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金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倪观




第七百七十五章吓得脚软
    进入了汴京地界,这一路下去,基本上就是一马平川,路途顺畅和安全了。说起来,从登州入内陆,过山东路时,童贯是真提心吊胆的。

    山东路自古多马匪和各种绿林汉子,当年隋唐烽火,十八路反王当中,瓦岗军和不少反王,就是从山东起家的。纵然过了数百年,大周朝也陈平上百年,但山东路各种豪强大盗还是名震天下。

    好在童贯调动了山东路的禁军,还从幽燕那边借调了三千骑兵,足足上万人马。这一路浩浩荡荡,杀气腾腾沿河逆流而上,总算镇住了这一路的宵小,才算是平平安安回到汴京地界。

    站在船头,童贯放下了紧张的心情,总算能舒出一口气,心思开始琢磨入京之后的一些事儿了。

    想着数十艘船的奇珍异宝,童贯说不心动,那都是假的。然而钱再多,也得有地方花儿,也得有胆子吞没。

    这些可都是送给皇上的东西,每一样东西都造册登记,他这里有一本名录,赵悦手里还有一本。离开之前,赵悦甚至透露说已经把另外一本送去汴京了,他胆子再大,也不敢在半路私吞一些奇珍异宝了。

    唯一还算满意的是赵悦临走之前,给了他一份大礼,总算填补了心里那份空白。想到这里,童贯忍不住摸了摸自己衣服的夹带。他怀里可是揣着一份招商钱庄开具的“银票”。

    嗯,回了汴京,确实得给赵大人多多美言几句呐。

    船队又过了一日,距离汴京已不远。黄河上的来往船只,越发多了。只是,这些船只在碰见了这支入汴京的船队,差不多都被一路护卫的禁军全部给拦下来,然后直接靠岸停泊,一直等到船队过了,才放这些船队继续行走。

    一时间,黄河两岸,鸡飞狗跳!那些被拦截下来,不得不强制靠岸的船只,差不多都是敢怒不敢言。

    就算这些船队里面,有的是属于汴京城里的王公贵族大佬们家的,一开始不情愿,甚至还想叫嚣。可当童贯这支船队打出大内旗号的时候,当护卫的禁军如狼似虎直接亮刀子之后,这些人屁都不敢多放一个了,老老实实躲到了一边,耐心等待这支船队的通过。

    没办法,看着两岸上万的禁军,杀气腾腾的样子,看着船队亮出了皇家的旗号,谁还敢多放一个屁,嫌活得不耐烦了!

    船队一直走到了距离汴京五十里的时候,一路护送而来的山东路禁军,不得不停了下来。因为,驻扎汴京周围的禁军,已经接到消息,将这支禁军拦下来了。

    按规矩,除了驻扎汴京周围的禁军能入汴京之外,其他各地州府的禁军以及其他军队,没有得到皇帝的凋令,是不能入汴京的,否则便是谋反。

    所以,就算童贯利用了自己手里的权力,从山东府调了当地禁军护卫,但入了汴京府,这支军队差不多就完成了使命。

    纵然汴京府的禁军没有来,童贯也得停下来,等待汴京城周围的禁军过来接管护卫才能行走。好在他们的船队才刚刚入汴京府没多久,驻扎汴京城的禁军,就已经过来了。

    一番交涉之下,汴京府这边派出来的禁军接管了船队的护卫工作。一路而来的山东路和幽燕三千骑兵禁军,纵然有万般不肯和委屈,也得乖乖止步于汴京城外五十里,然后看着自己一路护送而来的庞大船队,缓缓远去。

    船队再行四十里,这时候,在黄河两岸,就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民众。要不是黄河两岸有禁军一路护卫,恐怕这些民众都得直接冲到河边上了。

