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后金对于情报一向重视,哪怕努尔哈赤还未起兵之时,便在辽东各地安排了大量的细作,平时负责情报,大战之时则充当内应夺取城门,迎大军入城,铁岭,辽阳,开原,抚顺等城池,都是这么陷落的。
中情局虽然在山东境内,大量清缴后金的特务,使得他们的活动极为受限,得不到太多有用的情报,但对于辽西走廊就有些无能为力了,有关天策军援军的消息,迅速传到大凌河城的后金大本营之中。
事实上,不单单有后金的细作,一些明军将领也干着吃里扒外的事儿,使得明军方面的情况,对于后金来说几乎是透明的。
根据情报显示,天策军此次援军规模庞大,接近三万人的兵力,骑兵就有足足八千,此外还有超过三百门大型佛郎机,其实这些都是云飞炮,只不过大小与重型佛郎机相当,被误认了,其余的都是步兵。
“孔有德居然亲自来了”皇太极有些诧异。
他前几天才收到潜伏在山东的细作发挥消息,说天策军的数百艘战舰分别出现在了安东港,胶州湾港,威海卫港等几个港口,却没想到,孔有德这么快就来了。
不光是皇太极,对于孔有德亲率三万兵马增援,整个后金高层都相当重视。
不为别的,就因为去年打渔港一战,把他们给打疼了,足足损失了二十个牛录,汉军,朝鲜仆从军,以及蒙古骑兵更是两倍于此,更重要的是岳托和战死以及豪格的被俘,以前可从来没有过如此级别大将被斩杀或者俘虏的情况。
事实上,很多人都没想到,孔有德居然会冒险,亲自率军增援锦州。
现在天策军跟大明朝廷暂时和解,但天策军想要靠陆路增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大明朝廷现在战略重心在于对付流寇,同时也在提防着天策军。
只要崇祯皇帝以及朝中大臣不傻,绝对不会让天策军走陆路增援锦州,万一天策军突然改变行军路线,直扑京城,鬼知道能不能扛得住。
而从海上增援,先不说能不能突破近海的海冰,就算成功上岸,也意味着至少三个月的时间没有援军抵达,要么这孔有德有着必胜的信心,要么就是悍不畏死,这下可有些棘手了。
对于这个突发情况,皇太极也找来济尔哈朗和代善等大将,商讨应对之策。
皇太极一脸忧虑道“孔有德此番大举增援,兵马颇多,又有大量火炮助阵,若是其与白云龙合兵一处,恐怕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苦战。我大金国经不起这样的消耗,也无法承受失败带来的后果,诸位有何良策,不妨都说来听听。”
对于皇太极所说的问题,代善最有发言权,这大半个月来,与锦州地区天策军的交战,让他感觉颇为吃力,比对付关宁军要难得多,若不是有红衣大炮助阵,恐怕到现在双方还在争夺大凌河城。
现在被大金军攻下的牵马岭驿,河阳驿,大凌河城,十三山驿,开州屯,团山堡等共计八座城池,还不全是靠他们自己拿下的,这些城池大都是无法抵御红衣大炮的轰击,天策军主动放弃的。
即使如此,拿下这八座城池,也让他们损失足足五个牛录,外加汉军,蒙古军等共计三千多人,天策军的损失却只有他们的一半不到。
白云龙没有跟他们展开诸城逐堡的争夺,而是收缩防线,固守锦州城,义州卫城,松山堡,塔山堡,杏山堡等大城池,代善就负责进攻松山堡。
但展开了三次强攻,但都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天策军安防在城头的火炮,不但打的快,还打得准,装要么是开花弹,要么是散弹,让他们吃惊了苦头。
其中有两次冒着枪林弹雨冲到城下,想要掘开城墙,却发现天策军不知道使用了什么妖法,城墙坚固的根本就掘不动,最后只能撤退,几次进攻下来,又损失了一千多人。
现在又有三万天策军援军抵达,还是孔有德亲自率领的,又有数量众多的大炮,在场众人压力都不小,尤其是皇太极和代善,都有儿子折损在天策军手里,让他们对天策军有愤怒,也有一丝恐惧。
