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说起来,如果说包括孔有德这具身体本人在内的三顺王,外加吴三桂,为鞑清入主中原出了两分力,那么他衍圣公府的所作所为,起码可以算三成的功劳。

    文化和道统上的破坏,远比刀枪剑戟要来的可怕。

    有了孔衍植这个圣人后裔当带头人,那些原本犹豫不决,又想投靠鞑清,但又担心名声受损的人,就再也没有心理负担了。

    联想到孔衍植的所作所为,又得知衍圣公府所掌握的巨量财富,孔有德已经起了杀心了。

    看到孔有德沉思半晌,笑容逐渐变态,宋统殷已经大概猜到了他的想法,不由得吓了一跳,连忙劝解道“大人三思啊,这衍圣公毕竟是圣人后裔,可不能等闲视之啊。这件事情,不宜草率决定,以免影响过大。”

    孔有德却不以为然“他孔衍植一系,自春秋战国就开始享受朝廷恩宠,两千年来无论哪朝哪代,谁做皇帝,都未曾亏到过他们,可他们背弃旧主,转投新主却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要是孔圣人知道他的子孙都是这样的人,恐怕恨不得亲手把他们给宰了。”

    “大人,我在兖州府这些日子,也听闻了衍圣公府的一些所作所为,确实很让人气愤。但他们毕竟是儒教的象征,如果轻易动了他们,恐怕咱们想安心发展都不会有机会了。”

    对于清查衍圣公府的田地,孔有德不愿意轻易放弃,就算按照四百万亩来算,里面至少有两百万亩的黑田,这么多田地,足够养活上百万人了,却只养肥了他们衍圣公一家。

    就像后世的印度,没有进行土改,大量土地被掌握在高种姓地主手中,他们什么都不做,就能获得土地产出的五成,六成,乃至七成产出,人力物力资源都成了他们逍遥快活的资本,束缚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现在的情况,基本也差不多,经过两百多年的兼并,土地掌握在大量地主手中,土地出产的粮食至少有五成以地租的形式到了地主手中,而且佃户和地主之间形成了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推新政策的阻碍会非常大。

    至于跳过他们,后果是很严重的,一旦开了孔衍植这个先例,后续就会有更多类似的情况发生。

    除非他孔衍植能拿出足够的利益来交换,否则孔有德绝对不会放过他,而按照孔衍植的尿性,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宋统殷还是有些为难“大人,想必衍圣公不会乖乖接受的,难道就没有什么两全之策吗”

    “两全之策倒也有,就看呀孔衍植愿不愿意做了。”

    孔有德说完,便让人拿来笔墨纸砚,然后根据出进表文,改写了一篇文章。

    写完之后,递给了宋统殷,然后说道“你也知道,我文辞水平一般,衍圣公乃是圣人后裔,想必文采比我要高深得多,就让衍圣公帮我修饰一番吧”

    “这恐怕衍圣公不会答应的,现在大明虽显颓势,但远未到亡国之日啊。”

    宋统殷一眼就看出来了孔有德的用意,这就相当于一份公开声明,公开支持天策军,正大光明的拥护孔有德的统治,虽然说是让孔衍植帮着润色,但只要润色了,就相当于认同了这篇文章。

    如此一来,天下的读书人,想要投靠天策军就不存在任何心理负担,你看人家孔圣人的后裔都支持天策军了,我们跟随圣人的步伐走,圣人不会做错事,我们这么做自然也是对的。

    孔有德却笑着说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他们想要保住自己的财富,总得付出点什么吧,修改一篇文章,不过三两日的功夫,就能保住至少二百万亩的土地,这生意就看他做不做了。”

    宋统殷点了点头,孔有德的意思很明显,衍圣公府可以保存自己的财富,但你也得拿点诚意出来,现在天策军已经算是事实上的割据了,公开支持天策军,就算是孔衍植的投名状。

    在支持天策军,还是舍弃那些黑田,孔衍植这个衍圣公必须做出抉择。

    至于他们最终选什么,孔有德也很好奇,看看这个孔衍植,究竟怎么选。

    如果孔衍植选择臣服,他不介意再让他们过两年猪仔一样的生活,毕竟他们的臣服,能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现在依靠自己培养读书人,还是有些不够用,大明朝已经培养好了的那些,如果能收罗一部分,根据实际能力安排到合适的位置,天策军的发展速度将会大大提升。

    但如果孔衍植执迷不悟,既不想拥护天策军,又不想舍弃那些黑田,孔有德不介意让他们见识一下,百姓民主专政铁拳的厉害。

    来自后世的他,深知万千的百姓,一旦被发动起来,汇成洪流将会所向无敌,碾碎一切牛鬼蛇神。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明末阴雄,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696章 税警总队
    明末阴雄正文第696章税警总队时间进入崇祯六年的四月。

