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末将不敢,是末将孟浪了,军门恕罪”
两人一看孙元化发火了,顿时偃旗息鼓,虽然他们手上都有几千兵马,但是谁也不敢得罪孙元化,虽然孙元化没有杀他们的权利,但是一纸奏折发到京城,他们可承受不住。
但是两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因此化解,反而更大了,两人谁都看不起谁。
孙元化也看得出来,让他们二人一起行动,根本不可能,只能下令道“正月初二,张可大你率军从东门出发,张焘你从西门出发,然后从两个方向攻向密神山。
切记,只要击溃叛军即可,不可盲目追击,坏了我招抚的大事。
还有,这两天内,不准再派人去西校场生事,如果被本官发现,生事的士兵连同所部千总一同斩首,到时候可别怪本官没有说明。”
第117章 大战前夕
崇祯五年,一月二日,度过了两天轻松地日子,张可大和张焘整兵待发,准备进攻孔有德了。
根据这几天得到的消息,孔有德就已经确认了,张可大手下的兵马在频繁调动,肯定是要准备进攻了。
所以,当他们准备出兵的时候,孔有德就已经知道了。
其实在这个年代,判断一支军队当天是否会出营打仗,是件很简单的事,就是通过观察清晨敌军营地里的炊烟。
如果敌军的炊烟出现的比平常时间早,而且炊烟的数量又很多的话,那么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敌军今天要出营和自己作战了。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兵丁们在打仗前,总是要吃顿饱饭吧,饿着肚子可没法好好打仗的,这年头打仗可不想后世打仗一样,只需要手指扣动扳机就可以了。
他们可是要拎着十几斤重的武器,靠蛮力与敌人肉搏的,或者是平举着十来斤的火铳射击,亦或是拉开强攻射出箭矢,肚子饿的没力气的时候,根本无法完成这些操作。
当然,这个现象也反映出另外一个情况:在古代的打仗中,除了那些少量的精兵以外,军队中普通的士兵在不打仗的日子里是很难吃饱的,军队也不会供应给他们足够的饭菜的。
穿越以来这么长时间了,这些道理孔有德自然也懂,虽然因为过年的原因,张可大军中的炊烟,数量一直都不少。
但是今天早晨,张可大军中火光出现的时间格外的早,以至于根本看不到炊烟,不过这些火光也足以说明问题。
判断张可大要出兵之后,孔有德就传令给几个主要将领,也开始做饭,以便迎战张可大的军队。
这一仗对于孔有德来说,要说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
他已经详细了解过张可大的履历,根本不是什么善茬,不过也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了。
总兵这个职位,全称是总兵官,在明朝前中期,和巡抚差不多,属于临时性的差遣。
一旦发生战事﹐则任命将领担任总兵官﹐调卫所军﹐由其统率﹐战事结束后﹐交回所佩将印﹐军队各回卫所。
故总兵官属临时差遣﹐无品级﹐无定员﹐多由公﹑侯﹑伯﹑都督充任。
正统年间,边境战事增多,总兵成为常设职务,不过也只有云南,湖广,两广,辽东,宣府,大同,宁夏,芫延,交趾,甘肃等边境重镇才设,而且数量是固定的,只有十个。
随着时间的推移,总兵数量逐渐增多,一地的总兵数量,也不再是一个定数了。
万历年间,整个山东只有一个参将,到了崇祯年间,山东已经有三个总兵了,可以说现在的总兵远没有以前那么值钱了。
不过张科大不一样,他可是加了右都督衔的总兵,整个大明总兵几十个,能加都督衔的屈指可数,他们都是靠战功打出来的。
不过不管这张可大再厉害,这一仗还是必须要打的,虽然不知道原来历史上有没有这一战,但最后的结果是拿下了登州,孔有德也就不那么担心了。
随着天空逐渐亮起来,有关张可大的情报,也被侦骑们源源不断的送回来。
这次出兵的不光有张可大,还有登莱总兵张焘,两部兵马合计一万四千人。
其中张焘麾下六千人,张可大麾下八千人马,都是不折不扣的战兵,没有用于凑数的卫所兵。
孔有德就与李九成商量,还是和上次一样,张可大部实力强一些,由孔有德来应对,张焘部实力弱一些,由李九成来应
第118章 初战
尤其是在这种万人规模的大战,配合作战显得更为重要,对于这些新兵来说,提高他们配合的默契度,就更为重要了。
密神山离登州城差不多有十里,中间有足够宽阔的地带,供两方对战,不用担心摆不开阵型。
当斥候来报,张可大部和张涛部已经离开经营的时候,这一场战斗,算是正式拉开序幕了。
