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灭秦代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晓梦鱼

    项羽不愿管刘邦怎么想,继续说道:“秦国旧地一分为四,除刘邦的封地外,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都城在废丘。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到黄河,都城在栎阳,董翳为翟王,管辖上郡,都城高奴。”

    听到这儿不但刘邦生气,连其他人也都吃了一惊,秦始皇拼了老命统一了天下,项羽却反其道而行之,上来就将秦国分成了四块。

    &nbs




第一百零九章 我的地盘我作主
    张政带领队伍刚回到蓟城,汉国上下还没有来得及庆祝汉王得胜归来,就传来了项羽分封天下的消息。

    这么大的事汉国君臣自然要聚在一起议一议。

    汉王宫外,雨一直下,宫内气氛不算融洽。特别是李左车更是浑身发抖的跪在地上,向张政连连磕头说道:“臣有罪,臣请辞去所有官职,交出兵权。”

    张政倒是不以为意,挥挥手让李左车站起来说道:“这是项羽的诡计,不关你的事。”

    李左车感激的从地上爬了起来。

    不过还有大臣对李左车投去了不信任的目光。

    平时话就多的丁勇忍不住说道:“项羽真不是个东西,不但没把燕国旧地分封给大王,还封李左车为燕王,封地就是现在我们的地盘,大王却被封了个什么狗屁辽东王,这不明显的要挑起我们君臣内斗吗。”

    张政示意丁勇不要急,然后说道:“项羽此次分封并不是任意而为,他与范增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来把标注好的地图挂起来。”

    接到项羽分封的情报,张政的侍从们一阵忙碌,已经将项羽所封各国的范围标注在了地图之上。

    张政看着地图很是满意。现在汉国绘画地图的水平提高了不少,这要得益于张政将自己初中所学的一点儿地理知识教给了侍从们。侍从画出的地图上已经有了比例尺,和简单的等高线,各种图标也简单易懂。

    张政走到地图前向大臣们讲解道:“这次分封项羽最想收拾的就是我和刘邦,刘邦被分封到了巴、蜀和汉中的部分地区,为了羞辱我还给刘邦封了个汉王的名号,想让我们以后名不正言不顺,大家提到汉王都不知指的谁。”

    听到张政这么一说汉国的大臣又群情激奋起来。

    张政让大家别急继续说道:“项羽将秦国一分为四,将刘邦分在巴蜀和汉中然后围着刘邦封了三个秦国的降将为王,恰似一个牢笼将刘邦困在了道路险峻的巴蜀地区,以为可以就此困死刘邦。可惜项羽的地理没学好,我们又提前下手拿走了秦丞相府的户籍档案,项羽不知道巴蜀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是秦国赋税的一大来源,再加上连年战乱,天下百姓深受其害,巴蜀没有受到战乱波及,反而粮草充足,项羽自以为得计,实际上刘邦在这次分封中得到了最大的好处。”

    “要是这样项羽不是白忙活了吗”元芳看着地图边思考边说道。

    张政在地图上用手在原先楚国的地方画了一个圈说道:“项羽此人还是格局太小,他最高理想不过是想恢复楚国,所以他把最信任的英布封为九江王,英布的老丈人吴黄封为了衡山王,还有为了拉拢楚怀王的柱国共敖,将共敖封为了临江王。九江、临江、衡山加上项羽自己的西楚,基本上也就是以前楚国的地盘,这说明项羽也就有恢复楚国这么点儿志向。旧楚国地盘虽大,却被战乱破坏最严重,社会经济想恢复过来需要很长时间。至于其他分封的诸王相互之间都不对付,项羽的目的就是让他们互相牵制,为以后天下大乱埋下了隐患。”

    李左车小心的问道:“要不大王称燕王吧。”

    张政笑道:“这燕王的王号你不要,我也不会要。我的地盘我作主,用不着项羽来封。我与项羽不同,我的理想是一统天下,结束天下纷争,到时候你们得到的好处绝对比这燕国旧地上获得的要多。”

