个骑兵都能参与击杀敌人,没有浪费任何战斗力,平均下来也就是一人干掉两三个敌军的样子,速度非常之快。

    李应元没有留下一个活口,哪怕是下马投降的敌人,他依旧没有放过,因为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让他没有时间处理俘虏。

    和毛承福想的一样,李应元也准备趁着歼灭敌军骑兵,士气正盛的时机,一鼓作气,冲入敌军的步兵战阵,直捣黄龙,击杀敌军将领,那时候这场战事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然而,这批军队的首领是张兴国,虽然是正三品的青州卫指挥使,但是靠的是祖上的功劳,世袭而来的,对战阵知道一些,了解有限。

    他并没有像同为正三品的抚标营参将陶廷鑨那样,迅速组织起防御阵型,抵挡地方骑兵的冲击。

    当看到李应元穿插包围的时候,他还在疑惑,当卫所军骑兵被屠杀的时候,他有些彷徨,不知道如何处理,等到七百骑兵被斩杀殆尽,他已经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当他发现敌军骑兵首领,死死地盯着他,策马狂奔,向他的方向袭来的时候,他已经吓得魂不附体,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直接调转马头,向东狂奔起来。

    而他这一动作,引起了剧烈的连锁反应,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出战的七百骑兵就被斩杀干净,不光是张兴国这个卫指挥使害怕,下面的小兵一样很害怕。

    一个个都瑟瑟发抖起来,不是被这冬天的寒冷冻得,而是被敌军吓得,如果不是开拔之前就有禁令,临阵脱逃者,不光本人要被就地正法,家人也会受到牵连,此时绝对有人开始逃跑。

    最前列的士兵,己方骑兵被屠杀的过程,他们可是看的清清楚楚的,他们的恐惧也最为强烈,现在敌军骑兵又开始向着他们冲锋,那摧枯拉朽的气势,让人胆寒。

    突然,某个士兵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卫指挥使正在逃跑,他如释重负的大喊一声“快跑啊,指挥使大人跑了,咱们留在这就是等死。”

    也没管队友们有没有反应过来,也



第八十九章 持续炮击
    就在此时,十七门佛郎机齐齐的发出了怒吼,十七枚实心炮弹,划过天空,飞向了抚标营的战阵之中。

    为了防备骑兵冲锋,抚标营的防御阵型,极为严密,也就意味着士兵们排列的非常密集,炮手们压根不需要瞄准,只要大方向没有问题,射入敌阵之中,绝对会命中。

    被火药加速到极快速度的实心炮弹,瞬间落在抚标营的阵型之中,打出了一条条血路,每一枚炮弹,都造成了数人死伤的战果。

    王道纯和陶廷鑨看到前排的士兵,瞬间倒了一大片,一阵心惊,这才一轮炮击,居然就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失,粗略看了一下,差不多有四五十人伤亡。

    这要是让叛军的火炮持续轰击,根本等不到青州守军的到来,整个抚标营就会开始溃逃了,抚标营的士兵也是人,也有恐惧,也就是对伤亡的承受能力稍微强一些罢了,一旦超过承受上限,也是会发生瞬间崩溃的情况。

    陶廷鑨非常后悔,原本以为叛军没那么强,为了加快赶路速度,尽快平叛,抚标营的火炮都没带,而且对付骑兵和火炮的偏厢车也没带,搞得现在这么被动。

    不过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毕竟也是能混到参将的人,不说战术指挥多么高明,起码的应对措施还是能做出来的。

    叛军的火炮的确犀利,但是依靠的是冲击力,虽然盾牌和盔甲无法挡住,但是如果有一面墙,那就没多大问题了。

    说干就干,他赶忙让后排的士兵就地挖土,然后堆到前面去,做一道临时的围墙,虽然不一定能防住叛军的炮弹,但是减小伤亡是肯定能做到的。

    虽然士气低下,但是只要不让他们送死,还是很服从命令的,阵型前面就被堆起了两尺多高的土堆,虽然还是有士兵被炮弹击中,但是伤亡明显降低了下来。

    炮队把总苏凯风看到这一幕,也不由得佩服敌军将领,反应如此之快,在敌军阵型前面堆起了一堆泥土之后,炮弹很难穿透这么个土堆,很多炮弹都被卡在了泥土里。

    即使勉强穿透,也顶多杀伤一名敌军,像之前那样,一炮击穿四五名敌军身体的情况,基本不会再发生了。

    而且土堆的高度和厚度,也在不断地提升,炮击的效果也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一轮炮击下去了,就打伤一两个人的程度。

    苏凯风也不是死板的人,既然平射会被土堆挡住,那么我就抛射,他赶紧下令,让炮手们将炮口调高,绕过前面已经接近四尺的土堆,打到敌军阵列后方去。

    然而效果还是不怎么好,敌军虽然阵型密集,也仅限于前面几排,后面的队伍都没有这么密集,一轮炮弹下去了,就命中了十来个人。
1...1718192021...2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