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胡炜和夏羌不由无语。
“孙武把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讲明了军令,表示如有违令者将军法从事,宫女们口中应答的好,内心却感到新奇、好玩,在操练中她们不听号令,捧腹大笑,队形大乱。孙武三令五申军令,但宫女们仍然不听号令,没有一个有正形的,娇躯乱颤,捧腹大笑,队形散乱,俩宠姬队长甚至都笑得快坐到地上了。于是,孙武便依照军法下令,令人将俩宠姬队长斩首示众。”
胡炜继续讲道。
“啊,他要杀吴王的两位宠姬?那吴王能干吗?”大伯朱守仁吃惊道。
“没错。吴王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姬,马上派人传命说他已经知道孙武能用兵了,请孙武赦免了他的俩位爱姬,可是孙武毫不留情的拒绝了,言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执意将两位宠姬队长杀掉了。然后,任命两队的排头充当队长,继续练兵。当孙武再练兵时,一众宫女皆不敢违背孙武的军令,严格按照军令前后左右、进退滚爬,令行禁止,阵形齐整。孙武请吴王检阅。不过,吴王因为两位爱姬被杀而难过,不愿去,孙武便亲见吴王,道;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吴王听后怒气消减,待检阅了宫女,发现其令行禁止,俨然强兵风范,便彻底消散了怒气,拜孙武为将军。”
夏羌接着胡炜的话,将后面的故事缓缓道来。
“哦,我明白了,贤侄与其说对奏疏里面这句话感兴趣,不如说是对孙武殿前练兵的典故感兴趣。这个典故里面,孙武强调了对士卒有威严,士卒才能听从号令,令行禁止。也就是说,贤侄想要效彷孙武.......”
大伯朱守仁听后,恍然大悟。
“朱兄,英明。”胡炜微笑着赞了一声。
“嘿嘿,哪里哪里......”大伯朱守仁受用的摆了摆手,笑了起来。





寒门崛起 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中)
“贤侄,贤侄,我们三人坐在帐内谈古论今,思想激烈碰撞,奇思妙想不断,最后我们总结历朝历代知名将帅,发现了一个提高军队战力的惊天秘密。”
大伯朱守仁在朱平安刚一进帅帐,就迫不及待的走上前,一脸自得的对朱平安说道。
他为了吸引朱平安的注意力,故意用了“惊天秘密”这四个字做噱头。
“哦,大伯请讲。”朱平安果然颇感兴趣。
“所有能打的军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而要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那就要......”
大伯朱守仁背着手,围着朱平安缓缓踱步,侃侃而谈,说到关键处还卖了一个关子。
“大伯继续。”朱平安很配合的说道。
大伯一脸自信的侃侃而谈,“那就是治军要严要狠,贤侄啊,你治军也要如此,方能提高浙军战力。”
“不错,大伯你们能想到这一点,真的很不错,只是我浙军的军纪已经很严了,这是军纪册和上个月颁布的连坐法册。”
朱平安先是赞赏了大伯朱守仁他们一番,然后从书架上取下了军纪册和连坐法册子,交给了大伯朱守仁他们,对他们说道。
其实,大伯他们手上有军纪册,但是他们一页都没看完,连坐法册他们更是第一次见。
“军纪能有多严……”
大伯不以为然的说道,三人凑在一起,一起翻看军纪册和连坐法册。
先翻开军纪册,一页一页又一页,看着看着,三人的脸就白的厉害了。
“吃饭有纪律,要排队,违反就要打军棍。”
“还有这,上茅房也有纪律,违反也要打军棍……”
“还有呢,连在军营行走也有纪律,违反的话,轻则军棍,重则格杀勿论……”
“连睡觉都有纪律,未按规定灭火灭灯、喧哗吵闹,也要重罚,如果未按时起床点卯,一次杖刑,两次加倍,三次就要处死……”
三人看着手里的军纪册,脸都白了,连吃喝拉撒睡都规定森严,更不用说日常操练和行军打仗了,更是规定到超级森严。
至于《连坐法》,他们翻开看了一番,不止脸白了,额头上冷汗都出来了。
“升官发财,请走别门;贪生怕死,莫入浙军!”
《连坐法》卷首这一行联就让他们内心一震,就像魑魅魍魉看到了门神一样。
“啊?上级军官为下级军官连坐?!如果下级军官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上级军官与之同罪?!”