    &n



第七百七十六章堆积如山
    童贯的担忧,并没有持续多久。

    事实上,对于大周百姓喜欢看热闹这事儿,大周官府也不是吃素的,早已经有一套对付看热闹百姓的手段。只不过童贯一直长在宫里,根本没遇到这样的场面,所以才被吓住而已。

    大周朝仅驻在汴京城的御林军和大内禁军,就超过十万,这还不算还有驻扎在城外几座大营的禁军。算下来,整个汴京府周围,足足有数十万大周朝大军驻扎着拱卫着汴京的安全。在这样雄厚又具有绝对威慑力的兵马控制下,就算爆发再大的民乱,也会被这些禁军瞬间辗压得魂飞湮灭。

    在船队准备靠岸的时候,驻扎在汴京城内的禁军,就直接出动了。配合护卫的禁军,一路明抢亮刀趟过去,就把码头上围观的百姓全部驱逐隔离开来,给船队靠岸创造出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

    整个过程,只用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就做完了。在这过程中,那些看热闹的百姓,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全部退缩到一边了。

    按计划,船队是准备在城外码头停靠,然后把财宝运送入城的。只是,才靠岸,就得到了城内传来的旨意。所有的船只,全部通过护城河入水寨,进入金明湖,在金明湖码头靠岸。

    在万众瞩目之下,船队缓缓绕过码头,进入汴河,又走了一点护城河,最终通过汴京城的水门,进入城内。一路而来,沿河两岸,都拥挤着看热闹的人群,简直比元宵过节还要热闹。

    金明湖两岸,更是如此。伴随一艘艘运输宝藏的船只进入湖内,各种欢呼雷动的声音不绝于缕。

    这时候的金明湖里,除了运输宝藏的船只外,其余的船只早已经被禁军全部勒令靠岸,整个湖内,根本没有任何游船了。

    在湖岸边上的码头,早已经清出了一大片空地。周围全是明刀明枪的大内禁军在戒严,把所有看热闹的人群隔绝在了外边。

    负责带队戒严的,居然是曹侯。不仅如此,在码头上,还有从宫里赶来的德公公,以及政事堂的大佬赵挺之。除了这几个中枢大佬之外,还有户部、三司的几个主事的官员。

    当然,作为汴京府最高的地方官员,汴京知府章醇也在其中。

    童贯看着码头上的阵仗,心里忍不住暗道几声乖乖。这规格,都差不多赶得上大军凯旋而归迎接的阵仗了。

    船队靠岸,童贯自然第一个上岸。别看在外面风光无限,回到汴京,童贯知道自己的分量。因此,上岸后,就连忙朝着德公公等人所在的地方小跑而来。

    “徒儿拜见师傅。”

    童贯算得上是德公公的关门弟子,又算得上是内官,所以自然先和德公公打招呼。等到和德公公打过招呼,才一一和曹侯、赵挺之等人打招呼见礼。

    众人看着逐渐靠岸的那些船只,眼神自然炙热。此时此刻,勉励了几句后,从童贯口里得知这些船只,确实真拉着宝藏后,也忍不住有些激动起来。

    当然,众人还是分得清轻重的。要知道,此刻在皇城里,皇上和文武百官,都还在等着呢。没有太多的犹豫,就开始组织人马准备卸载靠岸船只上的宝藏了。

    负责卸船的人,全部由大内禁军负责。看着一箱箱密封的箱子从船里抬出来,然后装上一辆接着一辆的马车,德公公问道:“路上没什么意外吧”

    童贯连忙道:“师傅,一切正常。”

    &



第七百七十七章赏!
    赵家宅邸内,和赵若竹一起做在院子树荫下面喝着茶的襄城公主,听着管家周行福的汇报,有些心疼。

    “哎呀呀,相公真是舍得啊,把那么多财富送给朝廷和父皇,都不知道给咱们家留点嘛。”

    听着嫂子的话,赵若竹也深以为然。不听管家说了嘛,拉财富的马车,从早上拉到晚上,一辆接着一辆的拉进皇宫,那是多大的一笔财富!

