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现在又徐统领您在,又懂得如何建造战船,重新组建起一支精锐的水师,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情。”
徐文仪听他这么一说,也有些想通了,对啊,自己本来就瞧不上大明的战船,没了就没了,至于水师的官兵,没了就没了,打不了自己重新训练就是,免得还是以前的士兵,自己还要花时间去驯服他们,树立威望。
现在可以说是从头开始,只要孔有德钱粮和人手管够,自己堂堂一个西班牙男爵,当过海军分舰队司令,又懂得如何建造战舰的男人,重新组建起一直舰队,不是什么难事啊。
“易之,孔将军有没有说,这水师的人手从哪来是咱们自己招募,还是将军从陆师里面划拨一部分过来”
张华回到“徐统领,将军说了,登州城现在还有许多难民,您可以从中招募水师的人手,他们还可以当做前期的劳动力,最苦最累的那些活,还是交给那些海盗们来做吧,算是为所犯下的罪行赎罪。”
听张华这么一说,徐文仪是彻底放心下来了,既然将这些事情全权交给自己办,那就不难了,他最担心的是孔有德对他进行各种限制,搞得他不好发挥。
不过他也从中看出来了,孔有德很有一副刘邦的气概,大明朝现在是风起云涌,天下大乱,他未必不能在这场逐鹿盛宴中夺得头筹。
徐文仪怎么想到,孔有德并不知道,但是他现在却是很高兴,因为刚刚搞定了水师这个大难题,又来了一个好消息--李九成和耿仲明,已经成功拿下了黄县城。
这个消息本在意料之中,但还是让孔有德高兴了一把,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应该就是招远和莱州城了,只要他们将战线退过了,自己很多安排都可以从容的进行了。
而且不用担心来自侧翼的威胁,他也有机会想东南方向攻略,拿下他眼馋已久的威海卫了。
......
莱州府城,山雨欲来风满楼。
知府衙署内,莱州知府朱万年的值房里,天天是人来人往,案头的文牍堆集如小山……
这日小半晌,他刚刚把负责军械器材筹备的通判任栋的请示批复了,就有掖县知县洪恩照递上关于粮秣的禀请。
正要批览之时,就又有差役匆匆来报,说临清兵营中爆出客兵叛逆消息:守城客兵四处扬言,有人要做叛兵内应,在夜间放流星火做信号,献城投降。
此事非同小可,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有登州府城耿仲明内外勾结,以至长驱直入的前车之鉴,如果莱州城在发生这样的事情,恐怕莱州城又要重蹈登州城的覆辙了。
必须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掐灭城中内乱的丁点火星,否则这莱州城,恐怕会不攻自破!
朱万年扔下满屋请示的府县官员不顾,急忙去请张忻、监军道徐从治一起,赶往各兵营,严加训诫,善言安抚。
第184章 白莲督院
因为山东巡抚余大成已率兵驻扎莱州,虽然军队数量不是很多,但是他毕竟是山东巡抚,整个山东最大的官,有这尊大佛镇着,还是能起到不小的作用的,城内一度慌乱失禁的情绪得以平息,街面商铺陆陆续续地响起了鞭炮声。
一般是正月初五到正月二十之间,每家商铺自选开张迎财神的吉日,家家皆安设财神神位,在神龛下加放一张供桌,另设一张大供桌向天迎接财神爷,供上丰盛的猪肉、鸡肉、鱼三牲礼祭祀。
祭拜完毕则鸣放鞭炮驱邪,并祝贺开张大吉;自正月十二三开始,各家都开始准备萝卜、胡萝卜、大白菜根茎或豆面,刻制出许多小蜡灯,以备在正月十五或正月十六傍晚到祖坟“送灯”。