《连坐法》开篇就是上级军官连坐,而且直接从朱平安这个浙军主帅开始,更是令大伯他们三人心中剧震,贤侄/朱大人还真是狠人呢,从他开始连坐……
“还有这,下级军官要为上级军官连坐,如果下级军官退缩、脱逃,导致上级军官阵亡,该军官下属一级军官全部处死!如果士兵退缩、脱逃,导致伍长阵亡的话,全伍士兵全部处死!”
看到这,大伯他们三人不止额头冷汗了,后背都浮现了一层冷汗了。
“还有呢,士兵跟士兵之间还要连坐呢,如果出现逃兵,一伍的士兵都要连坐,非战时一半人坐牢,一半人扣饷,战时一律杖刑一百。这家伙,一百杖刑下去,能有多少人扛得住呢?!”
“太严了,太狠了……”
大伯他们三人禁不住咂舌不已,动不动就是杖刑,动不动就是处死,动辄还要连坐,这都严到这种程度了,哪还有更严的空间呢,暴秦也不过如此吧。
“大伯,你们看,还有更严的空间吗?”朱平安微笑着问道。
大伯他们三人连连摇头,这还能吃严呢,总不能每天抽签杀一个,杀鸡儆猴吧?!即便他们不懂兵事,也知道不能这样胡搞。
“看来,还得再麻烦大伯还有胡先生、夏先生,继续努力。”朱平安说道。
“应该的,应该的。”胡炜和夏羌连连点头。
朱平安在营帐里处理了一会军务,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看了起来。
看了一会,有卫兵进来禀告,说是刘大刀从城里买马回来了,买了好几百匹马。
“这么多,走,去看看。”
朱平安听后,高兴的点了点头,将书放下就跟着卫兵走了。
有了这一批马,朱平安就可以着手组建一支机动灵活的枪骑兵了,对于日后作战,大有裨益。
等到朱平安走后,大伯朱守仁、胡炜和夏羌三人迅速走到窗口,看着朱平安越走越远,确定朱平安不会再返回后,三人快速的来到帅桉前。
又是大伯眼疾手快的一把将朱平安刚才看的那本书拿了起来。
“朱兄,快快,有一页朱大人看了许久,快看看是哪一页?”夏羌追不及待的问道。
“这书是合着的,也没有哪一页有折痕,如何知道是哪一页啊?”大伯翻了一下书,没看到有什么折痕的页码,顿时懵了,一脸茫然的说道。
“不急不急,朱兄,快把书放回桌上。这本书算是新书,用的还是东徽宣纸,哪一页被翻看的时间长,他翻折的痕迹就会重一些,与其他页区别明显,只要放在桌上,就能一目了然。”胡炜一脸智慧的说道。
大伯朱守仁赶紧将书放在桌上,三人蹲下身,眼睛与书平齐,仔细观看,果然看到有一页有明显的弧度,色泽也有些偏深,与后面的页码区别明显。
“没错,就是这一页。”三人不由大喜。
又是大伯朱守仁眼疾手快,一把将书抢过来,怎不可耐的翻开哪一页。
胡炜和夏羌也都立马将脑袋瓜子挤了过来,瞪大了眼珠子看大伯朱守仁手里的书。
“这写的是曹操讨伐僭越称帝的袁术的故事,讨伐途中,曹操粮草不足,又遇大旱,士卒难以饱食,抱怨不断,好不容易才向江东孙策借了些粮草,可还是不足。粮草官向曹操汇报,曹操令他用小斛给士卒分粮。粮草官惊问,士卒吃不饱,若是哗变怎么办?曹操说不用担心,他自有办法。最后,士卒果然要哗变了,曹操找来粮草官,表示要问他借一样东西平息士卒的愤怒。粮草官问何物?曹操说汝项上人头。然后,粮草官被曹操以克扣粮草的罪名斩首示众,军心得到平息……”
夏羌喜欢读三国,对三国故事耳熟能详,一眼就看出了这一页所讲的内容。
“这一页内容对提高军队战力有何启发?”大伯疑惑的摸了摸下巴。
“我估计是朱大人担心粮草不足,昨天不是让我们拟文向苏州城申请了一个月粮草吗,今天苏州城还没把粮草送来,估计朱大人想着这事呢。”
胡炜想了想,缓缓说道。
