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中军的火铳兵差不多也给敌军造成了百余人的伤亡,算起来一共杀伤了敌人八百多人,接近敌人一成的兵力了。
但是自身的损失也不小,骑兵伤亡五十余人,大部队被敌军的火铳兵和弓箭手杀伤了七八十人。
&n
第121章 慈不掌兵
追了一段之后,他选择了放弃,是因为他还记得孔有德军中是有火炮的,除了一堆碗口铳和虎蹲炮,还有十几门佛郎机。
也不知道孔有德从密神山出来,有没有带上,但如果孔有德将佛郎机埋伏在后方,继续追击很容易发生意外,他冒不起这个险。
不过这次虽然没能击溃孔有德,但也让他吃了不小的亏,他战无不胜的神话被打破了,士气必定受损。
而且还消灭了他五百多人,算是一个不小的胜利了,虽然自己这边损失了八百多人,张可大一点都不心疼。
这些士兵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个数字罢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可不是说着玩的,慈不掌兵也不是随便说说的。
只要能取得战斗的胜利,多死一些人是值得的,这不是张可大一人的想法,大明的绝大部分将领都是一样,甚至可以说自古以来的名将,差不多都一样。
如果死几个人就心疼,就嚎啕大哭,就不能正常的指挥了,到时候因为指挥失当,被敌人击败,死的人只可能会更多。
这些士兵的伤亡,根本不能让张可大的内心,掀起哪怕一丝波澜。
...
此时,张可大的一位幕僚恭维道:“都督大人,恭喜您旗开得胜啊!”
这幕僚虽然喜欢恭维,但是办事能力还不错,所以张可大一直留着他,淡定的说道,“这只是小胜一场,更难得还在后面呢,你们几个合计合计,看看怎么样才能快速破敌,免得这登州百姓,遭受叛军祸害。”
张可大身为正一品的山东总兵,加南京都督府右都督,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分身乏术,自然需要几个得力的幕僚,为他出谋划策,帮他处理一些杂物。
一个参谋说道“大人,在下认为,我军应当一鼓作气,杀过去,荡平叛军”
另一个参谋反驳道“敌军并没有自乱阵脚,而且敌军还有火炮,若是强攻,必定造成很大的伤亡,所以在下提议,可以上奏巡抚孙大人,请求从城中调运几门红衣大炮前来,轰击敌军阵地。
红衣大炮这种国之重器,叛军肯定无力抵挡,轰上一阵,叛军必定阵型打乱,到时候都督大人率军杀过去,此战可定。”
张可大对火器这些东西不怎么感冒,认为这些都是奇淫巧技,不如战阵之上拼杀,更能显示出军人的威猛,再加上之前孙元化试炮的时候,发生过炸膛事故,他就更加不喜欢火炮了。
但是此时此刻,能够对付叛军火炮的,也只能依靠火炮了,他之所以没有选择强攻,不是心疼士兵的伤亡,而是担心一旦伤亡过大,自己手下的军队,有可能会崩溃,毕竟他们也是人,也有恐惧。
虽然红衣大炮有着诸多弊病,比如重量太大不便移动,射速缓慢,准头也不行,但是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威力巨大,敌人阵型密集的话,一炮下去,就是一条血路,打死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人都不是问题。
“这个建议不错”张可大笑着拍了拍这个幕僚的肩膀“这兵国利器正应用在刀刃上,你即刻进城禀告孙军门,请求他调运几门红衣大炮出城,这事办得好少不了你的赏赐。”
这幕僚很想抽自己一巴掌,为什么要提这么个建议,本想刷刷好感,结果这差事落到自己头上了。
那红衣大炮,一门就三四千斤,岂是那么容易调动的。
现在大军驻扎地,离着登州城差不多五里,云集们红衣大炮过来,根本不是一个轻松地活计。
&nb
第122章 张焘部溃败
为书友(々枫叶)的1199起点币打赏加更一章,感谢支持。
……
当孔有德仔细观看那边情况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让他惊喜的一幕,奇迹真的发生了,李九成居然赢了。
之所以他会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两方人马,已经糅杂在了一起,都在向着北方跑,而且速度很快,扬起了阵阵烟尘。
战场上出现这种情况,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位于北边的那一方战败了,而北方是张焘部。
看到这一幕,孔有德顿时兴奋了起来,不过为了稳重起见,他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几个千总,然后把望远镜递给他们,让他们轮流使用,查看西边的战局,分析一下是不如真如猜测那样,张焘部战败。