和孔有德一样,下面的士兵和军官们,也都吃完了早饭,保持着充沛的体力,迎接这一场战斗。
随后孔有德便率领着七千兵力,向着北方,去迎击张可大了。
李九成也率领着压得那一部分人吗,也紧随其后其后,向着西北方向前进,去迎击张焘部。
一到开阔地带,孔有德便下令各部,开始排兵列阵了,完整的阵列,是取胜的关键,否则将领连指挥都做不到,还怎么打仗。
如果遇到敌军再整队,那是找死行为,队列展开不是一个短时间能完成的工作,尤其是这种接近万人的大部队,敌人趁着这个时机来一波冲锋,绝对只有溃败的下场了。
差不多小半个时辰后,整队完毕,七千大军便继续朝着北方前进,迎战张可大部八千人马了。
现代的军队都有统一的训练标准,因此相同数量的部队,战斗力的水平也是差不多的,但是现在是明朝时期,军队战斗力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无论是孔有德部的军队,还是张可大的部队,都一样存在着这种情况,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排兵布阵。
在孔有德的指挥下,中间是两个火铳营两千人,两侧是手持长矛的步兵,夹杂着少量的弓箭手,用于保障火铳兵的安全。
最外围则是两个骑兵营的一千骑兵,游走在战场之上,伺机而动,一旦抓住敌人的弱点,就能给予敌军致命打击。
很快,双方的将领,都看到了地方的军队,平原地带,视线开阔,即使看到了也差不多还有三四里的距离,双方军队继续接近中。
孔有德看到张可大军那整齐的阵列,压力又大了一分,不愧为正一品的南京都督府右都督,手下的军队比余大成的抚标营都要精悍几分。
张可大也看到了孔有德的军队,不过并没有蔑视,作为一个老将,他对骄兵必败有着深刻的体会。
为了鼓舞士气,他告诉将士们,孔有德的军队都是些流民,地痞,囚犯,不用畏惧。
但他自己心里清楚,孔有德一路走来,连战连胜,肯定不是因为运气,而是孔有德的部下,的确有着一定的战斗力。
接近到差不多二百丈的时候,张可大下令停止前进,孔有德看到后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
就这样,双方保持着警戒的状态,下面的士兵谁也没有做多余的动作,等待着上级军官传递的命令了。
孔有德觉得这么僵持着也不是个事,于是派出了右侧的七百人马,打算试探性的进攻一次,试探一下敌军的虚实。
虽然之前回去白云寺的士兵,与张可大部下发生了冲突,但事发突然,谁也没有料到,两方都有损伤,而且焦占规模也不大,无法判断出敌军的战斗力,现在的这次试探性攻击,就显得恨有必要了。
出战的主力是步兵一营的五百步兵,由步兵一营的把总刘宝统领,这次进攻的目标,是明军的左翼。
另外二百人,则是火器兵,还都是火铳一营中的老兵,战斗力非常之强,不过步兵也不差,除了一百老兵之外
第119章 明军居然这么弱?
看到明军的队列混乱,刘宝就立刻下令,火铳兵后面的步兵,立马抄起戚刀和长矛,用冲刺的速度向着明军杀过来。
因为火铳手和弓箭手在近战中,就象是一只待宰的羔羊一般,是完全没有战斗力的。
而看到了叛军杀过来,明军前排的火铳手和弓箭手都没有步兵保护,吓得根本不敢反抗,一个个玩命的向后逃跑了。
而这么一来,明军的左翼是加混乱了,根本就组织不起完整的作战队列,俨然一副要溃败的局势。
片刻功夫,刘宝率领的步兵就冲入了明军队列,明军火铳手和弓箭手都在逃跑,都把后背露给了刘宝麾下步兵,这些步兵自然是不客气,就像狼入羊群一般大肆砍杀起来,立刻造成了明军大量的伤亡。
后面的步兵挡住了火铳兵和弓箭手的逃跑路线,他们及时拼尽全力,也无法逃脱追杀,在求生的本能下,甚至有人夺过了明军步兵手中的刀剑,挥砍起来。
本就混乱的阵列,因此变得混乱不堪,后排的明军步兵根本无法参与战斗,还要抵挡来自友军的攻击。
等到火铳手和弓箭手都消耗殆尽了,他们才能够拿着自己手中的兵器,和叛军正面作战。
但刘宝麾下的步兵,砍完这二百多人的百火铳兵和弓箭手之后,仍旧是意犹未尽,士气高昂,继续向前冲锋,根本不停歇,打的明军节节败退。
然而明军的人数还是占优势的,在付出了一百多步兵的伤亡之后,在一些悍勇的明军低级军官的指挥下,渐渐地抑制住了刘宝麾下步兵的前行,双方就要正面僵持了起来。
而就在此时,原本在后方的二百火铳兵,也来到了明军的侧翼,他们不管那些正在与步兵交战的明军,在带队军官的指挥下,对着后排的明军就是一轮齐射。
随着爆豆子般的生硬响起,一发发弹丸飞向明军后排的士兵,明军们纷纷应声倒地。
