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宋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戒念

    王安石新法条文所扰动的风波在王静辉眼中并不算什么,大宋财政已经比历史同期水平要好的多,只要不动用广惠仓触及到他的底线,什么都可以挽回,不过更加引起他的注意力的是王韶已经秘密到达秦州——这是皇帝赵顼来信当中最主要的内容,他派遣王韶知秦州就是想要趁着西夏内部空虚,内讧不止的情况下火速处理掉西夏以南、河煌一带的吐蕃部落问题,从而实现西夏腹背守敌的战略目标。

    王静辉和王韶几年前共上《平戎策》的时候,对于河湟一带的吐蕃诸部发展变化的形势和收复河湟的意义,进行了深刻而又精辟地分析。如果他们所提出的军事目标能够实现,不仅可以直接加强对西夏的防务工作,改变北宋在宋夏战争中的被动地位,更加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变法派的政治声誉,显示变法运动的威力,从而促进改革的进行——这是王安石翻出《平戎策》力主王韶领军具体实施的最主要的动力。

    《平戎策》已经不是历史上王韶所上呈的《平戎三策》了,而是《平戎五策》,早先的时候皇帝赵曙对此就十分重视,想要实施,不过被王静辉给拦住了——大宋的财力不足,而且党项当时的实力没有被充分的削弱,搞不好会成为大宋的泥潭,不如先对西夏进行经济和文化的渗透后,打下根基在进行图谋,所以这才拖到了今天。

    王安石心中的算盘非常明显,王静辉也知道王韶和王安石走的非常近,算起来还是自己把王韶介绍给王安石的,现在王韶站在变法派一边,这也是王静辉感到无可奈何的事情,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但这也不算什么坏事,至少他和王韶的关系依然很密切。至于王韶通过军事胜利来为变法派争取生存空间,王静辉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保守派的风头实在是太大,用王安石来杀杀他们的威风也是符合自己的意图的。最重要的便是王韶的军事行动将会真正使得西夏陷入危境,王静辉已经容不得西夏在他面前耀武扬威了,必须在这几年之内彻底解决西夏问题,或是灭国或是打残,反正党项人必须从历史的舞台上退场,不然有这么一个政权在西北来威胁大宋,以后大宋向其宿敌辽国发生冲突的时候,终究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

    “夫人,咱们该收拾东西回汴都开封了!”王静辉收好信件对妻子说道。

    “夫君肯回汴都了吗不是还要等上一段时间吗”赵浅予笑着问道。

    王静辉做了一个耸肩的动作说道:“没有办法,开封那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用不了几年西北的党项人将会被彻底荡平,我们必须做些准备,这样关乎我大宋国运的事情,我是万难站在一边的!”

    “真希望我大宋能够永远繁荣昌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受异族侵扰!”赵浅予默默的说道。

    王静辉笑着说道:“夫人的愿望在目前来看可不是这么好实现的,不过夫君答应你会尽我所能辅佐皇上!”

    “夫君净是嘴上文章,若是抱有此心,现在哪里还会在西湖”浅予打趣的说道。

    王静辉听后差点儿被茶水给呛着,尴尬的说道:“事有经权通变,进退之道,为夫这样做虽然是后退,但却是为了今后大踏步的前进!”

    浅予听后嘴角撇了撇不置一词,搞得王静辉有些灰头土脸的,不过,这只是夫妻间的笑谈,无论是王静辉还是赵浅予,他们心中都明白对待朝局和国家大事绝对不可以用“虽千万人,吾亦往矣”这样的做法。

    王静辉夫妇虽然要离开杭州回到开封,但这几个月来在杭州所做的事情是绝对不会随着他们的离去而中断的。杭州商会集体投资的肥皂生意已经开始运营,大宋三十个人口超过二十万的城市都有大型肥皂作坊同时开张,每个作坊中所容纳的伙计都不会少于两百个,另外长江南北各有一个火碱制作作坊,在此做工的伙计都超过了三百人的规模。这只是一个开始,按照肥皂投入市场的反应和王静辉与杭州商人的计算,只要是人口超过两万的城镇皆可开设肥皂作坊,肥皂的价格基本上被维持在二三十文的水平上,肥皂虽小,但也架不住两倍利润和出货数量大。

    在王静辉的授意下,杭州商人还从黑衣大食人手中高价买来了香水,经过几次实验之后,还制作出了香水香皂——太皇太后大寿,杭州军州事李慎将一车香水香皂发往汴都开封,在经过宫中女性的使用后大受欢迎。这个时代的女性虽然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入,但大户人家也不是轻易能够见人的,不过这香水香皂因为加入了香水而造价不菲,所面向的客户主要还是权贵之家的女眷,皇宫的高墙深院挡不住女人爱美的天性,经过一番口口相传之后,在汴都开封,这种售价为三百文的香皂对于富户来说根本不算是问题,每天在汴都城外肥皂作坊中生产的一百多块香皂被抢购一空,其他人口密集的城市多半也是如此,这大大的增加了肥皂的利润空间。