观看之后,几人也都是一脸兴奋,都一脸肯定的说,真的是李九成赢了,那么,现在他们面临的难题,就要迎刃而解了。
张焘部明军大败不说,李九成部看起来损失还不大,一旦彻底击溃张焘部明军,只需要修整片刻,李九成就可以从侧翼,甚至绕道背后来攻打张可大部明军,这样一来,对面的明军腹背受敌,岂有不败之理。
于是,孔有德就命令道:“你们都回到各自的营地,做好进攻准备。
这次进攻的方向就是明军的中军,骑兵继续在东侧游弋,一旦发现敌军防线的薄弱之处,直接给我冲上去,撕烂他们的阵线。
切记,要等待我的命令再开始进攻,如果哪一部分提前攻击了,不管战果如何,都按军法从事”
“末将遵命”
随着孔有德的命令,几个千总都回去准备了,原本坐在地上休息的士兵们,也被军官们组织起来,准备开始新一轮的进攻了。
而看到了叛军阵列中,出现了新的情况,大量的骑兵穿梭其间,似乎是在下达着什么命令,那些叛军士兵也都站起来了,重新整队了,明军也知道叛军要再次发动进攻了。
因此,他们都集中了注意力,等待着叛军的再一次进攻。
张可大也发现了情况有些不对劲,刚刚与孔有德的交锋,对方察觉到情况不低后,就率军稳步后撤,从中可以看出,孔有德不是个莽夫,应该不会无缘无故就冲上来硬拼。
那样一来谁胜谁负先不说,叛军的损失肯定不小,这应该不是他们希望发生的情况。
但是现在对面叛军的动作,就是准备强攻了,也就是说,很可能发生了自己不知道的变故,而且这个变故对自己很不利。
张可大迅速的在脑海中分析一下局势,叛军现在其实是四部分,东南方向二十里外的隘口有两千人。
张可大早晨率军出营的时候,就派了斥候侦查那边的情况,一直没有传来他们有任何行动的消息。
西南方向的关口,也有叛军一千多人,但是那边离战场更远,足足三十里,天亮到现在还不到两个时辰,全速前进这点时间也赶不过来。
眼前的孔有德部,就那么六千多人,一切情况尽收眼底,并没有凭空更多的兵士,那么唯一有可能出现变故的,就只剩下西边的张焘部了。
开战之前,他并没有担心张焘部会出现什么问题,因为根据侦查得知,李九成部虽然有四千多人,但是除了他儿子李应元率领的几百骑兵,其他的全都是招降的卫所兵,根本没啥战斗力。
而张焘部,六千人都是战兵,想想都知道怎么可能会输吗
然而就在他思考的时候,他发现,喊打喊杀的声音正在接近,西边的战场,之前并没有什么大的动静,诸如火炮开火的声音之类的。
&nb
第123章 魏望侯投敌
孔有德自己知道,刚刚发生第一场较量,是自己输了。但是他在宣扬的时候,仍旧说的是己方胜利了,以此来鼓舞士气。
毕竟自己这边损失五百多人,敌军损失八百人,说成胜利也没毛病嘛,士兵们又不懂那么多,肯定是哪边死得多,那边输了嘛。
加之已经能看到李九成的军队了,知道那边已经胜利了,现在配合他们夹击敌军,所以士气并没有衰落,反而上涨了不少。
张焘部的溃兵人数并不多,只有二三百人,而且战斗素养也不是很差,知道逃跑的时候不能从友军的防御阵列通过,需要绕过去,不然会打乱友军的防御。
但是,现在他们是处于被追杀的状态,人在求生欲很强的时候,总能做出一些正常情况下,很难理解的事情。
就比如,溺水者看到有人来救他,会本能的死死保住施救者,正常情况下,他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做法,会妨碍施救,但是在求生的本能驱使下,他依然这么做了。
内心的恐惧,加之求生的本能,迫使他们本能的选择从最近的地方逃跑,而且对面就是友军,他们认为友军不会真的杀他们,于是抱着侥幸的心理,继续向前冲。
就这样,最前面的十几个溃兵,仍旧冲向了张可大的防线,下面防御的士兵也不手软,忠实的执行了张可大的命令,将这十几个溃兵尽数击杀。
这一幕被后面的溃兵看在眼里,他们也不敢继续向前冲了,赶忙转向北方,从北方逃跑。
虽然这样一来逃跑的路程会远一些,逃跑成功的几率更小,但是向友军防线冲,百分之百会被击杀。
等待这一波溃兵全部从北边撤退之后,张可大松了口气,接下来就要应对两个方向的进攻了,他不能有半点懈怠,否则一场溃败马上就会降临。
最快发生战斗的,是两边的骑兵,李应元率领着骑兵继续跟随溃兵的路线,并且试图从北方攻击张可大的防线。
张可大手下的游击将军陈良谟,也率领着麾下的五百骑兵迎击,双方势均力敌,打的难舍难分。
很快,李九成部与张可大部的步兵,也碰撞到了一起,双方激烈的对拼起来,由于距离太极,根本无法使用弓箭和火器,双方都是短兵相接,战况极为惨烈。
正如张可大预料的那般,李九成部叛军,麾下都是些卫所兵,囚徒,难民之类的,也就能欺负其他的卫所兵,现在对上张可大手下的这些战兵,瞬间显露出原型。
顷刻间就有数十名叛军被斩杀倒地,明军士兵们看到这样的情况,也是更大胆的放开手脚,把阵型向前推进着。
负责应对李九成部叛军的是守备姚士良,看到敌军如此不堪一击,他也不管张可大之前的吩咐了,最终上“弟兄们,随我冲啊,砍了这帮反贼,不光总兵大人有赏,朝廷也有赏赐,杀啊!”