“有道理。不过,这就可惜了,跟贤侄要我们做的事无关,不能给我们启发了。方才我们说出‘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治军要严’时,贤侄明显对我们刮目相看了。”
大伯遗憾的点了点头。




寒门崛起 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踏雪神驹
在大伯他们遗憾没能找到思路之时,朱平安已经来到了校场,校场马嘶骡叫,已经成了马群的海洋。
刘大刀正在驯服一匹四蹄有一圈白毛的神骏黑马,周围围了一群将士,呐喊助威。
正如现代人喜欢豪车一样,古代人对宝马的痴迷,也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句“宝马配英雄”就足以说明一切,哪个男人不想拥有一匹乌雅、赤兔、的卢和爪黄飞电呢。
在古代,一匹宝马神驹受到的回头率和追捧,丝毫不犹豫现代的超跑。
操练间歇的将士围着看刘大刀驯马,正在操练的将士也忍不住频频行注目礼。
看到朱平安到来,刘大刀也不顾得驯马了,连忙翻身下马,小跑过来拜见朱平安,兴奋的汇报情况,“公子,公子,我们此行买回来了一百二十匹好马,其中有一匹大宛来的宝马,就是那个四蹄有白毛的大马;除了这一百二十匹好马外,还有两百匹普通马,三百零八头健壮的马骡。”
朱平安听后,禁不住皱了皱眉,严肃的问道,“怎么买了这么多马匹和骡马?大刀,你们没有强买强卖吧?一匹好马怎么也得三十两银子吧,更不用说那匹神骏异常的宝马了。三千两银子,只购买一百匹好马啊......”
“放心吧公子,强买强卖的事,咱可不会做,咱们《四项铁律,十八斩》我们可是倒背如流,‘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公子,之所以能买这么多马匹和骡子,是苏州府帮咱们出了银子,咱们的银子确实只够买一百匹好马,不过我们在马市买马时,马市的市监悄悄的汇报了府尊,府尊就派人带着银子来了,将马市的剩下的马匹和骡马一扫而空,全都送给我们了。我怎么推辞都不行,只好将马匹和骡马都带回来了。”
刘大刀拍着胸膛解释道。
“哦,那就好,我错怪你了,你做的很好,有这么多马和骡马,我们的枪骑兵就可以组建起来了。我待会书信一封,感谢府尊康慨相助。”
朱平安听后释然,拍了拍刘大刀的肩膀,勉励了一番。
真的是要多谢苏州府,难得能遇到一个这么支持配合的知府,出钱出力出物。
这次一定要守护好苏州城。
“公子,苏州府可真是财大气粗,那市监拿着银票入场,眼睛都不带眨的,要不是市场里只有这么多马匹和骡马,他们真是有多少买多少......”
刘大刀描述市监入场买马的场景,咂舌不已。
朱平安下场查看了下买来的马匹和骡马,满意极了,那一百二十匹好马,有一百匹是北地来的好马,都是战马坯子,稍一训练就是战马,有二十匹是西域来的高头大马,比北地来的马高一截子,称得上是准宝马。
那两百匹普通马也都是健壮好马,便是那三百零八头马骡也都健壮高大,马骡是马和驴的杂交,由母马所诞,比驴子要高大,比马也不差。
朱平安很满意。
“公子,这匹宝马是府尊送您的,您给这匹宝马起个名吧,虽然是个生马蛋子,但是给我两天时间就能给您驯温顺了。”刘大刀牵着那匹四蹄有白毛的黑马过来,献给朱平安,请朱平安给宝马起一个名字。
朱平安摸了摸马头,捋了捋它的鬃毛,禁不住赞赏道,“这可是一匹数十年难得一遇的宝马。”
“数十年难得一遇?真的假的?”