    想着哥哥来信说,因为回程的路上遭遇风暴,招商钱庄还得赔偿一大笔钱出去,赵若竹简直都心疼得要命。

    这一趟出海,赵家尽管还赚了不少,可想着八百多万贯钱就这样出去了,如何不心疼!怎么样看,赵家这一次就是为别人做嫁衣裳的干活。

    对于家里两个女主这态度,周行福都忍不住赞同起来。自己老爷冒险带人出海,一去就是大半年,差点还回不来。其他人倒好,每个人都赚得盆钵满体,反倒是赵家差点要伤筋动骨。

    “我倒是觉得悦儿做得不错,思皇恩,报皇恩,这没有错。”

    一直在逗弄自己孙儿的赵悦母亲,听着自己媳妇的话,忍不住开口。

    襄城公主诧异看了一眼自己的婆婆,想要张嘴反驳一下,但最终还是露出了笑容,笑着道:“娘亲说的对。”

    襄城公主说完,很无辜的看向赵若竹。赵若竹看着自己嫂子的表情,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

    汴京的赵家,家族的事务都是襄城公主和赵若竹在打理。但如果遇到了什么事儿,只要赵悦的母亲开口,基本上两女都不会反驳,只会顺着她的意思去做。

    “对了,悦儿有说什么时候回京吗孩子都准备会叫爹爹了,他这爹爹可都还没见孩子的面儿。”

    听着婆婆的嘀咕和幽怨,襄城公主也有些幽怨起来。说来,她和赵悦都很久没有见面了。夫妻这一别,竟如此之长了。

    只是,赵悦现在在外地做官,没有特殊的原因,根本无法回汴京。

    “娘亲,是不是想相公了”

    赵悦母亲没有否认,看了一眼襄城公主,轻叹了一口气道:“娘亲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你们都还年轻,这样长期分开,也不是一个事儿。”

    襄城公主沉默起来。好一会,她才开口道:“娘亲,等过段时间,要是相公没有机会回汴京,咱们就去一趟江南吧。”

    经过了朝廷几个主掌财货衙门官员的大力统计,最终运送进汴京的财富全部给核算出来了。当然,这个数值依然还有保留,但基本上也相差不离了。

    御书房内,听着汇报出来的最终财富总值,元祐帝脸色波澜不惊。

    三千一百五十万贯。这是经过户部、三司等几个主掌大周朝财税衙门最终核算出来的财富数值。比赵悦报上来的两千五百万贯的保守值,还要多六百五十万贯。

    至于为什么会增值如此之多,很大程度来自于运送而来的那些珍宝,比如宝石、玛瑙、香料等这些价值要比赵悦在江南计算还要贵一些。

    打个比方,一块南洋来的宝石,也许在江南只能卖十贯钱。但到了汴京,这里达官贵人多如狗,对这些稀奇货物的需求也更大,因此价格也许要比江南再贵上几分,也许就能卖出十二贯钱,甚至更多了。

    没办法,所有的财货,按汴京的价格来计算,肯定要比其他的地方要贵一些的。汴京居大不易,可不是一句空话。汴京的生活水准和物价水平,在这时代绝对要比其



第七百七十八章钱塘伯
    赵悦根本不知道,自己送来的这一大笔钱,会给大周朝带来怎样的影响。更没有想到,他会因为这样一大笔钱,得到怎么样的好处。

    好处,当然是有的!上至元祐帝,下到朝廷的那些大佬,对赵悦这一次功劳,似乎都没有吝啬他们的奖赏。

    最终,赵悦的奖赏经过朝堂的一帮人讨论和相互妥协后,出了结果。

    钱塘伯!一个新的大周朝伯爵,再次诞生了。除了爵位抬高了一级之外,就连品级也抬升了一级,从正五品的官员变成了从四品官。除了依然还是杭州市舶司主事之外,还挂了一个盐铁司副使的头衔。

    盐铁司、度支司和户部合成三司,是掌管大周朝财政的三大衙门之一。盐铁管资源,换句话说,大周朝国土上的任何资源,都在这个衙门管辖内。比如那里需要开矿,必须要盐铁司的批文。

    尽管赵悦只是挂了一个盐铁副使的职位,但盐铁司就一正二副司使,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代表了赵悦已能将手伸入大周朝最重要的几个衙门之内。