代善开口道“大汗,我军现在虽有十二万之众,但面对的都是天策军的坚固城池,围困几座城池已经耗费大量兵力,现孔贼率大军增援,我军又缺乏足够的兵力与之野战。所以恳请大汗,调集后方汉军,蒙古军,接受围困任务,而后我大金八旗主力,与孔贼决战,将其全歼,俘虏孔贼。唯一的援军被消灭,主将被俘,困守的天策军必然斗志全无,这些城池必然不攻自破。”
代善16岁便第一次跟随努尔哈赤从征哈达、辉发、叶赫等海西女真各部,论军功封贝勒,此时已年满五十,身居正红旗旗主之位,个性稳重,如若不是虐待次子硕拓,被老奴废掉,此时他应该才是大金国的大汗。
然而,现在他却提出继续增兵,屋内众臣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以往,大金国都是以少打多,一万大军便可对阵三万,五万明军,总能取得胜利。
但是此战,大金国已经出动十二万大军,即使去掉伤亡,也还有足足十一万余人,而天策军不过区区四万,即使加上三万援军,也不过七万人,大金国依然占据兵力优势,而代善却依旧要求增兵。
面对众人的非议,代善平静的说道“诸位,现在大金国面临的困难,不亚于先汗萨尔浒之战时。彼时,我大金虽以六万大军迎击十三万明军,但明军却兵分四路,诸将不和,勾心斗角,先汗率我等臣子各个击破,大败明军。但此时,天策军虽兵力不占优势,但团结一心,我军到现在都没有发现抛弃友军擅自撤退,或者归降我大金的天策军,可见其何等的精诚团结。如若不继续增调军队,此战我军恐怕难以取胜。”
“二哥,你难道认为,此战是当年萨尔浒之战的重演,我大金国是那将帅不和的十三万明军不成”对于代善的建议,阿济格毫不客气的指责道。
这话说得相当不客气,一点面子都不给代善留,完全不像是兄弟之间的对话,谁让他们两人的利益冲突很大呢。
阿济格自小受宠,所以养成了飞扬跋扈的性格,不过以往他站出来挑事儿的时候,还有个大侄子豪格出来对线,但现在豪格已经在北京被凌迟了,他就更加的肆无忌惮了。
当然,他这飞扬跋扈的性格也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但谁让他有这个资本呢,老奴死的时候,在大金国内部,就他们三兄弟拥有的实力最强,最为强大的两黄旗,还有老奴的亲卫营,也就是后来的前锋营。
皇太极联合代善等人上位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自己的实力,包括两黄旗与两白旗名字互换,服装互换,把镶白旗旗主从阿济格换成多尔衮,又陆续续续采取一些小手段,加强两黄旗,削弱两白旗。
第785章 倾国之战
但去年打渔港一战,镶红和镶黄旗各损失十个牛录,实力大损,而两白旗一共才损失了三个牛录,直接就让皇太极的这一些列操作付诸东流,两白旗再度成为实力顶尖的旗。
这一年的时间,他们三兄弟没少使手段,想要争夺大金国的主导权,甚至想逼迫皇太极退位,但姜还是老的辣,皇太极的手腕还不是稚嫩的多尔衮能比拟的,他们三兄弟最终都没能成功。
不过,他们并没有放弃,而阿济格一旦找到机会,便会趁机嘲讽代善等人,全然没有兄弟之情,毕竟母亲的死,也有代善一份。
这个时候,济尔哈朗却站了出来“十二弟,话可不能乱说,天策军与寻常明军截然不同,统一指挥,令行禁止,从未出现过抛弃友军的情况,与当年父汗治理下的八旗何其相似。况且,天策军的实力大家有目共睹,去年的打渔港之战,铁山之战,义州之战,以及后来大大小小数十次小规模的战斗,都证明了天策军的实力,加上其大量配备的火炮,以及精良的火铳,我大金军必须要小心应对,一个不慎,就是满盘皆输。”
“那是豪格和岳托没用,足足两万大军,对战不足一半的天策军,却败的一败涂地,两人一死一被俘,简直丢尽了大金国的脸面”阿济格讥笑道。
济尔哈朗的话虽然有道路,但阿济格却对他很不爽,因为他跟皇太极可以说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字面意义上的一条裤子。