刘大刀和一众将士听后,禁不住咂舌不已,休息的将士纷纷围了上来。
“诸位都知道楚霸王项羽吧?”朱平安微笑着问道。
“大人,我们知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楚汉第一勐男。”一众将士纷纷说道。
“那你们知道他的座驾宝马吗?”朱平安又问道。
“知道,宝马乌骓。”有不少将士知道楚霸王的宝马,大声喊出了乌骓的名字。
“呵呵,不错,楚霸王是楚汉第一勐将,他的座驾乌骓也是楚汉第一宝马。乌骓是一匹黑马,通体像黑色的缎子一样,油光发亮,只有它的四个蹄子部位是白色的,比雪还白,乌骓背长腰短而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
朱平安给众人将乌骓马的模样。
“啊,那不是跟大人这匹马差不多吗?大人这匹马也是黑的油光发亮,只有蹄子有一圈白毛,它也是背长腰短平直,四肢壮硕的跟柱子一样。”
一众将士听后,皆禁不住惊呼了起来。
“不错,这匹马跟楚霸王的乌骓马有八分神似,这样的马,自古以来有个讲头......”
朱平安微笑着说道。
“什么讲头?”众人皆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这样的马,名唤‘踏雪乌骓’,就跟额上有白色斑点的马名唤‘的卢’一样。”朱平安缓缓说道。
“踏雪乌骓?!原来这马有这么大的名气。”一众将士露出一脸神往的模样。
“不错,既然楚霸王的座驾分走了‘乌骓’,那咱们这匹马就叫‘踏雪’好了。”朱平安摸了摸宝马的鬃毛,“希望你不要辜负了‘踏雪乌骓’的名气。”
“踏雪,好名字,感觉比乌骓听着还牛比。”
“那可不,项羽再勐,也不过是一介武夫,咱们大人可是文曲星下凡。”
一众将士纷纷叫好,土味马匹层出不穷。
朱平安不由笑了笑,伸手制止了众人的起哄,对一众将士说道,“踏雪是宝马神驹,我平素都是居中指挥,踏雪要是跟了我,那就委屈它了。”
“所以,本官决定,这匹马赠给你们。当然,你们这么多人,也不够分啊,总不可能将宝马切片了吧。松江府的倭寇,蠢蠢欲动,屡派间谍刺探苏州府,其贼子野心可见一斑。此次倭患,谁表现最好,本官就将‘踏雪’神驹赏赐给他。在此期间,踏雪宝马,暂归买马的刘大刀骑乘。”
朱平安大声的对一众将士许诺道。
“真的吗?”
一众将士听后,眼睛都亮了。
“当然,本官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诸位可曾见本官有食言而肥的时候。”
朱平安大声道。
“哦哦哦.......”
“刘营长,你可要善待我的马,别不舍得喂精粮,平时别老骑,别给我骑坏了。”
“什么你的马,明明是我的。”
一众将士顿时群情激奋了起来,一个个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嗷嗷叫。
操练起来,一个个不要命了似的,往死里练,鼓着一把劲,想要战时立功,赢取宝马。




寒门崛起 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春风得意
朱平安给浙军下令,从即刻起所有人加练马术、骑射和噼砍,当前以马术为主,骑射和噼砍为辅,短时间内不求能做到骑射和噼砍,但要人人都会骑马。
当然,这里的骑射指的是火铳,而非弓箭。
下令容易,练起来难。
首先,新买来的马和骡马不适应火器的声音,一放火器,马和骡马就受惊,嘶鸣乱窜,费了好大的劲才将它们安抚住。
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火器,朱平安令将士在马匹附近操练火器,令它们尽快适应火器的动静。
之前的军中的马就是这样适应出来的。
除此外,在马上放火铳也不容易,一来浙军现有的火铳太长,不太适合马上开枪,不是很方便;二来,马背上装填火器太困难了,比地上难多了。
其实,朱平安知道适合马上开枪的火铳,不是火绳枪,而是燧发枪。奈何,技术有限。
朱平安只能把所知的有限燧发枪知识旁敲侧击的讲给装备营,开发他们的思路,让他们少走弯路,尽快研发出燧发枪,但短时间内是没戏了。
光是扳机都是一道不易逾越的深沟,更不用说击发锤、弹黄还有燧石了。