“杀”
顿时士气又高涨了一大截。
姚士良跟随张可大多年,也是个悍勇之将,根本不管叛军看在自己身上的刀剑,挥舞着手中的戚刀,接连斩杀了十多名叛军。
眼前出现了一个穿着盔甲的叛军,明显是叛军中的小头目,可能是百总或者把总,姚士良也顾不得身体的劳累,与这名叛军拼杀了起来。
两人互
第124章 姚士良之死
魏望侯身边的士兵,也不再是那些不堪一击的卫所军和难民,而是他手下正儿八经的辽东战兵啊,他这是率军投敌啊。
不过他现在也想不了这么多,他现在想到的是,如何能活下来,之前他跟魏望侯的矛盾不小,既然对方叛变投敌人了,定然无所顾忌,要斩杀自己报仇雪恨。
他姚士良没有文天祥那种气节,不会誓死不投降,和大多数明军将领一样,只要有活着的机会,都不会去寻死。
赶忙求饶道“魏大哥,不,魏爷爷,之前都是兄弟我做错了,您大人不计小人过,饶了我吧,我以后为您做牛做马都成!”
然而,魏望侯不为所动,狞笑着拔出了姚士良的那把刀,学着姚士良的动作,双手反握刀柄,刀刃朝下,对着姚士良的脸部。
姚士良想挣扎的起身反抗,但是他的双手双脚,都被魏望侯的部下按住了,任凭刀上尚有余温的鲜血,顺着刀尖滴落在脸上。
“姚士良,你还记得当初怎么对待我的吗当初你就应该知道,自己迟早会有这一天,我也不让你受罪,给你个痛快的吧”
“饶命啊!魏爷爷饶命啊!……”
随着魏望侯手起刀落,姚士良求饶的声音戛然而止,这把刀就像之前一样,再次插入了一个头颅之中,顿时鲜血飞溅。
魏望侯也不管溅在脸上的鲜血,抬头看了看前方的战局,他手下的将士们,已经将张可大部打的节节败退,只要再加一把劲,很可能就能将张可大的防线突破。
杀完姚士良,魏望侯还是感觉不过瘾,因为他的死对头可不止一个姚士良,可以说,张可大部的将领,有一半都与他有仇,之前碍于同一个阵营,他不好下手,现在,可以放开手脚,尽情的复仇了。
魏望侯也不擦脸上的鲜血,狞笑着拿起自己的武器,向前冲去,他要将这些年来受到的屈辱,加倍奉还……
...
就在姚士良被杀死之前,孔有德也跟明军交火了,初期完全是压着张可大部打。
最先攻击明军的仍旧是火铳兵,经历过多次战斗的火铳兵,现在的战斗素养提高了不少,到达射击位置后,便在程希孔和孟有才的指挥下,打出了一轮又一轮的齐射。
张可大本身就对火器不怎么感冒,孙元化要给登州水师的战船安装火炮,都被他严词拒绝,军中根本没有成建制的火铳兵,都是分散在各个部队的,虽然数量加起来也有不少,但是无法组织起齐射,打出最强的火力。
好在张可大常年作战,军中的盔甲和盾牌都不在少数,火铳手射击的距离也较远,弹丸很难击穿盾牌加盔甲的双层防御,除了一些倒霉蛋被命中没有盔甲防护的头部和手脚,并没有造成大量的伤亡。
如果没有西边的李九成部骚扰,张可大绝对会命令全军出击,上去迎战,无论结果如何,都比这样被动挨打来的强。
但是现在他根本不敢这么做,右翼部队正在与李九成部交战,如果将中军和左翼大军派出去,一旦发生变故,很可能右翼只撑不住,到时候就会面临前后夹击的状况。
对任何一支军队来说,被战力相当的敌人夹击,都是很危险的情况,大概率全军覆没,张可大冒不起这个险。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指挥右翼将李九成部击溃,然后再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行动。
以目前的局势,想要一次击溃两支
第125章 李九成擅铳
双方已经激战了两次,都没有能彻底击败对方,每一方都差不多伤亡了接近百人,现在双方已经拉开了距离,准备下一次的冲锋。
李应元这边的新兵比较多,体力也比较差,所以都在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抡刀子砍人可不是轻松地事情,非常消耗体力的。
这两次短暂的交锋,李应元已经斩杀了十多个敌军,其中还有一个明军的百总,他也累得气喘吁吁,盘算着怎么样才能快速打破僵局,解决掉对面的骑兵队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