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跛脚的皇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关耳文

    坐着郑文见了,马上就开口说道:“朕安,众卿也安,都起身吧,不必多礼。”郑文是礼节性的说道。

    底下的众臣听了,纷纷起身。

    而黄安见了,马上就大声开口说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早朝正式开始。

    话音刚落,礼部右侍郎蔡伟就率先开口说道:“臣有本奏。”

    郑文见了,面无表情,马上就开口说道:“说。”他的话语是简洁而有力。

    蔡伟见了,对着郑文行了一礼,马上就开口说道:“前几日,有不少太学生联名上书陛下,恳求陛下广开言路,不要轻信妇孺之言,但被锦衣卫以生员不得议政为理由缉拿了,臣恳请陛下宽恕这些年轻人,毕竟这些人都还年轻。”蔡伟是诚恳的说道。

    郑文见了,心里反应过来,原来这就是前次朝会,锦衣卫指挥使郑一向他报告的,太学生串联上书、甚至要来玄武门跪门的事,这不过是被有心人利用了他们年轻而已,郑文本来准备给他们一个教训的,但最后终究是心软了,才吩咐郑一,找个由头把他们关一段时间,去去他们的傲气与傻气。

    于是,郑文就开口说道:“卿既是礼部右侍郎,朝庭从二品大员,当熟读《大乾律》,那朕问你,大乾律中,对于广开言路那是如何说道”郑文望着蔡伟,是平静的问道。

    蔡伟一听,心中一紧,但还是硬着头皮开口说道:“《大乾律》第七百二十四条,广开言路令:凡大乾有识之士,不限士农工商,皆可向朝庭建言献策,拟成书信投至都察院通政司即可,凡大乾各地方的吏员、秀才、举人、进士、退休官员对朝庭建言献策,凡采纳者,朝庭将会给予褒奖,独太学生不许建言献策,违者重惩。”

    越说蔡伟是底气越不足,虽然这些年,《大乾律》中的许多律令条规早就是一纸空文,但身为统治者阶级的一员,朝庭的从二品大员,天然的《大乾律》维护者,他不可能当着皇帝陛下的面,说什么这些早就是一纸空文了,而坐在皇椅上的陛下想必心中也很清楚,但陛下还这么问,其中的意思就值得深思了。

    郑文听了,点了点头,才面无表情的开口说道:“卿既然清楚,那就退下吧。”郑文是不带一丝感情的吩咐道。

    蔡伟听了,一下子想不明白陛下的意思,心中颇为无奈,才不情不愿的退回了队列中。

    而这时,新任燕京府府尹贾亮突然出列奏道:“臣燕京府府尹贾亮有事启奏陛下。”

    郑文见了,点了点头,就开口说道:“说。”干脆简洁,声音有力。

    贾亮听了,望了坐在龙椅上的陛下一眼,才正气十足的开口说道:“陛下,诸位大臣,臣自上任燕京府尹以来,才发现这位置确实不好做,天子脚下,藏污纳垢,各种人鱼龙混杂,近来更是治安事件频发,燕京百姓对此日益不满,臣在燕京府衙已然收到了多次报案,臣恳请陛下赋予臣全权,对京城治安进行一次严厉的整顿,重拳出击,狠狠的打击一下这些罪恶之源,还燕京城的这片天一片朗朗乾坤!”

    郑文听了,心中是诧异之极,这不是大乾版的“严打”吗,但更让他诧异的是,这贾亮今天的所作所为。

    要知道,这燕京城,大乾的政治中心,各种势力鱼龙混杂,皇家、世家、贵族、军功贵族、地方大族势力、中枢官员势力、地方大员势力等各种势力交相错杂,可以这燕京城就是天下最复杂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就会有冲突,更何况这么多统治阶级齐聚的地方,那更是如此了。

    而贾亮任职燕京府丞多年,他不会不清楚这其中的利益纠葛,但他还是当着郑文的面、当着众多朝臣的面,以大无畏的勇气说出这些话,着实令人惊讶!