到入夜时分,还要在各房间、院内各角落、门两侧、马厩、猪圈、锅底洞点上油灯,再烧香焚纸,以“光明之路”恭送回家过年的列祖列宗返回阴府。
可是好景不常,正月十四又有骇人消息传来:李九成和耿仲明部叛军于正月十三攻陷黄县城,黄县知县吴世扬、县丞张国辅、参将张奇功、守备熊奋渭全部战死。
参将张奇功是真定县人,身材魁梧英勇善战,参与过平定白莲教叛乱,以及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寇,他率军跟着张可大前往北直隶作战,参与了收复滦州的行动,凭借一身战功升迁到了参将的位置
当初孔有德率领叛军经过莱州东行时,张奇功主动请缨,要带兵趁夜追击,奇袭叛军营地,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当时,朱万年考虑到城里还有个佘五化,若是引得叛军前来攻城,很可能会导致动乱,佘五化可能会趁乱响应他的把兄弟孔有德,放之入城,最后没有批准他的请求。
更为人们称道的是,张奇功在莱州参将任上已经届满,完全可以借机走脱,但他在大敌压境当口,仍能尽职尽责鞠躬尽瘁,自请出守黄城,与贼兵展开殊死搏斗……
可在出守黄县城前,余大成依旧是主张招抚,并不打算与叛军大战一场,仅仅拨给他五百个兵卒,让他防守一番黄县即可,他则继续进行他的招抚之事。
没想到孔有德却说他说话不算数,李九成才是话事人,余大成又派人与李九成谈判,言明招抚之意,结果李九成表面上说着同意接受招抚,实际上依旧在攻打黄县。
贼兵从正月十一开始攻打黄城,张奇功率兵孤军奋战,期间不断请求巡抚余大成发兵救援,然而,余大成依旧是主张招抚,拒绝发兵增援,对张奇功的请求不予理睬……
正月十三,李九成部贼兵从南城门攻入,黄城兵民溃败如山倒。张奇功临危不惧,振臂率兵杀贼,手刃攀上城头的贼兵十多个……直至筋疲力尽,被贼兵俘获。受尽酷刑,被肢解毙命。
乡绅赵士哲有诗云:
豺狼厌饱自西来,
请击如公亦壮哉。
袖手养痈缘底事,
英雄至死有余哀。
黄城失陷消息传来,朱万年一面组织军民拆毁了西关外的大士阁和海神阁、南关外关帝庙的一部分,以防贼兵从这些地方获取大量的木材和土石,用于搭建一条直达城墙的斜坡路。
一方面组织僚佐士绅分工汛地,协作共守。
按照朱万年的计划,亲自带兵镇守南城门,同知寇化戍守东
第185章 府抚之争
朱万年刚刚在值房里坐定,内侍还没有送上茶来,就有书办匆匆来报,说有一名差役亲眼见过,一个操外地口音的士宦,从青罗观巡抚行辕讨出了一支出城令箭,正准备过晌时出城逃跑。
朱万年听得满脸怒起,喝道:“传令寇大人,立刻查清原委,据实禀来。”
经过莱州同知寇化的查实,原来是一个叫范复粹的京师官员,原本是督察院佥都御史,祖籍是登州府黄县城,相传他的女儿遴选为崇祯皇帝的“昭仪”,充入后宫,而且在朝堂之上,也有许多与其交好的官员,有着显赫的朝中背景。
去年下半年,范复粹的父亲病逝,他回到黄县老家安葬父亲,之后就按照大明朝廷的制度,去职丁忧在家。
不料,听闻孔有德和李九成两部叛军率军攻陷登州府城,登州城离黄县只有不到八十里,邓州既然破了,黄县就变得很危险了,于是,范复粹不得不携带全家老少,以及全部金银细软,田契地契,避逃到莱州府。
眼下,他又听闻黄县城被叛军攻下,知道这莱州城恐怕也不安全了,就打算继续离开登州,去济南府或者京城避难,由于朱万年下达了‘禁逃令’,他出城不得。
于是想到了莱州城还有个权利更大的山东巡抚,就去了青罗观,不知凭何“牛皮神功”,居然破例从巡抚余大成手中,拿到了出城令箭。
朱万年听完了寇化的禀报,不由得心中打了一个寒噤,他决定马上去青罗观,拜谒巡抚余大成,冒死也得谏他收回成命,掐灭城中任何可能导致逃城潮爆发的“星星之火”。