    为了进一步将肥皂的利润空间扩大,这帮杭州商人还真是不遗余力,在王静辉的启发下向肥皂中添加香水后制成香水皂后,就尝试着将各种香料添入其中,最让王静辉乐道的便是橄榄油在肥皂中的应用——等他拿到添加橄榄油的香皂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橄榄原产地就在中国!以前他在奏章中老是看到什么“忠果”、“谏果”之类的词,但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他才知道原来这都是橄榄果的别名,这是因它先苦后甜的特别韵味有同于古代忠臣苦谏的性格而称名的,这倒是让王静辉开了眼界。在高端肥皂产品中,因为香水价格实在是昂贵,并且王静辉也知道论起对皮肤的好处还是添加橄榄油的香皂最好,所以便建议以橄榄皂的生产为主,香水皂的原料问题也要想办法从那些大食人那里套出来其制作工艺,至于怎么套那便是杭州商人的事情了,他相信不久就会有原产中国的本地香水出现。

    杭州西湖学院手中握着肥皂的四成红利,办学的经费自然不是问题,徐氏在这所学院中安排了几个得力的账房来控制办学经费的用途,其书院内部管理完全由一个“先生理事会”来负责运行。西湖学院集中了江南最有名望的大儒,虽然在声势上还比不上有欧阳修坐镇的北方华英书院,但亦是人文荟萃吸引了大批学子前来就读。王静辉除了创建了“先生理事会”制度之外,为了最大限度的接济贫困学子,还创立了奖学金制度,只要肯用功,完全可以靠着奖学金来完成学业。

    当然,为了发展会计、术数、物科等学科,还有一个杭州商会联合捐赠的“商会奖学金”,获得奖学金的人在三年完成学业之后可进入杭州商会商家中工作——这些学科都是冷门学科,王静辉开办这些学科令士林中人很是迷惑,只有少数智者才能看到其中的深意,为了分流大宋读书人,只好用优厚的物质条件来打动学生选择科目学习了。

    至于西湖女子学院,在征得了学生家庭的同意后,所有的女生都随蜀国长公主北上,她们将会在汴都开封完成学业——王静辉的这份坚持也大大出乎赵浅予的预料之外,她虽然不知道丈夫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但她非常高兴能够在丈夫、孩子、亲人之外找些事情来做。王静辉把女子学院搬到开封,不仅仅是为了能够找些事情给妻子解闷儿,更重要的是他不愿意看




第二百四十九章 阵地
    “庆云兄,现在宰相陈升之因为年老所以退下去了,圣上让王安石为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了真宰相,王相的立场就不用在下多说了,你也对此了解。平心而论王相变法初衷是好的,都是为了大宋富国强兵,王相虽好,但并不能够保证他所启用的那些变法先锋们就是纯洁的,中间难免有些人像借此投机,以后的变法条文也会一个接着一个的推出,庆云兄可要三思而后行!”王静辉说道。

    “改之的意思在下懂了,在下听闻除了农田水利法之外,朝廷正打算推行市易法和青苗法,这条文大致上也比较清楚,但是楚州这里的情况就是如此,估计过不了多长时间,在下身上难免又要背上几道弹章……”

    “庆云兄莫非是生了退隐之心”

    “不瞒改之,在下还真有些这种想法。”

    “呵呵,庆云兄这一去到不要紧,但这楚州百姓又该置于何地呢要知道楚州现在一天比一天兴盛,朝中盯着楚州的人可不少,都在等你交辞呈呢!”

    “……”薛向之有些语塞。

    王静辉又接着说道:“其实这些条文在下也多少知道些,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很多条文都很宽泛,可以预料在变法实施的过程中难免有不肖官会钻其中的空子,来祸害老百姓。庆云兄,此时你后退,他日上来做到你这个位置的人是个贪官,那楚州的百姓该怎么办受御史弹劾不过是个人之事,但若你退出陷楚州百姓于水火,你又与心何忍!”

    薛向之听后沉默了半天朝王静辉躬身说道:“改之之言令在下醍醐灌顶,向之受教了!不过改之既有此言必有应对之法,还请赐教!”