    原本历史,这个时候的孔有德,应该刚刚踏上辽东的土地,投靠皇太极。

    现在的他,却站在济南城的城头上,观赏着大好河山。

    原野上已经是一片绿色,勤劳的农夫们正在田间地头劳作,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为自己而劳作。

    看着这一副农忙的景象,孔有德的心情也相当好。

    年终会议之后,天策军的各项发展都走上了正轨,陆军扩编已经接近尾声,海军也基本成型,土改工作已经结束,六个港口的建设也如火如荼,矿山的开发工作也进展顺利,登州的四个盐场已经全部建设完毕,莱州的盐场也已进度过半。

    而山东境内原本残存的部分山贼,响马,也成了新兵们的经验怪,经过三个月的清扫,已经见不到规模超过五十人的山贼响马队伍了,虽然还有一些漏网之鱼,但他们长久不了。

    突然,身后的济南城中,传来三声猛烈的炮击声,然后便是燧发枪那清脆的声音响起。

    身后枪炮声不断,但孔有德根本不在意。

    因为这并不是发生了什么内乱,而是税警总队在干活。

    税警总队,是孔有德为了商业法令的运行,专门成立的一支队伍,主要工作就是缉私征税。

    虽然名字叫做队,但这个税警总队的规模一点都不小,完全就是按照野战部队进行编制的,。

    人员一部分是从野战部队中抽调,一些是受伤退役的老兵,还有在当地招募的青壮,甚至包括一些无业流民,虽然成分复杂,但主官都是从军队调过来的,保证命令能够得到忠实的执行。

    按照初步规划,税警总队的总部设立在济南城,山东境内每一个县安排一个办事处,由一个小队负责,州则安排两个小队,府城则维持一个中队的规模,总的加起来,税警总队的人数超过七千人,都快赶上一个野战师了。

    现在税警总队的主官,是原先李养性的副手赵德芳,当初是孔有德从商河掳掠而来的,后来为了吃饱饭,跟着李养性混,他很聪明,而且也很忠心,很得李养重,也入了孔有德的法眼。

    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培养,赵德芳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而且忠诚度也相当的可靠,早在去年八月,他就通过军情局的情报人员,把自己的父母接到了登州城。

    副手是朱之裔,当初的青州兵备道。

    因为主动献城有功,被孔有德安排主持安东,胶州湾,斥山港几个港口的建设工作,结果能力相当不错,虽然不懂得地方很多,但搞懂之后,就得心应手,处理的井井有条。

    从正月开始,赵德芳和朱之裔,就被孔有德安排组建税警总队,对于这个任命,朱之裔是相当重视的。

    他可是在官场打拼了十多年,通过孔有德的描述,他就明白了,这个税警总队的权力有多大,如果放在朝廷的层面,这就相当于是户部啊,而且还带自己的军队,武装征税的部门。

    他们除了正常的税务稽查之外,还将承担一部分地方治安工作,在大战爆发的时候,和各地的治安队,以及守备营一起,维持当地的稳定,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

    当然,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保证商税能够顺利的收上来,等到制度渐渐完善,包括农税,矿税等等,所有的税收都将由税警总队来负责征收。

    而为了保证正常的收税,他们的武装力量一点都不弱,冷热兵器的比例是三比一,毕竟不用跟敌人野战,不需要全部装备人兵器。

    此外,每一个小队,还配备了一门三百斤的小型佛郎机,中队还有两门云飞炮,对于内部的骚乱,以及武装抗税来说,已经足够了。

    而今天,就是他们开始征税的日子,按照商业法令规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就是各家商户等级报税的日子。

    不过这个月初一,才正式开始实施,之前的商业活动不需要缴税,所以今天就是第一次收商税。

    作为新加入天策军体系的朱之裔来说,以后就算跟天策军绑在一起了,想要出人头地,就得拿点真本事出来。

    当初他打开青州城门,虽然让天策军少受了一些伤亡,但实际上的功劳并没有多大,如果天策军攻不下青州城,他的献城将是大功一件,可实际上天策军当时已经做好了准备,青州城又不比莱州城坚固,顶多也就坚持一天的时间,他的功劳就显得不那么出众了。