济尔哈朗是舒尔哈齐的第五子,也就是阿敏的无弟,但自小便被努尔哈赤带在身边抚养,即使后来诛杀舒尔哈齐,济尔哈朗的地位依然没有收到影响,现在更是担任正蓝旗旗主一职位。
代善冷冷的说道“这么说,十二弟有信心击溃孔贼援军要不你们两白旗去迎接,将孔贼援军消灭”
被人嘲讽儿子没用,代善当然忍不了,要不是在这重要的会议上,他估计自己会忍不住动手揍阿济格一顿。
本来只是怼一下阿济格,没想到后者却拍着胸脯说道“天策军火炮众多,两白旗没有足够的火炮与之对战,若是大汗将红衣大炮全部调集给我,我便与十四弟,十五弟一起出战,一战击溃孔贼援军”
这个时候,皇太极强忍着心头的不快,打断了他们的争论“好了好了,议事就是议事,不要做意气之争。现在该讨论的是,如何对付孔贼援军。”
济尔哈朗将目光从阿济格身上收回,然后开口道“大汗,我赞同二哥的办法。天策军军纪严明,训练严格,铳炮犀利,而且各个悍不畏死,以我军现有兵力,围攻白云龙部四万军队已然有些吃力,若是分兵对付孔贼援军,这些胆大包天的天策军,很可能会从城中不断出击,干扰大军行动。所以,当务之急乃是增调更多兵马,以汉四旗,蒙四旗继续围城,八旗主力与孔贼展开决战。”
阿济格依旧是咄咄逼人,反问道“若是继续调兵前来,那么盘踞在九连城,铁山,宽甸,昌城,义州城的天策军趁机发动进攻,直逼沈阳,又该如何应对难不成,为了一座锦州城,要把盛京丢给天策军不成”
“我军可效法父汗当年萨尔浒之战,以一部兵力迟滞许尔显所部,集中兵力快速击溃孔贼率领的援军,而后回调部分兵马防守盛京,其余兵力再集中攻击锦州,松山,义州卫等城池,各个击破,此战可一举歼灭天策军主力。”
“父汗当年何其英勇,先击溃先明军先锋杜松部,又震慑明军马林部屯兵尚间崖,不敢前进一步,大军修整后便展开进攻,不到半日便击溃明将龚念遂营阵,而后父汗率军迎击从宽甸北上的刘挺所部,明军中路军也随之溃败。
此战可以称得上是我大金开国奠基之战,但彼时,无论是萨尔浒,亦或是阿布达里岗,距离赫图阿拉,均不过百里,大军两日便可抵达,父汗五日内便接连击溃两路明军。
此时这锦州距离盛京足有五百里,大军来回便是千里,如何能快速调动兵马若是沈阳有什么闪失,你代善对得起父汗,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不消几天,今年的第一场雪便会降下来,从宽甸,九连城到盛京的路上,将会大雪封山,天策军纵使有万般能耐,也不能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突破我军重重阻击,抵达盛京城下,即使他们侥幸抵达,火炮等攻城器械必然无法携带,我军随时可以回援”
代善看着济尔哈朗跟阿济格的口水战,并没有继续发言,他压根就不搭理阿济格。
而是在等皇太极的意见,皇太极的直属力量虽然现在已经不如两白旗,但毕竟还是大金国的大汗,话语比阿济格这个莽夫有分量。
看着济尔哈朗和阿济格也争论的差不多了,皇太极才缓缓开口道“这些本汗都知道了,诸位臣工说的都很有道理,但眼前的局面,大家必须要团结一心,一致对敌,切不可内部再生争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集中兵力对付孔贼援军,又该如何将其击溃”
说完,目光又落到代善头上,皇太极上位靠的就是代善,济尔哈朗这几个哥哥的帮助,而代善有最为年长的,
更重要的是,对于天策军的情况,代善了解的最深。
长子岳托,一直是他引以为傲的儿子,与他分掌两红旗,哪怕自己死了,只要有岳托在,自己这一支也必然会发扬光大,前程似锦。
然而,这个让他极为信赖的儿子,却死在了天策军手上,承受了丧子之痛后,他对天策军更是充满了无尽的仇恨,但他并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能够击败岳托的军队,绝对不是一支弱旅。
