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让他欣慰的是,得到马上就要跟鞑子作战后,将士们也都相当兴奋,等着亲手干掉鞑子。

    这一年来,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训练,除了部分战士参加了上半年的剿匪行动外,很多战士这一年来都没参加过战斗,差不多有三成的新兵还未上过战场,现在是时候展现这一年的训练成果了。

    此外,天策军成军以来,几乎没有遭遇过重创,战场上偶尔也会出现局部失利的情况,但最终都挺了过来,这也是战士们信心的由来。

    去年打渔港之战,鞑子接近三倍的兵力,依旧在天策军面前彻底溃败,这一次鞑子只有区区三千余人,兵力还不如他们,就算不能消灭这股鞑子,重创他们还是不难的。

    将士们上下一心,都想着杀敌建功,所以在邱文下令之后,大军火速前进,朝着大兴堡而去。

    他们此时已过高桥,距离大兴堡十五里,距离杏山堡也只有二十里左右,

    不过,邱文还是表现的很谨慎,派出足足一百骑兵,十人一组到四周侦查,绞杀鞑子的斥候,其余的都护卫在大军两旁,同时跟后方主力的联络也时刻保持着,有突发情况主力立马就能得知。

    一路走来,邱文派出去的侦骑,跟鞑子派出来的鞑子斥候不断交手,但由于本阵推进的缘故,即使鞑子斥候占据上风,也不敢追击太远,所以这些交锋中,天策军基本上都处于优势地位。

    终于,一个半时辰后,大兴堡出现在视野当中。

    而此时,鞑子却停止了对大兴堡的进攻,转而向北撤退。

    这一点不出邱文预料,这些鞑子一时半会拿不下大兴堡,天策军的援军又赶来,他们兵力上不占优势,而且这一番进攻下来,也损失了部分兵马,在不撤退,可能就要吃大亏了。

    随着鞑子撤出视线范围内,可以说大兴堡的围已经解了。

    不过大兴堡成功解围,让邱文高兴之余,也有一些遗憾,这些该死的鞑子,撤退的这么果断,他还想跟鞑子好好过过招呢。

    眼下还是先进入堡内,看一下情况再说,随即他率军进入大兴堡。

    根据张春介绍,这一次攻城的是奴酋代善亲自率领的正红旗鞑子,总兵力三千五百人,但其中有一半都是包衣奴,余下的都是鞑子的精锐和骑兵。

    整个战斗持续了不到两个时辰,张春利用四门火炮,遏制了鞑子的进攻势头,打死打伤的鞑子接近四百,己方伤亡一百一十五人,好在守军全员佩甲,阵亡和重伤只有四十三人,余者都是轻伤。

    而此时,负责跟踪监视鞑子的侦骑回来汇报,鞑子却没有扯太远,而是撤退到距离大兴堡北方七八里的地方,停下修整,似乎有安营扎寨的打算。

    既然鞑子没有撤回女儿河北岸或者长岭山的大营,那么何不再去跟鞑子打一场

    这可是个好机会啊,不过考虑到自己初来乍到,对周围的情况不属于,邱文选在向张春请教。

    解周围的详细地形情况之后,邱文果断决定再度出击,跟这股鞑子正面打一场。

    大兴堡位于七里河以北,东北边二十里便是长岭山,北边二十里是一片大平原,西边和西南是烟墩山,关山等小山群,不过这些山岭上面有不少敌台和墩台,驻扎有张春麾下战士。

    现在没有看到狼烟或者求援兵,说明鞑子并未向这些地方发动进攻,也断不可能在这些地方埋设伏兵。

    换句话说,在这一片方圆三四十里的平原上,鞑子根本没办法隐藏伏兵,不用担心被埋伏。

    此时大军已经修整的差不多了,这点行程,对于天策军的战士们根本不是事儿,张春继续留守大兴堡,不过派出了一个小队,为邱文所部充当向导,毕竟他们驻扎在这快一年了,对于附近的情况了如指掌。