    因为这些话一出口,或多或少就会得罪今天在站的人,几乎是站在了这些人的对立面。看看这些人的表情,有的面色平静毫无变化,有的丧气,有的不屑……就知道贾亮今天的所作所为,绝对是怀着极大的勇气,才敢开口说道。




129.大乾版“严打”
    而此时的燕京府衙。

    燕京府府尹贾亮正召集燕京府下属部门的同僚,正在举行一场会议,这场会议就是专门布署打击燕京近期日益猖狂的地下暗势力。

    参会人员主要有掌管燕京城一千衙役的府尉申虎,刚刚就任燕京府丞的林辰,及列席会议的羽林军将军蒋空和锦衣卫指挥同知郑三。

    贾亮一身黑色的官僚,坐在上首,望了望底下的人,清了清嗓子,就声音洪亮的率先开口说道:“本官新任燕京府尹,受陛下之命,整治燕京治安,是深感责任重大。想必大家也清楚,近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各种治安事件频发,燕京的各个暗势力是越来越猖獗了,坑蒙拐骗、勒索敲诈各种手段是花样百出,甚至还有人口失踪案,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简直是藐视我燕京府,本府身为燕京府尹,是决不会这种情况再发生,所以本官在朝会上亲自要陛下请命整顿燕京治安,陛下授予本府全权。”

    顿了一下,贾亮又才接着说道:“本府向陛下上书之前,就有朋友对本府说过,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黑暗,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燕京错综复杂,各种势力利益交缠,让本府不要较真,只要做好本府的份内之事就好,但本府却是断然拒绝了,因为本府相信这燕京的天终究还是大乾的天!”贾亮是慷慨激昂、一脸正气的说道。

    而坐在下首的燕京府丞林辰听了这话,却是一脸的激动,他刚从翰林院调任燕京府丞,心中还是热血的。

    听了这话,林辰就起身附和的说道:“府尹大人所言甚是,下官刚到这燕京府,对这些事也有所耳闻,这燕京的治安确实该到了整顿的时候了,下官也在此表一个态,府尹大人尽管吩咐即可,下官也想为燕京府尽一份力。”

    林辰是实话实说,但他唯贾亮马首是瞻的表态,着实令底下的官员是大吃一惊,这种裸的表态,简直是将林辰的政治生命压在了贾亮身上,这是破釜沉舟啊,稍不注意那就是鸡飞蛋打的局面,众人是纷纷望了林辰一眼,连坐在上首的贾亮都是诧异的望了他一眼,遂对他点了点头。

    林辰见了,又回敬了他一个微笑,他是热血,但他不傻,多年的政治生涯告诉他,在这个即将变革的大时代下,要想在政治上走得更远,那得有政治主张,及政治上的群落,政治主张简单,但想找一个政治上的群落可不是那么容易,虽然翰林院也算一个,但毕竟局限性太大,那里文人远甚政治。

    而新任的燕京府尹贾亮,在他看来,其身后绝对有一个强大的政治群落,否则不显山不露水的前燕京府丞贾亮,又如何与那位名满天下的前燕京府尹现任的大理寺卿杨波,在这燕京府斗得个旗鼓相当,数年来相安无事,故此他才像上一次一样来了一次政治豪赌,雪中送炭,来寻找自己在政治上的群落。

    林辰话音刚落,虎背雄腰的申虎就站起来,粗声粗气的说道:“本官刚从羽林军军官履职这燕京府尉,多的话也不说了,既然是陛下之命,府尹大人但请吩咐,本官及手下的儿郎随时能准备就绪,贾大人指哪,本官就打拿。”

    贾亮一听申虎如此表态,心中是有些苦笑不得,这申虎的话,简直是像要打仗一样,真是个活宝,但申虎的又岂是真的那么简单

    而一旁的羽林卫中师将军蒋空听了,眼中却是一亮,这申虎倒也不傻,也怪不得陛下把他放在这燕京府府尉的位子上,看来这陛下在下一盘大棋呀,只是不知道这次倒霉的又是谁呢

    而蒋空也接着说道:“陛下既然授予贾大人全权,贾大人尽管本将吩咐即可,我们羽林军唯命是从!”蒋空是一脸认真的说道。

    “我们锦衣卫亦然。”话音刚落,锦衣卫指挥同知郑一就接口说道,他的话简短有力。

    而坐在上首的贾亮见了,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才接着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官也就不推辞了,接下来本官将会给诸位一份名单,凡是上面的店铺一律查封,财物一律收缴,凡是上命的人一律拿下,遇阻拦者,杀无赦!”