    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赵悦的杭州县子的身份,再次摇身一变,成为了伯爵,封号钱塘伯,还一只手开始伸入朝堂中枢衙门。

    除了赵悦之外,杭州市舶司的一大帮官员,也全部都得了封赏。市舶司的副主事徐宁和阮小二,都得了男爵的封赏,官升了一级。至于其他杭州市舶司衙门官员,基本上也得了朝廷的封赏。

    总而言之,这一次朝廷对于封赏,似乎没有以往的吝啬,很大方的开出了一大堆封赏。不仅如此,就连赵悦提出的一些要求,比如开设航海学校等,全部都答应了下来。

    除了这些,就是赵悦的家人,也得了封赏。如赵悦的母亲,再次得了一个诰命,还是一品夫人的诰命。

    然而,面对一堆封赏,赵家大宅内,襄城公主和赵若竹对朝廷的这堆封赏,可都是不满意的。

    “父皇也太吝啬了!”

    等到前来宣旨的太监走后,襄城公主很是不满意,撇撇嘴和身边的赵若竹抱怨着。

    赵若竹嘴上可不敢像襄城公主这样明目张胆的表达不满,但脸上的表情,很自然就出卖了她。显然,她对朝廷的封赏也是不满的。

    原因很简单,朝廷除了封赏了一堆头衔之外,真正拿出手的好处和利益,实在是没多少。就连赏钱,加起来的价值恐怕都不足一万贯。

    想着自己相公(哥哥)为朝廷出身入死远赴南洋,至少在目前的情况来说,出海就代表出身入死,为朝廷弄回了那么大一笔财富。到头来,朝廷就给了一堆头衔,至于实实在在的好处,简直就能忽略不计了。

    实际上,让赵家这两女产生最大不满的原因,还是来自于赵家因为这一次出海,因招商钱庄作保的原因,赔付了八百多万贯,差点就要血本无归,还要大出血。这一点,朝廷这边似乎直接忽视了。

    这才是让两女对朝廷这一次封赏最大的不满原因。在两女看来,朝廷最少也得赏赐赵家一大笔钱,算是弥补损失才对。

    可惜,什么都没有。朝廷除了开出一堆头衔,让赵悦加官进爵之外,赏赐的各类物件,加起来估计就在一万贯左右。这种巨大的落差,两女能满意才怪了。

    不满归不满,但既然旨意已经下来,就不可能再更改。气闷之下,两女也只能把这种不满的情绪收起来。

    才换下大门牌匾不久的赵家,再次更换牌匾了。这一次,赵家大门门楼上的牌匾,更换成了“钱塘伯府”四个鎏金大字。

    看着下人把“钱塘伯府”牌匾挂上了门楼,赵悦母亲有些泪湿了眼睛。

    一直站在赵悦母亲身边的赵若竹,显然很理解和明白此刻自己娘亲的心



第七百七十九章草原上的躁动
    有钱会痛苦吗或许有,但更多可能是只是烦恼,没钱才是真痛苦。

    对于汴京朝堂来说,因为一下子“暴富”,整个朝廷确实又陷入一种苦恼当中了。

    立国至今,大周朝的朝廷都没有如此“富裕”过。然而,当那片片雪花的奏章飞奔而来汴京城,送入朝廷政事堂和元祐帝手里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总有种荒谬的不真实感觉。

    一份份奏章,以八百里加急的快马从大周朝各地州府送来,每一封奏章,都标明了十万火急。

    来自北部幽燕的奏章这样写着,草原铁骑,蠢蠢欲动。有探马查明,草原帝国已做出南下入侵的准备,整个北部边关危机,请朝廷速速调拨五百万贯银钱,以修缮北部边关城墙,整备兵器人马,操练军伍,以防铁骑入侵,否则大周朝危已。

    来自川蜀这边的奏章是这样写着,川蜀今年大旱,赤地千里,民不了生,数十万百姓嗷嗷待哺,请朝廷速调三百万银粮入川,以救命于水火。。。
1...180181182183184...214
猜你喜欢