    发现天策军离开大兴堡,鞑子的斥候很快就把消息传到代善手中,他立即下令全军整备,准备跟天策军大战一场,平原野战,一向是大金军的强项。

    随即,鞑子军中吹响号角,摆出阵列,准备迎战。

    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两支军队出现在对方的视野中,并且不断靠近。

    周围除了大兴堡以外,看不到任何山峦,只有一个不足三丈的小土丘,方圆也不过十丈。

    冬日的阳光,洒在将士们的肩头,格外的暖和,若不是眼前就是生死大敌,战士们说不得要躺下来好好地晒晒太阳。

    邱文策马立于土丘之上,依托这个制高点,观察鞑子的军阵,放眼望去,清一色的红色旗甲,毫无疑问,这些就是鞑子正红旗的兵,如果代善也在其中,那就再好不过了,刚好可以送他去跟儿子团聚。

    而在鞑子军阵前面,则排放着密集的攻城车,不少有产生了破损,遍布着弹孔与硝烟的痕迹,应该是之前攻打大兴堡时留下的。

    攻城车后面,则是鞑子的弓箭手和少量火铳兵,再往后,便是威武的骑兵。

    对于鞑子的战法,邱文多少也知道一些,无非就是攻城车挡在前面,拉近距离,进入射程后,弓箭手张弓搭箭向敌阵或者城头射击,打乱阵型,杀伤敌军,然后手持大刀,巨斧,狼牙棒,流星锤等近战兵器的鞑子猛士杀出,撕开防线缺口之后,骑兵便顺着缺口杀进来,敌阵便会溃散,奠定胜局。

    不过,邱文倒是不怎么担心,这战法其实相当常见,说起来关宁军和边军的战法也是如出一辙,只不过后者多了神火飞鸦,百虎齐奔等火器罢了,大同小异。

    天策军的步兵的步兵编制极为完整,哪怕只是一个大队,只要完成了全部列装,就能成为单独的作战单位,长矛,盾牌,火炮,火枪,骑兵,无论是结阵而守,亦或是主动进攻,侧翼袭扰,都完全不在话下。

    而邱文手头,有两个编制完备的营,完全对鞑子的进攻完全不虚。

    紧接着,鞑子的号角声响起,前排的鞑子推车攻城车,向南推进。

    这些攻城车,亦或是称之为盾车,下面安有两个车轮,前面是七八尺乃至一丈高的木板,覆盖有皮革或者是藤牌,可以抵挡火铳和弓箭的攻击,不过对于火炮却没什么效果。

    既然鞑子主动冲上来,邱文也就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列阵迎击,省点力气,等到击溃鞑子之后,追杀起来更轻松。

    战士们按照军官的指挥,迅速摆好防御阵型,严阵以待。

    两个营,六个大队的步兵,各自摆成一个阵列,在宽达到百丈的阵线上前三后三分布,同时又将四个炮兵小队两两编组,安排在前三个大队阵列之间,骑兵环伺在侧,防备鞑子骑兵冲击侧翼。

    随着鞑子的大阵渐渐逼近,战鼓声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急促,推动攻城车前进的鞑子速度也越来越快,数不清的鞑子重甲步兵和弓箭手,在攻城车的掩护下,向天策军大阵冲击而来。

    “开炮”

    眼见鞑子攻城车推进到一里左右,邱文果断下令开火。

    随着令旗挥动,四个炮兵小队,十六门中型佛郎机,纷纷点燃引线。

    随即一阵密集的轰鸣声响彻原野,火炮阵前硝烟弥漫,一排实心大铁球,呼啸着飞向鞑子的攻城车。

    对于攻城车而言,实心炮弹要比开花弹的效果要好不少,开花弹若是在攻城车前爆炸,能量作用在整个攻城车之上,很难将其击碎,多半只是将攻城车掀翻,对后面鞑子的杀伤力有限。