本来勉强支撑的明军防线,因为火铳兵的这次攻击造成了大量的士兵伤亡,出现了漏洞。
刘宝抓住这个时机,大吼一声“都给我冲,砍翻这帮敌军,除了人头的赏赐,每人额外赏银五两,杀啊。”
本就战意高昂的步兵们,此刻士气更高了,明军也因为火铳兵的这次攻击,心头的恐惧油然而生,面对叛军的步步紧逼,终于有人放弃了抵抗。
因为逃兵的不断出现,明军左翼的阵列,此刻是漏洞百出,明军左翼的部队处在了崩溃的边缘。
正在用望远镜观看战局的孔有德,看到这个情况也是震惊不已,他派出这七百人的目的,本就是为了试探一下,看看张可大的军队战斗力如何。
没想到,仅仅一次攻击,明军的左翼防线几乎就被打穿了,张可大部的明军,真的是这么弱吗。
孔有德这次除了留守营地,以及防守两个防线隘口的兵马,其余人马几乎全都带上来。
不过他穿越之后,这具身体留下的记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有关张可大军队的战斗,他是一点都不清楚。
因此,孔有德就在开战的时候,派出了这战斗力算是平均水平偏上的七百人,要试探出明军的虚实。
不过让孔有德根本没想到的是,就这一支七百人的试探性部队,一下子就把差不多一千五百人的明军左翼给击垮了。
这也就意味着,张可大军的战斗力,其实并没有比他高太多,甚至可能还不如他手下的部队。
不过惊讶归惊讶,孔有德也是大喜过望,这么好的
第120章 初战失利
然而,由于人数上的劣势,加之已经战斗了一段时间,体力消耗不低,刘宝麾下的步兵,也渐渐抵挡不住,开始慢慢的被打的结节后退了。
此时孔有德收到了多个情报,明军从阵列后方分出两支军队,朝着正朝着两翼前进之中,。
而且,这些新出现的明军,把之前打的顺风顺水的刘宝所部,打的节节败退。
孔有德嗅到了阴谋的味道,赶忙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幸亏前几天一直在进行队列训练,整个大军片刻间停了下来。
看到援兵打的叛军结节败退,左翼的明军步兵也士气大振,他们也停止了后退,组织起来向前杀去,跟着新来的援军向前冲杀。
就这么一瞬间,明军左翼反而占据了上风,虽然那些军中的老兵还是拼命搏杀,但是,此刻双方交战的人数已经相差的太悬殊了,新出现的明军和原来左翼的人马,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刘宝麾下士兵的三倍。
甚至,即使刘宝所部在边打边撤,但还有被包围的趋势。
看到这一幕,孔有德就知道自己是上当了,一旦刘宝所部被歼灭,自己的右翼失去防护,很可能会被迂回包抄。
而且敌军的真是战斗力,明显并不像他们左翼表现的那么差劲,一旦让他们迂回包抄的目的达成,到时候迎接自己的肯定就是惨败了。
孔有德赶忙传令在四周游弋的骑兵,支援刘宝所部,还有自己阵列的左翼。
还好此刻距离明军大阵还远,还有机会撤退,如果再往前冲一段,让张可大的计谋得逞,这一仗就算是彻底失败了。
张可大看到叛军停止了前进,就知道自己的计策被识破了,既然敌人不上来,那我军上去不就好了,他立刻下令全军压上。
他相信,孔有德现在只能选择硬着头皮迎战了,他手下大部分都不是老兵,无法做到边打边撤,而只要转身撤退,立马就会由撤退变成溃退。
张可大没有想到的是,孔有德居然真的下令撤退,而且是互相掩护,交替撤退。
就这样,孔有德率军缓慢的撤退,这一幕出乎张可大的意料,他也只能下令加快速度,追上叛军。
由于火铳兵的还击,他们无法快速接近,只能以火铳和弓箭来还击,两军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差不多追击到孔有德部退回列阵的位置时,张可大也下令停止追击,见好就收,分出一部分兵马,参与到对刘宝所部的围剿之中。
现在刘宝所部陷入苦战,但孔有德也无力救援,只希望他们能在骑兵的策应下,有尽可能多的士兵逃回来了。
而面对着上前接应的孔有德部骑兵,冲杀了一阵的明军左翼部队也就见好就收了,不敢追击太远,刘宝所部的步兵,总算是没有全军覆没,逃了一部分出来。
等刘宝所部和接应的骑兵,与敌人脱离接触之后,孔有德就懊悔得是一拍大腿,他懊悔着自己的太不小心了,差点中了张可大的诡计,全军覆没。
即使现在撤退回来了,但是损失依旧让他心疼,最主要的是对士气的打击,战无不胜的历史被打破了。
这次交锋,刘宝所部的步兵和火铳兵,杀伤明军差不多有五百人,两侧的骑兵战果加起来差不多也有接近百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