    不过孔有德还是给了他这个机会,税警总队的副队长,为了在新老板面前露露脸,他亲自带队,负责济南城的征税任务。

    然而,行动刚开始他就碰钉子了。

    擒贼先擒王,收商税,就得从生意做得最大的开始收。

    赵家商号,就是朱之裔的目标,他们经营的生意五花八门,但数量庞大,在济南各地置办的产业数不胜数。

    随便找个人一问,谁是济南府最有钱的人,一定是赵家商号的家主赵明智。

    让朱之裔意外的是,他还没打算去找赵明智,后者到亲自来到了中队衙门,言明是来缴纳这半个月的税款的,而且带上了名下所有商铺这半个月来的账簿,交由中队衙门的书吏核查。

    经过中队二十来个书吏近一个时辰的核查,总算是把他们要交的税款核算出来了,一共是二千三百五十八两的税银子。

    赵明智也丝毫没有墨迹,让仆从们抬上来五个大箱子,当场上交这半个月的税款,核实清楚之后,便拿着朱之裔开出的收据,带着人大摇大摆的回去了。

    税是收上来了,但朱之裔却没有丝毫的喜悦。

    因为他总感觉不对劲,凭借他的判断,不应该只收这么点商税,至少不应该只在赵明智头上收两千多两银子的税。

    根据赵家的产业,半个月才一万两白银出头的进账,算下来一年才不到三十万两的营业额,跟他们的产业规模不匹配。

    就拿他们家的布匹生意来说,他们的布匹生意主要集中济南,兖州二府,虽然不清楚具体有多大规模,但根据相关店铺的数量,就能推算出来他们占据了其中三成。

    而这两府的人口数量不会有太大变化,对布匹的需求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再根据实际价格推算一下,就能推算出,赵明智在布匹这个生意上,一年的营业额度应该在二十万两左右,半个月应该有八千两,而实际账簿上面却只有一千八百两。

    但账簿都是真的,核查的也没问题,这就有点说不通了。

    不过朱之裔可不会轻易放弃,他为官十余年,这些商人什么德行他一清二楚,里面的猫腻不要太多,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如果现在不查出来,等到以后因为其他什么事情抖搂出来,孔有德会怎么看他就算不认为何跟赵明智同流合污,起码也会落得个能力不行的评价,以后再天策军内想往上爬就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无论如何,这事情必须得搞清楚。

    既然从正面不行,那就从侧面来。

    他手底下的税警们,有一部分是在济南当地征收的无业游民,里面三教九流的人都有,这一点是孔有德亲自强调的。

    这些地头蛇,对当地的情况门清,而且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指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把他们收罗起来,也能改善治安环境。

    于是,七八个有特殊手艺的税警,便带着朱之裔的厚望,潜入了赵家的各个商铺。

    他们的任务,就是暗中监视这些商铺,虽然赵明智准备充分,但总不可能一点皮展都没有。

    果然,第二天一早,就有税警来报,他监视的哪家商铺有一场情况。

    商铺掌柜居然有两本账簿,虽然晚上看不太清楚,但很明显两本记录的数据不一样,朱之裔马上就明白了,原来是阴阳账簿啊,一本是真实的记录,一本是假的,为的就是应付他们税警总队。

    随即,朱之裔就带着一个小队,气势汹汹的来到发现异常这间商铺,对其资金进行核查。

    虽然没有充足的证据,但朱之裔直接下令查封商铺,把负责这家商铺所有人的控制起来,对那个聒噪的掌柜,直接两个大耳刮子甩过去,然后把嘴封起来。

    经过一番仔细的搜查,果然在掌柜床铺下的地板隔层里面,看到了第二本账簿,粗略的翻下来,记录的数据明显比柜台的那本大的多。

    经过统计发现,这半个月来,他们的实际营业额是八百三十两,而不是一百八十两,偷税漏税达一百三十两。

    一百三十两,对于赵家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哪怕对这件商铺来说,也不过是两日的进账罢了。

    然而,朱之裔已经很满意了。

    哪怕只是一两,也坐实了赵家偷税漏税的罪名,接下来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对赵家进行查抄。

    随即,朱之裔立马下令去围赵家大院,先把赵明智抓起来,慢慢地审。

    然而,他们抵达之后,赵家的护院家丁挡在院墙上,而且大门紧闭,怎么喊都不开门。

    朱之裔知道,是时候动用武力了。

    随即,他下令增调一个小队,同时拖来了两门云飞炮,瞄准了赵家大院。

    他三令五申,要赵明智束手就擒,不要做无畏的抵抗,主动坦白还能从轻处理,但赵明智死活不开门,

    朱之裔也不跟他们墨迹,三次警告之后,直接下令开炮,赵家的大门虽然坚固,但不可能挡住火炮的攻击。

    几轮攻击之后,厚厚的大铁门被轰开。

    除了五六十号赵家豢养的死士,然后那些赵家的那些护院家丁,作鸟兽散。

    对于这些拼死抵抗的,朱之裔没有犹豫,下令直接击毙,遇到其余胆敢反抗的,也不用留情,鬼知道这赵家豢养的死士有多少,必须得先控制住局面。

    两门云飞炮再次怒吼,散弹直接将那些死士击毙近半,然后手持火铳的税警对剩余的人展开射击,那些拿着大刀和长毛的税警,冲上去就是一阵砍杀,将这一批死士消灭。

    没多久,躲藏在地窖中的赵明智和他的儿女,就被搜查出来。

    这个时候,赵明智后悔了,想补交那些税款,但朱之裔可不给他这个机会。

    旋即下令,控制赵府所有人,迅速展开审问,旋即发现了更多阴阳账册,正如朱之裔猜想的那样,他们通过阴阳账册,将这半个月来营业额,直接降低到原本的两成多,用意逃避商税。
1...183184185186187...2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