    王静辉笑着说道:“这不肖官员既然能够利用变法条文来钻营,难道我们就不可以么!在下虽然结识庆云兄时间不长,但素来敬佩兄之人品耿直。圣上对王相恩宠有加,不过王相变法在朝中又受到抵制,这就会使得王相的变法一派对称新法不便的奏章风声鹤唳,难免要对其压制、打击,庆云兄不可硬抗,也应该利用新法条文的空挡来想办法削弱对治下百姓的不便!”

    薛向之皱了皱眉头说道:“话虽如此,但这样做确实很困难,王相还派了好几个提举到处看新法的执行状况呢!”

    王静辉说道:“对于新法,王相肯定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试想大部分的州府都上奏折说新法不便,但你给他一道札子说清楚这里的实际状况,对新法有所改动但不反对新法,估计王相是不会拿你怎么样的,甚至王相会很欣赏你这样的做法!”

    薛向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王静辉又继续说道:“青苗法是王相在任地方官的时候就试行过的,估计将会第一个被通过。我在楚州任上也曾经试行过青苗法,从王相的奏章上来看其中也是借鉴了一部分,但庆云兄是知道当时情况的,楚州百姓对青苗法根本就不是很热心,楚州境内农田水利工程搞的这么好,基本上都是旱涝保收,哪里会借贷官府的青苗钱!新法试行多半也会选择淮南东路,到时候青苗钱发的少了,那些提举自然会在王安石那边吹风,这个新法执行不利你是跑不了的!”

    “那该如何应对总不成让在下把青苗钱强行摊派下去吧!楚州这里赋税去年都达到三十万贯了,海外贸易一年比一年兴盛,今年最保守的估计,赋税也会超过六十万贯,难不成让我把青苗钱贷给商家,发放到城市中去!”薛向之沮丧的说道,他知道王静辉说青苗法在淮南东路试行的可能性非常大,眼看着自己在农田水利法上栽的跟头还没有爬起来,这青苗法又来了,这不是要自己的命吗!

    “庆云兄所说的不错,在下的建议正是把这青苗钱贷给城镇中的商户!”王静辉笑着说道。

    “改之,你疯了!”薛向之被王静辉的话给吓了一跳,这青苗钱本是扶助农民发展生产所用的,朝廷财政还不是很宽裕,王安石的变法札子上明摆着就是动用常平仓的钱,到时候要是出了问题,那可就什么都完了!

    “呵呵,庆云兄不要惊异!兄可知兴国银行是怎么来赚钱的吗”王静辉笑着问道。

    对于兴国银行,薛向之并不陌生,起初他并不明白王静辉为什么要聚集如此庞大的资金,但紧随而来的海外贸易,还有西北屯田让他意识到这并非是做生意那么简单,而最近驸马在杭州又筹集了超出兴国银行原始股本的资金组建了大宋工商银行,显然这种类似钱庄的商户很得驸马器重,不过他还是想不出这与新法条文有什么关系。

    王静辉继续说道:“现在楚州有两个港口,控制着对高丽、倭国的北方贸易航线,近三年来由此受到刺激的大宋商家在楚州开设商户作坊无数,这在朝廷决定再在北方设立港口之前是不会改变的。楚州虽有兴国银行,但其业务的重点现在偏向了西北屯田,这就导致其资本收缩,不可能再向以前那样对在楚州设立商户的商家放贷,这就形成了一个缺口,庆云兄当然可以利用这个缺口!”

    “可是青苗法顾名思义便是为农户准备的啊!”

    “楚州农户在没有天灾的情况下会借贷青苗钱吗若是强行向其摊派,那便是了!将楚州的青苗钱借贷给商家,在目前海外贸易如此兴旺发展的时候,当然不用愁收不回成本。当然庆云兄挪用了青苗钱放贷给商家这肯定会传到朝廷之中,王相是不会在意你将青苗钱用到什么地方,只要能够保证最后连本带利全收上来即可,不过可虑的是反对新法的官员,这就要看庆云兄的自辩奏章写的如何了!”

    薛向之听后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改之此次北上返回汴都,是否会上呈圣上要朝廷来建立如同兴国银行一般的机构”

    王静辉听后不禁一愣,这个薛向之脑袋想象力可真够强的,对于国家中央银行的想法,他不是没有想过,但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实在是有限,加之手中有两个银行正在运作,也好从中吸取教训,为日后建立国家中央银行做些功课。薛向之这没头没脑的一问倒是问到他心中去了,不过对于中央银行这样的大事他不到有七八成把握的时候是绝对不可以去碰的,这种机构可不是一个小监司可以相比的,一方面是对大宋官员的职业操守感到非常的不信任;另外便是这个“中央银行行长”的权力怎么看都不会比三司使小,如此重要的职位到时候该如何定位现在可是韩绛为“计相”三司使,身为河北名臣韩亿八子之一,他的几个哥哥弟弟可都是朝廷炙手可热的权利人物,自己还要在河北做些对辽国的布置,不可以让他生出权力被侵犯的感觉,得罪了韩绛那是实在不值当,否则难免会朝来新党的攻击。