否则,一旦真的让范复粹逃出城去,其他想要逃跑的人毕竟会不服气,也要出城,到时候城中将不战自乱,不攻自破,不知多少百姓的脑袋不保,他这个知府的脑袋也得搬家,什么乌纱帽不乌纱帽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朱万年匆匆出了大堂,早有马夫在堂外备好了鞍马,他翻身上马,双腿一踹马蹬,大喊一声:“驾——”枣红马泼风般地冲了出去。
此间的四面巷衢,戒备森严,到处是手持刀剑,威风凛凛的兵士差役。
只听得满城中狗吠马嘶,孩童哭闹,老人嗔骂,像滚开的油锅里撒进了一大把盐,处处在爆响尖叫,乱作一团……
越靠近青罗观的巡抚行辕,反倒是寂静下来,呈现出一派难得的升平宁静景象。
朱万年在大门下马石前滚鞍下马,随着侍卫从月洞门进东花厅,穿过一条光秃秃的月季花藤交错编织的花廊,就见一座重檐飞翘、庄重古朴的歇山式小殿矗立眼前。
侍卫进门通报,得到余大成的许可后,朱万年随后进入行辕大堂,只见余大成翘足而坐,神色自若地在呷着茶。
朱万年向巡抚大人拱手施礼,二人寒暄一番,在对方示意下,朱万年在桌前一张桃木圆杌上打横坐定,盯着这位雍容富态、傲慢不逊的花甲长者。
他已少了往日许多的顾虑忌惮,直奔正题道:“抚院老大人容禀,下官承想,‘禁逃令’期间,乡绅所为当为万民百姓之仰望、之榜样!老大人可记得‘一枝不动,百枝不摇’之俗语否
下官知道佥都御史范复粹来过,而且从老大人这里讨到了出城令箭,此时
第186章 禁逃令
新建成的城墙高三丈八尺,带垛口的护墙高六尺,城墙厚四丈五尺,上阔约两丈,能并行两辆马车。
城四周挖有壕沟,宽十二丈,深三丈六尺。城四门都筑有“瓮城”——又称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
多呈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攻势。整个城墙建筑系统,主次分明,布局合理,彼此呼应,构成一道十分周密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历经两百多年的风吹雨打人损马踏,至万历朝时,大城城墙已有多处坍塌,渐至衰败。又警报驰传,“有倭入朝鲜,其势焰张甚,其乘风振楫,瞬息可抵登莱”,地方驰报朝廷,再次申请重新修缮城池。
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朝廷终于批准地方奏请,从京城选派素有经济之才的龙文明出任莱州知府,负责大城修缮。
龙文明到任后,会同副使盛稔等,调动地方力量,发动富户、工匠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历时三年,莱州新城终于告竣。此次修缮,城区规模比以前扩大了一倍。
四面城墙皆用青砖包砌,城门建有城楼和箭楼。城门有四座,分别为东城“澄清门”,西城“武定门”,南城“景扬门”,北城“定海门”。城垣的四隅都建有角楼,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增强整体防御能力。
角楼为二层砖木结构歇山式楼阁,楼平面呈方形,正立面辟拱券门,内有砖阶可通往二层,二层四面开圆形了望窗。
四处角楼分别是西北角的“霞叠楼”,东北角的“栖月楼”,西南角的“瑞霭楼”,东南角的“凝秀楼”。
城下城壕用砖石砌了驳岸,濠内积水而成池成河,成了敌人攻城难以逾越的一道防线。
横跨在护城濠上的是木板吊桥,桥面向外的一端结有绳索,通过滑轮、绞盘可随时将桥面吊起,以断敌人来路。