    “诺!”贾亮话音刚落,几人马上就起身对着他行了一礼,齐齐应诺道。

    而一旁的林辰听了这话,心中却是一震,没想到,这府尹贾大人,在这燕京府的经营,怕是比自己想像得还要更深,心中不由松了口气,看来自己这次的选择,绝对是值得的。

    而贾亮又才接着说道:“这次,本府一定要燕京一片朗朗乾坤,你们只管去做,不必有所顾虑,不管是什么王爷的门人、什么尚书的门人、什么国公的门人,你们也不必来请示本府,只管拿下即可,自由本官一肩担之。”贾亮是又有些不放心的说道。

    “去吧,本官就在这燕京府衙等着你的好消息。”

    “诺!”蒋空、郑三、申虎三人听了,纷纷起身对着贾亮行了一礼,齐齐应诺道,转身去了。

    而底下的众人也纷纷对着贾亮行了一



130.血染的官帽子
    一切都是徒劳的,结果早已注定,没有谁能逃脱这次的严打,包括许多背景深厚的人,当然这只是燕京府尹贾亮此时的意志体现。

    可以说,贾亮这次有预谋的行动,对此时燕京的影响那是巨大的,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后,咬牙切齿,发誓一定要给这个二愣子一个教训,但终究只是想想。

    这次行动,整整持续了三天,整个燕京,就有数千地痞流氓被逮捕,上千地下赌场被捣毁,数百高利贷头子被监押,上千家青楼、当铺、酒楼、珠宝店被封,三百多万两的现银、四百多万的银票被收缴,当然了还有数不尽的各种珍宝古玩,更有上千万两的高利贷借票。

    三天就这样过去了,燕京府的严打事件终究落下了帷幕,但是后续的处理却是让躲在深宫里的郑文颇为头疼。

    他怎么也没想到,燕京城,这个天子脚下,短短三天,燕京府就抓捕归案了数百汪洋大盗、杀人抢劫犯,上百邪教分子,其他坑蒙拐骗更是不计其数,单单救回的被诱拐的小孩子就有上千人。

    其中燕京高利贷泛滥的情况更是让他膛目结舌,要知道在《大乾律》中有严格规定:凡是进行高利贷者,抓获一律处死,不必审问。要知道在大乾还是有一定的法律程序的,而这条律令显然与之相违背,而且这条律令,大乾历代已经严格执行了三百年了,但现在还有如此惊人的数据,着实令他吃了一惊,看来大乾这些年确实松懈了。

    而这些高利贷背后所隐藏的肮脏,所隐藏的金主,着实令人不耻!

    御花园中阳光明媚,在这个冬日的午后,郑文站在一个凉亭前,背着手,望着这满园的枯萎,沉默了良久,才对站在一旁的黄安说道:“大伴,你去对贾亮传朕的口谕,就说朕知道了,一切按卿的意思办。”

    其实,他也想看看,这贾亮对这件事到底会怎么办,到底值不值得他托付重任。

    “诺,老奴这就去。”说安,黄安对着郑文行了一礼,就急匆匆转身而去。

    郑文就那样背着手,望着这园里的一切,皱着眉,良久叹了口气。

    ……

    而此时的燕京府衙,贾亮携一众同僚迎接了东厂督公黄安,相互见过礼后。

    黄安才严肃的开口说道:“陛下口谕,众臣跪听。”

    待众人跪下之后,黄安又才开口说道:“陛下口谕:朕知道了,一切按卿的意思办。”

    话音刚落,跪在地上的贾亮马上就开口说道:“臣燕京府尹贾亮,叩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安。”他是沉着的说道。

    此刻的他,进入了一种空灵状态,无悲无喜,他也不想陛下为什么会传出这样的口谕,想的却是如何完成这次收尾工作。

    而他却是下意识的忽略了刑部与大理寺,要知道这些可都是这两个部门的本职工作呀。

    而郑文之所以不让刑部插手这件事,一方面是刑部太忙有太多的事要做,而且还是快刀斩乱麻的好,另一方面则是他心中对大理寺卿杨波有些失望,但人无完人,他最后还是放下了。

    ……

    次日,正午时分,燕京刑场,上千人被跪在刑场的空旷之场,他们的背后皆是充当侩子手的羽林军,而贾亮则一身官袍,大马金刀的坐在一张案桌之后,远处是围观的燕京百姓。

    贾亮抬头望了望天,发现时间差不多了,就从案桌上的竹筒抓过一个令牌,狠狠丢了出去,并大声说道:“斩!”