不过,有了正确的道路,绝对可以大大的加快他们的研发速度。
未来可期。
在浙军校场尘土飞扬、将士在寒冬挥汗如雨的时候,大伯朱守仁、胡炜和夏羌三人则有些春风得意。
中午,当他们不情愿的出了营帐,即将捏着鼻子去排队打饭的时候,一个士兵提着食盒从远处走来了。
一开始,大伯朱守仁他们还以为是给朱平安送饭的,毕竟朱平安是浙军的最高主帅,享有这个特权才是应有之义,至于排队最后吃锅底什么的,没必要。
“呵呵,朱兄,看看来咱们的话,对朱大人还是有影响的,你看,这不小灶来了。”
胡炜微微笑了笑,小声对大伯朱守仁说道。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夏羌也笑了笑,“以后,朱大人会采纳我们更多意见的。”
“要是咱们也有这个待遇就好了。”大伯朱守仁有些遗憾的说道,“跟那些大头兵排队打饭,真是掉价,一个个大字不识,竟然也能排在们前面。”
“是啊,咱们有这待遇就好了。”夏羌也禁不住点了点头,眼神满是向往。
他并不是向往一顿饭,而是向往这顿饭背后所体现的一种权势和地位。
“会有那么一天的。”胡炜拍了拍夏羌的肩膀,胸有成竹的缓缓说道。
“咱们快走吧,贤侄都有小灶了,肯定不去排队了,我可不想再吃剩菜剩汤了。”
大伯摇了摇头,催促道。
“走走。”夏羌和胡炜点了点头,快步向前,他们也不想吃大头兵的剩菜剩汤。
他们快步向前,即将跟对面提着食盒的士兵交会时,士兵向他们伸手打招呼了,提着食盒快走了两步,“朱书记官、胡书记官、夏书记官......”
书记官,嗯,不错,这个称呼好,至少有个官字了,大伯听后,心中仿佛喝了美酒醇酿一样,美不可言,嘴角不由带上了笑容,含笑颔了颔首。
胡炜和夏羌也是同样。
三人颔首后,继续向前,没有停下的意思,他们要赶着去排队,早上的经历刚过,他们可不好再去插队了。
提着食盒的士兵看他们没有停下的意思,不由连连出声叫住了他们,“朱书记官、胡书记官、夏书记官,你们干什么去啊?不吃饭了吗?”
这话说的,我们不吃饭,吃空气啊?!我们又没有贤侄/朱大人的待遇。
“去伙房排队打饭啊。”大伯他们三人觉得士兵的话有些莫名其妙。
“朱书记官、胡书记官、夏书记官,你们还去排什么队啊,大人让我给你们送饭呢。大人说了,你们跟我们不一样,情况特殊,要动脑思考问题,还要备考,所以啊,以后的一日三餐,都让我们给你们送到帐内。”
士兵解释道。
“啊?!这是给我们送的饭?”大伯他们三人禁不住吃惊的张大了嘴巴。
“是啊。以后一日三餐,三位书记官都不用去排队了,我们会给你们按时送来。”
士兵重复了一遍。
“听到了吗?这是给我们送的饭。”大伯朱守仁他们三人相视一眼,皆禁不住面露惊喜。
他们方才还在想,他们什么时候能有这个待遇,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
“多谢,多谢,以后就麻烦你们了。”胡炜率先反应过来,颔首向士兵道谢。
“咳咳,那就提到帐内吧。”大伯咳嗽了一声,一身范儿瞬间就起来了。
三人再度回到帐内,等送饭的士兵走后,三人禁不住相视一眼,笑了起来。
“朱大人特意让人给我们送饭,定是认可了我们的本领,才给我们这个待遇。”夏羌打开食盒,看着食盒里的饭菜,禁不住兴奋的说道。
“这是自然。所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们三人是不怕火炼的真金,被贤侄发现,那是应有之义。”大伯朱守仁毫不谦虚的点了点头,附和道。
“一定是我们上次的回答,令朱大人刮目相看,这才给了我们重视和待遇。”
胡炜分析道。
“肯定是。”夏羌跟着说道,接着又遗憾的说道,“可惜,方才朱大人看的书,跟交代我们的事武官,没能给我们启发。不然还能再令朱大人刮目相看。”
“没关系,只要我们的思路没问题,机会多的是。我告诉你们哈,我家贤侄喜欢看书,小时候,我家贤侄上茅房的时候,手里都拿着书看。贤侄中午回帐,定然也是手不释卷,等下午我们再去贤侄帅帐,肯定会有收获。”
大伯朱守仁不以为意的说道。
下午,未等他们去朱平安的帅帐,就又来了一件好事。
1...697698699700701...7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