    “现在做这件事还太早,并且也不是很成熟,毕竟朝廷不同于一帮商人,这么大的事情若是操纵起来,难免会涉及到各路英雄,恐怕到时候闹不好便是在下浑身张满嘴也应对不了御史的奏章!”王静辉笑着说道。

    王静辉停了停说道:“庆云兄,其实应对王相的新法并非是直言上达,这样绝对不会有什么作用。王相新法重在理财,但以在下对往下对王相的理解他是听不进什么反对意见的,有些时候还是采用一些非常规手段才可以!”

    薛向之沉默了半天才点了点头,他虽然也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但他更坚守自己的原则,要他去献媚王安石,他也不屑这样做,不过他更爱惜自己的羽毛,若是御史尤其是那些监督新法试行的提举官对他的弹章太多了,他也就坐不下去了,还不如干脆辞官归隐。身在名利之中,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就这么放弃,这也是他为什么来拜访驸马的原因,尽管王静辉给他指出的道路不是很好,但不失为一条好的应对之法,最主要的便是那番“阵地论”——自己要是退下去了,那楚州的百姓如何,虽说楚州今天的繁荣与驸马密不可分,但这其中也有他薛向之的功劳,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繁荣的楚州断送在别人手中!

    &n



第二百五十章 坚持
    第二百五十章坚持

    “改之的意思是两件事一起解决了”皇帝赵顼说道。

    “王韶的西进是最为关键的,所以优先排到第一位,无论是王相还是司马相公,他们都不愿意看到西北花费太多的金钱,时间对于大宋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臣已经仔细看过王相的变法条文了,虽然臣对其中很多地方有异议,但现在王相的札子已经呈上不短的时间了,朝中大臣对此都感到了不耐烦,若是任由拖下去,王相多半会辞官,所以臣建议在西北让王韶来试行市易法,不仅可以坚定王相变法的决心,给王相一个交代,还可以利用市易法平抑西北物价,为王韶收复熙河做好基础。”王静辉说道。

    “难道在西北试行市易法朝中大臣便不会反对吗”皇帝赵顼新奇的问道,可能是最近反对的大臣言词太过强烈,使得皇帝赵顼焦头烂额,就连个试行新法的地点的选择都很困难。

    “西北没有那么多势力掺杂其中,这也是为了平衡朝中势力而为,只要那里的官员不要是贪墨之辈,想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选择西北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平抑西北的物价水平,其实打仗也是做生意,这成本越低自然越好。收复熙河的过程中,多数是需要王韶来说服当地的吐蕃部落,但对于一些死抗倾向党项的部落才会大举动兵,臣料想收复熙河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所以采用市易法来降低战争费用是一条可行之路!”

    王静辉心中非常清楚市易法对他来说是一种危机——市易法确实是一种良法,但那是社会处于理想状态的情况下,说白了便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调控方式,用来打击非法无良奸商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不过即便是千年以后的后世也没有一统天下,更何况现在贪官横行的现在!

    虽然市易法肯定不能够解决大宋目前的问题,但王静辉知道历史上在王韶的主持下,西北试行市易法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也是市易法最终能够能够普及天下的重要原因。打仗要花钱,现在收复熙河便是为了给党项头上加个紧箍咒,收复熙河在所难免,只有市易法能够最直接的降低此次行动的成本,王静辉也只好祭起市易法来缓解西北的问题了,至于王安石、司马光怎么看,那他就管不了这么多了。

    皇帝赵顼沉思了片刻,他知道王静辉话中的意思,对于新法改变就有势力格局的事情,王静辉已经不止一次和他说过,这也是令皇帝赵顼非常郁闷的地方——驸马王静辉明明是个政治白痴,但偏偏他能够一语道破中间的玄机,而他自己却对此有些浑然不知。

    “爱卿可认为王相新法为良法”皇帝赵顼问道。

    王静辉沉思了片刻说道:“圣上,没有任何人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臣也不知道王相新法试行之后会有什么样的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王相试行新法并非为他切身利益所左右,而是全心全意为大宋国运和百姓着想,有良人才有良策,天下有如此魄力者非王相所属,臣亦自愧不如!”

    太上皇赵曙说道:“变法难道前途未卜,难道安石在《百年无事札子》中所说未必属实!”
1...101102103104105...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