    话音刚落,羽林军士兵纷纷抽出自己的佩刀,瞄准目标,举刀齐齐砍去,顿时上千人头落地,远处围观的百姓传来了一阵阵尖叫。

    至此,一千多的汪洋大盗、杀人犯、邪教分子、高利贷者皆被燕京府尹贾亮,不经审问,就集体处决。

    也因此,贾亮终其一生,都被文人、世家、许多朝臣贯上了“屠夫”与“酷吏”的帽子,一时间贾亮的名声传遍大乾内外,小儿止啼。

    而坐在高台上的贾亮,冷冷的望着上千人头落地,脸上却是毫无变化,让站在一旁的蒋空及郑三见了,心中不由的对这个文官有些佩服。

    而此时的贾亮突然起身,走到高台的空旷之处,大声吩咐道:“抬上来!”

    不一会儿,八个士卒就抬着四个大木箱走了上来,也不待贾亮吩咐,就纷纷打开了四个大木箱。

    贾亮见了,就走近其中一个大木箱,弯下腰从箱中拿起一张纸,举在空中,对着远处围观的百姓大声开口说道:“燕京的父老乡亲们,本官燕京府尹贾亮,受陛下之命,整顿燕京治安,这些都是高利贷的借据,整整上千万两,本官知道,你们中许多人都曾受过高利贷的迫害,不管是自愿借钱,还是被逼借钱,这都是无奈之举,但高利贷确实违反大乾律的,今天本官在此宣布,即日起,所有的高利贷皆废止,但凡还有上门收钱,都可到燕京府衙报案。”

    远处围观的百姓见了,皆是热泪盈眶,他们中的人,都知道高利贷的害处,有些甚至还受到过逼迫,或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但今天,他们身上枷锁一下子就消失了,皆是喜极而泣,纷纷跪到在地,不规律的喊道“陛下万岁!”或是“青



131.江南的风,燕京的雨
    而与之相对比的是,此时的郑文就收到数之不尽的弹劾奏折,有弹劾燕京府尹贾亮“酷吏”、“蔑视人命,不当人子”的奏折,也有暗中指责郑文“有违孔孟之道”的,郑文见了,皆一笑了之。

    而此时的大理寺。

    大理寺卿杨波在听闻自己的老对手贾亮因此加了武德殿大学士、内阁行走的头衔之后,面色有些铁青,心中极其不舒服,他是怎么也没想到,那个在燕京府跟他斗得平分秋色的人,居然在他曾经的职位上干了一番他想干但又不敢干的事。

    虽说他心里还是有些佩服的,但毕竟是曾经政治上的对手,而且从目前来看,这人怕会是自己一生的政治对手,他能高兴才怪,而且在政治上后来居上,居然走在了自己前面,看来自己还是得反思一下自己了。

    杨波就这么静静的坐着,细细的思考着,良久,他才发现,自己这般时间确实有些膨胀了,曾经他名满天下,也是凭着这些,他先一步获得了当今陛下的赏识与青睐,在陛下心中留下了极其良好的映像,接着就出任大理寺卿,位高权重,但细细回想,自己在政治上的建树,也就查了几个大案,但也终究不如自己老对手来得那样亮眼,来得符合当今陛下的心思。

    杨波是自嘲的笑笑。

    但真的是这样吗

    ……

    而此时,已然是十一月十二日傍晚时分,金陵城,这座古老的城池沐浴在夕阳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光。

    而大乾宰相、江南钦差刘健一行人浩浩浩荡荡,旌旗飞扬,终于在今天傍晚抵达了金陵城。

    而江南节度使林苍作为金陵最高官员,也带着金陵的大小官员在城门口迎接。

    沐浴着夕阳金色的霞衣,两伙人终于近了,隔着一丈之地,远来的一行人停了下来。
1...4243444546...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