    “大王的地盘大王作主,天下本来就不是他项羽的。我们定全力辅佐大王一统天下。”听了张政的话汉国群臣激动起来,纷纷向张政表示忠心。

    张政走到王座的前面,俯视着众人说道:“项羽逆历史的潮流而动,秦始皇好不容易统一了天下,项羽又将天下分成了十八份,每一份上都封了诸侯王,除了项羽自己的势力范围外,相邻的王都是冤家,离



第一百一十章 娶妻要娶漂亮的
    “是谁在背后嚼舌头根”张政很不好意思,刘邦向他提亲这事张政还没答应呢,怎么弄得凌云姑娘都知道了。

    “大王不要忘了,所有传回汉国的密信都是我翻译的,大王的婚姻对汉国来说可是大事。”凌云嫣然一笑说道,她觉得很有意思,大王也会害羞。

    “还好,还好。”张政抚了抚胸口说道。这事没有弄的尽人皆知就好。要不然说他要娶个十三岁的小姑娘为妻,那显得他有多变态啊。

    “不过大王确实应该娶亲了。”凌云郑重的说道。

    “我还年青,这事不急。”古人普遍结婚早,张政这个现代人还不太适应。

    “不光是年龄的问题,大王现在是我们汉国的主心骨,要早诞下子嗣大家才放心,而且如果有王后主理后宫,大王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处理国事。”凌云用来劝说张政的理论一大堆。

    “这是你的想法吗”张政奇怪了凌云一个姑娘家关心他的子嗣问题干什么。

    凌云姑娘被张政一问不好意思了,含羞说道:“这些都是大臣们议论的,由于我在大王身边的时间长,他们想让我劝劝大王。”

    “是这样啊。”张政这才明白他的婚姻问题有多重要,在汉国已经当成关系汉国前途的事在研究。

    张政是一个正常的男人,他并不排斥结婚,更何况现在他要是娶了媳妇有国家养着。只是他太忙了,穿越到秦朝这段时间他几乎是从这个战场穿梭到那个战场。而且要结婚最低的条件要有个女人。

    “我到哪里去找个合适的女人啊,象刘邦的女儿刘乐那样的不是女人,只能叫女孩。”在秦朝张政认识的女孩并不多。想到女人张政不由用眼上下打量起凌云来了。

    凌云和张政经常在一起,所以张政已经习惯了她的存在,没怎么去注意凌云。现在张政才发现,来到蓟城之后凌云变化十分巨大。

    凌云现在为张政工作有俸禄可领,生活改善营养增加,凌云得到了充分的发育,而且衣着十分得体。

    凌云穿着对襟窄袖的上衣,充分显示出了凸凹有致的身材,下身穿着长裤,一双大长腿显露无疑,如今这是汉国政府官员的标准穿着。但这样穿的女人并不多。

    “大王在看什么”凌云有点儿惊慌,心跳加速,今天是怎么了,以前没感觉大王有什么可怕。

    “你认为我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婚”张政赶紧转移了话题,孔子云:“非礼勿视”,这老先生管的还挺多。

    “大臣们说大王最好能找一方诸侯的女儿联姻,这样对汉国的发展有好处。”凌云一副劝谏大王走正路的神情。

    “以后少听那些老头子胡说,娶亲怎么能有功利目的,娶亲最重要的是什么你知道吗”张政向凌云问道。

    “是什么”这事凌云还真不知道。

    “是漂亮,一定要漂亮,将来我要娶你这样漂亮的女子。”张政很不爽自己娶个媳妇还要考虑政治婚姻,故意和凌云姑娘开玩笑。

    凌云姑娘没想到张政来了这么一句,脸当时就红了,说道:“民女出身低微,是不适合当王后的。”

    说完凌云姑娘就跑了出去,站在屋檐下凌云姑娘心砰砰直跳,脑子里一阵迷糊,她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跑呢大王说娶她这样漂亮的女子,是说要娶她,还是要娶一个同她一样的女子,大王怎么没说清楚。