    而实心炮弹,能量集中于一点,则可以击穿攻城车前面的兽皮木板,然后木板被打成碎木屑,成为了天然破片,对后面的鞑子能造成不小的杀伤。

    果然,一轮炮击下去,至少五辆攻城车被击中,木屑飞溅,连同呼啸的炮弹,一起向后飞去。

    铁球直接将正面的鞑子胸膛击穿,余势不减的飞向后面一个鞑子,直接将后者的胳膊打断,才掉到地上翻滚着停了下来。

    而那些飞溅的木屑,虽然难以击穿鞑子的重甲,但胜在数量极多,对于没有防护的面部和双手,依旧有着不俗的杀伤力,不少鞑子脸上都出现了细小的木屑,鲜血横流,若是双手被木屑击中,虽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恐怕也没办法再握住兵器了

    同样的情况,在鞑子的攻城车阵中不断上演,惨烈的嚎叫声此起彼伏。

    事实上,军中还有两个炮兵小队,装备的都是云飞炮这款野战炮,但邱文留了一手,并没有拿出来。

    这十六门中型佛郎机,每一门都装备了足足八个子铳,完全可以做到不停歇的发射,一些炮弹哪怕没有击中攻城车,只要落地敌阵之中,也能掀起一片血雨,再精良的铠甲,只能远距离挡一下,面对炮弹,别说一层,三层铁甲都没用。

    随着炮弹不断集中攻城车,亦或是落入敌阵之中,鞑子的阵型终于出现了混乱,鞑子也是人,也会知道害怕,面对天策军如此精准的炮击,看着旁边的同伴被炮弹洞穿,或者被木屑射了一脸,满脸鲜血的惨叫,总会有人只撑不住崩溃。

    但鞑子毕竟是鞑子,并没有因为局部的小混乱,演变成大崩溃,毕竟截止目前为止,他们的损失还不到总兵力的零头。




第788章 击溃,遇伏
    望着鞑子阵前打乱,邱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些小伙子平日里的苦练终于得到了回报,而鞑子也不过如此,比关宁军和边军强不了多少。

    虽然战前他就有必胜的信心,但毕竟鞑子凶名远播,还是有那么一丝担心的,现在看来,这些担心完全就是没必要的。

    而且,那八门云飞炮还没上场,仅仅靠着十六门佛郎机,便把鞑子打的狼狈不堪,剩下的战斗,也完全不需要担心了。

    鞑子的攻城车足足有近百辆,第一轮的8个子铳打完之后,便已经毁掉了近二十辆,还有十多辆都已经残破不堪。

    不过鞑子的步伐并没有停歇,余下的攻城车,依旧被鞑子推动着冲上前来,但阵线已不再整齐,快的已经跑到了距离天策军阵线不足五十丈的位置,慢的还隔着六七十丈。

    年轻的战士们手持燧发枪,前后两排,静静的看着越来越近的鞑子攻城车,而旁边的佛郎机,则依旧在不停歇的开火。

    他们都在等待着开火的命令,各小队长,也在本小队后面来回呼喊,未得命令,不得开火,否则就地处决,本来这些事情不需要强调的,但奈何军中有差不多三成战士没上过战场,不得不防。

    不过战士们的表现都很出色,长期以来的训练,严格的纪律性,让他们对上级的命令严格遵从。

    一些胆小的,担心自己会因为恐惧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干脆把守从扳机上拿下来,宁肯下令之后开火比别人慢一点,也不提前开火,打乱指挥。

    此时,反倒是那些失去攻城车防护的鞑子有些慌了,面对不断朝他们轰击的火炮,是个人都会害怕,于是一些弓箭手开始放箭,攻击对面的天策军,但箭矢大多都落在了两军之间的空地上。

    “开火”

    “开火”

    “开火”