所以,他便想方设法的搜集天策军的情报,研究天策军的作战习惯,军队构成,内部结构,装备水平等等。
带上顺了顺思路,然后开口道“大汗,天策军在海面结冰之前两个月,便在大量向觉华岛,塔山堡运送粮草,按照初步推算,足够天策军四万大军六个月所用,此番又有三万援军,哪怕没有携带任何粮草,其依旧能坚持四个月,足以支撑到海冰消融。”
随后,他便派人拿出一张一丈场,八尺宽的辽西地图来,展开之后,对着地图进行详细的讲解。
“虽然天策军粮草充足,但并不是都堆积在锦州,义州卫,松山堡等城池,除非他们放弃这些城池,否则粮食还是需要从后方运输而来,如此一来我军便可以截断其补给线,使其囤积的大量粮草,无法被前方将士所用。
“此外,我军也可效仿天策军,大量挖掘战壕,派兵层层驻守,使其道路不通,个城池之间无法互相驰援,若孔贼分兵驻守塔山,杏山等城池,我军便可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腾出兵力,再行与孔贼决战。
倘若孔贼三万大军且战且行,一路向锦州推进,我军便可集中主力,一举将其歼灭,而后利用缴获的火炮,回头攻打锦州等城池。”
“此法甚好,如若能歼灭天策军,获取其大量火炮,我大进军携大胜之威,一举攻克山海关亦不在话下”皇太极赞叹道。
这一番话,让众将都很兴奋,如果真的能够办到,攻破山海关这一道阻碍了他们十余年的防线,大金国逐鹿中原并非不可能。
众人都议论纷纷,有人觉得可以利用天策军成军以来战无不胜的特点,诱使锦州城的天策军主动出击,也有假扮成天策军的援军,诱使其开门策应,而后发动进攻的。
即使不成功,多来这么几次,也可以让他们在孔贼援军抵达之际,不敢出城增援,隔绝各成吃的联系。
望着兴奋议论的众人,皇太极对着代善说道道“增兵之事,本汗会亲自安排,现命你携带本旗一半兵马,以及三千蒙古骑兵,绕过天策军城池,迟滞孔贼援军速度,断不可与之正面交战,采取袭扰之法,猎杀天策军斥候,遮蔽其耳目,使其不能知晓我军调动情况。”
“臣遵命”代善道。
既然已经定下来了,要在孔有德援军与锦州驻军汇合前,与之决战,那么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继续从辽东动员兵马,增调至前线战场,还需要一些时间。
随后,后金君臣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对敌策略,有提议联络关宁军,策反一部分将领,让他们从背后偷袭天策军的,有提议派王子登等一干孔有德老相识,前去劝降,迷惑他的,总之能想到的损招都被想了出来。
但皇太极的内心,总有一丝隐隐的不安,具体是什么不安,他又说不上来。
从十二月初开始,后金国内,以及漠南蒙古各部,便开始继续向锦州方面增兵,满八旗中,除了每家每户的正丁,年龄超过十八岁的余丁,也必须随军出征。
聚集到锦州的后金兵马,数量也越来越多,可以说是倾国来战。
而另一边,孔有德正率军赶往塔山。
十二月三日,三万援军过了连山驿,进入塔山堡,也就是宁远中左所的地界,算是进入天策军自己的地盘了。
这区区一百二十多里的路程,天策军足足走了三四天,看起来行动极为缓慢,但都是不得已而为止。
这里是关宁军的地盘,虽然祖大寿让自己率军通过,但还是对其不得不防,两年前他就干出过杀何可纲,而后献出大凌河城的事情。
虽然祖大寿最后诈降回到锦州城,但他的儿子祖泽润、祖泽溥、祖泽洪,养子祖可法,心腹部将张存仁、李云、韩大勋、外甥吴三凤、裴国珍诸人降了皇太极,现在都在后金任职呢。
而且孔有德也相信,祖大寿跟皇太极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间断过,只不过条件没谈拢,或者祖大寿判断此时归降风险较大,才没有归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