    “喂,别跑啊。”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猪佩奇
    张政来到工匠营就急不可待的向墨卿问起了研究的进展情况。

    “托大王之福,我们已经制造出您所说的纸了。”张政要研制的新东西就是纸。

    张政早就厌倦了每天看竹简奏折要用车推来推去的日子。在他出征之前就命工匠营试着制造纸张。

    墨卿拿出一个木箱,小心翼翼的从里面取出几张纸说道:“我们按照大王所教的方法不断试验,已经将纸制造了出来。这是不同阶段制造出来的纸。”

    张政拿过纸页一张张验看着,这些纸泛着淡黄的颜色,也就相当于后世那种草纸的水平,对秦朝的工匠来说这却是巨大的突破,从墨卿拿来的纸样品就可以看出工匠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进工艺,使纸的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你们辛苦了。这纸可以大规模生产了吗”张政用手抚摸着略显粗糙的纸表面问道。

    “制造这些纸的原料树皮、破布、渔网等物很容易寻找,我们在造纸过程中又用了水轮机作为动力,制造出来的纸保证能供上大王使用。”墨卿自信工匠的造纸技术已经成熟,可以稳定的出产纸张,大王想用纸肯定不用发愁。

    “找一个远离饮用水水源的地方建立造纸厂,这些纸不但我要用,还要给天下百姓用。”小造纸厂要开张了,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污染,大秦的绿水青山倒很多,可就缺少金山银山,在发展过程中,有些阶段是要经历不可避免的。张政除了将造纸厂建的离人群远点儿也没有什么办法。

    “是,我马上去办。”既然大王发话了,人力物力都不会有问题,墨卿对建造新的造纸厂没有压力。

    “拿笔墨来。”张政急着要拿这些纸试试鲜,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纸上写字了。

    毛笔在纸张上划过,张政的名字出现在了纸上。张政上下打量着,自己都觉得这字十分难看。

    “这笔和墨要相应的改造一下。墨的粘度有点儿大,笔尖的形状修剪一下,要做到圆尖齐健。”张政为自己写不好字找着借口。

    张政在纸上没把字写漂亮还真不能全怪他手艺不精。秦朝的墨更接近于漆,十分粘稠更适合抹在竹片上,毛笔虽经蒙恬改造过,仍象刷子。

    墨卿将张政的要求一一记在了一张纸上,虽然写起来有点儿艰难,却比在竹简上记录容易的多了。墨卿当时就喜欢上了这被汉王称为纸的东西。以后再进行研究时作记录将会方便的多,而且纸的最大优点就是轻薄,记录在纸上的东西保存和察看都会方便的多。

    拿一根炭条来,写字有点儿丢脸,张政决定找回面子。摆在面前的纸让张政有了很多新想法。

    张政把炭条仔细修整成一根炭笔。然后静气宁神在纸上作起画来。

    “好可爱的一头猪。”墨卿在旁边赞叹道。

    “我的画工不错吧连你都看出来是一头猪不是吹风机。”张政很高兴自己画的小猪佩奇得到了墨卿的认可。

    “吹风机是什么”墨卿疑惑的问。

    “吹风机就是用来吹风的机器。”张政的解释很标准。

    “确实不象吹风机。”墨卿对吹风的机器的理解是用水轮带动的鼓风机,他不明白大王怎么能将如此可爱的小猪和那笨重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张政感觉用炭笔得心应手,心情大好,把墨卿按在那里坐好,墨卿见大王对着自己左右端详不知在干什么,却也不敢动,张政动笔给墨卿画了一副素描。

    “过来看看怎么样”张政对



第一百一十二章 礼乐崩坏
    “这叫纸,叫纸啊。不可以用来吃穿的。”张政摇着手中的纸说道。

    不过张政倒没有怪这些大臣的意思,人生大事就是吃穿住行。现在是物质匮乏的朝代,这些掌管着国家命运的大臣看到新东西先想到吃穿也没什么不对。张政放缓了语气说道:“以后可以吃、可以穿的纸也会有的。”