    望着鞑子全都进入射程,各大队长陆续下达攻击命令,等待已久的战士们,纷纷扣动扳机,阵前顿时硝烟弥漫,弹丸朝着那些没有攻城车防护的鞑子飞去,成片的鞑子被击倒在地。

    鞑子的旗丁全员佩甲,那些包衣也有不少是带甲的,鞑子的面甲,面对明军的鸟铳之时,效果其实还挺不错的,但面对天策军的燧发枪,根本无法抵抗。

    这个距离,无论是铁甲还是棉甲,被子弹击中都只有被击穿的结局,甚至手举盾牌也无济于事,那些被击中的鞑子,一个接着一个倒下。

    相比于鸟铳这种火绳枪,燧发枪的装填和发射步骤都要少很多,所以射速格外的快,完全不需要三段阵列,两排燧发枪,便能将火力完好无缺的展现出来。

    两排战士,交替装填和开火,弹丸不停地朝着鞑子阵线倾泻,而一旁的佛郎机火炮也在不停地开火,打翻鞑子的攻城车,使得后面的鞑子暴露在燧发枪的枪口之下。

    但鞑子的军纪也不是盖的,战鼓雷动,即使没有了攻城车的庇护,那些鞑子依旧拿着盾牌,继续前进。

    承受了大量的伤亡,再度靠近二三十丈后,终于到了弓箭的射程,鞑子的弓箭手纷纷张弓搭箭,向天策军阵地射击。

    随着弓弦拉动的声音响起,一片箭雨向天策军飞来,天策军前排的长矛手则迅速支起盾牌,减少受攻击面。

    不过即使如此,还是不能避免伤亡的产生,数十名战士中箭,但阵亡的战士却很少,大部分都只是受伤。

    这就是冷兵器跟热兵器的差距,和鞑子一样,天策军的火铳手都是人人披甲,而鞑子的弓箭,即使能够击穿盔甲,其后续的杀伤力也很难将一个士兵杀死,但天策军的燧发枪,不但可以穿透盔甲和盾牌,余势也足以洞穿其身体,将其击杀,如果击中的是没有披甲的包衣,说不定还能上演一枪双杀的戏码。

    鞑子弓箭造成的伤亡,并没有让邱文的内心产生丝毫波澜,在战场上,指挥官必须是铁石心肠,否则因为少量的伤亡,指挥出现了问题,就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与此同时,阵中各小队的医疗兵,也将受伤的战士拖到阵列后面,开始救治,按照步兵编制,每个小队内都有两到三名医疗兵,他们的医术谈不上多高超,但战场上为战友止血,清创还是做得很好,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伤病的死亡率。

    正是有这些医疗兵的存在,其余的战士们便可放心大胆的继续作战,哪怕是伤残了,也不用担心下半辈子的生活没有着落。

    在鞑子弓箭手与天策军火铳手的对射中,鞑子完全处于劣势,鞑子的阵列,推进到二十丈的位置,便被完全阻挡下来,只要继续下去,最多半柱香的时间,鞑子阵线必然崩溃。

    而鞑子阵列后面,代善的脸色相当难看。

    望着己方的战线无法再向前推进,他知道这种打法根本无法战胜天策军,继续僵持下去,要不了多久大军便会溃败。

    与此同时,代善才终于明白,儿子当年为何会输的那么惨。

    自己已经是提前了解过天策军的实力,做了很多相应的准备,结果这场平原上的野战,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反倒是吃了大亏。

    而去年打渔港一战,则是大金国第一次与天策军大规模交战,长子岳托也是身经百战,与明军交战从未吃过亏,再加上有耿仲明带来的汉军,必然对天策军产生轻敌之心,

    然后就一头撞在了天策军那一环接一环,又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以及超过百门火炮面前,面对天策军犀利的铳炮,最终落得惨败,身首异处。

    代善知道,如果这一战不是在这平原上的野战,而是天策军修建好防御工事的情况下,自己这点兵力,真不够天策军塞牙缝的。

    不过这一战既然是他挑起来的,那就必须的打下去,好在他的骑兵还没动。

    根据初步观测,从进攻大兴堡到现在,伤亡已经超过八百人,但代善却并不怎么心疼,因为这八百多人中,差不多有五百都是包衣,真正的旗丁也就三百出头。

    包衣,根本算不得人,他们的身份地位,跟骡马,驴子差不多,只不过跟人长得一样罢了,死了也不心疼。

    平时这些包衣就负责伺候家主,也就是旗丁,战时负责托运武器,粮食,辎重,战斗激烈的话,也会被拉上战场,如果能侥幸斩获战功,也是有机会脱离包衣身份的。
1...256257258259260...2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