嘉靖年间,致仕回归故里的前首辅大学士毛纪,与时任知府胡仲谋为四门题字:
东门,日出蓬迎。
南门,云峰拱秀。
北门,蓉岛翰林。
西门,山环福禄。
先前,南城里做什么生意的都有,是旅店、货栈、茶楼、酒馆、大药房、银匠铺、粉坊、棺材铺、当铺、赌局、烟馆、绸缎庄、杂货店等丛集之地。
斗鸡的、斗蟋蟀的、卖醪酒的、卖麻花的、弹棉花的、耍猴的、圆梦看相的、镶牙补眼的、卖狗皮膏药的……摊子多得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而现在,因叛军攻城消息在坊间盛传,府城顿失了往日的繁华。
朱万年下了城墙,来到了南门大街两侧,只见乌压压的百姓猥琐的继承了一团,气氛异常紧张和压抑,一种大战前的窒息感,深深地冲击着每一个人的背心,都在时刻准备着伺机出逃。
就在这个档口,城楼北不过一百来步的黄土路上,腾起了一片滚滚黄尘。
只见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逶迤而来,走在最前面的是以为坐胯高头大马,五十挂边的士绅,携着全家老幼男妇三十余口,簇拥着一顶四人抬轿子和后面紧跟着的一顶女轿,渐见逼近南门
第188章 釜底抽薪
张忻望着苍老了许多的父亲,想着很快又要离开高堂双亲远走高飞,心底生出了许多离别的惆怅,眼圈不由地潮红起来,呐呐自语道:“探亲吏目要提早准时赴任,这是朝廷纲纪,为官之人谁个不知
而那日朱知府却说,希望我留下来,助他一臂之力,看来并非应酬之言,另外,正遇家乡遭此大难,儿子想,得为城防略效绵薄之力呀!”
张孔教很赞赏儿子的大义之举,父子俩商量一番,达成共识,虽朝廷纲纪难违,但也要尽力为莱州缙绅士人带个好头,做个榜样,决定捐重金一千银两,父子俩各出一半,然后再离城赴任,也算为张家保留一丝希望。
张忻已经做出了决定,三日后,他直接从北门夜遁,然后留下一封信,由父亲交给知府朱万年。
吃过午饭之后,张忻手捧一卷闲书在客厅里打发时光,就有家丁前来禀报,说府前街府衙旁新张贴了一张告示,内容是褒奖张大人带头回归故里,舍身倡义,共守封疆的事。
“什么告示,与本官有关带我前去一观。”张忻放下茶盏起身,在家丁引领下,很快来到了府前东街的一面
“告示墙”下,只见墙下围满了观者,大家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张忻身着便服,并不显眼,就挤进了人群,抬头看着上面的榜文:
近日,孔有德作乱登莱,登城失陷,莱城危急!张忻张郎中闻信,连夜返莱,共守封疆!论身家性命,张宦与尔等自有轻重,张宦乃舍身倡义,为万民所仰望,为本府所仰重!万望全城士民以张宦为榜样,大敌当前,誓与莱城共存亡!知府朱万年。
张忻看着,倒抽了一口凉气,忖道:“好个朱万年!这一军将得实在高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倒是应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古训。”
他一转身,对家丁说:“打道回府!准备上城墙巡查去!”
朱万年这一招,其实就是釜底抽薪,他张忻没有半点还手的机会,人家都给你带了高帽子,全程通告,把你好一同夸赞,结果你还跑了,你让莱州城的父老乡亲们怎么看你啊,当官的基本都比较在乎名声,张忻自然也不例外。
从此之后,张忻绝口不再提赴任之事,留下来与朱万年一同,专事城守。
至此,在朱万年铁腕治理下,欲逃城的各路官宦乡绅暂时放弃了逃跑的幻想,混乱的局面得以有效控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