    “这纸有什么用”既然不能吃穿定然是有什么用处大王才会拿出来。

    “这些纸可以用来写字画画。你们看这是我的作品。”张政将昨天晚上他写的对一些奏折的批复拿给众人看。

    “记了这么多字竟然如此轻盈,写字会变得轻松多了。”大臣们马上发现了纸的优点。

    “这纸是从何而来”大臣们知道张政从咸阳弄来许多好东西,心想这纸是不是从秦国抢回来的

    “这纸是在我的指导下工匠们造出来的。”张政很有成就感,张政以前生活的世界社会分工已经很细,人们很难从头到尾自己制造出一种东西来。

    “不知这纸的造价几何,可有丝帛便宜。”有头脑灵活的大臣开始关心起纸的价格了。

    秦朝本来是有轻薄的书写物品的,那就是帛,许多重要的文件都是写在帛上的,被称为帛书,但帛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贵了,不但普通人家连皇帝都用不起,皇帝日常用的书写物品还是竹简。

    “这纸很便宜的不但比丝帛便宜,甚至比竹简还要便宜。”在秦朝制作一卷可以用来书写的竹简也是要花费很大工夫的。选竹子,烤干、刮削等一系列的工序挺复杂的。

    “大王准备用这些纸来干什么”纸是大王弄出来的,怎么用当然要大王说了算。

    “先在官府推行纸质文书。然后命人整理写在竹简上的文件典籍,最后全部淘汰竹简。官府还可以出很多便宜的纸质书,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纸张的使用张政决定根据产量逐渐的推开。今后纸将进入百姓的生活之中,人们不仅用纸来写字画画,还能干什么事。

    “如此太好了,读书再也不是体力活了。”大臣们都是饱学之士,举着一大卷书看,书上却总共没几个字,写一遍文章要绞尽脑汁减少文章中的字。这种经历每个人都有。

    “好,你们研究一下细节,尽快将纸张推广出去。以后纸生产的多了没准还能卖给他国挣钱呢。”在张政看来纸的前景一片光明。

    汉国围绕在张政周围的大臣都是张政从底层挖掘出来了,所以他们喜欢变革,一点儿也不排斥新事物。张政说将公文换成纸大家并没什么抵触,高高兴兴去执行了。

    第二天一大早,张政美滋滋的坐在王座上,手里摆弄着一些纸张,他在想是将这些纸装订成一个笔记本的样子,还是卷成一个卷轴。将来有什么想法可以及时记在上面。

    “大王有一位孺生求见。”元芳过来向张政禀报。

    “有请。”张政的汉国还处于创建阶段,人与人之间的等级还不那么森严,张政也不愿摆大王的架子,所以普通人还是可以见到张政的。

    “那人好象对大王用纸取代竹简有点儿意见。”元芳小心的说出了来人的目的。

    “那也让他进来吧。多听听不同意见也有好处。”张政奇怪自己这边刚用纸张取代竹简就有人跳出来反对,他们要反对什么啊

    “刘瑾见过汉王。”一个五十多岁孺生打扮的老者来到张政面前,十分规范的给张政行了个礼。

    “免礼,不知先生此来有何见教。”刘瑾此人张政是知道的,从前也算是燕国的贵族,燕王之后开始收徒教学,教出了许多学生,在燕赵一带很有影响。张



第一百一十三章 铸钱
    刘瑾为了反对张政推广纸张代替竹简连亡国的话都说出来了,当场把元芳吓的够呛,心想我怎么带这么一位进来。

    元芳是从底层靠自学成才的人,他当然知道贵族圈子外想要获得书籍有多么困难。心中很是不愤刘瑾等人想要垄断知识的想法。张政没有让他开口,也不好说什么。只是不知道张政会不会因为刘瑾的话而大发雷霆。
1...2627282930...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